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套教案集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标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套教案集

      本套资源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套教案集,

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
!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目     录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2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2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5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9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12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2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15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18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8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1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24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27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30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30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3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35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38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41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43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43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46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48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8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51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54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57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57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63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63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66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    握        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人文素养        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  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类的出现
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        根据第3页“动脑筋”: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3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完全形成的人》
进化阶段        主  要  代  表
猿人         早期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          早期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4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
5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6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第6页自由阅读卡?《美洲的早期人类》,首先指出其中的“蒙古利亚种”即黄种。然后说明:印第安人的体貌含有黄种特征,就是历史上亚洲人种的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他们的体貌又含有黑种特征,则是因为地理环境与非洲相似所起的作用。
7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8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教师介绍第4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人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2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3        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以山顶洞人为例,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后来随着人们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4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5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提高        男女地位变化
母系氏族        采集、渔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        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6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7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8        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
9        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人们生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5页“练一练”: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进行分类(标上相应的字母):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中国山顶洞人(D)   德国尼安德特人(C)   印尼爪哇人        (B)
中国丁村人  (C)  法国克罗马农人(D)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B)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A)
2        准确地说,上题7个选项应当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B)
A.正在形成的人    B.完全形成的人     C.猿人      D.智人
3        “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而头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4        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
        掌    握        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埃及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印度种姓制度怎样产生?如何评价这个制度?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代人类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奴隶制度的实质如何?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都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奴隶主)权威和利益的,它们共同反映了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实质
        人文素养        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的结晶,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科学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  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种姓制度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2.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6498.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阅读7页“导入框”图文,完成下列活动:
1        亚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诞生在哪里?(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
2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有关狮身人面像5个问题,先请其中几位介绍,后由老师补充:(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哈佛拉在为自己修建金字塔时,征集劳动人民制作成的,是自己威严的象征。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据说国王死后要成为太阳神的,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国王守护陵墓。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最为著名。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硕大无比,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颌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与狮身人面像密切相关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两河流域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各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金字塔的国度
学生阅读7至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根据第8页《古代埃及》地图以及英语资料,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 is‘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古代埃及人留下了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些诗句反映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的事实。马克思也说过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个论断也反映了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2        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3        怎样评价金字塔?
A.        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国王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建筑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企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B.        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4        根据第8页“动脑筋”:今天,有人对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表示怀疑。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理由。(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不过,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第9页《新月沃地》地图,根据下列问题在图中和课文里做出标记:“新月沃地”指什么地方?哪些古代居民在此生活过?(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从地图上看,这条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地又很肥沃,因此得名。古代,在这条地带上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生活在沃地东部,那里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称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生活在新月沃地西部、地中海东岸的“中东”地区。腓尼基人曾在这里建立过一些奴隶制城邦。他们以航海和经商著称,还在海外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后来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两个王国。数百年后,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先后被外族灭亡。从此,希伯来人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统称为犹太人。)
2        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便于农业种植,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
3        两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中,最早的奴隶制城市国家是什么人建立的?请说出这里完成统一的时间、国家及其国王。(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平原的南部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奴隶制小国,建立者是当地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处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当地居民,无论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还是阿摩利人从此都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最伟大的国王是生活在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使古巴比伦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状态。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4        教师介绍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指导学生观察第10页《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此图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这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        结合第10页地图《古代印度》,说出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以及尼泊尔、孟加拉等国都属于古代印度的地理范畴。)
2        结合11页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说出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它由北向南蜿蜒注入阿拉伯海。夏季,上游的喜马拉雅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两岸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印度文明最早兴起于什么时候?(约公演前2500年)
4        后来古代印度的本地居民被什么人征服?(来自中亚的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5        配以课件演示动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        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在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古代印度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他们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雅利安人就是这样来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所谓四个等级由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的说法,纯粹是通过编造神话来加强统治者权威的。)
B.        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C.        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辩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吠舍: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却不能与你们共享国家权力,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的孩子恋爱都要遭到你们的反对?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婆罗门:该死的家伙,想造反啦?造物主用嘴制造了我们,而用腿生出了你们,难道嘴可以与腿平等吗?闭起你的臭嘴,给我好好干活去!别触犯神的意志。)
D.        布置学生在课后撰写一篇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小论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教师利用教材13页的亚非文明地图,制成幻灯片并利用投影仪投影,对全课进行总结。
2        完成第12页“练一练”: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进行分类(标上相应的字母):

3        根据第12页“活动与探究”,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4        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5        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        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掌    握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罗马历史发展线索怎么样?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说明奴隶社会的确比原始社会进步;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经营为主,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人文素养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  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3.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温故知新:
1        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2        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        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B )
A.该亚            B.厄瑞斯忒              C.汉谟拉比              D.胡夫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雅典城邦的繁荣
1        希腊的早期文明为什么被称作“爱琴文明”?(运用课件播放《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强调指出: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
2        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3        爱琴文明发祥地在哪里?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克里特岛、迈锡尼)
4        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要求学生在各自的《填充图》中填出斯巴达和雅典)
5        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何特点?(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6        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
7        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
8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是什么?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民主的政治模式。)
9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
政治上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10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原因是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11        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12        请根据19页“自由阅读卡”回答:怎样认识奥运会的作用?(奥运会源于古希腊城邦时代人们祭神活动和健身娱乐的需要,形成了“神圣休战”等“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3        根据16页“动脑筋”: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只要论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课件所示——男生:“雅典好。那里很民主,我可以享受公民的许多权利。”女生:“当时雅典公民在居民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3,成年男性公民则只占1/6,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数人。”)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        演示课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罗马共和国建立的地点和时间,并共同朗读16页的英文谚语。(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Rome masn’t built in A day. 转意为: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2        演示课件,动态介绍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和罗马帝国的建成:
3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4        向学生介绍布匿战争;(迦太基城是古代地中海沿岸一座著名的商业城市,位于今天的突尼斯境内,后被罗马人所毁。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向外扩张,与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由于罗马也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历史上把他们之间的战争记载为布匿战争。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布匿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古迦太基国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灭亡,罗马尽占其地,在其领土上设置了阿非利加省。今天英语中的非洲 Africa 即源于此。)
5        指导学生对照16页“意大利半岛”和17页“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感知罗马领土变化情况。同时强调:汉朝丝绸之路的西端“大秦”指的就是古代罗马。
6        教师指出: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7        在罗马共和国社会危机中爆发的大规模奴隶起义是谁领导的?此次起义被镇压后,谁建立了独裁统治?(斯巴达克,凯撒)
8        罗马帝国的实际建立者是谁?他在哪一年开始独揽大权?(屋大维,公元前27年)
9        教师指出: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后来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其中的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公元前475年进行比较,两者数字几乎相等,但是却有公元前、后之别,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实际上比西方早了近千年。(应当用副板书进行时间轴演示)
10        公元前475年                     公元元年                       公元476年
                                         |

475+476=951
11        启发学生探讨: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9页“练一练”: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高峰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D)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2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D)
    A.伯利克里     B.希罗多德         C.凯撒           D.屋大维
3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征服战争?(特洛伊战争、布匿战争等)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5页各题。
5        根据《新学案》9-13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和[第一单元自测题]。
6        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    握        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中日交往从何时开始?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伊斯兰教为什么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由于大化改新,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所以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人文素养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4.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        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唐朝)
2        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皇子和中臣镰足)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        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        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大化改新
1        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此时由学生根据导入框“宫廷政变”的小故事,自编一个历史短剧在课上表演。)
2        学生看书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同时做作好标记。(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        教师运用课件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        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        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        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结合第27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略作介绍)
D.        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        教师指出:.“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5        学生根据教材25页“动脑筋”: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6        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7        教师过渡:东亚的日本是经过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西亚的阿拉伯大约也在这个时候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下面请大家共同探究这个历史进程。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2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读《世界历史地图册》第9页,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半岛内陆,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气候炎热,雨量稀少,土地适合畜牧,不宜农耕。为了争夺水草,部落间常发生残酷的战争;“血亲复仇”的习俗盛行。半岛西部又是古代东西方重要的商业要道。在这个地区有两个最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麦加城内有一座克尔伯神庙,里面有一块黑色陨石和几百个偶像,被当地居民视为神物。部落的贵族享有守护古庙、征收麦加市集税和管理麦加水源的特权。另外,他们还经营商业、贩卖奴隶,成为有势力的商业贵族。一般的氏族成员被迫依附于贵族,甚至沦为奴隶,阶级分化十分剧烈。这时的外部条件也加剧阿拉伯社会矛盾的发展。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社会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总之,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社会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阿拉伯贵族为了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抵御外族的侵扰,保护商路,发展商业经济,并进一步掠夺新的土地,迫切要求统一各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2        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A.        创立伊斯兰教(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
B.        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C.        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        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5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①伊斯兰教宣称:“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寻访了古代的“日出之国”(日本)与“新月之乡”(阿拉伯),这两个国家与地区在当今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26页“练一练”: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C )
A. 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 穆罕默德病逝
C. 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 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2        根据27页“活动与探究?先查阅有关材料,然后进行下面的探讨”:假如你是7世纪40年代大和国的归国遣唐使,请对比当时大和与中国唐初的社会状况,上书天皇,力劝他进行改革。(指导学生先回忆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
A.        对比的项目: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B.        具体的建议:模仿唐朝,进行改革。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加强天皇权力,以才选官;经济上收回贵族手中的土地,由国家分配给农民耕种,向农民收取赋税,充实国家财力;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等。
3        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4        根据《新学案》14-15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        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灭亡
        掌    握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哪些特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怎样?西欧市民阶级怎样形成?拜占廷帝国为什么灭亡?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西欧市民阶级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在中古欧洲社会,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形成了与东方不同的封建等级制度、新生的城市与基督教等,为后世资产阶级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人文素养        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兴衰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其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5.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温故知新:
1        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2        板书下列年代,请学生说出古代罗马历史线索:
                                                        {                1453年
公元前8世纪         →        公元前509年         →        公元前27年        →        395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台伯河畔出现罗马城        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发展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        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2        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中国古代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3        请学生根据第29页注释、课文、插图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地位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4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清线索:
1        西欧城市在什么时候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11世纪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发展最快的是意大利和法兰西南部。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
2        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反映了什么?(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3        市民里主要有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哪一种新的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早期资产阶级)
4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A.        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B.        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C.        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        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形成拜占廷帝国疆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欣赏图片和课件中的索菲亚大教堂,感受拜占廷文化的辉煌。(教师说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而拜占廷帝国则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
2        后来,拜占廷帝国怎样由盛转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A.        过程: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到处遭遇反抗→国力衰弱,外患不断,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B.        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C.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3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教师运用课件,演示讲解奥斯曼土耳其兴起过程。(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来住在里海东南的呼罗珊一带,后来西迁到小亚细亚,投附于罗姆素丹国。到了奥斯曼在位时宣布独立,扩张领土,占领拜占廷帝国的布鲁萨,定为首都,迅速强大起来。14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土耳其开始侵入欧洲大陆,占领巴尔干大部分土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迁都于此,拜占廷帝国宣告灭亡。君士坦丁堡今天也称伊斯坦布尔。17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封建军事帝国的疆域包含了欧、亚、非三洲许多地区。)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练一练”: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2        ①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起来
3        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
4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后500年,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
5        ④东罗马帝国被奴隶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6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解题思路:   
?            西罗马帝国亡于5世纪,东罗马帝国亡于15世纪,两者相差大约1000年。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者历来通过发动伊斯兰教的“圣战”实行军事扩张,属于政教 合一的军事专政的封建制国家。
7        “动脑筋”:他们俩谁说得更有道理?
A.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北宋末,东京人口估计约有130~190万,可算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了。它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商业文化中心。《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反映了东京商业街的面貌。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B.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从西欧市民阶级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所孕育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更加迅猛,城市面貌的变化十分明显。)
8        “活动与探究”: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特征之一是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特征之二是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总之,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等级制度与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相比,差异明显;而且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双方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时的发展速度,也就必然产生差距。)
9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7页各题
10        根据《新学案》17-21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本课[自我测评]和[第二单元自测题]。
11        提醒学生预习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掌    握        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国家?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存在着哪些异同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有什么联系?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人文素养        增强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6.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
1        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马拉松长跑)
2        教师介绍马拉松长跑的来历。(希波战争中,拥有数万步兵和一万名骑兵的波斯大军在希腊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马拉松有一三面环山的河谷,雅典军队占据了山坡,波斯军扎营在山坡下的平地上。雅典军队约1万人前往阻击。他们采用两翼埋伏,正面佯攻,最后三面包抄的战术, 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雅典的快跑能手菲迪皮茨受命回雅典报捷。尽管菲迪皮茨已在战斗中负伤,但他还是跑回雅典,告诉忐忑不安、等待消息的雅典人“我们得救了”,说罢倒地而死。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和菲迪皮茨,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大致沿着当年菲迪皮茨的路线进行,全程为40.2千米。后来,马拉松赛跑的标准距离确定为42.195千米。)
3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启发学生议论:这项比赛的设立,有什么历史作用?(让人们永远尊敬爱国英雄,自觉培养高尚情操。今天,无论东方或西方的人们通过这项赛事,把战争的碰撞与冲突变成和平的体育竞争,既加强了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也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渗透。)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本课主要介绍了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侵和罗马帝国的扩张。这些战争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历史事实?它们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从教材中探求答案吧。(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希波战争
1        演示课件,学生识图,直观地形成下列历史概念: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它已经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西至埃及和色雷斯,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
2        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到希腊各国索取“土和水”是什么意思?结果怎样?(意思就是要求对方屈服。斯巴达和雅典不屈,在马拉松、温泉关、萨拉米斯岛等地英勇抗击,赢得最终的胜利。)
3        波斯为什么最终战败?(劳师远征,遭到顽强抵抗等)
4        教师归纳: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        演示课件,学生识图,并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8页2(1)题,直观地形成下列历史概念: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何处?它怎样扩充疆界?(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希腊,然后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小亚细亚,在伊苏斯大败波斯,接着占领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紧接着回师亚洲,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了波斯。后来,亚历山大进军中亚细亚时,遭到当地游牧部落的反抗,无功而返;进军印度河流域,又遭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加上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兵,返回巴比伦。此后,亚历山大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和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建议教师分层设问启发)
A.        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
B.        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3        教师进一步补充介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成果。(亚历山大建立帝国以后,希腊文化在庞大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代”。37页插图《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位于今天叙利亚境内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从图中展现的遗址局部残存的建筑来看,明显带有希腊的建筑风格。又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公元前3世纪初,人们在港外的法罗斯岛上建立了一座巨型灯塔,传说塔高130多米,顶层有一个大火炉,每天夜晚点燃,烈火光芒四射,巨大的青铜镜能把火光反射到几十千米以外的海域,极其壮观。这座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与金字塔、空中花园齐名。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对后来罗马文化乃至近代欧洲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        演示课件中“罗马的扩张”动态地图,让学生了解古代罗马的扩张历程和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此后,罗马开始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历程。罗马扩张的第一个对象是当时地中海一个强国迦太基,陆续夺取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一些地方,最终攻占迦太基城。迦太基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此成为罗马人的阿非利加省。与此同时,罗马还在向东部扩张,通过同马其顿人的三次战争,控制了希腊,然后,又派兵侵略叙利亚,控制了西亚部分地区。在西部,罗马人也侵占了许多地方,今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很多地方都被纳入罗马的版图之内。凯撒统治时期,还两次派兵侵入不列颠。屋大维率领的罗马军队又灭亡了埃及,把埃及并入罗马。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达莱茵河和多瑙河。)
2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运用本课提供的地图、插图、英文谚语、自由阅读卡等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从中提取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有效历史信息。(教师分层设问,学生在书上作标注。)
A.        时间: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
B.        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
C.        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3        组织学生朗读39页两句英汉对照的古罗马谚语,然后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当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
4        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        根据40页“活动与探究”:怎样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采用一分为二法)
A.        暴力征服造成灾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B.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道路建筑、拉丁文字、基督教会、罗马法律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40页“练一练”:波斯帝国形成的时期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 D )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春秋战国时期
2        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伊朗、 阿富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土耳其、马其顿等)
3        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希腊、马其顿、埃及、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等)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8页各题
5        根据《新学案》22-25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        提醒学生预习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
        掌    握        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观察分析        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数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
        人文素养        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7.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第41页“导入框”、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和45页“自由阅读卡”,温故知新:
1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与“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请从这幅地图提取有效信息,说出:“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最远到达哪里?(“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在陆地上,另一条在海上。陆地上是由中国出发,向西经过中亚、西亚,到达北非和欧洲;海上则是从中国出发经过西太平洋、印度洋到达地中海一带。)
2        演示课件,引导学生对照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动手圈点和标注:
A.        陆地商路的主要路线:大都→敦煌→喀什→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罗马
B.        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大都→杭州→广州→摩鹿加群岛→卡利库特→巴格达→麦加→安条克→威尼斯→热那亚
C.        这些欧亚主要商路的历史作用: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交流物产,传播文化,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本课主要叙述了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阿拉伯数字,以及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所做的贡献。(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教师讲述:早期人类记载数量的方法是结绳、刻木。例如,被人借走10碗豆子,就在木头上刻10刀。数量少的时候还好记,数量多了以后就很麻烦了。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9十个数字和十进位计数法,后来阿拉伯人学会0~9的计数方法并对其加以改造。
2        演示课件,引导学生对照41页《阿拉伯数字》图,思考回答:
A.        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主要是因为定位计数法使得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为人们研究自然科学提供了重要手段,不断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意义深远。)
B.        根据42页“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可以从古代中国人结绳刻木记数、计算重量的十六进位制等方面举例。还可以举例:中国人用汉字“一、二、三……十”来表示1~10,英国人用“one two three ……ten”表示1~10等。)
3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反映了阿拉伯人什么样的优秀品德?(虚心学习比自己先进的文化)
4        根据课本41-42页内容归纳: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制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5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2        马可?波罗一行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来中国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我们必须从小养成顽强坚毅的品格,不畏困难和挫折,才能加大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几率。)
3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组织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总结: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说过,这本书“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还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各国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4        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来过中国,《马可?波罗行纪》是伪造成的。对此,你怎么看?(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学者弗兰西丝?伍德博士又一次提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但我国史学界的大多数学者根据许多史料的记载,认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不过《马可?波罗行纪》中的文字记载,确实也有夸张的成分。例如,书中说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就言过其实了,反而证明马可?波罗并未到过日本。他对日本的了解,充其量只是耳闻,并非目睹。)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结合课本43页“文献资料”,完成第44页“练一练”: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马可?波罗经历过的事情 ( C )
A.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         B.在中国生活了17年   
C.出使日本                         D.与热那亚人作战
2        组织学生“活动与探究”:根据课文中提到的地点,在下页地图中绘出马可?波罗前往中国和回国的大致路线。(引导学生根据《世界历史地图册》第14页《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西方字母的渊源与发展》图进行绘制。学生绘制完后,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检查和核对绘制效果。)
3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青年学生能够拥护对外开放的政策,认同各国各民族历史与文化成就,就有可能成为具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的国际交流的使者。)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9页各题
5        根据《新学案》30-32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        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掌    握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识别图片提取信息        《罗塞塔石碑》、《罗林生发现铭文的岩壁》、《字母演进图》反映出古代文字具有什么特点?这些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阅读课文感悟历史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各是什么?怎样理解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人文素养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难点  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8.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46页“导入框”图文,温故知新:在你所知道的文物或遗迹中,哪些是用“楔形文字”直接书写的? (《汉谟拉比法典》、导入框的泥版图片、英国人罗林生发现的伊朗西部岩壁铭文等)
承上启下,设疑导读:除了楔形文字之外,还有哪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它们怎样演进成今天人们通用的文字?运用这些文字进行宣传的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它们的诞生背景、发展进程各有什么特点?产生了哪些影响?(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的文字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教师强调:我们中国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例如初一时,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马”字,就是根据马匹奔跑的形态描摹下来的。
2        楔形文字由哪里的古代居民创造出来?此后被哪些民族所采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它,此后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教师指出: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3        教师介绍第47页插图《罗林生发现铭文的岩壁》:它位于伊朗西部贝希斯顿村附近通往德黑兰的路旁岩石之上,离地约150米。上面刻着波斯国王大流士全身浮雕像,还有他亲自写的铭文,意在重申他继位的合法性和君权神授思想,并纪念当年的战功。只见大流士高昂着头,挺着胸膛,一副胜利者的骄傲姿态。在他的脚下,跪着一群被俘的的外国国王,脖子被绳索捆着、双手被绑在背后,情景逼真。1835年,来自英国的青年军官罗林生看到这组雕塑,立即发生浓厚兴趣。他先用了近一年的功夫,将铭文制成拓本。后来又用了12年时间,释读古波斯文成功,为进一步释读楔形文字创造了条件。本课插图就是当年罗林生发现楔形文字的岩壁。
4        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字母文字的演变(根据47页《字母演进图》制作):
A.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
B.        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
C.        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D.        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6        根据49页“活动与探究?看图分析”: 各属哪种古文字?各产生于什么时间地点?(它们分别是楔形文字中的“山”,象形文字中的“哭”,字母文字中的“A”。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差不多同一时期,在古代两河流域产生了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
5        这些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对西亚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古代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腊人则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更为完备的希腊字母文字,后来的拉丁文就是从希腊字母发展而来的。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世界三大宗教
1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        佛教怎样形成?基本教义是什么?后来如何传播开来?
?        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佛教形成时的创始者、时间及其地理范围。(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或“古代印度”)
?        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种姓制度使得当时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        运用课件展示47页《佛教教义》图,鼓励学生用英语朗读,然后讨论回答:国王们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佛教要求人们“忍耐顺从”以脱离苦难,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国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48页《佛教的传播》路径:
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3        现行“公元元年”是根据什么传说定下来的?这说明基督教会形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区?它的教义中,哪些内容与佛教相似?后来它分裂为哪两大教会?(根据“耶稣出生”的传说,把他诞生之年定为公元元年;基督教会形成于1世纪时的巴勒斯坦一带;其教义要求人们忍受苦难,与佛教相似;后来它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4        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伊斯兰教形成时的创始者、时间、地点、主要教义和经典:穆罕默德,7世纪时阿拉伯的麦加,信仰并顺从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古兰经》。
5        指导学生阅读50页“自由阅读卡?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补充介绍“圣石”的传说:图中的圆顶清真寺是著名的岩石圆顶清真寺。大殿地上有一块巨石。相传穆罕默德有一次在夜间骑马来到这里,骏马在石头上腾空一蹬,将他送到天上,因此这块巨石被认为是穆罕默德升天之处。
6        运用课件,组织学生完成《新学案》31页【自我测评】二、填表题:
宗教名称        产生时间        创立地点        创始人        基本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因果报应”、“忍耐顺从”
基督教        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忍受苦难
伊斯兰教        7世纪        麦加        穆罕默德        信仰和顺从唯一的“真主”安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课本第49页“练一练”: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D )一带。
A. 印度       B. 罗马     C. 麦加       D. 巴勒斯坦
2        根据课本第49页“动脑筋”:你能说出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佛教的“浴佛节”、“成道节”、“涅磐节”。基督教的“复活节”、“圣诞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宰牲节”。在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建议介绍“腊八粥”与“浴佛节”的关系。)
?        浴佛节、成道节:http://info.datang.net/Y/Y1737.htm
?        涅磐节:http://www.ctn.com.cn/Archive/2001/7/17-67276.html
?        复活节: http://www.netflower.com.cn/ibelieve/sl/hxjz-22.htm       
?        开斋节、宰牲节: http://www.west-holiday.com/sheng/yn/mz/huiz-jr.asp
?        腊八粥: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zy/wuhua/labazhou.htm
3        如何正确看待这三大宗教及其教义?(这三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我们应当给予尊重。但是,宗教在诞生时期为了宣传教义,编成一些生动的神话传说,添加了夸张甚至虚构的成分,值得研究却不能迷信。)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10页各题
5        根据《新学案》30-32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        提醒学生预习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掌    握        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阿基米德有哪些成就和品德值得称颂?人们为什么喜欢《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相互间又有哪些相同点呢?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是古代东西方文学的代表作品,阿基米德是古代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是古代东西方建筑的典型代表。
        人文素养        激发学习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教学难点  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9.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运用课件温故知新:按照诞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回答下表有关内容——
宗教名称        诞生地点        创始人
佛教        古代印度(尼泊尔)        乔达摩?悉达多
基督教        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耶稣(传说)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穆罕默德
教师过渡讲解:上述三大宗教都建筑了聚集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些风格独特的著名建筑以及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发现、色彩斑斓的文学与戏剧中,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有趣的知识呢?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本课在文学与戏剧方面介绍了哪几部名著?它们各属于哪个古代文明?你知道它们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呢?你知道哪几位古代希腊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呢?
2.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里人?他具有哪些可贵的品德?做出了哪些贡献?
3.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中国式、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有什么区别?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文学与戏剧
7        本课在文学与戏剧方面介绍了哪几部名著?它们各属于哪个古代文明?
著作名称        《荷马史诗》        《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谭》
所属文明        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        阿拉伯帝国
8        你能说出下列著作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吗?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木马计)
        《奥德赛》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拉丁和神灯》
9        你知道哪几位古代希腊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呢?(《俄底浦斯王》的作者索福克勒斯、“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10        结合51页“文献资料?伊利亚特”,组织学生朗读:“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谭》?(《荷马史诗》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希腊英雄的事迹,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俄底浦斯王》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天方夜谭》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许多故事脍炙人口。)
杰出的科学家
5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里人?(阿基米德,古代希腊叙拉古城邦)
6        阿基米德具有哪些可贵的品德?(阿基米德爱好思考、专心探索、献身科学、忠于祖国的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7        阿基米德做出了哪些贡献?(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
8        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谁?(亚里士多德)
著名建筑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运用课件帮助学生对这两个建筑形成整体认识。
1        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哪个国家?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禁止什么?规定什么?(它位于沙特阿拉伯,属于伊斯兰教的建筑,严禁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行为,规定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2        巴黎圣母院位于今天哪个国家?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它位于法国,属于天主教的建筑。)
3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建筑原料以石头为主,尖塔高耸如云,还配以精美的雕刻等。)
4        根据第55页“活动与探究”:中国北京故宫太和殿、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德国科隆主教堂的建筑有什么区别?
名胜古迹        北京故宫太和殿        意大利罗马万神殿        德国科隆主教堂
古典建筑类别        中国古典建筑        罗马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主要建筑材料        木头        火山灰混凝土        石头
屋顶形态特征        人字檐角        圆形穹顶        顶上尖塔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54页“练一练?连线”:
荷马       
《俄底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伊利亚特》
阿基米德                杠杆定律
                《奥德赛》
2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11页各题
3        根据《新学案》33——3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和《第三单元自测题》。
4        提醒学生预习第10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三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掌    握        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等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有哪些杰出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文艺复兴运动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前提,以反对封建教会为重要内容,反映了新型资产阶级的要求;新航路的开辟,为促进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但也造成了殖民灾祸
        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武器,开辟新航路则是为新兴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这两个历史进程里的成就都是历尽磨难、经过不懈努力才获得的。这启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勇于开拓,才可能与时俱进
教学重点  文艺复兴的实质和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0.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解释课题  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导入框”《蒙娜丽莎》这幅画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由谁创作的 ?
2        什么叫做“人文主义思潮”?什么叫做“文艺复兴运动”?两者关系如何?
3        你知道哪几位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4        你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主要由哪一本书引起?为什么这样说?他们当时还具备了哪些条件?
5        参与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哪四位?他们各自怎样开辟新航路?
6        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是什么?欧洲人这些航海活动与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有什么不同?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文艺复兴
1        “导入框”《蒙娜丽莎》这幅画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由谁创作的 ?(文艺复兴时期由达?芬奇创作)
2        什么叫做“人文主义思潮”?什么叫做“文艺复兴运动”?两者关系如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A.        “人文主义思潮”:这是一种反对教会控制精神世界的思潮,它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B.        “文艺复兴运动”:它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C.        两者关系:历史背景相同——14世纪前后,意大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冲破封建教会对于精神世界的控制。“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思想武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3        你知道哪几位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运用课件,组织学生“接龙”)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4        组织学生朗读59页“文献资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Human beings could achieve great thngs.”提问——这句英语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当时欧洲许多人摆脱了封建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在思想上已经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人们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大家敢于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了。)
5        根据59页“动脑筋”:他们谁说的对?谈谈你的看法。
A.        女生:“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B.        男生:不对,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C.        评判:男生的观点正确。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它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6        组织学生朗读60页“文献资料”——达?芬奇说:“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提问——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到哪些与达?芬奇相似的“充实的禾穗”?(但丁、莎士比亚、哥白尼、布鲁略、伽利略、开普勒、谷腾堡、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
7        教师过渡讲解:哥白尼、布鲁略、伽利略、开普勒是天文学家,谷腾堡是欧洲活字印刷机的制造者,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是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他们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面,请大家学习“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1        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引导学生结合文艺复兴的背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A.        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B.        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掀起了前往东方发财的“寻金热”,原有的东西方交通枢纽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着,欧洲人急需开辟新航路。
C.        科学:地圆说的流行和指南针的使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的科学知识条件。
2        运用课件演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然后根据下表进行“接龙”活动: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横渡大西洋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3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A.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亚、美、非之间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B.        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C.        带来殖民灾祸(联系66页“历史素材选编?2”以及61页插图《哥伦布到达美洲》和63页“活动与探索?2”,教师指出:哥伦布等人的远航,明显带有掠夺财富的目的,为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活动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4        根据62页“动脑筋”: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62页“练一练?连线”:
达?芬奇       
《神曲》
但丁                《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2        活动探究:假如你要举行一次体验环球航行的活动,请根据62页《新航路的开辟》地图选择你的航线(设置A.B两种航行计划,指定半班学生按A、另一半按B进行选择。要求:所经过的地点不得重复。)
A.        出发后,依次经过欧洲、美洲,回到中国。(西行)
B.        出发后,依次经过美洲、欧洲,回到中国。(东行)
3        教师小结: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武器,开辟新航路则是为新兴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这两个历史进程里的成就都是历尽磨难、经过不懈努力才获得的。这启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勇于开拓,才可能与时俱进。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12-13页相关题目。
5        根据《新学案》39-41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A.        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重大历史事实
        掌    握        《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建立共和国后,哪些人掌握了国家政权?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
        议论解疑比较判断        清朝康熙帝与英国克伦威尔的生活年代几乎相同,但是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却存在着什么样的反差?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本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还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人文素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等史实,说明了革命事业很难一帆风顺,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经受挫折的能力;1688年政变的成功,又说明了和平解决重大社会矛盾对于国家前途和民众生活都是有利的
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1.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人文主义思潮”和“文艺复兴运动”怎样兴起?(14世纪前后,意大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冲破封建教会对于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思想武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2        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有益的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亚、美、非之间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        英国建立共和国后,哪些人掌握了国家政权?
3        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
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用课件展示《新航路开辟》图和67页文献资料,启发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A.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积聚了大量财富,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并形成“新贵族”。他们迫切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
B.        封建王朝实行专制统治。[詹姆士和查理一世鼓吹“君权神授”,任意征税,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怎样爆发?(引导学生标出时间和标志性事件)
A.        时间:1640年
B.        事件:议员在议会里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内战情况怎样?(运用课件组织学生识图)
A.        68页《英国内战形势图》中,伦敦和纳西比的位置在哪里?
B.        率领议会军队队最终击溃国王军队的人物是谁?(克伦威尔)
3        内战的结果如何?(议会军队获胜,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了共和国)
《权利法案》的颁布
1        英国建立共和国后,克伦威尔实行什么样的政策?(他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2        克伦威尔死后,英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资产阶级革命遭遇曲折——封建势力复辟和反攻倒算)
3        面对封建势力的复辟和反攻倒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怎样维护革命成果?
A.        1688年政变(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B.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利,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英国从此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4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哪些历史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本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还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70页“练一练?选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B )
    A.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议员在国王召开的议会里要求限制国王权利
C. 内战开始          D. 处死查理一世.
2        69页“动脑筋”:对于下面两人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
C.        女孩:1688年政变没有流血就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非常了不起。
D.        男孩: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仍然保留了国王,革命并不彻底。
(女孩的观点正确。英国虽然保留了国王,但是新的国王却已经不是封建专制的统治者了。他在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里,主要作用在于礼仪方面。既然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本阶级的统治,只要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就行。不流血的政变可以和平地解决重大社会矛盾,人们因此避免遭受许多战争灾祸,对于国家前途和民众生活都是有利的。)
3        请翻译以下英文:“La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ant;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 by the Grown.”[ Law 法律/ Parliamant 议会/ suspended 国王](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4        康熙皇帝说:“今天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朕zhèn:即“我”——秦始皇之后,中国皇帝的自称专用词。]
    康熙说这句话时,上述英国《权利法案》几乎同时发表。由此可见,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根本区别?(中国还是典型的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而英国则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了。)
5        完成《世界历史填图册?九年级上》第13-14页有关各题。
6        根据《新学案》42-43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7        提醒学生预习第12课《美国的诞生》。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进程、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掌    握        《独立宣言》主要内容、华盛顿主要活动及其作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战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议论解疑比较判断        北美大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怎么又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呢?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美国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美国独立战争是正义、进步的事业,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推动了欧美的革命
        人文素养        北美是土著印第安人、来自欧洲等地的移民和贩自非洲的黑人共同开发出来的,他们在独立战争中贡献了力量,都是创建美利坚合众国的功臣
教学重点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美国诞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2.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哪些历史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本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还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教师过渡(运用课件介绍美国国旗的含义,然后指出)
        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原先属于英国的13个北美殖民地人民赢得了独立,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北美大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怎么又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呢?
2.        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        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4.        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5.        美国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        英国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居民中,哪些人共同劳动,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土著印第安人、来自欧洲等地的移民和贩自非洲的黑人)
2.        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北部造船业发达,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频繁而且日益密切。)
3.        北美大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怎么又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呢?(来自欧洲等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交流,逐步形成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语言,终于融合成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教师过渡:尽管这个民族与英国有着极其紧密的历史渊源,但是双方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矛盾却日趋激化,终于导致兵戎相见。
来克星顿枪声
1.        组织学生“动脑筋”:如果你当时生活在北美殖民地,你对下列两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想法?(演示课件以再现历史情景)
D.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男生:“英国官吏说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就要为英国的利益服务,当地人应当买英国生产的产品,向英国多交税。”
E.        女生:“殖民地人民认为他们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英国人凭什么向他们征那么多的税?不让他们移民到西部去?还非要他们买英国的货不可?”
F.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他们的说法,反映了当年英国殖民者与北美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自从“五月花”号帆船到达北美之后,欧洲移民与土著印第安人和来自非洲的黑人经过100多年共同开发,北美已经逐步形成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语言,终于融合成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他们感到自己与英国人已经很不相同了,应该成为北美大陆的主人。而英国殖民者始终把殖民地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自然引起了美利坚民族的不满,反抗斗争日益高涨。对于北美人民的反抗,英国所采取的高压政策,不但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利益,也严重侵犯了他们的自由和主权,终于引发 “波士顿倾茶”事件,点燃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2.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
1.        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运用课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线索)
D.        爆发:来克星顿枪声(1774年4月)
E.        建军:大陆军,华盛顿(1775年)
F.        宣布独立:《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
G.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
H.        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83年)
I.        成立政府:制定宪法,成立联邦政府(1787年)
2.        请阅读《独立宣言》的摘录:“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一切与英王的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你如何评价它?(分层解析)
A.        它的要求和主张是进步的:《独立宣言》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压迫的要求,包含着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具有进步的性质。
B.        它的作用是重大的:它的发表,标志着北美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后来,美国规定每年的7月4日为国庆日。
3.        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C.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爱戴。
D.        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虚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1787年宪法,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
4.        美国独立战争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然后梳理)
A.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独立;
B.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的作用。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76页“练一练?选择”: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 )
    A. 来克星顿枪声                  B. 《独立宣言》发表
C. 华盛顿出任军队总司令          D. 萨拉托加战役
2.        美国独立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相比较,在获胜原因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引导归纳)
A.        战争正义
B.        民众支持
C.        国际援助(法国、荷兰)
3.        完成《世界历史填图册?九年级上》第15-16页有关各题。
4.        根据《新学案》44-45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        提醒学生预习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掌    握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掌权时期的政策好不好?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如何?
        议论解疑比较判断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拿破仑事业成与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
        人文素养        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来领导,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实践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教学重点  《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  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3.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美国独立战争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A.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独立;
B.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的作用。
2.        教师过渡:几乎就在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的同时,法国人民也掀起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风暴。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
2.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掌权时期的政策好不好?
4.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如何?
5.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        拿破仑事业的成与败,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启示?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法国大革命
1.        课本79页《法国社会等级制度》和《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形势怎样?(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与教士、贵族间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2.        什么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正式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教师指出: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3.        组织学生阅读79页《文献资料?人权宣言》:Men are bon and remain free and equal in rights.(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The law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ral will. All citizens have the right to take part in its making.(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联系“人文主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进行分析比较:
项    目        “人文主义”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    家        意大利        英国        美国        法国
主要内容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发扬个性,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        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痛斥英国的殖民暴政,宣布人们生而平等,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历史意义        反对封建统治或者殖民统治,反映了当时当地资产阶级和民众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4.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掌权时期的政策好不好?(教师先指出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的一个政治派别,罗伯斯庇尔就是这个派别的主要领导人;接着依据课文逐层启发。)
A.        雅各宾派是在什么情况下掌握政权的?(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后,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欧洲一些国家以此为借口侵略法国;法国国内形势也动荡不定,急需应对内外危机。)
B.        根据80页《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和《动脑筋》讨论:下面两人之间的这段对话,谁说得有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女孩:“雅各宾派平定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对法国革命的外国军队,很了不起。”
男孩:“雅各宾派杀人太多,让人觉得它的统治太残忍、太恐怖。”
答案提示:两人说的都有道理。雅各宾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挽救危机的果断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确实了不起。但是,恐怖政策过了头,伤及无辜,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被推翻也是必然的。
5.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如何?(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大。)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        运用课件演示拿破仑崛起的历史线索:
初露锋芒 →        政变夺权 →        建立帝国 →        颁布《法典》对外征战        →        远征失败被迫下台
2.        法兰西第一帝国怎样建立?(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起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又称拿破仑帝国。)
3.        拿破仑帝国实行怎样的内外政策?(课件配合演示图片等)
A.        对内: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B.        对外:打击“反法同盟”,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打到哪里就把资本主义渗透到哪里;后期变为侵略战争,损害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4.        组织学生“动脑筋”:参考下面两人分析拿破仑事业成功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A.        女生:“拿破仑能够成功,完全是‘时势造英雄’,与他个人的能力没有关系。”
B.        男生:“不对,拿破仑是完全凭自己的本事成功的,是‘英雄造时势’。”
C.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他们的说法,都片面强调了拿破仑成功的某一方面因素,都不够确切。其实,只要把他们的说法综合起来就行了。因为拿破仑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个人能力,他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另一方面他的成功还与法国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说,拿破仑个人的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而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实践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83页“练一练”:请在下面的历史事件前按照时间顺序标上序号
(2)萨拉托加战役 (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4)拿破仑远征俄罗斯(1)中国设置驻藏大臣
2.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A.        相同点:
?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3

原因相同——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        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都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产生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B.         不同点
国别        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特点不同        意义不同
英国        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        经过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法国        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3.        拿破仑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A.        欧洲各民族觉醒,奋起抗击拿破仑的侵略;
B.        战争负担沉重,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C.        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仍然大大超过资产阶级势力,这是根本原因。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图册?九年级上》第16-17页有关各题。
5.        根据《新学案》46-47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        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由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认识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认识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理    解        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来扩展到欧洲、北美;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环节相互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工业革命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它的完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人文素养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  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及其影响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5.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十七世纪40年代的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十八世纪60年代时,这种影响引发了英国的又一场革命,我们把这场革命叫着什么?工业革命。(师解释:“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        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
3.        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4.        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5.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珍妮机的故事
1.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市场的扩大,商品的需求)
2.        关于珍妮机的发明:
①人类第一台纺纱机器是谁发明的、被命名为什么?(哈格里夫斯,珍妮机;展示早期纺纱机)
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课件展示:纺纱机—织布机—冶金、采矿等部门;师指出———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
过渡:机器被广泛发明和应用了,它最初用什么作为动力呢?(人力、畜力、水力)
指出:这些动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解决动力问题是机器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
瓦特与蒸汽机
1.        谁改进了蒸汽机?它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飞速发展)
2.        讨论课文第89页“动脑筋二”: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偶然的吗?你怎么看?(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过渡:同学们想象一下,自从蒸汽机成为了机器的动力后,工厂是怎样一幅情景?(工厂规模扩大,整日机器隆隆,大量的产品堆积如山)
设问:那么那些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需要吗?(引出下一目)
火车的诞生
1.        当时有哪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谁发明了火车机车、被命名为什么?
(课件展示早期火车,并和现在火车对比,使学生明白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2.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讨论: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出行、通讯、商品流通等)
3.        请同学们拟出工业革命的进程。(课件展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织布机)——冶金、采矿业——动力(蒸汽机的改进)——交通运输业(轮船,火车机车)
4.        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什么时候完成?持续了大约多长时间?(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完成,持续约百年;这说明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后来革命扩展到欧洲、北美)
5.        讨论: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完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用课件展示“工业革命影响”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将闭关自守的中国转变为殖民侵略对象的,以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6.        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91页“练一练?选择”: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 )
8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冶金业
2.        活动探究:
①        两组讨论:假如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② 另两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一下工业革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3.        师生共同小结:课件展示工业革命进程及其影响
4.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5.        根据《新学案》4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与欧洲列强的资本原始积累密切相关,而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又是骇人听闻的
        叙    述        “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提供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认识“三角贸易”、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重要条件的肮脏的一面
        分层解疑逻辑辨析抽象归纳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西欧的奴隶贩子是如何进行“三角贸易”的?这种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是怎样形成的?它在印度怎样进行殖民掠夺?这些史实揭示出西欧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怎么样?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大量的财富由此源源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给非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人文素养        “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教学重点  “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教学难点   奴隶“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5.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3.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        教师设问导入:欧洲资本主义这种“先进的西方文明”还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展起来?(要求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6.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
7.        西欧的奴隶贩子是如何进行“三角贸易”的?这种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8.        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是怎样形成的?它在印度怎样进行殖民掠夺?
9.        这些史实揭示出西欧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怎么样?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罪恶的“三角贸易”
3.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哪些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依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
4.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掠夺方式有哪些?(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屠杀和奴役他们)
5.        这些殖民掠夺方式给美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印第安人数锐减,劳动力紧缺)
6.        欧洲殖民者如何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种植园充当奴隶,进行“三角贸易”。)
7.        说说西欧的奴隶贩子们是如何进行“三角贸易”的?(课件演示《“三角贸易”示意图》、《关押在船舱里的黑奴》、《被抓获的黑奴》、《黑奴运抵美洲》等,帮助学生形象地叙述历史情景。)
A.        出程(枪支、杂物等)→非洲(掳获黑人)
B.        中程(黑人奴隶)→美洲(贩卖黑人得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
C.        归程(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英国、法国(投资工商业)
8.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根据95页“动脑筋”:“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作用?(它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9.        “三角贸易”对非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非洲因此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从此发展困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3.        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是怎样形成的?(课件演示《英国殖民扩张图》、《英西海战图》等,配合学生读书作标记)
A.        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后,先后打败了哪些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B.        英国为什么又称作“日不落帝国”?(那时英国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无论日光照耀在地球的哪个区域,都有英国的米字形国旗在飘扬,所以他们自炫为“日不落帝国”。)
4.        它在印度怎样进行殖民掠夺?(分层解析)
A.        英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17世纪)
B.        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什么?(东印度公司,后来英国还利用它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C.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过程有什么特点?(沿海据点→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D.        克莱武在印度进行掠夺的事实,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怎样?(他率军侵占孟加拉,不但放手让部下抢劫,而且自己独吞价值25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居然后悔自己当时抢得太少,国会居然还认为他“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予以表彰。这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贪婪无耻。)
5.        这样的殖民掠夺对英国和印度分别造成哪些影响?(英国在印度掠夺了巨额财富,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而印度却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和巨大的商品市场,长期限于贫困。)
6.        这些史实揭示出西欧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怎么样?(野蛮无耻、残暴血腥)
7.        根据97页“活动与探究”补充一段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摘录:“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组织学生思考: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教师启发引导)
A.        “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欧洲殖民者的主要侵略活动方式,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些侵略活动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给非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B.        “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6.        完成第97页“练一练?选择”: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是( C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7.        根据97页马克思说的一段话“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讨论回答:
A.        马克思在这段话里使用了“征服和掠夺”、“商业性地猎捕”等词语,表明了他认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性质怎么样?(野蛮无耻、残暴血腥)
B.        马克思在这段话里使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田园诗式的过程”等词语,表明了他认为“三角贸易”和殖民活动还起了哪些作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8.        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19页各题。
9.        根据《新学案》54-56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10.        提醒学生预习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概    述        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观察体会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提供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认识“拉丁美洲”的地理范畴、玻利瓦尔的历史功绩和章西女王的斗争事迹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拉丁美洲”和美洲、南美洲有什么区别?南美独立战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与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相比,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加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印度的民族大起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汹涌蓬勃的民族解放运动潮流在全球形成
        人文素养        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具有优秀的爱国主义品质,各自领导人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民族解放斗争,都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6.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产生了哪些不良的影响?(它给非洲、拉丁美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2.        教师导入:非洲、拉丁美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于这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殖民枷锁是深恶痛绝的,他们必然要奋起抗争。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新课内容,了解当年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历史。(要求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        “拉丁美洲”和美洲、南美洲有什么区别?
2.        南美独立战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4.        与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相比,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5.        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优秀品质?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        运用课件,直观讲解:“拉丁美洲”和美洲、南美洲有什么区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把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后来,亚美利哥证实了这里不是印度,人们便以他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部的就是北美,南部的就是南美。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这是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长期对这个地区实行殖民统治,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的,所以把这里称作“拉丁美洲”。)
2.        为了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哪些人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教师指出:所谓“土生白人”在美国独立战争哪一课里,被称作“欧洲移民”。)
3.        拉丁美洲开展争取独立的斗争还受到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4.        后人怎样尊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称誉他为“南美的解放者”,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玻利维亚。)
5.        教师指出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
A.        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统治者,打击了殖民侵略势力,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B.        出现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分布的格局。
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1.        英国在印度怎样进行殖民掠夺?(分层解析)
E.        英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17世纪)
F.        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什么?(东印度公司)
G.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过程有什么特点?(沿海据点→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H.        克莱武在印度进行掠夺的事实,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怎样?(他率军侵占孟加拉,不但放手让部下抢劫,而且自己独吞价值25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居然后悔自己当时抢得太少,国会居然还认为他“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予以表彰。这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贪婪无耻。)
2.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前夕,一个英国驻印度的总督说:“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由此可见,这场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们被迫奋起抗争。)
3.        课文中,用哪些词语赞颂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女英雄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誓死不屈、有胆有识、毫不畏惧、积极迎战、亲自上阵、拼死搏斗、单枪匹马、砍杀敌人……)
4.        与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相比,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运用102页《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根据图例说明分层引导)
C.        起义地区并没有席卷全国;
D.        起义中心有三个,没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最后被英国分化瓦解,镇压下去。
5.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作用怎样?(它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02页“练一练?选择”:19世纪以前,在拉丁美洲建立最广阔的殖民地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2.        根据100页“动脑筋”: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胜利后,哪个国家用玻利瓦尔的名字来命名?(玻利维亚)
3.        根据103页“动脑筋”:就在章西女王抗击英国的同时,中国也发生了哪一件类似的大事?(太平天国运动)
4.        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优秀品质?(爱国主义,英勇斗争等)
5.        完成《填图册》20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59——60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        提醒学生预习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概    述            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过程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观察体会        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及其以后斗争水平的逐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宪章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特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青年学生应该向马克思、恩格斯学习哪些高尚品格?《国际歌》宣扬了巴黎公社什么样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宪章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立了基本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伟大的尝试。但是由于当时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占据绝对优势,这次尝试归于失败
        人文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难点  英国宪章运动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7.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完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用课件展示“工业革命影响”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将闭关自守的中国转变为殖民侵略对象的,以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工业革命       
生产力提高       
手工操作
                                ↓
                                大机器生产
                社会面貌发生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化与对立
                                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教师导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在这些斗争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大家看书。(要求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宪章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青年学生应该向马克思、恩格斯学习哪些高尚品格?
《国际歌》宣扬了巴黎公社什么样的精神?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英国的宪章运动
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2.        宪章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特点?
A.        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中提出什么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B.        教材怎样评价宪章运动?(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还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        教师指出工人运动发展的脉络:无产阶级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展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他们的斗争形式常常是破坏机器、捣毁工厂。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失业和贫困的根源不在于机器的使用,而在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于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水平就逐渐提高到新的层面——通过罢工、起义等斗争方式迫使资本家提高工人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宪章运动就是这些斗争中很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宪章运动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诞生并传播开来,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调整,宪章运动的目标才得以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当时工人运动水平提高了,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了这个需要,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        根据108页“动脑筋”: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得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待遇,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基础。例如,巴黎公社的出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等。)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5.        青年学生应该向马克思、恩格斯学习哪些高尚品格?(运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历史,领悟杰出楷模的真谛)
A.        他们心地善良,关心劳苦大众的疾苦,深入了解工人生活,乐于向劳苦大众奉献自己的一切。
B.        他们都不惜舍弃原先优裕的个人生活条件,选择了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的职业,在逆境中坚定不移地为美好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C.        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学识渊博。
D.        重视社会实践,结合工人运动实践来创立科学理论。
巴黎公社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巴黎公社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法国败于普法战争后,资产阶级政府降外压内,双方武装发生冲突。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占领全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2.        从哪些地方可以证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们发动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一度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
3.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境,启发学生认识:“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体现了什么精神?(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4.        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归于失败?(敌人力量强大——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内部出了奸细——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完成第109页“练一练?选择”的简单变型题: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的标志是( B )
《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根据107页“文献资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回答:
这段话出自什么文件?(《共产党宣言》)
它是哪个组织的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
作者是谁?(马克思、恩格斯)
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        完成《填图册》21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63——64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的结局、性质和作用
        概    述            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观察体会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团结战斗才赢得独立的南北双方,这时为什么互相打了起来?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原因是什么?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北方在这场战争中怎样转败为胜?(颁布什么文件?作了哪些规定?起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林肯?与独立战争相比较,南北战争有什么意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美国内战是使用黑奴劳动的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矛盾激化而引起的,结果是先进的、正义的北方取胜,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人文素养        残暴野蛮的统治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教学重点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南北战争的起因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8.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5.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原先十三个殖民地经济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北部造船业发达,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频繁而且日益密切。)
6.        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7.        教师导入:美国独立后,原先的13个殖民地成了13个州,经济上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以南方为例,依然盛行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请大家看课本116页“自由阅读卡”,先了解一下“内战前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然后从头阅读课文。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团结战斗才赢得独立的南北双方,这时为什么互相打了起来?
2.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原因是什么?
3.        北方在这场战争中怎样转败为胜?(分层启发)
4.        如何评价林肯?
5.        与独立战争相比较,南北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战争的爆发
1.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团结战斗才赢得独立的南北双方,这时为什么互相打了起来?(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使得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后来扩展到美国,促进了美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但是,北方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受到了南方黑人奴隶制的严重制约。北方主张废除奴隶制,南方主张维护奴隶制双方围绕着奴隶制废存问题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发展不可调和的程度,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
2.        根据课本112页《拍卖黑人奴隶广告》的内容,结合116页“自由阅读卡”《内战前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度》,说说黑人奴隶的处境怎么样?(失去人身自由,体力劳动繁重,生活条件恶劣,精力很快耗尽)
3.        根据课本111-112页“动脑筋”: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男女双方的观点)
A.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女:“北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但南部奴隶制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她说的话,反映了当时美国北方资产阶级对劳动力的需要。可是没有谈到北方与南方在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方面还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        男:“南方种植园主种棉花等经济作物,利润丰厚,但必须使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他说的话,反映了当时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对劳动力的需要。也没有谈到北方与南方在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方面还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C.        正确观点:北方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都受到了南方黑人奴隶制的严重制约,所以主张废除奴隶制。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获取丰厚利润,主张维护奴隶制。这就形成了南北双方“水火不容”的局面,导致内战爆发。
4.        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请你按下列提示,回答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的原因:
A.        林肯主张如何解决当时美国最主要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
B.        美国人对他的主张有什么反应?(尽管南部种植园主极力反对,但是人民表示支持,共和党提名林肯为总统侯选人,结果林肯大选中获胜。南方奴隶主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分裂国家的叛乱,美国南北战争于1861年爆发。)
5.        战争初期形势怎样?(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虽士气高昂作战勇敢,却一再失利。这就引起人民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北方的胜利
1.        北方在这场战争中怎样转败为胜?(分层启发。如时间紧,建议不讲《宅地法》)
颁布文件        主要规定        所起作用
《宅地法》        美国公民开发西部土地享受优惠        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        北方转败为胜,完成了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黑人踊跃参军,北方获得雄厚兵源       
2.        如何评价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3.        与独立战争相比较,南北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运用课件整理本课知识线索:

巩   固   发  展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        导火线                转折       
奴隶制的废存        →        内战爆发        →        北方胜利↑        林肯当选总统                《黑人奴隶解放宣言》       
南方种植园经济                               

结             束


2.        完成第115页“练一练?选择题”:在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 )
a)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   
B.  林肯在南北战争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  
C.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D. 奴隶制村废问题是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        根据113-115页文献、图表等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为什么能够最终获胜?”
A.        南方的奴隶制度残酷野蛮,必然遭到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正义者的谴责;北方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军队英勇作战。
B.        在人口、军队人数、工业产量、铁路里程、海军舰只等方面,北方力量远远超过了南方,获胜是必然的。
C.        林肯在战争中领导正确,贡献巨大。
4.        完成《填图册》22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66—67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        提醒学生预习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感    知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促使两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概    述            这两场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沙皇为什么要进行1861年改革?为什么说这场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从时代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俄国和日本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大背景下,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部分地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加快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完成了重大的历史转折
        人文素养        俄国的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日本明治维新后,疯狂对外侵略——这些都是俄、日改革的消极作用,我们深切地同情受害者。但是,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局来看,俄、日当年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
教学重点  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9.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英国、美国、法国)
2.        教师指出: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今天要了解的俄、日两国的历史转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请大家打开课本117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        沙皇为什么要进行1861年改革?
2.        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3.        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结局怎样?
4.        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
5.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从时代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俄国废除农奴制
1.        沙皇为什么要进行1861年改革?(分层探究)
A.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速度缓慢,水平落后)
B.        农奴制怎样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产效率极低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市场难以扩大;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2.        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分层探究)
A.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个改革方案有哪些主要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再也不许地主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B.        改革方案的主要规定怎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供资本主义劳动力;收取份地赎金——增加资本主义发展的资金)
C.        事件性质:它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        历史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3.        根据课本118页“动脑筋”: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俄国农奴在改革后的得与失?(引导学生分析老少双方的观点)
A.        老:“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老人说的话,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
B.        少:“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小孩说的话,反映了这场改革的消极作用。)
C.        综合: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的结果,因此也都不够全面。不过,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日本明治维新
1.        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原因有哪些?结局怎样?(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分层启发剖析)
A.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封建社会等级如何划分?(天皇→士[将军-大名-武士]→民[农、工、商])
B.        当时日本幕府有如下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这表明幕府统治的特点是什么?(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日本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之中。)
C.        列强怎样打开日本国门?(美国“黑船事件”→签订不平等条约→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接踵而至)
D.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怎样分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成为改革派,并且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2.        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分层启发剖析)
A.        政治——废藩(大名的世袭领地)置县(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加强中央集权;
B.        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C.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3.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4.        明治维新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哪些灾难?(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朝鲜和中国都深受其害,甲午战争就是一例。)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20页“练一练?选择题”: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 D )
b)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废除奴隶制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2.        根据121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参见八年级上册29——32页)
比较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代背景        国内        幕府极端孤立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国际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有机可乘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力量薄弱
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训练新式军队
A.        明治维新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较为有利,戊戌变法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却十分严峻;
B.        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和参加者在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戊戌变法领导者和参加者的力量则十分单薄
C.        明治维新的措施得力有效,戊戌变法的措施大部分无法落实。
3.        完成《填图册》23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70—71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感    知        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概    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人文素养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20.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
2.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
2.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4.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
C.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
D.        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
E.        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
F.        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G.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H.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发明大王”爱迪生
1.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2.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
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
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西门子)
C.        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
D.        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E.        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2.        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A.        老人: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B.        小孩: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C.        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3.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探索感知飞机的发明过程:
A.        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飞艇,齐柏林)
B.        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1903年,莱特兄弟)

C.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27页“练一练?选择题”: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D )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2.        根据127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联系本册88——91页)
比较项目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成果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
        生产生活器    具        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
作        用        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启        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3.        完成《填图册》24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77—7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造成了严重灾难
        把    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怎么样?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它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人文素养        刺杀斐迪南夫妇的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借口,教训很深刻。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教学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21.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哪些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应用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5.        教师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随着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战争危机也日益逼近了。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究竟如何打响?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灾难?请大家打开课本131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6.        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怎么样?它造成了哪些灾难?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8.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        课件演示下列材料,辅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1】 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比重        32%        13%        10%        23%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材料2】课本132页反映英德矛盾的[文献资料]和[插图]。
【材料3】有关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
【材料4】刺杀斐南迪大公及其妻子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们的人民每况愈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知道乡村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A.        德国外长皮洛夫的演说大致发表在什么时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很明显是针对“日不落帝国”的,这句话反映了哪两国之间的矛盾?(英、德)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哪些重要矛盾?(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等)
D.        普林西普所说的“一件好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了什么作用?(此事发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它成了战争导火线。)
E.        你怎样评价这件事?(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的借口,教训很深刻。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要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2.        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课件展示131页漫画、132页地图等,对学生进行分层提取信息的训练)
I.        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于什么时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
J.        帝国主义政策有什么特征?(积极向外侵略扩张)
K.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德、奥匈、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大战的爆发
4.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说:“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课件演示这个英语资料和133页地图,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C.        “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巴尔干半岛)
D.        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
5.        哪一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        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意大利)
空前的灾难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像“绞肉机”一样的战役发生在什么地点?(凡尔登)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怎样?(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感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
A.        使用了坦克、飞艇、飞机等新式武器,造成伤亡3000多万人;
B.        许多城镇像凡尔登一样毁于战火,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
C.        旧的国际矛盾用战争手段暂时解决了,却又形成新的矛盾,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7.        根据134页“动脑筋”:他们俩谁说得更有道理?
A.        老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老人的看法正确。)
B.        小孩:“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小孩说的也是事实,但是在参战的30多个国家中,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而交战双方的主要角色——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争夺霸权而战的,所以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帝国主义战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6.        完成第135页“练一练?选择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却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D )
c)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7.        根据135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如何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作适当提示)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一些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最终导致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B.        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来分析中国历史事件时,可以从下列角度切入: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北洋军阀政府的软弱外交);世界局势对国内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政府与民众对国际问题的不同态度(五四运动)等。
3.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完成《填图册》25-26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80—81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感    知        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概    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人文素养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20.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
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
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
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
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
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西门子)
C.        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
D.        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E.        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A.        老人: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B.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小孩: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C.        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8.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探索感知飞机的发明过程:
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飞艇,齐柏林)
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1903年,莱特兄弟)
中国有一位飞机设计师制成的飞机,曾在1910年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他是谁?(冯如)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27页“练一练?选择题”: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D )
A.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2.        根据127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联系本册88——91页)
比较项目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成果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
        生产生活器    具        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
作        用        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启        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3.        完成《填图册》24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77—7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感    知        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概    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人文素养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课件下载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20.rar  
图片下载  http://www.pep.com.cn/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
2.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
A.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
B.        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
C.        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
D.        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E.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F.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发明大王”爱迪生
1.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2.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19:14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
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
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西门子)
C.        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
D.        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E.        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2.        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A.        老人: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B.        小孩: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C.        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3.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探索感知飞机的发明过程:
A.        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飞艇,齐柏林)
B.        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1903年,莱特兄弟)
C.        中国有一位飞机设计师制成的飞机,曾在1910年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他是谁?(冯如)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        完成第127页“练一练?选择题”: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D )
A.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2.        根据127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联系本册88——91页)
比较项目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成果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
        生产生活器    具        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
作        用        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启        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3.        完成《填图册》24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77—7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        提醒学生预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8-6 20:2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套教案集DOC版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77609.aspx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