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秋天》课堂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8-14 09:18
标题: 《秋天》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这下雨了没?

  生(齐):下了。

  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齐):雨水。

  师:除了雨水还带来什么?

  生(齐):秋天。

  师:感觉到了没?

  生(齐):感觉到了。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说说秋天,好吗?先说说我们眼中的秋天。(板书“秋”)

  生1:我眼中的秋是高高在上的,很美丽。

  师:高高在上?为什么?

  生2:麦子收割了。(众生笑)

  师:要不要更正一下?

  生3:噢,是稻子收割了!

  生4:我眼中的秋非常的冷。

  生5:我眼中的秋是一片金黄色,农民喜洋洋的收获着这一年的丰收。

  师:真会关心人!

  生6:我眼中的秋是稻田里到处金黄色。

  生7:大雁南飞了。

  生8:硕果累累的秋天,也给农民带来了丰收。

  师:这是我们眼中的秋,美吗?

  生(齐):很美。

  师:有人说诗人笔下的秋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我们能不能当诗人?

  生(齐):能!

  师:我们也能当诗人?

  生(齐):能!

  师:好,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现在开始读秋(教师板书:读)

  师:是齐读呢,还是自己七嘴八舌的读?

  生(齐):齐读。

  师:选择了齐读,那读的时候脑子里要有什么?

  生(齐):秋。

  师:还要注意什么?

  生(齐):感情、停顿(节奏)

  师:好,预备,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美读感受

  师:我还沉浸在同学们的精彩朗读里,平时我很羡慕记者这一职业,现在让我来当一回记者,采访一下各位。(教师以记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

  师:这位同学,你对这次朗读满意吗?

  生9:满意!

  师:为何满意?

  生9:读得有感情。

  师:请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片断读一遍。

  (生9读,师纠正错字)

  师:刚才同学们向我推荐了朗读最棒的哪两位同学?(生⑨站起)请说说。朗读要注意什么?

  生10:有感情,注意标点符号。

  师:请读一读。

  (生10读)

  师:还有一位呢?(生11起)噢,请说说你平时注意什么?

  生11:感情。

  师:怎样才能有感情呢?

  生11:投入诗中,把自己当作者。

  师:哦,把自己当诗人。我们就是诗人何其芳。怎样才能投入呢?《艺术人生》采访播音员,她说,播音时要心无杂念,还要对课文理解。下面我们来品一品“秋”(板书:品)。昨天预习及刚才的朗读中有没有很喜欢的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的快乐,呆会儿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


三、研读探究

  师:好,刚才是窃窃失语,下面请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哦,有同学手举得很高了。

  生12:“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师:为什么喜欢?

  生12:早上很早出去,山上都是雾。

  生13:我喜欢第一节的第一句,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清晨空气非常清新,在幽谷里的心情也非常好。

  师:嗯,清新的空气,幽谷……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美美的读一遍。

  师:美在哪里?

  生13:我认为露珠被伐木声震落的一瞬间很美。

  生14:第一段的3、4句。“肥硕”因为秋天到了,要收果子了。

  师:要收果子了,是肥硕的瓜果!

  生14:农民们吃饱了,到稻田里去割稻子。

  生15:我觉得不对,农民们用镰刀割,应是镰刀闻到香味,把稻谷的香味比作米饭(众生笑)。

  师:我倒拿不定主意了,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16:后一个说得好。

  生17:前一个说得好,因为人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割稻子。

  生18:两个都好,人吃饱了才有力气,镰刀也是一样。(师生笑)

  师:汽车不是要加油吗?不吃饱我就罢工不干(众笑)

  生19:这里是把饭香比作饱食,应是割了很多的稻子。

  师:哦,是个丰收年。这里让我们产生了误解,主要是哪个词?

  生(齐):饱食。

  师:“饱食”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把它圈出来。

  生20:我喜欢“肥硕的瓜果”,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生21:我喜欢第四节的“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睛里”,因为牧羊女做梦都想到了秋。

  生22:她说错了,是第三节。

  师:真细心啊,粗心的女孩说成了第四节。如果都像刚才这样上课,肯定很棒的!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就提出来,要知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生23:“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

  师:应是叶子,而不是“青鳊鱼”。

  生24:为什么第三节1、2两句这么说?

  师:谁愿意来帮助解决?

  生25:蟋蟀声响说明是清晨。

  师:早晨安静,蟋蟀声特嘹亮,又感到特别宁静。

  生26:应该是在原野上,原野上蟋蟀多。

  师:由于安静所以声音传得更远,由于是原野,蟋蟀特多。

  生27:蟋蟀声的回荡感觉原野特大。

  师: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再说一下。

  生重复。

  师:还有一句,为什么水特澄净?

  生28:以前看不见石子,现在看到了,水枯了。

  师:像成语“水落石出”?

  生29:不是水枯了,而是水清。

  师:哦,到底是哪种?

  生30:我觉得是水清。

  生31:应是枯了,因为有“枯涸”。

  生32:“枯涸”之意是“干涸”,没有水了。

  生33:“枯涸”是水枯了,但是“清冽”是水很清的。

  师:何其芳真是给我们出了难题。

  生34:脏水没有了,清水还在(师生笑)。

  师:真是太妙了!脏水没了,清水留下。

  生35:脏的搞掉了,只剩下清水。

  生36:如果水没有了,船就不能在河上了。

  师:第三节主要写哪里?

  生(齐):在草原上。

  师:刚才同学说“水没有了,船就不能在河上了”应是第几节的内容?

  生(齐):第二节。

  师:“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应理解作秋天的溪水日渐干枯而显得更加清澈。

  生37:为什么说秋天在渔船上游戏?

  生38:渔民把打鱼当作一场游戏(生哗然)。

  生39:因为好玩。

  师:因为好玩?(众笑,举手声迭起)

  生40:捕鱼捕不到,捕到树叶,很高兴。

  师:捕不到鱼,很高兴?这渔夫肯定是个乐天派。

  生40:树叶好像和他开玩笑一般。

  师:然后就很快乐了?

  生41:秋天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和渔民做游戏。

  师:看出来了吗?

  生(齐):看出来了。

  生42:渔民以捕鱼为生,很高兴,像孩子在玩游戏。

  生43:渔民是捕鱼为生的,但秋天像个孩子。

  师:讨论了那么多,都是哪个词惹的“祸”?

  生(齐):“游戏”!

  师:圈出这个词。看来他不急着打鱼,不愁吃不愁穿,把打渔当作一场游戏。好,以渔民快乐的心情来读这一段。(生读)

  生44:为什么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生45:因为有饭吃了,很高兴。

  生46:秋天雁南飞了,栖息在屋顶上。

  生47:农民稻子收完了,很累了,休息了。

  生48:丰收了,农民很高兴,雁子也栖息了。

  师:好,能给这段文字取个名字吗?

  生49:《丰收》。

  生50:《大丰收》。

  生51:《秋收》。

  生52:《分享劳动》。


四、课外拓展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说秋、读秋、品秋,留下一个任务:“绘秋”。怎么绘呢?写诗、散文、说相声,演秋,有机会跟同学们好好分享。这里还有一篇写秋的散文《秋之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诗歌和散文不同的地方。

  下课!


【点评】

  《秋天》是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多姿多彩的乡村秋景,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从而感受秋天的美。

  赵老师在设计教学时,紧紧抓住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说、读、品、绘,让人着实过了一把“秋”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能循着这一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对文本进行了细腻的品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拓展。正是由于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融合,课堂上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快乐的音符。这一切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新课程的学习收获多多,不仅轻松,而且富有情趣。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