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1 20:29
标题: 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浅论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
容宏新

摘要: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笔者试从如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通过精简、有重点、开放式地训练,与解决生活问题等多方面训练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训练学生。
关键词:乐园,跨越,碰撞,质的矛盾,升华。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看法,计算课教学比较难上,上得好不容易。确实,计算题基本上是由简单、枯燥无味的数学和计算符号组成,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活泼,教师要下较大的功夫,新课程的计算课,如何更新理念,尝试新教法,笔者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单调的课前复习向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
我们的数学教育不应只给孩子们展示那一片灰色的天空。传统的计算课,新课之前总是先复习旧知识或新课铺垫,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里被一口一口地喂食,食物先经母亲嘴巴“尝试”,然后才传到婴儿嘴中,味道和营养已大打折扣。单调、乏味的先复习再学新课的传统教法,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被动式学习,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笔者认为,计算课的特点就是“先天性”趣味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尽可能把学生已掌握的已有数学知识与新课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数学乐园。

例如,《采松果》(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2页)一课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教材预设了“采松果”的情境,虽简单但缺乏趣味性,笔者整合教材,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小猫钓鱼”的新故事!
(多媒体演示动画“小猫钓鱼”的新故事:故事的情节大概与原“小猫钓鱼”的故事相同,主要引出“猫妈妈专心钓鱼,共钓了25条,小猫三心两意,不专心钓鱼,只钓了4条”的数学情境。)
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 …
本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教学情境,生动的动画,声、色、艺俱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集中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感受新知。这样的设计,让计算课开端去掉“固燥和乏味”增加“生动和趣味”,把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复习旧知与引入新课有机结合,为开展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1、感悟算理,“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

“算理”,顾名思义是指计算的方法与原理。在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让学生理解“算理”比较复杂,意义不大,所以有的教师干脆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省去理解“算理”的教学环节。其实,“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 计算教学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略引导学生对算理的教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教法,不但违反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深层感悟的机会,长远甚至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们必须清楚知道,“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单是强调“算理”,能理解了新问题,但无法实现计算方法上质的飞跃;单是强调“算法”,“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犹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很难稳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这是计算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自主探究,找准“算理”与“算法”的连接点
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旧引新的过程,数学的特点犹为突出,算理可以说是学生已有的“旧知”,在计算教学中某些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已探究领悟、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感悟算理、总结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把握教学的探究点,找准时机,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走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感悟出数理,探究出计算的新方法。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在引导 “14×12”的竖式计算时,如下图:
1 4

×1 2




2 8

1 4

1 6 8
(图1)
教学中教师充分抓住竖式中“14”的转接理解,把学生带入探究活动中。有学生说:“因为12中的1是表示10,1×4实质是表示10×14等于140,”有学生说:“14后面还有一个隐形的零。”本课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向 “两位数乘两位数”新旧知识跨越,也是小学生学习计算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教师找准了这一关键的连接点,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并与抽象的竖式计算建立起联系,从而让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清晰理解竖式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3、新旧碰撞,让课堂现场“生成”算法

“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本
质。(数学家哈登伯格名言)”传统计算教学,是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依照例题的方法去理解、模仿、熟练,而不是学生探究、发现、“生成”出数学方法来,这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教学思想上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处理好“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这组相对的辩证关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和寻找真理。如以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会想出“10+2=12,14×10=140,14×2=28 ”的方法,只要把它们竖式(图1)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悟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应注意问题。“生成”与“预设”是相对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的预设越有效,课堂的动态生成就越丰富。如果教师能善于抓住这些生成点,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和交流,就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从应试训练向解决问题训练的升华

巩固练习,是计算课的重要环节,传统计算课,教师总是安排大量的繁琐的计算题练习,训练目的是从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序、准确率的狭窄角度去考虑,基本以应试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思维已不合时宜,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倡导整合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的巩固练习环节,无论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是练习的内容、题量,都要彻底地改进。

1、繁复训练变精简训练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广泛,对计算的要求也随着降低。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高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虽然,我们坚决反对大量的、繁复的计算练习,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但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要从繁复的训练转变为精心设计的、精简地、有重点地训练。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积末尾不能漏零等;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零的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异分母分数关键解决“通分母”的问题等。

“不同质的矛盾,只用不同质的方法对敌能解决。”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根据各教学内容的不同,明确重点练什么,难点在哪里?易错点是哪些?如果老师中时刻记住这些问题,计算课才会精练出成绩,教学才有提高。

2、强化训练变解决问题训练
新课程,“应用题”这一名称已逐渐淡出教材,“解决问题”这一新名词、新题型已走向教学的前台,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能力和知识是目的和手段的矛盾统一。”计算课要走出单纯的计算题巩固练习的误区,必须设计有广度和深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习题,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估算、口算、笔算等多方面能力在应用中提高,下面笔者以《三位数连加》一课的巩固练习为例,列举出两道练习题,进行对比和分析,尝试寻找提升计算课教学质量的思路。
题一:
胜利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统计: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女生人数

312

370

315

男生人数

323

385

396

问:(1)一、二、三年级的女生共有多少人?

(2)一、二、三年级的男生共有多少人?


(3)一、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题二:(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页第2题)







(图2)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你估计大概需要多少元?
(2)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回哪三种商品?
(3)妈妈至少买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
以上两题,题一明显是单调的强化计算训练,学生很容易地列出算式,然后认真地计算就行了,这样简单思维、繁琐计算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帮助不大,繁琐的计算反而吓怕了学生;而题二的训练理念就明显不同,它考查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第一小题考查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第二、三小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尤其第三个问题,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选择合适的数据才能再列式计算,因为,五种物品中只有电饭锅、自行车和一块手表加起来才能满1000元,妈妈要获得大礼包,必须选择这三种物品。
两道练习题,蕴含不同的教学理念,如果我们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眼光去考虑,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提高着想,当然选择第二题。
另外,计算课的练习,有时也可以与新课的教学情境串联一起,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巩固提高。如以上举例的《采松果》一课,笔者在新课教学部分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后,可以延续故事情境:
(学生学习了“25-4=21,25+4=29”的新知识计算方法后)
师:“同学们!小猫因三心两意只钓了4条鱼。现在,她接受猫妈妈的教育,决心克服缺点,准备再钓鱼… …(演示多媒体动画故事,小猫后来钓了23条鱼)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故事,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
以上的练习情境设计,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的数学问题,如“小猫比原来多钓了多少条鱼?”“小猫两次一共钓了多少鱼?”“与猫妈妈对比,谁钓的鱼多?”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巩固练习寓于有关趣的情境中,学生肯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习,教学效果自然显现。
3、封闭式训练变开放式训练
开放,是改革的象征。进行教学改革离不开开放式的教学。传统的计算巩固练习,基本以 “一题一练一评”的形式为主,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封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学生练习缺乏自主性。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三道练习题。如下:
巩固一:列竖式计算
(1)87-69=
(2)85-58=
(3)100-58=

巩固二:同桌互出算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3)□-□=   (2)100-□=
巩固三:小组数学游戏

游戏规则: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经过出题、计算、校对、订正、比一比等的学习过程。小组长(轮换做)抛骰子,小组成员根据骰子表面组成的两个两位数,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快又准。
以上的练习设计,除第一题是基础的巩固练习外,第二、三题的练习数据均体现随机性,第三题还把数学寓于游戏中,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计算能力。实践证明,计算的巩固练习,应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也应该成为计算教学的发展方向。
数学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技艺。”计算课教学,是新时期教学研讨的“旧”题“新”做,只要我们更新理念,大胆改革尝试,计算课将“好教”,也会教得更“好”。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1 20:2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于生活中学数学,于数学中学生活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数的运算”做生活的“小当家”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红卫小学  张燕明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学数学就是为了学会应用,学会生活。只要我们细细感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说,购物会用到数的运算;小朋友搭积木时会用到空间几何;修房造屋会用到图形的整合;投票选举时会用统计知识……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由此可见,生活与数学形影相随,密不可分。而数的运算在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理财、购物、比较大小等,无一不用到数的运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深远而非比寻常。因此,于生活中准确地把握数的内涵,运用数的外延,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生活。

一、算算,比比,寻找最佳策略,学会打算生活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创设符合实际的学习情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学习也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我们的生活。平时的教学中,有老师常常感叹,为何用别的方法教不懂,但一用到购物的方法作引导,学生马上就开窍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日常生活中理财购物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理解并能体会这种数学活动,学习起来觉得分外显浅易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常常利用一些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实际问题创设具体的数学情景,指导学生解决,从而让学生学会俭朴生活,懂得珍惜生活,学当生活中“小当家”。例如,我创设这样的练习情景:“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童装部打出了这样的标语“买100元送50元”,这和商场平时的打“五折”一样吗?哪一种购买方法划算?同学们一听,有点疑惑,纷纷拿起笔算起来。我引导同学们运用数值代入法,假设一件商品是100元的话,“买100送50”和打“五折”所付的钱数是一样的,都是付50元,但如果购买的商品不是整百数的话,用打“五折”的方法划算,因为不是整百的那部分钱是不钱送,所以得出结论,如果买的商品是整百数的话,两种购买方法都一样,但如果购买的商品不是整百数的话,就用打“五折”的方法划算。通过比较,同学们懂得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事件时,可以算一算,比一比,寻找最佳的策略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理性的理财观念和简朴的消费观念。

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崭新的育人观念。学会运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创设实际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积累生活经验,成为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浓墨重彩。例如,北师大版第六单元81页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甲商店买1大瓶送1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优惠;丙商店购30元以上八折优惠。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200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同学们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先算出怎样购买饮料然后再判断选择选哪个商店。我这样引导同学:35人每人200毫升一共需要7000毫升,需要5瓶大瓶装的和5瓶小瓶装的,如果在甲店买需要10×5=50元;如果在乙店买需要(10×5+5×2)×90%=54元;如果在丙店买需要(10×5+5×2)×80%=48元。得出结论,应该在丙店买。还有一种思考的办法就是因为甲乙两个店的折头都不及丙店低,所以只要消费超过30元的话,应该在丙店买,而7000毫升的饮料肯定超过30元,可以不用一一算出钱数就知道在丙店买花算。课本这道题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比较,很容易就得出结果。其实这题还有思考的空间,因此,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应该怎样买最合算?绝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想到买5瓶大瓶装和5瓶小瓶装的,合起来刚刚好是7000毫升,花48元。我引导学生:“能不能花同样的钱却更合算呢?”因为这道题有它的巧妙之处,就是花48元买到更多的饮料。同学们通过计算,很快想出还有一种买法就是买6瓶大瓶装的也是是花了48元却买到了7200毫升。这样一来,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想出不同的方案,并加以比较,筛选出最优方法。类似的问题在同一页的“练一练”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大瓶装的酸牛奶1000毫升9.70元,500毫升5.00元,200毫升2.60元,要买2.4升酸牛奶,怎样买合算?教参中提供六种购买方法,还出示第七种不需要学生掌握的购买方法:买2瓶大瓶的和一瓶中瓶的酸奶买2.5升只需要24.4元,比最合算的方法还要便宜0.5元,而且可以多买100毫升。同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就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仅成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探索新知识的依托,而且还能使学生学会借助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三、精确的运算能培养实践能力,体现自我的价值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北师大版教材赋数学予生活气息的最具人文性的改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懂得数学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他们能深深感受到数学这种“润物无声”的知识熏陶,并能用于生活,体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我常常告诉学生:进行数的运算时要精确一点,周详一点,更象“小当家”一点。如:在学生学习利息和利率的知识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练习情景:妈妈用了一部分的家庭储备金10000元来买基金,买入时每股是1.00元,过了一个月,每股上升到1.15元,除去申购时1.5%的手续费,赎回时0.5%的手续费。妈妈能赚多少钱?这道题要让学生明白,在买卖的过程中都要付手续费,所以计算过程应该是这样的:(10000-10000×1.5%)÷1.00×1.15=11327.5(元);11327.5-11327.5×0.5%-10000≈1270.86(元)。这道题的解决,不仅体现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潜在价值和蕴含的知识魅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体现数学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价值性”。使新课程标准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在这里焕发异彩。

四、快乐动手,快乐运算,快乐应用

数学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不仅服务于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可以陶冶情操,荡涤人格,愉悦和美化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认真发掘,数可以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我在教完百分率这一知识的时候,我从网上搜了这样一道趣味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有没有发胖呢?同学们一听,感觉很新鲜,通过数学知识可以知道爸爸有没有发胖?我的问题激发他们起浓厚的学习兴趣,纷纷欲欲跃试。我先叫同学们了解爸爸的实际体重是多少,然后我给出公式:爸爸的理想体重=(身高-80)×0.7千克就很标准。但是爸爸比实际体重是多了还是少了呢?爸爸到底多重才算太胖呢?同学们更好奇了。我再给出评价爸爸身体脂肪百分率的公式:实际体重-(0.88×理想体重)/实际体重×100%=身体脂肪百分率,只要身体脂肪百分率超过10%就是太胖了。同学们听了,得意地笑了,觉得数学真是生活的快乐源泉,数的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真的无处不在啊!

   数字本身是枯燥的,然而,只要把数字运用起来,它就象精灵一样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与价值,展示其精彩纷呈的一面,服务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的带数学的海洋中去,将课堂中的数与代数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那数学的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溢彩流光。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1 20:3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计算教学应注重训练的形式与实效

鹤山市沙坪第一小学 钟伟林



计算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但说起“计算”,人们就常与“枯燥”、“机械重复”联系起来,这是由传统计算教学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枯燥单调的练习,使他们的大脑长期疲于“数字运算游戏”之中,即使能完成大量的计算训练,达到预期效果,但也只是重复、强制性识记所形成的结果,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就如同早餐的搭配,每天吃着同样的包子,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闻着都想吐”的现象。新课标提出:计算教学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因而,把计算训练融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中,通过情境和练习形式的变换,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大量计算练习过程中所造成疲乏,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口算训练

口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口算也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提高学生口算能力,除了应注重口算方法外,还应注重口算训练形式的多样性,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探讨,以下提出几种训练的方法,仅供参考:

1、情境式口算训练:把口算训练融入到各种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或童话情境中进行。例如把口算题融入到在商场内购物、自己动手策划组织活动等的情境中进行训练,既保持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体现了计算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听算式口算训练:不出示口算练习,取而代之的是由教师口头读题,学生只需记录结果,然后汇报、对照。这样,既可提高了学生的专注程度,也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口算训练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口算训练方法。

3、视算式口算训练: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由教师直接出口算卡片,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出结果。

4、编题互检式口算训练:在师生共同完成新知识点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出相应的口算练习,然后让喜欢的同伴或朋友回答,或任意指定同学回答,这种练习具有挑战性和娱乐性,学生在编题过程中既要掌握新课的知识点,也要综合运用过往所学的知识,在判断同伴回答的过程中,再一次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同伴互助,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使口算训练与情感交流相结合,达到“知”“情”交融的效果。

5、限时记忆法口算训练:这种训练的形式指的是教师课前用课件制作出一系列的口算练习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示,让学生默记题目与题号,然后再凭记忆把题号与结果记录下来。例如:用课件一次出示10道口算练习,规定学生只有20秒的看题时间,时间一到,马上遮盖题目,让学生凭借记忆写下题号与答案。教师在训练前可适当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如记忆力较好的同学可先全览题目,后口算结果;记忆力及计算水平欠佳的同学可以边看边算等)。这种形式可以配合竞赛的方式进行,所记题目数最多且答案准确的胜者,加以适当的奖励。这样的口算训练形式具有较高的挑战性,也符合小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学生普遍反映出较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难度。

6、竞赛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口算竞赛。如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口算抢答训练,还可以采取一些较常用的方法,如“找朋友”、“对口今”、“开火车”等常见的形式,以增加口算练习的可操作性。

总而言之,不同的形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且都使学生对口算训练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估算训练

估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它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等特点,估算能力的好坏反映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所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良好的意识与习惯。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就要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灵活运用多样的估算训练方法,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觉运用估算,强化估算意识。

1、综合实践活动训练法:。

为了使估算更能突出其实用性,在估算训练中可利用学生身边常关注的事情来激起学

生的兴趣,同时也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估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估算的背景,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什么情况要适当多估一些,什么情况该小估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更应让学生运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策划,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估算水平。为此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①在你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算的精确度。建议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交流。

②学校组织春游,参与设计消费方案。

③做“家庭财务总监”,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④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

⑤如果一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米?

⑥估计某份报纸版面的字数等的形式。

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必“在意”学生估算的答案是多少,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思维火花的绽放。在教学经常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提高了计算的正确性,同时还增强了例题的功能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数得。

2、求异思维情境训练法

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使学生不依常规,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在结合估算的过程中

发现一些独特的解题思路,寻求一些新颖的解题方法。

例如,把一个底面积为31.4平方厘米,高为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底面积为15.7平方厘米的圆柱体零件,这个圆柱体的高是多少厘米?这道题可以这样想:圆柱体和长方体的体积相等(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圆柱体的底面积是长方体的15.7/31.4=1/2,那么,圆柱体的高则是长方体的2倍,即4×2=8(厘米)。这种方法非常简捷,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估算能力,才能很好理解与掌握它。

估算能力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直觉化、跳跃化与内隐化特点,因而估算能力的培养并非

轻松之事。除了以上教学策略,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知识,有较好的心理基础(扩大视觉广度、建立整体运算的表象等等)。我们期望“基于估算的计算策略”能成为学生自觉而明智的一种选择,使学生感受到:“当我们从事某些工作时,应对所从事的工作预先作估计或事后评估、检测,以便采用较好的办法把事情办好,即使出了偏差也能自己发现而加以补救”。

三、笔算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入门的向导”。 笔算教学的内容是培训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的一环。因此在笔算教学时,教师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1)改变传统单一的笔算训练形式。

笔算训练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烦燥的情绪,如何化解这一对矛盾?通过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使学生消除对计算的抗拒感,从而减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采取如下的训练形式:①音乐调节法:学生在紧张的计算中大脑容易疲劳,因此播放学生喜欢的、轻柔或轻快的音乐来调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计算训练,将会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度。②文字表述法:用文字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这一环节在计算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笔算训练时,应重视让学生读出(包括默读、齐读等的形式)混合运算的算式这一环节,切不可为节省时间而直接让学生进行计算。③变式法:在学生认识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让学生随意增减括号,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通过计算验证、对比,深入理解运算顺序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法:对部分计算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完成,还可以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交由有能力的学生组织完成知识点的教学。利用生对生组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笔算竞技场”、“数学小医院”、“快乐小火车”等常用的形式进行笔算训练。

(2)创设动手“做”数学的情境,训练计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运用多元智能综合感知,才能实现“智力”与“非智力”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多种器官,全方位参与,帮助理解算理。如教学“笔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进位)”,例题是 36×2,最简单、省时的方法是直接列竖式教给学生“二六十二,二三得六,六加一得七”,但倘若这样教学的话,“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这些问题对一些学生来说,就成了谜,而这恰恰就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可以设计了师生共同摆小棒这一操作情境:用小棒上下分别摆出1个36后,学生直观地看到左边共有6捆(60根)小棒,右边共有12根小棒,可把12根里的10根捆成一捆,进到左边的6捆里,得7捆……通过这样的一摆、一捆、一放,在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进位的表象,直观地理解了进位的方法,为以后自主探究“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打下了基础。

(3)让学生于自主探究的情境中,掌握算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灵世界特别强烈。”数学教学中常运用到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从而使知识得到延续和发展,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例如:五年级上册的“解简易方程”,由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所以每节课都可以启发学生抓住知识的联系或者类似、相通之处,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规律,大胆探究,自主尝试。当他们发现自己独立探究出来的结果与例题一样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充分感觉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当他们始终计算不出来或计算有错时,心理上就处于“愤”、“悱”状态,急切地想知道应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这时候教师的点拔、指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渐渐地,他们探究的意识越来越强,常会主动自学新的计算内容,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系统,迁移类推的能力也开始逐步提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必须以丰富的训练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真正体验计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计算训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他们主动地把计算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1 20:3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和计算能力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冯健成

“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至于占据现行小学数学的绝大部分空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发展学生的数感,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中重要理念。计算教学在以前不管对老师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计算难度虽比以前降低,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枯燥。下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让生活与计算相连,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像。在一年级教学20以内加减法,课文内容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学中,我让孩子充分想像,经常创设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让孩子展开想像。北师版数学实验教材提供了许多素材,如课本“巩固5以内的加减”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情境。5只小鸡向着两个食盘走来,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这里是一道开放题,许多学生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算式是5=2+3,5=3+2,5―2=3,5―3=2。可有的小朋友说,左边食盘的东西太难吃,全都跑到右边的食盘里吃。所以算式是5=0+5,5=5+0,5―0=5,5―5=0。有一个学生说有一只小鸡跑得慢,挤不进右边的食盘只好在左边的食盘吃。算式是5=1+4,5=4+1,5―1=4,5―4=1。学生说得太精彩了。

在二年级下册,教学《回收废电池》,100以内加进位与退位加减法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废电池回收的环保活动,让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书店查资料,访问别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回收的废电池进行统计,给学生以下信息,

二年级回收废电池情况

班级
数量/节

一班
112

二班
87

三班
129


    让学生根据信息提问题,让学生列式进行估算,再进行准确计算,交流各自算法。计算过程让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度。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表现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和对各种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明确的要求:“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当前估算在计算占重要位置,估算能力强的学生,他的计算能力也相应提高,特别当前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精确数,大约数就行。

1、从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形成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方法(心算、笔算、使用计算器)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等等。在这里,心算包含着估算,而估算与培养学生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的同时,让学生逐渐形成了数感。如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数豆子,在这一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数感。在这里我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学会合作,互相谦让,要小心不要把豆子掉到地上。开始时先让学生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两人猜一猜有多少粒,看准猜得最接近。接着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呢,让学生交流数的方法。再让学生猜一杯豆子有多少粒?让学生自由地猜,猜的结果可能反差太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方法估计。让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如有的学生先数一数一把豆子有多少粒,然后估计一杯有多少把,再算出有多少粒;有的会先数出20粒,放在一个小盒子,再看一杯有多少盒,再确定一杯有多少粒;有的学生一粒一粒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地感知大数,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到了二年级,学习生活的大数,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数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如二年级下册的第35页的练习第1题,











我出示第一筒花生让学生估计,当学生估计完,告诉学生有100粒,再让学生估计第二杯和第三杯。让学生估计第一杯有一百粒,从而估计出第二杯大约有200粒,第三杯大约有300粒。再出示下面题目:有三筒花生,一共有600粒,每筒大约有多少粒?













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第一筒加在第二筒上,则有两大筒,那么每一大筒就有300粒,因而第三筒就有300粒,第一筒有100粒,第二筒有200粒;也有的学生说这里可看作有6份,这在图中可看到,从而求出每筒花生的粒数等,这样让学生在交流过程培养了估计能力和推理能力。

此外在平时数学中还可让学生估计一把小棒有多少根?一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等,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方法。让学逐渐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如将所数物先分解再组合。如二年级下册第39页,实践活动“有多少片树叶?”可先数5行,共有多少片树叶,共有多少个这样的5行,这样有一定的方法,学生估计就会比较接近准确数。通过一定的学习,学生估计会从相差甚远,到与实际差不多,学生的估计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用等待的目光看待学生,不要急于求成。

2、创设购物情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如二年级下册第75页第二题中的第1小题,“妈妈想买一个电饭煲,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录机,估机大约需要多少钱?” 这就需要运用估算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回家估计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一年大约用多少千瓦时?估计家中父母每月的总收入及每月的生活费,估计每月可以节余多少钱?从而估计一年可节余多少钱?等这类题目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

同时要让学生经历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的,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解决,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计算意识。

只有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当学生初步养成了估算的习惯及有一定的估算能力,我们要创设一些机会,让他们运用估算的能力来解决生活中的购票问题。如二年级下册配套教材《数学伴你成长》第10页,数学故事,怎样买票省钱。如下图: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计算,再在小组交流。很快学生便得出第一组可以买团体票:2×8=16(元);个人票:3×5+3=15(元),买个人票比较便宜。第二组:也可以买团体票:2×8=16(元);个人票:3×3+5=14(元),也是买个人票比较便宜。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高高的小手,说:“老师,第一组我还有更省钱的方法:5个大人买团体票,3个小孩买个人票,2×5+3=13(元)。”随即,有的同学们投来赞赏的目光,也有的同学传来反对声音,认为不行,不能拆开同一组人。究竟能不能,我把这个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再在小组里讨论。经过讨论,班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并且有创意。这时我说:“老师也同意可以这样买票。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票可以灵活运用,如不够规定人数买团体票时,可以其他游客,合在一起买团体票,那就可以省钱?”话音刚落,又有另一位学生提出,第二组也可以只用13元:3个大人和2个小孩合一起买团体票,另外3个小孩买个人票,2×5+3=13(元)。这时学生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位刚回答的学生,则充满自信满足地坐下。谁还想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时又一位学生提出,两组8个大人合在一起买团体票,所有的小孩买个人票,则花24元,2×8+8=24(元)。比起刚两组分开最省钱的方法,13+13=26(元),还省了2元。这时连我也不由自主地拍起了手掌。

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差异,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只要合理就肯定。这样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基础一般的可能有一两种答案,而思维灵活的学生的会有多种,有时他们的想法会让我惊叹不已。怎样租车、乘船,采用一些开放性有趣的题。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感,使学生乐于计算。

对学生的评价的标准要多样化,在评价的时候,教师不能以统一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评价学生还要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一个良好学习氛围。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利用平时课堂考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等方法以分析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建立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计算小能手,速算大王等检查学生的准确度与速度,对获奖的同学予以奖励,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对于计算有困难的“待进生”,教师根据其自己计算方法,对其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使其掌握一种计算方法与技能。如计算表内乘法,让其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数的和”,掌握识记乘法口诀的方法与技巧。如九的乘法口诀特征,及运用“几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儿歌形式来加强学生的识记,让学生不但懂得按顺序的横背、竖背,还要懂得倒过来的横背、竖背、拐弯背。最后达到脱口而出,不同的背诵方法,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实施学段评价,平时一些练习个别学生适当进行延时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感,使学生乐于计算。

总之我们按照《课标》要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自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养成计算的习惯。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的问题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1 20:3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谈课 堂 教 学 的 实 效 性

                    江门市  紫茶小学   陈艳雪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轰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震荡:课堂上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还时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在课堂上有部分教师的“课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现象,结果“公开课风光过后忙补课”的说法就经常让人时有所闻……对这,我们不禁问:这样花俏的课堂有效吗?众所周知,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实施新课程我们更要重视课堂效率,但怎样设计课堂教学才更有效率呢?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一些情景(问题)试进行分析,和大家一起探讨有效、实在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只为情境创设而创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充满童趣。

然而,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认识乘法”的公开课,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 。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有小动物、 房子、大树、蓝天、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河里有鱼在游来游去。

生3: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着。

生4:我发现小鸡们在开心地吃虫子。

生5:我发现树枝在摆来摆去,向我们招手。

生6:我发现那里有两间很漂亮的房子。

……

这样,十多分钟过去了,由于学生的“发现”不符合教师的课前预设,教师只能在无奈与焦急中提高语调继续追问:“你们!还可能发现什么?”于是,学生又争先恐后地向老师报告自己新的发现……

至此,我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到底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场面是够热闹的,可课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剩下的有限时间可能完成本课预设的教学任务吗?

其实,在出示情境后,教师只要问:图上有几种动物?(生:两种,即鸡和兔)师: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生:兔是每2只在一起,鸡是每3只在一起)师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小兔,3只3只的数小鸡,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老师在计算课,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创设情境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当然也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

不少教师常常采用以下两种途径进行引入,进而探究规律。

方案一:讲述或听录音《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或采用动画画面进行描述引出一系列分数,揭题后组织学生“从左向右看”、 “从右向左看”去寻找发现其中规律。

方案二:出示同样长、标有等分线的纸条组织学生涂阴影部分或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分别表示出老师提供的几个或几组大小相等的分数,然后依然要求学生“从左向右看”、 “从右向左看”去寻找发现其规律。

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画面和直观的实际操作进行创设情境来引入新课,固然值得提倡,但如果花费太多的力气却没能收到与其成正比的效果……这恰是我们老师在情感意愿上谁都绝不希望看到的“事倍功半”的课堂教学一幕!

其实,这一节课老师如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或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教学实效。我们设想:

一上课,老师直接向同学们出示阴影部分占二分之一的圆形纸片……

师:同学们,你能用学过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占圆形的几分之几吗?还能创造出其他分数来表示它吗?

(学生说出一些分数,老师随机板书。)

师:既然这些分数都表示同一个阴影部分,就可以用哪一个符号来连接?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都相等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中这种特殊的现象。

   (先让学生尽抒己见……)

师:各小组从上述的分数中任意选取其中的两个进行研究,记录下你们小组的发现。(各组学生畅所欲言,认真探究;教师在肯定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沿着一条比较成功的思路尝试扩大研究成果……)

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过多的“情景营造”与“互动、解说”,却也很好的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人的感觉可能会是:实在、高效,或说是“事半功倍”吧。

二、自主探究----放任、自由

探究学习是近几年来我们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于是,听课中你就经常听到老师充满柔情的鼓励话语:“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课堂回放:

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课,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讨一下其规律。可能受先前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许多学生便开始猜测: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接着他们根据自己的猜测报了一些数进行验证。很快,学生之前的猜测被自己推翻了,心里满不是滋味,于是大多数学生开始怀疑:“能被3整除的数”怎么能有特征呢?一时间,课堂上争吵声、埋怨声、闲聊声不绝,就是没有几个人作“探究”状……老师招架不了啦,情急之中或是说学生“启而不发”、或是说“这新知识……”反正下来便是生硬地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灌输给学生……课堂上演绎成这样的结果,怪什么?看来,只能怪教师给学生“过了火的自由(自主)”!

诚然,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探究。因为自主探究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看到“过了头的自主”背后是“放任”,而“放任”在课堂教学中绝对是费时误事的!

其实,当学生“屡遭挫折”而无心继续深入探究时,教师应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报出一个个具体的数,由教师作出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的判断(游戏)。教师在判断时作有意识示范与点拨……我想大部分的学生会从老师的“蓄意泄密”的示范判断与点拨中“看出破绽”,受到启发,有所发现的……这样不仅有效遏止了学生盲目的、毫无意义的乱猜瞎碰,而且重新点燃了学生“非弄个明白不可”的探究意识之火。所以,教师在学生困惑时,应该懂得适时加入、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指引,才可以使探究活动具有持续性与实效性。

三、数学游戏活动当“做秀”

数学游戏活动是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它也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是,有些教师重视了游戏表面的参与性,而忽略了它实际的运用价值。如:为了活动能够更精彩,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效果更出色!课前预先进行游戏包装,但是,由于学生事前知道了这一游戏的活动环节,早已失去了游戏带来的新鲜感,游戏也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效能。也有一些活动与教学内容完全没有联系的,对课堂教学毫无实际意义。

其实当课堂出现情感冷漠、教学冷场、兴趣冷淡时,教师是应该及时加温或聚热。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来调整课堂,从现实生活跟进教学。

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中,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叫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生活中你熟悉的百分数信息。学生积极参与汇报,当认识百分数后已经比较疲惫,这时,教师适时地问: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中你愉快、紧张、遗憾这三种情绪大约占百分之几吗?愉快占(    )%,紧张占(   )%,遗憾占(   )%。这样冷却的气氛又可变得活跃了,有效的调控了课堂,同时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和课后都问问自己: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都真有实效吗?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1 20:3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浅论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   容宏新

摘要: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笔者试从如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通过精简、有重点、开放式地训练,与解决生活问题等多方面训练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训练学生。

关键词:乐园,跨越,碰撞,质的矛盾,升华。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看法,计算课教学比较难上,上得好不容易。确实,计算题基本上是由简单、枯燥无味的数学和计算符号组成,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活泼,教师要下较大的功夫,新课程的计算课,如何更新理念,尝试新教法,笔者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单调的课前复习向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

“我们的数学教育不应只给孩子们展示那一片灰色的天空。”传统的计算课,新课之前总是先复习旧知识或新课铺垫,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里被一口一口地喂食,食物先经母亲嘴巴“尝试”,然后才传到婴儿嘴中,味道和营养已大打折扣。单调、乏味的先复习再学新课的传统教法,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被动式学习,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笔者认为,计算课的特点就是“先天性”趣味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尽可能把学生已掌握的已有数学知识与新课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数学乐园。   

例如,《采松果》(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2页)一课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教材预设了“采松果”的情境,虽简单但缺乏趣味性,笔者整合教材,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小猫钓鱼”的新故事!

(多媒体演示动画“小猫钓鱼”的新故事:故事的情节大概与原“小猫钓鱼”的故事相同,主要引出“猫妈妈专心钓鱼,共钓了25条,小猫三心两意,不专心钓鱼,只钓了4条”的数学情境。)

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 …

本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教学情境,生动的动画,声、色、艺俱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集中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感受新知。这样的设计,让计算课开端去掉“固燥和乏味”增加“生动和趣味”,把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复习旧知与引入新课有机结合,为开展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1、感悟算理,“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

“算理”,顾名思义是指计算的方法与原理。在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让学生理解“算理”比较复杂,意义不大,所以有的教师干脆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省去理解“算理”的教学环节。其实,“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 ①计算教学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略引导学生对算理的教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教法,不但违反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深层感悟的机会,长远甚至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们必须清楚知道,“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单是强调“算理”,能理解了新问题,但无法实现计算方法上质的飞跃;单是强调“算法”,“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犹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很难稳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这是计算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自主探究,找准“算理”与“算法”的连接点

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旧引新的过程,数学的特点犹为突出,算理可以说是学生已有的“旧知”,在计算教学中某些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已探究领悟、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感悟算理、总结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把握教学的探究点,找准时机,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走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感悟出数理,探究出计算的新方法。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在引导 “14×12”的竖式计算时,如下图:

1 4

×1 2

    2 8

1 4  

1 6 8

(图1)

教学中教师充分抓住竖式中“14”的转接理解,把学生带入探究活动中。有学生说:“因为12中的1是表示10,1×4实质是表示10×14等于140,”有学生说:“14后面还有一个隐形的零。”本课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向 “两位数乘两位数”新旧知识跨越,也是小学生学习计算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教师找准了这一关键的连接点,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并与抽象的竖式计算建立起联系,从而让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清晰理解竖式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3、新旧碰撞,让课堂现场“生成”算法

“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本质。(数学家哈登伯格名言)”传统计算教学,是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依照例题的方法去理解、模仿、熟练,而不是学生探究、发现、“生成”出数学方法来,这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教学思想上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处理好“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这组相对的辩证关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和寻找真理。②如以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会想出“10+2=12,14×10=140,14×2=28 ”的方法,只要把它们竖式(图1)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悟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应注意问题。“生成”与“预设”是相对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的预设越有效,课堂的动态生成就越丰富。如果教师能善于抓住这些生成点,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和交流,就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③

三、从应试训练向解决问题训练的升华

巩固练习,是计算课的重要环节,传统计算课,教师总是安排大量的繁琐的计算题练习,训练目的是从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序、准确率的狭窄角度去考虑,基本以应试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思维已不合时宜,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倡导整合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的巩固练习环节,无论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是练习的内容、题量,都要彻底地改进。

1、繁复训练变精简训练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广泛,对计算的要求也随着降低。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高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虽然,我们坚决反对大量的、繁复的计算练习,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但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要从繁复的训练转变为精心设计的、精简地、有重点地训练。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积末尾不能漏零等;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零的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异分母分数关键解决“通分母”的问题等。

“不同质的矛盾,只用不同质的方法对敌能解决。”④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根据各教学内容的不同,明确重点练什么,难点在哪里?易错点是哪些?如果老师中时刻记住这些问题,计算课才会精练出成绩,教学才有提高。

2、强化训练变解决问题训练

新课程,“应用题”这一名称已逐渐淡出教材,“解决问题”这一新名词、新题型已走向教学的前台,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能力和知识是目的和手段的矛盾统一。”计算课要走出单纯的计算题巩固练习的误区,必须设计有广度和深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习题,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估算、口算、笔算等多方面能力在应用中提高,下面笔者以《三位数连加》一课的巩固练习为例,列举出两道练习题,进行对比和分析,尝试寻找提升计算课教学质量的思路。

题一:

胜利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统计: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女生人数
312
370
315

男生人数
323
385
396


问:(1)一、二、三年级的女生共有多少人?

   (2)一、二、三年级的男生共有多少人?

   (3)一、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题二:(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页第2题)















(图2)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你估计大概需要多少元?

(2)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回哪三种商品?

(3)妈妈至少买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

以上两题,题一明显是单调的强化计算训练,学生很容易地列出算式,然后认真地计算就行了,这样简单思维、繁琐计算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帮助不大,繁琐的计算反而吓怕了学生;而题二的训练理念就明显不同,它考查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第一小题考查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第二、三小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尤其第三个问题,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选择合适的数据才能再列式计算,因为,五种物品中只有电饭锅、自行车和一块手表加起来才能满1000元,妈妈要获得大礼包,必须选择这三种物品。

两道练习题,蕴含不同的教学理念,如果我们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眼光去考虑,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提高着想,当然选择第二题。

另外,计算课的练习,有时也可以与新课的教学情境串联一起,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巩固提高。如以上举例的《采松果》一课,笔者在新课教学部分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后,可以延续故事情境:

(学生学习了“25-4=21,25+4=29”的新知识计算方法后)

师:“同学们!小猫因三心两意只钓了4条鱼。现在,她接受猫妈妈的教育,决心克服缺点,准备再钓鱼… …(演示多媒体动画故事,小猫后来钓了23条鱼)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故事,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

以上的练习情境设计,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的数学问题,如“小猫比原来多钓了多少条鱼?”“小猫两次一共钓了多少鱼?”“与猫妈妈对比,谁钓的鱼多?”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巩固练习寓于有关趣的情境中,学生肯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习,教学效果自然显现。

3、封闭式训练变开放式训练

开放,是改革的象征。进行教学改革离不开开放式的教学。传统的计算巩固练习,基本以 “一题一练一评”的形式为主,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封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学生练习缺乏自主性。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三道练习题。如下:

巩固一:列竖式计算

(1)87-69=     (2)85-58=        (3)100-58=

巩固二:同桌互出算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3)□-□=   (2)100-□=

巩固三:小组数学游戏

  游戏规则: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经过出题、计算、校对、订正、比一比等的学习过程。小组长(轮换做)抛骰子,小组成员根据骰子表面组成的两个两位数,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快又准。

以上的练习设计,除第一题是基础的巩固练习外,第二、三题的练习数据均体现随机性,第三题还把数学寓于游戏中,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计算能力。实践证明,计算的巩固练习,应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也应该成为计算教学的发展方向。

“数学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技艺。”计算课教学,是新时期教学研讨的“旧”题“新”做,只要我们更新理念,大胆改革尝试,计算课将“好教”,也会教得更“好”。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08-3-31 21:5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转人家的不加精!呵呵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3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一、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三年级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1/10。

问:(1)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3)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一题多变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纵变”和“横变”两种形式。

1、“纵变”: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变化题:

(1) 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

(2) 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3) 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2、“横变”: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例:粮店要运进一批大米,已经运进12吨,相当于要运进大米总数的75%。粮店要运进大米多少吨?

变化题:

(1) 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还剩下多少吨大米没有运到?

(2) 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0.6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3) 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比汽车少运1.9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4) 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汽车运进75%;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的吨数是汽车已运吨数的1/24。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5) 粮店要运进面粉14吨,是运进大米吨数的7/8。这些面粉和大米,用4辆汽车运,每辆运2.5吨,需要运几次?

这样,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练习,就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例1、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

(1)用分数方法解:50÷(1+2/3)=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X+2/3X=50   或X(1+2/3)=50X=30

(3)用归一方法解:50÷(2+3)×3=30(人)

(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3/(3+2)=30(人)

例2、某工厂计划10天制造200台机器。结果2 天就完成了计划的25%。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有以下几种解法:

(1)10-200÷(200×25%÷2)=2(天)

(2)把计划产量看作“1”。

Ⅰ、10-1÷(25%÷2)=2(天)

Ⅱ、10-2×(1÷25%)=2(天)

Ⅲ、10-(1-25%)÷(25%÷2)-2=2(天)

(3)把实际天数看作“1”。

10-2÷25%=2(天)

这样,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能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3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八、精心设计练习和复习,体现训练的层次和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学过的知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数学课中的练习可以分为新课前的复习性练习,巩固新课的模仿性练习和稍有变化的练习(包括变式练习),形成技能和能力的单项训练、混合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数学课中的复习有经常性的复习和阶段性的复习。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负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练习和复习的设计。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复习和基本训练的内容,为新课的教学作好准备

  

  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的。前后教材的共同因素越多,也就越容易进行正迁移。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设法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充满信心地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在于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学生在初学这部分知识时,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在小数点的处理上,或者是只划去除数中的小数点;或者是把除数和被除数中的小数点都划去。我在教学这一内容前,根据小数点的处理顺序,设计了一组复习题,依次复习了学习新知识必须具备的旧知识。因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要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再根据商不变性质看除数扩大了多少倍,把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这一组复习题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把0.14,35.4,0.03,0.725去掉小数点后,各扩大了多少倍?

  (2)把10.44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得多少?

  (3)回答什么叫做商不变性质,并根据商不变性质填出下表。




  由于教材中第一个例题是3.22÷0.14,除数和被除数都是两位小数,不容易从本质上突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所以当这个例题讲完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如果这道题的除数不是0.14,而是1.4或者是0.014,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应该怎样处理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根据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集中训练了小数除法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使全班学生都有这样的练习机会,而不把时间浪费在计算上。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方法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一定的针对性

  

  练习的内容紧扣教学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材的主要方面,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练习要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处进行。例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整数四则的重要部分,而试商则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多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将被除数分解成若干部分,去一位一位地求出商来。试商方法的正确与否,熟练程度如何,对正确迅速地计算多位数除法的关系很大。所以,试商又是掌握多位数除法的关键。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讲清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和进行一些练习,如“在下面每个括号里最大能填几”、“下面各题,除数可以看作几十(百)来试商”、“说出各题的商是几和商应写在什么位置”等。我还设计了另外几种形式的补充题,从另外几个角度加强对学生试商的单项训练:

  一是根据除数和被除数前几位的关系,要求学生能看着横式很快说出商是几位数。比如,3024÷24,根据30>24就可知商是三位数;3024÷42,根据30<42就可知商是两位数。这样,对于每次除得的商应写在哪一位以及怎样去调商等,都不容易发生错误。

  二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加强乘除法的口算训练,特别是一些不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口算,如17×3=?,51÷3=?,51÷17=?,以及13×7=?,91÷7=?,91÷13=?等几组题目。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试商的速度。

  三是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学会用灵活方法试商的本领。例如,让学生观察230÷24和230÷26,判断它们的商各是几,并且要求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让他们懂得230与24的10倍相差10,10小于24,所以230÷24应该商9;而230与26的10倍相差30,30大于26而又小于26的2倍,所以230÷26应该商8。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可以提高试商的本领,逐步达到试商正确、迅速的目的。

  练习还要针对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进行,以克服干扰,形成技能。例如,在多位数乘法或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经常要用到一位数乘、加的两步计算的口算;而在这样的口算中,学生最感困难和最容易出错的是在乘得的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比如,



  我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把多位数乘法计算过程中属于这种情况的两步口算题全部排了出来,一共有100道题(见下页表),有计划地安排在每节课上经常训练,使学生计算多位数乘法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有了提高。

(三)练习分层次、有坡度,促进认识的深化,体现训练的过程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般都是经历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切的知到比较确切的知,从直接的表面的理解到间接的内部的理解这样的过程。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所以,数学练习的安排就要适应这一过程,先易后难,先模仿后独立,先单项后综合,先基本后变式,有坡度,有层次地进行。这种练习的层次性,有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推动理解的发展,促进认识的不断深化。例如,我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在各个教学环节安排了这样几组练习题。

  单项训练题:

  (1)修建一项工程,用5天可以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基本题:

  (1)一项工程,由甲队修建需要12天,由乙队修建需要20天。两队共同修建需要多少天?




  (2)一件工作,由一个人单独做,甲要12小时,乙要10小时,丙要15小时。如果三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做完?(这题由两人合作发展到三人合作)

  变式题:

  一项工程,由甲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队修建需要30天。

  (1)甲队独修了4天,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剩下的由乙队来修,乙队需要多少天完成?(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这类变化题,这里连续用两问来过渡,以减小思考的坡度)

  (2)乙队先单独修4天,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修,还要几天完成?

  (3)两队先合修4天,剩下的由甲队单独修。甲队还要修几天?

  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掌握得比较全面,沟通了工程问题和一般的工作问题的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并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练习中我经常注意以旧引新,以新带旧。在旧有知识的练习中带出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在学习新知识后的对比练习、混合练习和综合练习中,经常带着练习已有的知识,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到已形成的知识技能的系统中去,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四)阶段性复习重点是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各部分知识之间联系十分紧密。由于受着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数学知识往往是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逐步出现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容易被割裂。所以,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必须安排一些必要的阶段性复习,把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再是个别的概念,而是循序地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似的一系列环节,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

  例如,我在复习数的整除知识这一单元时,在复习各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抓住各概念之间内涵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数的整除的概念系统(如下图)。




  这样,学生就可以弄清楚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清楚地看到质数、合数的概念是从约数的概念引出的,所以看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以这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判断;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是从能被2整除的知识引出的,所以看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要以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这一特定的条件来判断;而互质数的概念则是从公约数的概念引出的,所以看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要以它们的公约数是不是只有1来判断。这几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概念系统中就能清楚地显示出质的区别,学生也就容易理解和记忆。

  再例如,在学习了体积单位后,我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归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到各类单位名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单位名称与相邻单位间进率的对应规律,以避免应用时的混淆(如下表)。

  由于平时加强了课堂练习和阶段性的复习,注意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40分的利用率,使




  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使课外负担得到减轻。1984年上半年,南通市教育局来校视察,对我所教的班级连续进行了3天的跟踪观察,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前面所教的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抽测,结果巩固率达90%以上。

  人类的认识运动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对于大纲和教材的钻研,对于教法的改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规律的探讨,也是没有止境的。展望21世纪我国的数学教育,将有更加深入的改革。为了迎接和适应这种改革,我们还应作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3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优化复习教学 提高复习效率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点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1)(2)(3)(4)。(1)——一个基础;(2)——两个要点;(3)——三种延伸;(4)——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维,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其答案如下:(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三种延伸。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4)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1斤桔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桔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6x+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角类旁通的能力。

  为使学生轻负担的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希同仁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为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努力和贡献。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3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1.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一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3.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合理运用学具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五、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付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中,教
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八、使用学具,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再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见教材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九、使用学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脑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半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右、左半脑的协调开发。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据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十、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999年5月,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十一、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重实践 重思维 巧突破“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六册P71的例4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学生第一次碰到这种结构的连乘应用题。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我在“连乘应用题”这堂课的教学中作了如下努力:

一、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进行推理能力的训练。

数学教学法上有句名言:“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理解题意也是进行推理的前提条件。三年级孩子的思维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为此在进行例4这种特殊结构的连乘应用题的教学时,我创设“从学具操作掌握运算规律”的教学过程。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引起兴趣:我拿出3盒圆珠笔,问学生知不知道老师这些圆珠笔一共用了多少钱,大家都说不知道;接着我请学生说出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然后根据实物给出“吴老师买来3盒圆珠笔”、“每盒10支”、“每支3元”这三个条件,请学生根据对应条件求出对应问题。学生反应热烈。根据学生回答我板书如下:(“盒”、“支”、“元”分别用蓝色、绿色、红色写出)

吴老师买来3盒圆笔,每盒10支,每支2元,一支多少元?(2元);3盒共有多少支?(?);1盒多少元?(?);一共有多少盒?(3盒);一共用了多少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由于教师帮助学生从学具操作理解题意,形象性强,学生容易从实物分析中掌握题意,并随着教师的设问激疑,引起探索兴趣,从而进入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维训练的环节。在教师的板书帮助下,自己找出对应条件,成功地得出解题方法。这时,学生们面露喜色,学习情绪高涨。

二、寻找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被乘数不易找对,被乘数与乘数的对应关系容易搞错,因此我利用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作突破口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1、在“基本训练”中加强对应关系训练。我在“基本训练”中出了两道练习题:

⑴出示“每组种6棵”,“每班种6棵”,“每12个装1箱”,请学生说出“6、6、12”分别表示什么数,为什么,并说出对应的份数(组数、班数、箱数),然后教师给出对应的份数,请学生说出对应的总数,并列式。

这一题为新课找准对应关系作好初步的分析能力训练。

⑵假定“一共可卖多少元”、“一共运进多少个”是要求的总数,请学生在“每个卖9元”、“每箱有30个”中选取与总数对应的每份数。

这一题的练习为解决新课中出现两个每份数,而应把哪个每份数作被乘数作了突破重点问题的解题能力训练。

2、在新授时突出寻找对应关系。在出示“吴老师买来3盒圆珠笔”、“每盒10支”、“每支2元”后,我让学生边找对应条件边推理。学生回答说“每盒10支”中“10”对应的份数应该是“盒数”,故与“3盒”对应;“每支2元”中“2”对应的份数应该是“支数”,故与“每盒10支”对应。我说:“不对呀,怎么把2与10这两个每份数对到一块去了呢?”学生这下很得意地告诉我说“每盒10支”可理解为“一盒子里装10支”,对于“2”来说,“10”是个份数。从而学生清楚地看到“每盒10支”这个条件的两面性:与“3盒”对应时,“10”是每份数;与“每支2元”对应时,“10”是份数。但为什么没有人把“3盒”与“每支2元”看作对应条件呢?我把这个问题交与大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避免出现被乘数与乘数不对应的错误。接着我乘胜追击,引导学生解决两个每份数中哪个作被乘数的问题。我在进行推理训练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由于学生理解题意,尝试准确率达95%。我装作疑惑不解地问:题目初看有两个每份数,你们为什么都选“2”作被乘数而不选“10”呢?学生抢着告诉老师因为“2”才是与总数直接对应的每份数,故作被乘数。

教师运用尝试教学法,逐步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扎实地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积极地掌握了本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列式特点。

三、重视课堂练习,培养思维能力。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

1、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找出对应条件及与总数直接对应的每份数,再列式计算(半扶着走,进一步突出重点、难点、准确率100%)→只列式不计算(独立走、准确率100%)→选择题、判断题(准确率98%)。

2、对比练习

为了消除思维定势,防止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我出了以下两道练习题:(只列式)

⑴水泥厂用汽车运送水泥,每一辆汽车一次能运5吨,12辆汽车7次能运多少吨?

⑵水泥厂用汽车运送水泥,先来了4辆汽车,后又来了3辆汽车,每辆汽车运5吨,一共能运多少吨?

通过以上两道练习,学生知道并非所有连乘题都是今天学的题型,也不要一看见每份数就盲目用连乘法,从而从比较中进一步掌握了例4的本质特征。

3、发展练习

在这一部分练习中,让学生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结构,升华认识,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⑴出示“我们三(3)班有56人,为扶助失学儿童如果每人捐款5元,全班一共可捐款多少元?” 要求将“56人”改成间接条件,改完口头列式,并注意比较不同结构。(学生改成“三(3)班有8个小组,每组7人”和“三(3)班有男生27人,女生29人”等)这一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还渗透了思想教育。⑵出示实物3包练习本(每包50本)和2包卫生纸(每包10卷),请学生编出例4结构的连乘应用题。

⑶在最后一分钟请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义的连乘应用题,进一步把数学学习和解答生活实践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时,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热烈讨论抢着编题。我又鼓励大家课后进行调查研究,编出更有意义的题。一节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2( l)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l.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的点滴体会  

 
   




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在数学作业中使用评语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也可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读读法则再做”等。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二、拓宽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解“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

一般解法都是64.96+3.92-(64.96-22.76)=26.68(元)。而有一个同学除了这种还写了解法二 :3.92+22.76=26.68(元)。我在这道题边打了大大的“☆",并写道:“解得巧,真聪明!”肯定其独特见解。

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就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 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

三、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批改学生的作业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对于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学生,除了打上“优☆”外,还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竟赛.如“你真棒!”“好极了!”“very  good!”每次全班还评出一个字写的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最有创意的学生,打上“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得使其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了顺势迁移.

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喷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志治学态度。

我从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我总是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一定能行!”“你的进步很大,老师知道只要你认真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万分高兴,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层楼。”“再细心一些,准行!”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

当然,写评语时要注意:评语要写得明白、具体、亲切、实事求是,充满了激励性和启发性,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在评估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她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智力发展  

 
   





一、  智力的概念

什么是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用通俗的话说,智力就是“智慧”、“聪明才智”,反映在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二、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呢?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最初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要求讲深讲透;1962年左右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由前一段教学实践证明,单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才能在实际中应用;近年来又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这是由,于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够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关于发展学生智力教学的重要性。

l.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需要。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工艺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十年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就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每隔七年至十年,人类的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国际上把这种趋势称之为“知识爆炸”。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即使十分刻苦,也不能完全掌握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当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科学技术又向前发展了。对付这种“知识爆炸”的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是我国实现“四化”的主力军。各条战线都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能手和技术革新闯将,需要大批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的科学家。因此,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程度和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

2. 发展学生智力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发展智力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耽误了这个时期,后来再抓就困难了。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的意义。俗话说:“从小看一半”。儿童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但各种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我们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思维呆板、惰于思考的习惯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小学教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肩负重任的。

3. 发展学生智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采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教学形式机械呆板,学生只会套公式套类型,不能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影 响 健康;书面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但知识学的不活。要解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矛盾,重要的出路是改革教学方法。在加强“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就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

1、    加强“双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有些老师认为要发展学生智力,就要多做难题、思考题,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训练当作是“多余重复”,可以弃之不用。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如果抓了“智力”,丢了“双基”,就会使“智力”成为无本之木。我们不能“提倡一个,否定一个”,左右摇摆。从某些国家的中小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如果只重视培养数学思想和发展智力,而削弱“双基教学”,也会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准下降。有时竞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知道3×7=7×3却不知3×7等于多少,要按电子计算器才知道。这个教训必须引以为戒。

我们应该认识“双基教学”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双基”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之一,离开了“双基”,搞发展智力是空中楼阁;反过来智力发展了,又能更好地促进掌握和运用“双基”。所以“必须加强‘双基’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提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长知识,长智慧”的要求。

现在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双基”,而在于用什么办法搞“双基”。以前,我们曾采用以先生说、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结果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演算。现在,我们要改变满堂灌、课后练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引导学生自学,自己去发现数学的法则和规律,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这样就能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打个比方说,同样都要吃饭,一个是由教师做好喂给学生吃,一个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烧饭吃。那么,显然地,一旦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前者只好俄着,或者从头摸索如何烧饭;而后者则不会有挨饿之虞。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用启发式教学。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应该在新的要求下,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找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同时要大胆试验,不断创造新经验。发展智力的教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把发展学生的学习智力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

2、 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多想多做。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这是科学的真理。教师是无法代替学生思考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多想多做,才会积极思考,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肯于思考”到“善于思考”是学生的智力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期阶段,很大程度上靠老师的教学态度。靠老师热爱数学事业,能以饱满热情的情绪从事教学工作的精神感染学生e小学生喜欢学习那一门课,往往是与他喜欢和尊敬这门课的老师联系在一起的。过去有些数学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兴致索然,教师无精打采,学生昏昏欲睡;有些教师凶得怕人,学生见到他,就象老鼠见到猫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可能对你教的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长期地多方面做工作。根据先进教师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讲课力求生动有趣。

(2).教学方法丰富多样,避免老一套。

(3).多表扬,少批评;特别是对差生要热情鼓励他们进步,有了一点成绩就要加以肯定。

(4).使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

(5).鼓励学生提问题,有了问题允许大家发表意见。

(6).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7).适当运用数学游戏。

“兴趣”与“智力发展”是会相互促进的。它们的关系是:有了兴趣一>肯于思考一>智力发展一>成绩提高一>兴趣更浓一>更加积极思考……这样就会使兴趣越来越浓,智力发展越来越高。

四、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  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口算基本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意义识记、熟记口诀。例如,有一个一年级学生很快就熟记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他并没有去熟读全部加法表,而是先记住“对子数”(如6十6=12、7十7=14、8十8=16、9十9=18)然后根据推理方法推出其它加法表,如7十8=?先想7十7=14,因为7十8比7十7多1,所以7十8=15,又如6十8=?先想6十6=12,因为6十8比6十6多2,所以6十8=14,这样就在熟记加法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因为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缩短熟记口决的时间,提高了练习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双基”与“智力”两者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为了在口算基本训练中避免不必要的单调重复,可以设计多种的练习形式,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

1.填数字。

(1) 5×(  )=30

(2) 5×(  )十10=50

(3) 6×(  )十(  )=50

(4) (  )×(  )一(  )=50

这组题目由易到难排列。这种练习能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4)题,第一步乘法的积必须超过50,算式才能成立。

2.填运算符号。

(1)   5 (   ) 5 (   ) 5 = 20

(2)   30 (    ) 5 (    ) 2 = 3

(3)   4 (   )  7十6 (   ) 7 = 70

对这类题,学生必须弄清等号两边的数目关系,才能正确选择运算符号。

3.填等号与不等号。

(1)   5×7十10 (   )  5×7十8

(2)   24×5一15 (    ) 24×5—20

(3)   24×4×2 (    )  12×8×2

这种练习,不必先算出结果,只要根据和、差、积、商变化的规律,直接填写等号或不等号。

4.根据上题结果,口算下题。

(1) 5786十2465=8251

    5786十2467=(  )

(2) 345×320=110400

    345×321=(  )

(3) 248×36十4=2232

    248×18十2=(   )

以上各题中的下式直接用口算是有困难的。学生先要对上下两式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数学规律,算出下题的结果,如(2)题结果是:110400十345=110745

5.速算。

速算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一种较好的形式,计算过程中要学生熟练地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

(1)  24十24十23十24十24=

先看成24×10再折半得120再减去l,结果等于119。

(2)  25×5×24=

可看成25×4×6×5=3000

(3)  125×3.125 十 125×4.875 =

可看成  125×(3.125 十4.875)=125 ×8  = 1000

(4) 16十18十20十22十24 =

可看成20×5=100

6.口答应用题。

口答应用题也可列入口算基本训练,使学生既练习了四则计算,又能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发展思维能力。如:

(1)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5千米,还要修25千米才完成,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2) 生产队修水渠,原计划28天完成,结果提前9天完成,实际修了多少天?

(3) 一段布剪去5米,剩下的是剪去的3倍,这段布一共有多少米?

(4) 一桶煤油连捅重12千克,用去煤油一半后,连桶带重7千克,原有煤油多少 千克?

总之,口算基本训练要注意变化练习形式,防止单调乏味,机械记忆,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能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  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新授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一环,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新授知识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解要生动有趣,善于提出思考性问题,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注意边讲边练。这些做法都能发展学生智力,我们应该继续运用。

例如“发现法教学”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发现法教学又称问题教学法。这种发现教学法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需要,而在教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a.提出问题,b.让学生根据教科书或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学习和体验,c.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解决问题,自己发现数学的法则和规律。这里举个课堂实例说明一下: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

课前,每个学生用厚纸,预先做好30块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课上,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上面印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块一块地摆,直接度量练习纸上各种长方形图形的面积。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一块一块摆固然能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太麻烦了,而且图形大了,如操场、教室、田地等,我们能一块一块地去摆吧,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办法呢?”问题提出后,少数优秀生立即举手,这时不要他们急于回答,要求大家先认真阅读教科书,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测量长方形面积只要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就知道了。

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一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它的长和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师:能不能写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又例如教学三步复合应用题时:

例题是:“开挖一条水渠长500米,每天挖50米,挖了4天,余下的要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教学时,教师先不直接讲解这道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先回答如下几道题目:(1)开挖一条水渠长500米,已经挖了200米,还剩多少米?(2)每天挖50米,挖了4天,一共挖了多少米?(3)开挖一条水渠长500米,每天挖50米,已经挖了4天,余下多少米?(4)开挖一条水渠,剩下300米,计划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把这四道题目同例题比较,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道例题的解题方法。这个办法好比教师做好铺路架桥的工作,由学生自己走到目的地。

发现教学法是国外兴起的,从国外的资料来看,他们在运用此法时,有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和教科书作用的倾向,我们运用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要做到: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探讨、尝试。教师只有不断摆出“问题”,学生才能去“思考”,没有“问题”,当然无从思考。学生初步“发现”结论后,都是仍要系统地归纳小结,以便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运用发现法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设计问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过难过易,都会使学生失去发现的兴趣,其次,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一步;所“发现”的数学结论,必须是学生自己经过一番努力亲自获得的,而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

2.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叫学生盲目去思考,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上自己去“发现”结论。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3.要面向中下水平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满足于优秀生的“发现”,应该帮助中下水平的学生去“发现”。

4.要充分注意直观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具或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多动脑,多动手,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问题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允许学生提问,不要怕“乱套”。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进更广阔的领域,从中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当然,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远不象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按照教师预计的程度,一步一步往前走。现在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结论就可能是多样的,课堂的气氛,随着问题的出现,也会有波动,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方法要灵活,思维要敏捷,既不要怕“乱套”,又能按预计目的,掌握教学进程。

6.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发现教学法仅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不可能堂堂应用,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三)  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目前数学课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课内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练习,把学生的课外休息和游戏时间剥夺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重,既影响了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忙于赶作业,还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使学生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讲究质量。避免青一色的单调练习,今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明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全是两步应用题。这样练习,看上去练得很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练新带旧”“新旧搭配”。特别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排一起练习。教科书中大都是巩固新知识的练习题,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比较少,教师要注意补充。

课堂练习要提高练习效率,要有重点,练习的时间要花费在刀口上。例如,小数乘法的难点是小数点处理问题,练习题目可以做如下的安排:

a.3.57×8.4=29988   3.57×0.84=29988   3.57×8.4=29988   3.57×0.084=29988

b.907.2÷25.2=36   907.2÷2.52=36   9.072÷25.2=36   9 .072÷0.252=36

只要求学生在积或商中点上小数点,学生就不必把时间花费在已经学过的非常冗长的多位数乘除法计算上。

应用题也可以专门做审题练习,只要求列式或讲出解题步骤,不必一一计算。使学生把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而不是花费在单调的不必要的重复上。

为了发展学生智力,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例如:

1.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

(1)  0是最小的自然数。                (   )

(2)  圆周率“兀”的值比3.14大        (   )

(3)  0.503大于0.50。                 (   )

(4)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值不变 。 (    )

2.多条件或少条件的应用题。

(1)  某饲养场有公鸡10只,母鸡20只,一共生了300个蛋。平均每只鸡生多少个蛋?

(这道题是多条件的,“公鸡10只”是多余的,可是很多学生都算成:300÷(10十20)=300÷30=10(个)公鸡也生蛋了。)

(2)  农具厂一月份生产脱粒机30台,二月份生产40台。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生产多少台?

(这道题是少条件的,缺少三月份的生产数)

这类题并不是难题,但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3.“一题多练”和“一题多解”。

(1)  有煤60吨,每天烧4吨,可烧多少天?

(2)  有一批煤每天烧4吨,可烧15天,这批煤有多少吨?

(3)  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3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可节约1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可节约1吨,实际比原计划多烧几天?

学生通过对这组题目的分析比较,从而掌握复合应用题的来龙去脉,第(5)题虽然难些,但有前面四题“铺路架桥”,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了。这样编排练习就能符合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练习中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可把几种解法都写出来。例如:“书店里有3个小朋友来买书,每本0.12元,3个小朗友各买了2本同样的书,一共付了多少元?”这道应用题有的学生能想出四种解法:

(1)  2×3=6(本)     0。12×6=0.72(元)

(2)  0。12×2=0.24(元)     0。24×3 =0.72(元)

(3)  O.12×2×3=0.72(元)

(4)  0.12×3=0。36(元)    0.36×2=0.72(元)

又如:“一列火车3小时行150千米,从甲站到乙站有360千米。需要行几小的?如果速度提高20%需要几小时?

对这道应用题的第二个问题,一个五年级学生能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用算术解:        360÷[(150÷3)×(1十20%)]

用方程解:        150÷3 ×(1十20%)X  = 360     360÷X=150÷3 ×(1十20%)

用比例解:        3:X=150×(1十20%):360

练习“一题多解”把应用题的三种解法(用算术解、用方程解、用比例解)都串连起来了,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充分动员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地去解决问题,并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这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高一级数学是极有好处的。

学生列出几种解法以后、要引导他们讲出道理,并且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例如有一道应用题:“桌子上有两堆糖,一维9粒,另一堆15粒,把这些糖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几粒?”

大部分同学的解法是(9十15)÷4=24÷4=6(粒)。有一个同学的解法很特别。如:9÷ 4=2……1   15十1=16  16÷4=4  4十2=6讨论时同学们都说这个解法不好。教师让这个学生讲讲自己的理由。他说:“我认为这个解法没有什么不好,在具体分糖的时候,如果有两袋糖分给4个孩子,总是先拿出一袋来分,把余下的并在第二袋中再分。”教师肯定这个学 生讲得有道理,于是启发问他,你的分法和大家的分法哪一种分得快一些呢?算起来简便一些呢? 这样经过讨论,活跃了思想,开拓了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堂练习最好能做到当堂处理作业,使学生当堂就知道练习结果:哪几道题做对了,哪几道做错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这样做,学生进步较快。做对的有强化作用,做错的有分化作用,并能及时得到订正。

总之,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搞题海战术,应该讲究质量,提高练习效率,防止单调重复,搞无效劳动。

(四)    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后,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就有可能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而现在课堂所涉及的数学内容,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空间、时间认识的结晶,是经典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因而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类比能力,构造模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决策反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值处理能力等,大部分都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

知识面广博与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对1311个科学家在五年之内的发明创造的统计,发现出成果的多数还是“通才”,即知识面比较广博的人,另外,心理学家发现一般爱好活动的人,思维都比较敏捷。从这两方面看,开展课外活动对发展智力是有极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结合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使称为"启发"或"启发式"。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如今,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具体情景状态,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 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一、复习:笔算,67×8,167×28 二、试算:167×128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 、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 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可以用出示下列图形: 宽 高 长 底 接着提问:

(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

(4)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的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下面试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来说明。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图形、分类,三角形的底及对应的高。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所以通过讲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为学习三角形面积打下基础。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要引导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贯彻启发式教学。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的?得出要把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2、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饨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3、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与三角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任意三角形面积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从中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加上教师的有机讲解、辅垫,学生轻松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当然,每个模式都可以修正,提高或降低结构的松紧,以使模式适应学生进行最佳学习的那个理性水平。以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实例,就属于探究类教学模式,经过教师的修正,结构紧密程度属于中,匹配的理性水平是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的理性水平较高时,可以合并上面教学实例中的1、2、3,让学生自己探索,割拼转化,推导公式。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解答应用题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是思维训练获得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一、认真审题,揭示联系,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能否正确的解答应用题,首先是审题,我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做法是:

(一)熟悉性的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读完后,不看书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

(二)批划性的读,即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疑难之处也应标出来;

(三)推理性的读,以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

一题多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的好形式。如给学生一组条件:“西村小学五年级有拉生50人,女生40人”。要求多方位地提出新颖的问题。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议论,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五年级共多少人?2、男生它女生多多少人?3、女生它男生少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6、男、女生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7、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8、男生它女生多百分之几?9、女生它男生少百分之几?10、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它是多少?…… 使他们的思维多方面、多层次地扩散,为提出多种解题方法创造条件。

二、合理想象,多向探求,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条件,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例如:从“一本书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三个条件中,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经过思考后学生提出:

1、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一天读书的页数;

2、从第一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小红第二天读的页数;

3、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1)两天共看56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的 1 。

4、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

(1)两天共看45页,

(2)还剩24页没看;

(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

(4)两天看的页数的比是4:3,……通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锻炼;解题思路它以前活跃,化难为易的本领也逐步具备了。

让学生掌握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寻求多种解法,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训练,学生学会多向思维,就能开阔思路,使思维敏捷,达到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自我评估,比较鉴别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少数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有时解答了却不知确与否。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我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后,不要忙于计算结果,先要讲出算理,看是否合乎题意,是否正确地反映数量关系,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

有的题虽然计算出结果,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题意估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车站有货45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运完,两车同运,几小时可运完?”有的学生算式误为: 45÷( + )=270(小时)。

我先不肯定结果是否正确,而是让学生估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1)同一批货物,用两辆车同时运比一辆车单独运所用时间一定要少,而270小时却大大超过一辆车运所用的时间;(2)甲10小时能运45吨,乙15小时能运出45吨,如果甲、乙各运270小时,所运货物总重量应大大超过45吨;(3)甲运45吨需10小时,每小时运4.5吨;乙运45吨需15小时,每小时运3吨,则甲乙一小时共运(3+4.5)吨,甲乙共运45吨,只需45÷7.5=6小时。

由于平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学生对各类题目的理解透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思维的正确性明显增强。但仍有学生思维狭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促使他们用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北师大版《数学》(6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分为“实践与综合应用”和“总复习”两部分。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包括五个单元。

(一) 数学与饮食

此单元包括“估计餐费”“餐厅大小”“购物策略”“包装的学问”“食品搭配”“烙饼”“堆放”“小松鼠餐厅的菜单”八个问题。涉及估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百分数、图形面积、组合、统计与概率等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与饮食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 数学与健康

此单元包括“身高和体重”“脉搏”“营养配餐”“维生素与钙”“水”五个问题。涉及统计、四则运算等知识和技能。通过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



(三) 数学与生活空间

此单元包括“粉刷墙壁”“铺地砖”“密铺”“折叠”“方向与位置”“他在哪里”六个问题。涉及空间与图形(图形面积、拼接、空间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方向与位置)、四则运算、比例等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与生活空间相关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 数学与交通

此单元包括“里程表”“平均速度”“旅游费用”“运行图”“有多远”五个问题。涉及认识与画图表、四则运算、平均数、图象、图形(尺规画圆和弧)、比例尺与计算、方程等知识和技能。通过对生活中与交通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看阶梯形表格和列车票价表,理解平均速度含义,认识各种图象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并从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形语言的优点,会用尺规画圆和弧,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 数学与体育

此单元包括“组队方案”“比赛场次”“联络方案”“起跑线”四个问题。涉及组合、图形(圆)、四则运算等知识和技能。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体育比赛中的组队、比赛场次问题及其他相类似的组合问题。能熟练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与圆弧长计算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单元中各问题内容的基本结构为



















?
并以“情境—问题—求解”模式,采用图表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呈现内容。



(六)总复习

此单元内容是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好综合应用五个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编排的练习,增加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相关的练习,进一步打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根据本册教材主要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各种专题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这一特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引导学生看情境、找信息

在专题学习中,由于情境基本上采用图、表、文字与数字构成一种贴近生活实际的呈现方式,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即已知什么,不妨把这一过程概括为“看情境、找信息”六个字。

案例1  估计餐费(教科书第2页)

分析  阅读账单,可以直接知道,淘气一家人吃了5种菜(菜名略),每一种炒菜及主食米饭的单价(单价略)。

上面案例中的情境主要是一张表(用餐的账单)。有的专题中所创设的情境要复杂一些,既有表、图,又有文字和数字。对于这类较复杂的情境,应引导学生先分别搞清各个表、图以及文字和数字给出的信息(条件),然后把它们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各部分信息(条件)之间的关系。

案例2  营养配餐(教科书第28页例1)

本专题情境中有两张表(一张是午餐菜谱,一张是食品营养成分含量表)、一个图(小明要的100克鱼香肉丝、100克青菜和50克米饭)及智慧老人关于12岁儿童一顿午饭需要的营养含量的语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关键的部分是“小明一份午餐饭菜”“每100克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表”和一段“12岁儿童一顿午饭需要的营养含量”的语句。



   案例3  运行图(教科书第62页例1)
   本专题情境是一幅长途汽车运行图,图中分别从甲站、乙站画了到达对方车站的射线,两条射线在某处相交。读图可以直接知道,1号车从甲站8:00出发,10:00到达乙站;2号车从乙站8:00出发,9:30到达甲站,途中两车相遇。



(二) 看问题、找方法

在看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即关键概念),明确关键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情境中的已知条件,去多方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加以比较,找出最佳方法。

案例4  估计餐费(教科书第2页)

问题中的关键词:估算。

探求方法:教材采用陈述的方式呈现了5种餐费估算方法。那么如何使用教材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呢?因为“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坚持以学生自主探索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鼓励每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内,对各种方法加以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法。在学生探索求解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分析每一种方法的思路和优缺点,找出最佳的估算方法。

对估算来说,要清楚在什么地方去估值,用什么方法去“估”,而“估”之后的“算”,则要根据运算法则和算律求出准确值。

什么样的估算方法较佳?需要在简捷性(计算过程)和准确性(结果)之间取得平衡点。一个基本出发点是既要好算又要比较准确。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餐费估计”,并不只限于教材呈现的几种估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许多其他的方法。通过各种估算方法的分析比较,可以从中概括出两种基本思路(策略):一种是先估后加,另一种是部分先加估后再加。

另外,还需指出的是,由于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所以同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惟一,只要合理便可。

考虑到课时和效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探索用多种方法估算,又要把握好度。不宜在课堂上就一个问题无限制地让学生探索多种估算方法。(可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课下探究)



(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册教材中的有些专题是1~5年级教材中曾经出现过的,如“折叠”“方向和位置”等,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从事这些专题的问题解决活动外,还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希望教师与时俱进,发挥创造性,充分利用和挖掘本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结合当时或当地的新资源开拓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挑战性问题,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问题的本质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将总复习中的相关练习穿插在各个单元中使用,不宜放在最后集中练习。

案例5  折叠(教科书第45页)













拓展问题:右边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立体图形,问:(1)和图形6相对的是哪个图形?(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这类问题更利于在表象的水平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案例6  密铺(教科书第40页)

拓展问题:从各种图形密铺中,你认为图形能够密铺的条件是什么?(同一顶点的各个拼接图形角的和为360度)



(四)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本册内容为“实践与综合应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例题、讲解、练习为主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更多地采用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班级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动手做,并要对活动过程(探索的方法、成功与失败处、小组合作中参与的主动性、多角度思考、创造性思维等)和结果(准确性和合理性等)进行反思。

为了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并设计周密的活动程序(包括教师如何组织、指导、参与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活动)。



(五)注重学生人人做数学

要求学生人人动手算、动手画、动手折、动脑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并从中获得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技能和方法。教师运用对话方式进行教学,要克服偏重于与少数学习能力较强、反应较快学生个别对话的倾向,同时要注意对话的实效性,要掌握好对话教学的总的时间。一般来说,一节课中对话教学不宜超过20分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人人做数学。

三、课时安排

(一) 数学与饮食    15课时,其中

估计餐费…………………………………………………………………… 1课时

餐厅大小…………………………………………………………………… 2课时

购物策略…………………………………………………………………… 1课时

包装的学问………………………………………………………… ………1课时

食品搭配…………………………………………………………… ………2课时

烙饼………………………………………………………………………… 3课时

堆放………………………………………………………………………… 2课时

小松鼠餐厅的菜单………………………………………………………… 2课时



(二) 数学与健康   11~12课时,其中

身高和体重………………………………………………………………… 3课时

脉搏………………………………………………………………………… 2课时

营养配餐………………………………………………………………   2~3课时

维生素与钙 ………………………………………………………………   2课时

水…………………………………………………………………………     2课时



(三) 数学与生活空间    9~10课时

粉刷墙壁…………………………………………………………………… 1课时

铺地砖……………………………………………………………………… 1课时

密铺………………………………………………………………………… 1课时

折叠………………………………………………………………………… 1课时

方向与位置………………………………………………………………… 1课时

他在哪里………………………………………………………………   2~3课时



(四) 数学与交通

里程表……………………………………………………………………… 2课时

平均速度…………………………………………………………………… 1课时

旅游费用…………………………………………………………………… 2课时

运行图…………………………………………………………………   1~2课时

有多远……………………………………………………………………… 2课时



(五) 数学与体育

组队方案…………………………………………………………………… 1课时

比赛场次…………………………………………………………………… 2课时

联络方案…………………………………………………………………… 2课时

起跑线……………………………………………………………………… 2课时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喜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表1是我对二年级的81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7%,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
项 目 人数 百分比
数学成绩好 9 11.1%
喜欢数学 26 32.1%
喜欢数学老师 37 45.7%
其他原因 9 11.1%
注:被试为二年级学生,共81人。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会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蒙发上进的心理。"表扬的勉强比批评得过分好。"一个同学板演多位数加法,忘了在百位上进位,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否定。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如下)

    学生一看,五个数位我还做对四个呢!只有百位上忘了进位了,以后应该认真些。这样做,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知识上和习惯上的错误,同时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责任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我曾经编了一组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题的算法巧在哪里?
(1)125×16+38 (2)2.4×8.3+2 ÷ (3)8.4÷(12 -5 )×(1.5+ -2.25)
=125×8×2+38 =2.4×8.3+2.4×1.7 =8.4÷(12 -5 )×0
=2000+38 =2.4×(8.3+1.7) =0
=2038 =2.4×(8.3+1.7)
=24
学生试做后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速算方法,这种形式的练习,充分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技巧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一数全班有几个组?每组几人?男生有多少人?再帮老师数数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数学老师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课间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利用作业批语传送教师的期待,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许多数学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业。今天他说:"没带";明天他说:"忘了";后天他说:"语文作业多"。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写上:"小X,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没做?是不会,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还是......,你能告诉我吗?"在我执教的班里,只有刚接班时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不写家庭作业,其他学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我想这便是"宽容"的效力。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有的学生是会偏偏在你强调不可抄错数后,把"365"写成"356",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魏书生说:"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做101次转化工作。"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
    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任务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任务分析
一. 数学新课程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有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数学成为公民必须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的中学数学课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相对偏深、偏难、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很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数学课程应运而生。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教育部于2001年3月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全国已有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11万学生进行实验,2002年进入实验区的学生数将扩大10倍,达到100多万,2004年全国初一学生将全部进入实验区。高中阶段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框架构想已经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将与2002年下半年出台《标准》(实验稿),2003年将有部分地区与学校开始进入实验区。国家将采用“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策略,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逐步实施新课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的数学教材,将对课程标准的意图进行大胆的实验,其目的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呢感全面发展的数学教材体系,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的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将在以下几方面将有所突破:
(1)新课程内容上将作重大调整:力求改变目前数学繁、难、偏、旧的状况,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
(2)新课程结构将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将设置必修课,在此基础上设置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设置了数学A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
(3)新课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教师在实施新数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理想中的课程(纲要)、现实中的课程(标准)、教师的课程(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教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课程形式)、学生接受的课程,教师是连接理想中的课程与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之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尽管课程实施有其他多种途径(如自学、社会调查等),但教学无疑占据着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得以实施。
新的数学课程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数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对新课程的理解与主动适应、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是关键。事实表明,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这里的“惰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习惯做法”。采用新课程,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而且有一些曾是很成功的做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准确理解、把握数学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分析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是他能成功实施新数学课程重要前提与保证。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分析
1. 树立并深刻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数学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1)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了如下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是看他(她)所有的学科成绩是否都优秀,而是要看他(她)的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促进全面发展不再是所有学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
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自主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的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教师在新数学课程实施之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几个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3)不同学生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在数学基础、数学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简单认识:教师教,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1983年激进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色斯费尔德(VonGlasersfeld)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知道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这种“建构”观点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关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
l.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2.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1)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的。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1)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2)教学过程促进可教师本身的成长
3.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数学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重要任务
现有的数学大纲重点是对教学工作作出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课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数学课程下,学生的情感是被动的、缺乏自信的,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结论的知识,更多的是数学的技能和技巧,缺乏应用价值。
与现有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教育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新数学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新数学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
谈起数学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数学公式,做大量繁杂的数学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数学的本质,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良感受。新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实施心得数学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主张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情感与态度。新的理念必然会带来新的学习方式的革命。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组织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求、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进到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恰当的利用新技术是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计算器)将成为学习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广泛的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改善数学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举措。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仅是对概念、技能和结论的记忆和模仿,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标准》(高中)将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阅读”、“数学活动”等专题课程、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数学教学应努力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始终提倡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提倡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问题;提倡选择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初步掌握一些应用数学的技能,加强了数学的应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过重注重问题的类型和固定揭发,对问题的实际背景并不关注,《标准》取消了算术应用题的专题,认为数学的应用并不只是在接算术应用题的时候才被体现,它应当在所有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过程中得到强调。

(3)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新数学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数学的基础、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应根据所选择的素材,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同一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或开放性(在问题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开放度)问题(包括课题学习、作业的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 数学教师应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
(1)新课程给教师留有创造的空间
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课时数,这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规定了教学、评价的最高要求,不能突破这些要求,否则视为“超纲”。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与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数学课程所提出的要求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规定或要求,因此,新数学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新的数学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多元表现;
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和淡化了考试得分点,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查找资料、教材补充的内容。
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对教师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具有弹性的,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准确的把握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数学课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教学的多样化、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只是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形式、新内容的空间。
《标准》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也对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另外,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教师的特殊位置——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出在一个极为有利的研究位置。
数学教师与知识建构的实践密切相关。他们在参与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实践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应该通过体验学生学习、考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学会教学,以学徒身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那些不太熟悉新知识、不善调查研究、不能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交往。逐渐学会开发能反映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数学活动。
(3)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发展”表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数学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有它的规律,所以要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对这种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教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数学规律及学习心理的研究。新的课程呼唤创造性教师,新的课程也必将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

(4)研究可以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任务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任务分析
一. 数学新课程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有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数学成为公民必须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的中学数学课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相对偏深、偏难、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很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数学课程应运而生。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教育部于2001年3月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全国已有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11万学生进行实验,2002年进入实验区的学生数将扩大10倍,达到100多万,2004年全国初一学生将全部进入实验区。高中阶段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框架构想已经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将与2002年下半年出台《标准》(实验稿),2003年将有部分地区与学校开始进入实验区。国家将采用“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策略,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逐步实施新课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的数学教材,将对课程标准的意图进行大胆的实验,其目的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呢感全面发展的数学教材体系,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的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将在以下几方面将有所突破:
(1)新课程内容上将作重大调整:力求改变目前数学繁、难、偏、旧的状况,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
(2)新课程结构将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将设置必修课,在此基础上设置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设置了数学A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
(3)新课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教师在实施新数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理想中的课程(纲要)、现实中的课程(标准)、教师的课程(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教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课程形式)、学生接受的课程,教师是连接理想中的课程与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之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尽管课程实施有其他多种途径(如自学、社会调查等),但教学无疑占据着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得以实施。
新的数学课程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数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对新课程的理解与主动适应、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是关键。事实表明,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这里的“惰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习惯做法”。采用新课程,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而且有一些曾是很成功的做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准确理解、把握数学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分析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是他能成功实施新数学课程重要前提与保证。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分析
1. 树立并深刻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数学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1)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了如下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是看他(她)所有的学科成绩是否都优秀,而是要看他(她)的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促进全面发展不再是所有学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
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自主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的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教师在新数学课程实施之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几个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3)不同学生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在数学基础、数学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简单认识:教师教,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1983年激进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色斯费尔德(VonGlasersfeld)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知道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这种“建构”观点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关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
l.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2.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1)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的。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1)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2)教学过程促进可教师本身的成长
3.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数学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重要任务
现有的数学大纲重点是对教学工作作出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课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数学课程下,学生的情感是被动的、缺乏自信的,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结论的知识,更多的是数学的技能和技巧,缺乏应用价值。
与现有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教育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新数学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新数学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
谈起数学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数学公式,做大量繁杂的数学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数学的本质,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良感受。新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实施心得数学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主张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情感与态度。新的理念必然会带来新的学习方式的革命。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组织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求、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进到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恰当的利用新技术是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计算器)将成为学习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广泛的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改善数学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举措。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仅是对概念、技能和结论的记忆和模仿,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标准》(高中)将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阅读”、“数学活动”等专题课程、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数学教学应努力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始终提倡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提倡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问题;提倡选择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初步掌握一些应用数学的技能,加强了数学的应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过重注重问题的类型和固定揭发,对问题的实际背景并不关注,《标准》取消了算术应用题的专题,认为数学的应用并不只是在接算术应用题的时候才被体现,它应当在所有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过程中得到强调。

(3)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新数学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数学的基础、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应根据所选择的素材,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同一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或开放性(在问题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开放度)问题(包括课题学习、作业的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 数学教师应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
(1)新课程给教师留有创造的空间
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课时数,这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规定了教学、评价的最高要求,不能突破这些要求,否则视为“超纲”。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与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数学课程所提出的要求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规定或要求,因此,新数学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新的数学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多元表现;
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和淡化了考试得分点,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查找资料、教材补充的内容。
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对教师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具有弹性的,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准确的把握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数学课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教学的多样化、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只是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形式、新内容的空间。
《标准》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也对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另外,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教师的特殊位置——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出在一个极为有利的研究位置。
数学教师与知识建构的实践密切相关。他们在参与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实践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应该通过体验学生学习、考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学会教学,以学徒身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那些不太熟悉新知识、不善调查研究、不能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交往。逐渐学会开发能反映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数学活动。
(3)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发展”表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数学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有它的规律,所以要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对这种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教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数学规律及学习心理的研究。新的课程呼唤创造性教师,新的课程也必将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

(4)研究可以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一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一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

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

二、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l)。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似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2,2)、(3,1)。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又摆了其中的三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们互相讨论,边议边摆摆弄弄。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l个到右边,就(3,l)、(2,2)、(l,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l)。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同学们得鼓励,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

三、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四、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创新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一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与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 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 ,运走了多少吨?
    2.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 ,第二次运走了全部 ,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小鸟吗?”(喜欢)请看:“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创新意识

《教学大纲(修定版)》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很好地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并且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等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寻找合成10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摆的结果。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三、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看谁摆的图画能难倒对方。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与此同时,我还请了5位男同学和4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①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5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②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4 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③有9 个同学,走了3个,还剩几个?④教室里有9个同学,走了6个,现在有多少?⑤有5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等应用题。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审视新课标下数学“练习设计”的走向  

 
   




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

  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一、崇尚自主,凸显练习的“民主自由”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练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主动发展。

  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学生说:“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二(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活动是自主的,虽然有些学生说的尚需斟酌,但他毕竟去思考了,努力了,这就是成功。

  二、开放课堂,倡导练习的“百家争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所谓开放性的练习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的。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因其特点,开放性练习情节更富有挑战意味,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鉴于此,它的设计一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二要能具有让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根本目的是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如一年级学习了元、角、分后,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假设每生准备5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模拟商店),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居然每一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

  教学实例证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三、立体整合,步入练习的“你中有我”

  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数学本身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也应考虑到整合性。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问题:

  (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

  (2)“春”字共有几个?

  (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

  这似数非数的练习,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环境。

  数学是整合性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类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内容与内容、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四、加强实践,跳出练习的“纸上谈兵”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数的组成》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原因;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习《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总之,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加强直观,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有”,我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教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合理发挥多媒体、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一、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教学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又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
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用得更多的是它的演示功能。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苹果图:第一次出示4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2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1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积累了分数的数感。
    再如在学生学习了求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如下图所示的操场平面示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然后让同桌之间用手比划一下,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哪些线条,最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操场周围“跑”一圈。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三、发挥网络的教学功能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演示性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接支持。上网学习正在成为学生课外和课内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如教学《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想要知道球体等其他形体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一时半刻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鼓励这些学生课外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久而久之,上网学习会成为学生主动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育的“四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四、发挥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



合理发挥多媒体、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一、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教学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又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
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用得更多的是它的演示功能。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苹果图:第一次出示4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2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1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积累了分数的数感。
    再如在学生学习了求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如下图所示的操场平面示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然后让同桌之间用手比划一下,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哪些线条,最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操场周围“跑”一圈。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三、发挥网络的教学功能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演示性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接支持。上网学习正在成为学生课外和课内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如教学《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想要知道球体等其他形体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一时半刻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鼓励这些学生课外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久而久之,上网学习会成为学生主动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育的“四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四、发挥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



合理发挥多媒体、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一、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教学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又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
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用得更多的是它的演示功能。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苹果图:第一次出示4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2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1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积累了分数的数感。
    再如在学生学习了求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如下图所示的操场平面示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然后让同桌之间用手比划一下,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哪些线条,最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操场周围“跑”一圈。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三、发挥网络的教学功能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演示性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接支持。上网学习正在成为学生课外和课内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如教学《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想要知道球体等其他形体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一时半刻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鼓励这些学生课外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久而久之,上网学习会成为学生主动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育的“四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四、发挥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



合理发挥多媒体、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一、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
    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教学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
    又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
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用得更多的是它的演示功能。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课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苹果图:第一次出示4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2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1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积累了分数的数感。
    再如在学生学习了求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如下图所示的操场平面示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然后让同桌之间用手比划一下,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哪些线条,最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操场周围“跑”一圈。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三、发挥网络的教学功能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演示性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接支持。上网学习正在成为学生课外和课内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如教学《几何形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想要知道球体等其他形体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一时半刻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鼓励这些学生课外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久而久之,上网学习会成为学生主动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育的“四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四、发挥多媒体的反馈评价功能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
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
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如在讲究“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帮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广东省佛山市实验学校    赖颖妍

有人曾经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自己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在这门“遗憾的艺术”中获得一点点的成功。兴奋中我不忘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悟。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个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 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自己也感觉这节内容比较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我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导入——在比赛中引入。

这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比比谁喝得快”。我和学生比赛用吸管喝水。

比赛时,为了营造气氛,我故意摆出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学生先喝。参赛的学生无论怎样用力,就是吸不了一滴水,比赛当然是我赢啦。学生心里感到纳闷,都不服输,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时我揭开取胜之谜,把吸管一头用透明胶封起来,形成一个“面”,这个“面”起到阻隔作用,使水不能通过吸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此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l        “面”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面”?他们有大小之分吗?

l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我在掌握学生的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揭示本课学习目标,共同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二.探究——在活动中理解

(一)“面积”的教学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生要理解,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大小”、“围成”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其中“围成”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把它与“组成”混淆。怎样避免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辨辨”“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

1.看看——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等实物的表面,初步感知“物体表面”。

2.摸摸——引导学生用手摸摸萝卜的表面,用小刀剖开萝卜观察它的截面,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物体表面”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辨辨——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围成”。

l        动态课件显示,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电脑的画图软件显示两个长方形,分别给它们涂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围成的长方形的涂色范围是固定,反之,颜色则扩散到整个版面。具体情况如下图:





l        用自己的语言说“围成”。

生:围成就是一个接一个、

生:围成就是没有缺口……,

老师在尊重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指出“围成”就是“首尾相接”。

l        用自己的身体做“围成”。

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的用4根指头紧紧相连,围成一个“◇”形,有的4人小组合作,手拉着手围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4.讲讲——学生从前面三个环节中获取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说说把自己对 “面积”的理解,师生在共同总结出“面积”的定义。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面积单位的教学,它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    自学——提出疑问。

2.    在画画、剪剪、找找、估算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l        画1平方厘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l        剪1平方分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分米;估算课桌桌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    小组合作造1平方米。

以小组为单位,用彩带、旧报纸、边长是1分米的春联、边长是25厘米的春联等材料拼出1平方米。其中一个小组没有给任何工具,让他们想法子围出1平方米。

4.    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人?再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正确构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    估算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应用——在游戏中进行。

学习的关键是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到动态的生活实际中。这节课的巩固应用部分,我参考了电视上智力竞赛的形式,把练习题设计成竞赛题,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哪一组回答正确,就可以揭起一幅画,看哪组最快猜出画的内容,得分最高。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练习,效果比较理想。

这节课的成功,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学生“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失败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l        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

l        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l        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l        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本课的反思可以概括为以几句:

蹲,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

活,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法;

灵,灵活调节控制每个环节;

个,凸现自己个性展现风格;

每节课,教师不应该只留下一个句号,应该给自己留下一个“?”、“!”、“……”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4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     )米,宽(    )米;一只鸡重(     )千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外面去上,会与生活更接近,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有利于学
    生收集信息,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找出生活是圆柱形和球形的物体,再比较各种物体的异同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迫使学生用书上所学的关于“圆柱和球”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使学生更好得掌握和了解圆柱和球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
    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
    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交流、汇报了收集的信息,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繁多:有纸币,有硬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广泛用途等。
    另外,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生活中有万以内数的信息。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准备中。课堂汇报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所收集到的信息,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50米,电冰箱的价格是2500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等等,信息包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学生也很好地了解了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体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教学应时时关注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地沟通数学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10+1=6;
  生B:10-9=1,1+5=6;
  生C:因为9+6=15,所以15-9=6;
  生D:9=5+4,5-5=0,10-4=6。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 、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人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二、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三、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教学片段: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二册《三角形的外角和》
   引入新课后,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出两个三角形;第二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两个角,拼放在另一个角的外角上,正好重合;第三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拼放在一起,三个外角组成一个周角。
    部分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共三条,余略)。
    [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学生都在探索和体验,动手"做数学",过程由学生完成,结论由学生得出,教师基本上没有讲授,没有进行分析和推理论证。然而数学知识单靠学生探究、体验就能获取吗?这样获取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吗?另外,许多学生第三个结论还未得出已经下课了,过度的探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允许。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改变了以往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一种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每节课都去亲自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无必要,更不现实。一些名词、概念、事实等只能用陈述和讲解的方式传授,如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加"-"号,告诉学生就行了;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也是不好操作和体验的,这类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
  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因此,在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条件,“该出手时才出手”。具体做到:(1)激发探究兴趣。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是否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这种探究兴趣很难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兴趣诱导学生认真思考、乐于探究。(2)把握探究时机。(3)提炼探究问题。备课时,教师要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对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组织探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四、整合:数学课别变了昧
    [案例4] 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反思]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
  现在的活动有相当部分是随意和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让作业批改“活”起来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思:
    一、适当加以评语。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志治学态度。
    二、分项评价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原有的优、良、及格等级制,千篇一律,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例如,可用A、B、C等来表示。每一个级别可以赋以特殊的意义:“A” 主要看解题过程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见解。
    三、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 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 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如:在比较大小时,有一个学生所有填“〈”“〉”的比较大小的题目都是错的,而且都是跟正确答案相反,显然,这不是由于单 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如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
    四、适当一题多评。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沉重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评,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调动他的积极性。在评语中就可以加一些鼓励引导性质的话,例如:“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在想一想!”、“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批改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智力发展  

 
   





一、  智力的概念

什么是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用通俗的话说,智力就是“智慧”、“聪明才智”,反映在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二、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呢?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最初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要求讲深讲透;1962年左右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由前一段教学实践证明,单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才能在实际中应用;近年来又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这是由,于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够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关于发展学生智力教学的重要性。

l.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需要。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工艺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十年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就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每隔七年至十年,人类的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国际上把这种趋势称之为“知识爆炸”。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即使十分刻苦,也不能完全掌握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当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科学技术又向前发展了。对付这种“知识爆炸”的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是我国实现“四化”的主力军。各条战线都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能手和技术革新闯将,需要大批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的科学家。因此,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程度和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

2. 发展学生智力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发展智力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耽误了这个时期,后来再抓就困难了。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的意义。俗话说:“从小看一半”。儿童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但各种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我们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思维呆板、惰于思考的习惯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小学教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肩负重任的。

3. 发展学生智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采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教学形式机械呆板,学生只会套公式套类型,不能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影 响 健康;书面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但知识学的不活。要解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矛盾,重要的出路是改革教学方法。在加强“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就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

1、    加强“双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有些老师认为要发展学生智力,就要多做难题、思考题,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训练当作是“多余重复”,可以弃之不用。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如果抓了“智力”,丢了“双基”,就会使“智力”成为无本之木。我们不能“提倡一个,否定一个”,左右摇摆。从某些国家的中小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如果只重视培养数学思想和发展智力,而削弱“双基教学”,也会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准下降。有时竞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知道3×7=7×3却不知3×7等于多少,要按电子计算器才知道。这个教训必须引以为戒。

我们应该认识“双基教学”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双基”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之一,离开了“双基”,搞发展智力是空中楼阁;反过来智力发展了,又能更好地促进掌握和运用“双基”。所以“必须加强‘双基’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提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长知识,长智慧”的要求。

现在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双基”,而在于用什么办法搞“双基”。以前,我们曾采用以先生说、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结果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演算。现在,我们要改变满堂灌、课后练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引导学生自学,自己去发现数学的法则和规律,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这样就能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打个比方说,同样都要吃饭,一个是由教师做好喂给学生吃,一个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烧饭吃。那么,显然地,一旦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前者只好俄着,或者从头摸索如何烧饭;而后者则不会有挨饿之虞。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用启发式教学。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应该在新的要求下,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找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同时要大胆试验,不断创造新经验。发展智力的教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把发展学生的学习智力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

2、 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多想多做。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这是科学的真理。教师是无法代替学生思考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多想多做,才会积极思考,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肯于思考”到“善于思考”是学生的智力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期阶段,很大程度上靠老师的教学态度。靠老师热爱数学事业,能以饱满热情的情绪从事教学工作的精神感染学生e小学生喜欢学习那一门课,往往是与他喜欢和尊敬这门课的老师联系在一起的。过去有些数学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兴致索然,教师无精打采,学生昏昏欲睡;有些教师凶得怕人,学生见到他,就象老鼠见到猫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可能对你教的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长期地多方面做工作。根据先进教师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讲课力求生动有趣。

(2).教学方法丰富多样,避免老一套。

(3).多表扬,少批评;特别是对差生要热情鼓励他们进步,有了一点成绩就要加以肯定。

(4).使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

(5).鼓励学生提问题,有了问题允许大家发表意见。

(6).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7).适当运用数学游戏。

“兴趣”与“智力发展”是会相互促进的。它们的关系是:有了兴趣一>肯于思考一>智力发展一>成绩提高一>兴趣更浓一>更加积极思考……这样就会使兴趣越来越浓,智力发展越来越高。

四、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  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口算基本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意义识记、熟记口诀。例如,有一个一年级学生很快就熟记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他并没有去熟读全部加法表,而是先记住“对子数”(如6十6=12、7十7=14、8十8=16、9十9=18)然后根据推理方法推出其它加法表,如7十8=?先想7十7=14,因为7十8比7十7多1,所以7十8=15,又如6十8=?先想6十6=12,因为6十8比6十6多2,所以6十8=14,这样就在熟记加法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因为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缩短熟记口决的时间,提高了练习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双基”与“智力”两者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为了在口算基本训练中避免不必要的单调重复,可以设计多种的练习形式,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

1.填数字。

(1) 5×(  )=30

(2) 5×(  )十10=50

(3) 6×(  )十(  )=50

(4) (  )×(  )一(  )=50

这组题目由易到难排列。这种练习能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4)题,第一步乘法的积必须超过50,算式才能成立。

2.填运算符号。

(1)   5 (   ) 5 (   ) 5 = 20

(2)   30 (    ) 5 (    ) 2 = 3

(3)   4 (   )  7十6 (   ) 7 = 70

对这类题,学生必须弄清等号两边的数目关系,才能正确选择运算符号。

3.填等号与不等号。

(1)   5×7十10 (   )  5×7十8

(2)   24×5一15 (    ) 24×5—20

(3)   24×4×2 (    )  12×8×2

这种练习,不必先算出结果,只要根据和、差、积、商变化的规律,直接填写等号或不等号。

4.根据上题结果,口算下题。

(1) 5786十2465=8251

    5786十2467=(  )

(2) 345×320=110400

    345×321=(  )

(3) 248×36十4=2232

    248×18十2=(   )

以上各题中的下式直接用口算是有困难的。学生先要对上下两式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数学规律,算出下题的结果,如(2)题结果是:110400十345=110745

5.速算。

速算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一种较好的形式,计算过程中要学生熟练地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

(1)  24十24十23十24十24=

先看成24×10再折半得120再减去l,结果等于119。

(2)  25×5×24=

可看成25×4×6×5=3000

(3)  125×3.125 十 125×4.875 =

可看成  125×(3.125 十4.875)=125 ×8  = 1000

(4) 16十18十20十22十24 =

可看成20×5=100

6.口答应用题。

口答应用题也可列入口算基本训练,使学生既练习了四则计算,又能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发展思维能力。如:

(1)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5千米,还要修25千米才完成,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2) 生产队修水渠,原计划28天完成,结果提前9天完成,实际修了多少天?

(3) 一段布剪去5米,剩下的是剪去的3倍,这段布一共有多少米?

(4) 一桶煤油连捅重12千克,用去煤油一半后,连桶带重7千克,原有煤油多少 千克?

总之,口算基本训练要注意变化练习形式,防止单调乏味,机械记忆,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能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  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新授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一环,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新授知识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解要生动有趣,善于提出思考性问题,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注意边讲边练。这些做法都能发展学生智力,我们应该继续运用。

例如“发现法教学”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发现法教学又称问题教学法。这种发现教学法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需要,而在教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a.提出问题,b.让学生根据教科书或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学习和体验,c.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解决问题,自己发现数学的法则和规律。这里举个课堂实例说明一下: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

课前,每个学生用厚纸,预先做好30块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课上,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上面印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块一块地摆,直接度量练习纸上各种长方形图形的面积。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一块一块摆固然能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太麻烦了,而且图形大了,如操场、教室、田地等,我们能一块一块地去摆吧,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办法呢?”问题提出后,少数优秀生立即举手,这时不要他们急于回答,要求大家先认真阅读教科书,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测量长方形面积只要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就知道了。

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一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它的长和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师:能不能写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又例如教学三步复合应用题时:

例题是:“开挖一条水渠长500米,每天挖50米,挖了4天,余下的要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教学时,教师先不直接讲解这道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先回答如下几道题目:(1)开挖一条水渠长500米,已经挖了200米,还剩多少米?(2)每天挖50米,挖了4天,一共挖了多少米?(3)开挖一条水渠长500米,每天挖50米,已经挖了4天,余下多少米?(4)开挖一条水渠,剩下300米,计划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把这四道题目同例题比较,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道例题的解题方法。这个办法好比教师做好铺路架桥的工作,由学生自己走到目的地。

发现教学法是国外兴起的,从国外的资料来看,他们在运用此法时,有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和教科书作用的倾向,我们运用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要做到: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探讨、尝试。教师只有不断摆出“问题”,学生才能去“思考”,没有“问题”,当然无从思考。学生初步“发现”结论后,都是仍要系统地归纳小结,以便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运用发现法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设计问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过难过易,都会使学生失去发现的兴趣,其次,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一步;所“发现”的数学结论,必须是学生自己经过一番努力亲自获得的,而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

2.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叫学生盲目去思考,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上自己去“发现”结论。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3.要面向中下水平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满足于优秀生的“发现”,应该帮助中下水平的学生去“发现”。

4.要充分注意直观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具或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多动脑,多动手,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问题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允许学生提问,不要怕“乱套”。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进更广阔的领域,从中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当然,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远不象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按照教师预计的程度,一步一步往前走。现在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结论就可能是多样的,课堂的气氛,随着问题的出现,也会有波动,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方法要灵活,思维要敏捷,既不要怕“乱套”,又能按预计目的,掌握教学进程。

6.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发现教学法仅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不可能堂堂应用,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三)  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目前数学课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课内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练习,把学生的课外休息和游戏时间剥夺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重,既影响了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忙于赶作业,还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使学生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讲究质量。避免青一色的单调练习,今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明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全是两步应用题。这样练习,看上去练得很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练新带旧”“新旧搭配”。特别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排一起练习。教科书中大都是巩固新知识的练习题,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比较少,教师要注意补充。

课堂练习要提高练习效率,要有重点,练习的时间要花费在刀口上。例如,小数乘法的难点是小数点处理问题,练习题目可以做如下的安排:

a.3.57×8.4=29988   3.57×0.84=29988   3.57×8.4=29988   3.57×0.084=29988

b.907.2÷25.2=36   907.2÷2.52=36   9.072÷25.2=36   9 .072÷0.252=36

只要求学生在积或商中点上小数点,学生就不必把时间花费在已经学过的非常冗长的多位数乘除法计算上。

应用题也可以专门做审题练习,只要求列式或讲出解题步骤,不必一一计算。使学生把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而不是花费在单调的不必要的重复上。

为了发展学生智力,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例如:

1.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

(1)  0是最小的自然数。                (   )

(2)  圆周率“兀”的值比3.14大        (   )

(3)  0.503大于0.50。                 (   )

(4)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值不变 。 (    )

2.多条件或少条件的应用题。

(1)  某饲养场有公鸡10只,母鸡20只,一共生了300个蛋。平均每只鸡生多少个蛋?

(这道题是多条件的,“公鸡10只”是多余的,可是很多学生都算成:300÷(10十20)=300÷30=10(个)公鸡也生蛋了。)

(2)  农具厂一月份生产脱粒机30台,二月份生产40台。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生产多少台?

(这道题是少条件的,缺少三月份的生产数)

这类题并不是难题,但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3.“一题多练”和“一题多解”。

(1)  有煤60吨,每天烧4吨,可烧多少天?

(2)  有一批煤每天烧4吨,可烧15天,这批煤有多少吨?

(3)  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3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可节约1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可节约1吨,实际比原计划多烧几天?

学生通过对这组题目的分析比较,从而掌握复合应用题的来龙去脉,第(5)题虽然难些,但有前面四题“铺路架桥”,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了。这样编排练习就能符合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练习中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可把几种解法都写出来。例如:“书店里有3个小朋友来买书,每本0.12元,3个小朗友各买了2本同样的书,一共付了多少元?”这道应用题有的学生能想出四种解法:

(1)  2×3=6(本)     0。12×6=0.72(元)

(2)  0。12×2=0.24(元)     0。24×3 =0.72(元)

(3)  O.12×2×3=0.72(元)

(4)  0.12×3=0。36(元)    0.36×2=0.72(元)

又如:“一列火车3小时行150千米,从甲站到乙站有360千米。需要行几小的?如果速度提高20%需要几小时?

对这道应用题的第二个问题,一个五年级学生能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用算术解:        360÷[(150÷3)×(1十20%)]

用方程解:        150÷3 ×(1十20%)X  = 360     360÷X=150÷3 ×(1十20%)

用比例解:        3:X=150×(1十20%):360

练习“一题多解”把应用题的三种解法(用算术解、用方程解、用比例解)都串连起来了,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充分动员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地去解决问题,并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这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高一级数学是极有好处的。

学生列出几种解法以后、要引导他们讲出道理,并且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例如有一道应用题:“桌子上有两堆糖,一维9粒,另一堆15粒,把这些糖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几粒?”

大部分同学的解法是(9十15)÷4=24÷4=6(粒)。有一个同学的解法很特别。如:9÷ 4=2……1   15十1=16  16÷4=4  4十2=6讨论时同学们都说这个解法不好。教师让这个学生讲讲自己的理由。他说:“我认为这个解法没有什么不好,在具体分糖的时候,如果有两袋糖分给4个孩子,总是先拿出一袋来分,把余下的并在第二袋中再分。”教师肯定这个学 生讲得有道理,于是启发问他,你的分法和大家的分法哪一种分得快一些呢?算起来简便一些呢? 这样经过讨论,活跃了思想,开拓了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堂练习最好能做到当堂处理作业,使学生当堂就知道练习结果:哪几道题做对了,哪几道做错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这样做,学生进步较快。做对的有强化作用,做错的有分化作用,并能及时得到订正。

总之,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搞题海战术,应该讲究质量,提高练习效率,防止单调重复,搞无效劳动。

(四)    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后,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就有可能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而现在课堂所涉及的数学内容,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空间、时间认识的结晶,是经典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因而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类比能力,构造模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决策反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值处理能力等,大部分都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

知识面广博与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对1311个科学家在五年之内的发明创造的统计,发现出成果的多数还是“通才”,即知识面比较广博的人,另外,心理学家发现一般爱好活动的人,思维都比较敏捷。从这两方面看,开展课外活动对发展智力是有极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结合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联想到如果数学教师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应用数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生活的质量。
    一、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三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轮胎(圆形、方形、椭圆形)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同学们兴趣十足地猜着谁能拿第一,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学生从鲜活的生活化情境中,得出圆的中心就是圆心。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当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老师带学生来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估测:10米,15米------大都数同学则摇头。有同学提出:用一根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知哪个学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的知识,在这就用上了”。
    例如,学习百分数时,教师事先组织学生注意看报,看电视,搜集具有现实意义的关于百分数的数据,从学生收集的素材中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学习百分数的知识。这时学生学习到的关于百分数知识,是从生活实际中得到的,当生活实际中有关的情境再现时,学生就会产生用百分数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
如在数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迸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                 
如在教学数学图形的对称性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实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用媒体展示一台台大吊车,展示美丽、雄伟的杨浦大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神奇与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如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又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区别。
  恰当的诱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疑虑”之时,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三、全员参与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
  如教学“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列竖式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按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逐一回答每一步应该怎样列式,从形式上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听别人的“说”而学到的,特别是中差生是否真正掌握,只能从“懂不懂”、“会不会”的询问中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如果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由教师先启发诱导,提出整体要求,再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尝试列式,人人参与探究过程,人人动脑思考问题,那么全体学生的学生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四、多层发展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儿童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如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使学生在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依据“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规律,可以通过说算理,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发展语言,并借助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尤其要精心设计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第二实践活动──课堂练习,通过“开放性”练习,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前,引导学生观察某种现象,调查某些项目;教学后,指导学生实际测量、制作等,对于学生的创造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逐步培养他们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应该能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机会,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 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 然后结合实际讲解 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计算题教师要自觉,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文章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做数学”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上学期我听了十几节的数学课,感觉仍是以“说数学”为主,即很多教师都热衷于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种“说数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面窄,表面上看秩序井然,实际上缺乏一种内在的活力,学生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观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做数学”更加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一、要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特点,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就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之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要在“做”字上狠下功夫

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就要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只有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是“做数学”的关键。也许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可能会产生种种担心: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预定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的意外而令人尴尬;担心课堂教学秩序混乱,难以控制局面;担心困难学生更难跟上,等等。然而我们应该知道,像以往那样只是表面上热热闹闹,不注意活动的有效性、有序性,或者教师过多的引导,这种教学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而真正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必须有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的加入,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才能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要让学生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

我们提倡,学生不仅要在引进新知识、讨论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在巩固新知识阶段更应主动参与,要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

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在巩固新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套圈游戏。因为套圈游戏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游戏规则:套中小狗24分,小羊26分,小鸭31分,小猪15分,小猴子40分,小鹿39分。(1)你喜欢套哪两种动物,得多少分? (2)套哪两种动物得分最多?是多少?谁还能提出数学问题? (3)套哪两种动物得分最少?是多少分?(4)我套两种动物得55分,猜猜看我套中的可能是哪两种动物?(5)我两次套中的分比65分多,可能是哪两种动物?哪两种动物根本套不上?(6)猜猜看,每次套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套法?猜后,小组讨论验证,最后学生用5+4+3+2+1=15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到此并没有结束,而是让学生把这15道题一一搭配列出算式,做在作业本上,让全体学生体验搭配的思想方法,同时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最后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教师还可以设计一道思维含量较高的开放题,适合全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必须指出的是,提倡让学生“做数学”,并非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恰恰相反,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还必须加强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巳经明确,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必要深人到数学教学的内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教师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识重要得多。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不明确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认知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
这些虽然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事情且都是小事,但却反映出我们老师的教育思想不是在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
问题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学习需要一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它的外化作用。本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当然,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却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因此而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这就更不应该了。要知道,有多少学生对数学的厌学是从那枯燥的没完没了的说理开始的。而学生说理的能力要它对问题的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慢慢地形成。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想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只有思维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才表现出必须要边做边说。只有达到有内容可说的时候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形成思维与语言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种外化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就是为了创造教学气氛而进行以说为主的教学,这往往又是一个人说大家听,使得数学所独有的缜密的抽象逻辑思维人为地外化。怎么想的要说、怎么做的要说,甚至连1+2为什么等于3还要说理,这是不是有点太难为学生了。
方法不当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要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做两步的和一步的应用题,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所学的应用题了。学生解答新的问题时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了,留给学生的只有繁难的计算。整节课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正老师叫怎样就怎样。这种方法很普遍,根本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
教学方法不得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反映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本来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教学设备不断出现,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往往由于运用不当却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投影、微机的演示过多,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没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而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却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演示。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只用微机演示几个静态的三角形和一些习题。而在学生理解任意三角形这个概念出现困难时却没有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其实,这时才是发挥计算机作用的时候。如果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一个形状、位置、大小不断发生变化的三角形时,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任意三角形了,这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用其它教学手段解决不了的。而恰恰这时却没有发挥微机的作用,可见教学手段是流于形式。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真正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对策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们已经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对策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的工作业绩。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比如,开始实行等级制时,老师们讨论给学生的应用题评分的问题。如果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正确,只是答语写错了,这题是否算过关。按常规这当然应该算,因为这不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但有的教师说如果这样,那以后干脆告诉学生一律不写答语,反正不影响成绩。这一个很小的问题反映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课题,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待今天的改革。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和学生一个水平甚至跟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出现总是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绕圈圈,而对那些关键问题却一带而过的情况了,也就能从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研究小学生的学习了。
比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习题,其实蕴涵着很深奥的道理。如果只是简单一做了之,就不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如果没有高深的数学根底又很难解释清楚。如“抽屉原理”、“排列组合”、“奇偶性分析”、“数列求和”等等。这些问题也只有真正把握其本质时才能给学生解释得清楚。如只有明白了集合的理论才能弄清长方体和立方体间的子集关系;只有真正明白了分类的标准,才能解释清楚分数为什么只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只有明白了记时法的发展历史及原理,才能向学生说明为什么有的钟表上有三根针而有的钟表
上有两根针,才敢说其实有一根针就可以了。
数学教学中新的信息的增加和教材中新的内容的出现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利税问题、关于计算机问题、关于估算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走在学生的前列,才能搞好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而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首先运用多媒体,优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为:

1、直观性原则。

初中生爱看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可使数学课的导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俗直观,浅显易懂,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理论,通过学生的直接感知去理解知识。

2、承上启下原则。

数学课的引入要成为联系旧知识的纽带,体现数学知识内在结构的连续性及数学思想的先进性。而多媒体具有连续移动屏幕,简洁明了,操作简单的功能,利用它可增加导入知识的科学性,容量大,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益,优化了导入艺术。

3、趣味性原则。

导入数学课要寓趣味于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导入直线时,只简单用语言描述“直线可以想象为黑板边无限伸长。”学生会觉得乏味,空洞。但利用多媒体的几何作图功能,进行旋转缩放,会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观察中引起求知的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多媒体具有强大的音象等功能,也能使导入自然,趣味横生。

其次为运用多媒体,优化导入的常用方法。


一、归纳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是通过对一类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这是数学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如传统教学,一只粉笔一个黑板,会占去板面大部分空间且不能移动。但利用多媒体,会省时,省力,增加容量。也便于学生比较观察。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时,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

(1)(X+1)(X-1)=?

(2)(X+2)(X-2)=?

(3)(a+1)(a-1)=?

(4)(2a+b)(2a-b)=?

(5)(4+a)(4-a)=?

然后点击出答案并用不同色彩引导学生比较等号左右的特点,通过归纳猜想的方式导出平方差公式。这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导入省去了教师无用的劳动时间,紧凑了教学结构,也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发现的能力。


二、悬念激趣导入法。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 -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c/a= -4/3,所以X2=-4/3÷(-1)=4/3,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生确信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2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尤其利用多媒体,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以旧换新法。

利用多媒体,通过复习旧课,设计问题启发思考,在学生产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是由数学知识系统本身的发展决定的,其关键在于教者,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问题也要似在温故,而实在知新。此法也是常用手段。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可借助多媒体强大的作图,动画,变色等功能,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通过这样的引入,最后定理的证明这一难点辅助线也是不功自破,从而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效用。


四、生活实例导入法。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教者可通过在实际需要中的应用引入新课,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等“看得见,摸得着”,如讲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能,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教师短短几名话,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能点燃其对数学爱的火花。


五、数学故事导入法。

讲点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历史或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如讲反证法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贤臣被奸臣坑害,判了死罪,皇上念他过去对国有功,采用了一个由命运来最后裁定的办法,用两张纸片,一张上写活字,一张上写死字,处决前由它来抽,抽到活字可赦免,而奸臣阴险歹毒,命人用两张纸片上都写上死字,凑巧这个诡计被贤臣的朋友知道了,悲痛地告诉了他,并表示要和他一起揭露奸臣的阴谋,这个贤臣想了想,高兴地说:“我有救了!”他叫这个朋友不要声张,处决前抽纸片时,只见他抽出一张纸片谁也不让看就吞了下去,监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是什么字了。剩下的字无疑是个“死”字,于是这个贤臣就被赦免了。

他为什么能死里逃生?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引入反证法,这种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法,不但图文并茂,生动,而且表演力更强,使学生印象更深,同时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综上所述,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通过创设情境,激起愤悱,去寻求知识,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其特有的功能,更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使导入更自然,更形象,更具体。使学生会更有所思,有所求,有所得。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  

 
   





1、《课标》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在“分数的意义”一课中有如下体现:

(1)师: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得到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我们是仍然来分一个物体呢,还是试着来分一堆物体?

       生:分一堆吧。

教师创设条件,由学生选择教学的起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2)师:出示一个装有苹果的果盘,果盘上用布遮盖,使学生能看到苹果,但无法看到苹果的个数。

       师:老师这里有一堆苹果,如果把这堆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你们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说一说1份与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吗?

把苹果盖起来,无法看到苹果的个数,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令人好奇的,虽然不好猜苹果的个数,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巧妙地铺垫了平均分的一堆物品具体有多少个并不重要,重点要研究平均分份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在概念课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本节课先后2次安排学生通过操作逐步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1)在复习阶段设计了“用你手中的学具能得到哪些分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对分数的已有认识。

(2)在学习新知阶段设计了“请大家用纸袋内的学习材料动手分一分,然后用分数来表示你想要的部分。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用填表的形式记录讨论结果。”学生通过操作领悟到平均分的是什么物品不重要,平均分的是1个物品还是多个物品组成的群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均分了几份,我们要表示的是几份,学生在几十分钟的学习探索中,能对分数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应归功于大量的数学活动。

3、《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发展性,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有个性的过程。让概念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1)本课在设计2次动手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开发度。表现在学习材料是开放的,即每组学具的物品不同,多少也不同。使每组学生的操作结果各不相同。

(2)在理解单位“1”时,具有一定的开发度。表现在分组探讨前面的谈话:“如果这不是一堆苹果,是一堆棋子、一堆卡片、一堆硬币……,你们能通过不同的分法,得到不同的分数吗?”以及抽象概括,构建新知时设问:“既然与分的是什么、是多少没关系,那么我们给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以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起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单位“1”。单位“1”除了可以是这些,还可以是哪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分五年制和六年制两种。从1993年到现在,这套教材在全国大面积 试用已经接近一个周期了。为了探讨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本文想就这套教材在研究、编写和试用中的一些情况,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一、研究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是在研究以往的教材以及改革实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一)70年代的改革

1977年拨乱反正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亲自过问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新教材。当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有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 根据“精选、增加、渗透”六字方针更新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改进了体系结构,提倡培养学生能力。

这个时期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较以前的教材有明显的进步,从内容到编写思想都更加体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学科名称也由算术改为数学。它反映了近代数学的发展,以及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较快地跟上了国际 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这套教材在80年代初经过适当调整,一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成为全国通用的小学 数学教材,直至近几年才逐年更新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它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套教材,也是改革步子较大的一套教材。

(二)80年代不断深入的研究

随着教材的逐步完善和稳定,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钻研教材和教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更好地体现了教与学的规律,对数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课程和教材的 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为了把教学实践中取得的好经验吸收到教材中来,推动全国大面积学校的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自1984年起又开始了新的研究,并以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名义编写了一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这套教材着重从 改革数与计算以及应用题的教学研究做起,突出的特点是更加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也根据8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引入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引入估 算,加强心算,加强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加强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联系实际等。

(三)教材改革研究的实验与推广

实验教材采取边编写、边试教、边修改、逐步推广的方式不断地完善。开始,先由教材编写人员写出初稿,在北京的两所学校试教。在试教过程中,编写人员深入课堂,与授课教师和教研人员及时进行研究,重大问 题利用不同班级进行不同的试教,然后在试教的基础上把初稿修改成正式的实验教材,在较大的范围内继续实验。到80年代末,实验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几百个班级。通过大面积试用,反 映较好,学生水平普遍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二、主要的改革

在上述实验教材研究的基础上,90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进一步吸收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先进经验,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供全国大部分地区试用。这次编写的教材较以往的全国通用教材又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的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数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门科学,而且哪些数学知识是大多数人最常用和最基础的,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小学数学中,数与计算是最基本的内容,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会计算,但是要掌握哪些计算,掌握到何种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是有变化的。由于计算机等计算工具的普及,学生用纸和笔做计算的要求必 须进行改革。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教材中,保留了最基础的计算要求,同时降低了大数目计算与多步骤繁难计算的要求。然而这只是改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情况的变化,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之后,必须对 其结果有清醒的认识。这就要求人们要有较强的数意识和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够对工具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做出估计,并对其是否合理做出解释。因此,新教材引入了一些有关估算的教学内容。

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历 史上还是第一次。另外,为了提高学生根据不同条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中还加强了心算和简便计算的内容。

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大量信息以各式各样的数据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收集有用的数据,怎样整理、分析信息,得出有用的结论,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教材,加强了统计思想 的渗透,在表现形式上注意强调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侧重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图和分析数据,同时降低了制图、制表的教学要求。

在联系实际方面,新教材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有很多新知识的出现都是由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问题引入,删除了过时的繁杂的人为编造的题目,增加了一些联系实际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 问题,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在有些例题的后面或者练习题中,还增加了启发学生联想的问题,以利于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说70年代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在内容更新方面比较显著的话,那么90年代初编写的这套义务教育新教材,明显的特点就是侧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中以适当的复习题、准备题和启发性问题,并伴 以生动的插图呈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由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

例如,教材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鼓励学生抽象概括。在引入新概念时,强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时是亲自动手触摸或摆弄)实物或教学材料,归纳概括它们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或图形特征,让学生通过亲身 活动来感知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些内容在举例揭示出一些规律性之后,后面就不再以例题的形式重复讲解,而让学生自己迁移类推,举一反三(有时是在例题中留出空白,或在练习中引入变 式题)。这样处理是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达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

另外,教材在有些内容教学之后,还经常出现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想。如对于同样的问题,能不能改变思路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或者改变原题中的条件,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这样处理是为了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 不断求异或联想的积极思维状态,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使学到的知识不是生吞活剥的,而是经过自己反复地琢磨和回味,重新组织加工而掌握的。

(三)改进教材的结构与编排体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儿童学习的认识规律,便于他们循序渐进地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新教材改进了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编排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对一些内容适当地增加了循环。

例如,把以前数与计算的内容分四个 阶段改为分五个阶段。这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易于由浅入深地掌握数系的构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计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放在较小的数的范围内,削减数值较大的笔算训练。又如,把有些几何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 知识的教学内容提前分散出现,在低年级增加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中年级和高年级分几次出现收集数据、认识图表等统计初步知识,以达到加强实验几何的教学、加强统计思想逐步渗透的目的。

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地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教科书的练习中,除了结合正在学习的内容安排习题之外,还安排了与以前学过的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且随着新内容的学习有所提高。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 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循环出现、滚动前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提高。

(四)注意发展学生认识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极其广泛。80年代英美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数学教育家提出“数学教育应当以问题 解决为核心”的观点以后,立即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至今仍然还有很多人在研究。但是应当注意,这种“问题解决”并不仅仅限于简单地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像以往教材中以求解为主要目的的应 用题。自古以来人们对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经常给予很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数学中有许多定理、公式和各种结论可以被直接应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很多认识世界、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以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注意把前人总结的现成知识以结论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够重视。这样教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的。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但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 ,教给学生探索规律、抽象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好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首要的,但是我们不能把知识简单地灌到学生的脑子里,而要使他们在打好“双基”的同时,学会认识事物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为此,新教材在展现知识时都尽可能地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或者通过有目的的操作活动,引出数量关系或图形概念,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与实际联系的认识。另外,在应用题教学中,为了使所学的数学与真实问 题更加靠近,引入了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以培养学生从众多信息中选取有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引入了 “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

另外,在统计初步知识中降低了制图表的技能要求,侧重教给学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这些都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使教学适应时代发展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尝试。



三、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这套小学数学教材在这几年的试用中,仍有很多教师对教材的变化表现出非常不适应。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教材改革的现代化与可接受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笔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应当反映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改革 中课程和教材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应当是由有关教育部门组织各界的有关专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认真确定的,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一方面,课程和教材的研究 应当走在一般人的认识水平的前面,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教学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在某些方面可能与人们以往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它反映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预期的教育目标,关系着这个国 家对本民族未来人才素质水平的要求。按照邓小平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应当着眼于未来,应当学习和研究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在实施时又 要注意适当和得法,具体的安排要适当,使大多数教师、学生都能接受。记得在“拨乱反正”后的一次教材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看来,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当然,也不能脱离 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指示谈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从根本抓起,就要奋起直追,但也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国情。然而,考虑国情并不等于消极地等待,而是努力创造条件去实现。这两者必须 统筹兼顾,绝不可只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

因此,研究工作必须走在一般人认识的前面,研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同时也要研究它的可接受性。研究改革的可接受性,应当是教育现代化前提下如何前进的可接受性,而不是迁就现状的可接受性。随着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与更新。更新既包括删减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调整其教学要求,也包括引进一些新的内容,并在原有内容中增加或渗透一些新的思想。这就是说,内容的更新并不是简单地做 加减法,而是要根据新的形势对教学内容重新选择和安排。

例如,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更新这项内容时,繁杂的大数目计算必须删除,它可以被先进的计算工具所替代。但是,在删除不必要的计算内容之后,还须保留哪些计算,保留下来的怎么教 ,还有哪些需要加强,都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估算,加强心算和灵活计算,就是适应这方面需要的更新。另外,在繁杂的过时的应用题被删除之后,应当怎样教应用题,改革的方 向是什么,也是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以往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一般都是给出恰好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往往习惯于套用例题的模式或类型解答,容易形成死套类型的解题习惯。这样培养的能力只是书本习题的解答能力, 而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传统应用题的基础上增加有多余条件的题目,并增加了一些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从有关情景中抽取有用数据、解答问题的能力。

然而,像这样的一些内容更新,在试教中被很多教师认为是难教的内容,被视为多余负担而予以排斥。我认为这样的改革并没有错,在试教中出现的不适应,可能出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内容教材处理得可能还 不够得当,使教师不易把握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

比如引入估算,是学习近似计算的技能呢,还是着重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能力呢,教材中反应得还不够清楚。二是对于引入这些内容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向广大教师宣 传得还不够,很多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目的上,而不大关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能够把那么多转了几道弯的传统算术题教得很好,难道就不能指导学生学好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吗?因 此,我认为即使试教中这些改革的结果还不够理想,也仍然是需要坚持的,今后只是要在以前的不足之处多加努力罢了。

(二)改革中的借鉴与创新

我们在改革中研究外国的先进经验时,要注意保持我国教育的长处,要研究和创造我们自己的东西。长期以来,由于我们重视“双基”教学,我们的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方面一直比较好。但我们比较侧重 知识的结论和法则,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重视不够,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长处。一些国家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物, 观察、思考和探索,发现规律,由此来获取新知识。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借鉴不等于照搬,要注意适当和得法。由于我们与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有些教学内容,按我们传统的方法教学很有效, 就不一定要学别人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研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考虑自己的改革方案,开创我们自己的新道路。

比如,西方国家教学乘法表,就不如我们教乘法口诀简便易行。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这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操作活动,把实物数量与抽象关系 对应起来,明白一个5是多少,两个5是多少……,由此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又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或操作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理解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操作活动、直观教学,又要在一定的阶段适时提高,加以抽象。也就是说,学生的这些活动应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并及时加以概括和总结,否则就会使学生学不到应有的东西,不能 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这是我们与西方国家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显著不同。

这就是说,教学还是应当“教学有法”,好的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过去我们的主要问 题,是在“教无定法”上存在着很大不足。我们总是不善于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引导他们提高,而是要求学生一律按照我们设计好的思路来理解学习的内容。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可以看做是 一种常识。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即其自身的常识。教育者应使学习者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他把数学教育中这样的认识过程叫做数学化。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应当大力提倡这样的数 学化过程。

在改进教法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有不少新的处理,一般是用插图或启发性问题来呈现的。这是提示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然而,试教中有很多教 师对这种做法不理解,一是认为这样做太浪费时间,二是认为这样做很难控制教学,不如直接将过程和结果一并告诉学生来得容易。出现这种反应,并不是说这样做不适合中国实际,我认为除了教材仍需要继续改进以外 ,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多人的教育观念还有待于更新。

再有,新教材另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在整个教材结构上进一步加强了知识循环出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方面,国外很多教材与我们以往的教材差别很大,但新教材这样做并不是完全模仿外国的经验, 而是在研究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人研究数学的方式和特点,重新适当安排的结果。

人的学习是不可能一次完成的。知识的多次再现,并相互沟通内在联系,能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前我国的数学教学总是习惯于把某一知识系统地从头讲到尾,结果是有些内容在低年级学生接受不 了,到了高年级学起来又感到时间紧张,不能充分理解,只好记住结论,这样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新教材中,把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等内容,都做了适当的分散处理。有 的提前孕伏,有的分成几个层次出现,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龄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深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试教中教师对这方面变化的反应也不十分理想。很多教师认为难以把握每个阶段的教学要求,经常是在前面就把应在后一阶段教学的内容全都教完,结果使学生感到很吃力,纷纷表示最好恢复原来的编排,把有关知 识一次出现为好。我认为这一改革的方向仍然需要坚持。今后需要进一步做的是,内容分散处理之后,还要进一步把每个层次的教学分寸搞清楚,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便于操作。

总之,有些教了多少年的内容并不是不能够改革的,引入的一些新内容和新思想也并非是不可接受的,只是需要我们继续做一些细致的工作,进一步创造条件去实现。

(三)课程教材改革与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是影响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必须与课程教材的改革同步进行。要真正落实课程改革,没有广大教师的理解和配合是绝对不行的。

首先,师资培训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必须使广大教师了解课程教材改革的问题所在,弄清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在学校里教这些数学,怎样才能教好这些数学,以及怎样才算教好了这些数学。随着时 代的前进,教材中更新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讲可能是生疏的,但还不是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所习惯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一般认为,在学校里教数学主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主要是看书本上的内容学生会了多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关心很少。在如今的数学教育中,这是远远不够的。据 有关方面预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知识量将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学生将面对大量由他们独立处理的新问题,终身学习的特点将越来越明显。这样,学校里的教师就不能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应 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指导学生学会探索和归纳数学规律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这就需要 广大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无论是按照传统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教下去,还是把新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教,都不能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需要。

其次,要培训教师学会指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启发思考的问题和说明(有些是用图解的方式表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这都是给教师如何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供的范例,而不是让学生记忆复述的内容,也并不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步骤或说明来教。再有,新教材计算题中的简便灵活计算的方法步骤、应用题中的一题多解等,都是属于提示教师 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的范例,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必须记忆的内容。其中,有很多是一线教师创造的好经验,编入教科书中是为了给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有参考和选择的余地。

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可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可以参考教科书上提供的思路,也可以利用其他相关的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回 答的语言可以与教科书上的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要启动学生自己的思维,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和归纳新知识或新规律,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结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背结论,而是让 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结论。当然,数学中有些重要的结论和公式还是需要记的,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记忆。问题是我们现在让学生记忆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必要!教材中的一些新处理带有帮助和指导教师教学的作用。 这样的处理好不好,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但是无论教材怎样处理,让教师学会进行指导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

(四)关于学生成绩评价问题

学生成绩的评价也是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不能再详谈了。由于现在教育中的选拔还不可能避免,有选拔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负担,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减轻学生那些无益 的负担,能否研究一下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少考一些只看结论的东西,而设法多检测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和能力。

谈到评价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教科书的功能问题。这也关系到今后怎样才能编好教科书。笔者认为,教科书最好不要与考试挂得太紧。多年来,教科书似乎一直被看做教学之本,甚至还成为考试之本。这样有利有 弊。利在可以借教科书体现教学要求,为新教师和有困难的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便。弊在这样做,教材只能编得很死,灵活性很难实现,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发展。现在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当允许教科 书在编写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围绕国家规定的数学目标,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途径呈现知识,编出不同特色的教材。在这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做一些改革?比如,可否制定各学科比较细致的课程标准,规定哪个阶 段的学生,应在哪一方面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作为教师掌握教学要求和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这样,教科书就可以只作为给教师提供不同的教法,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范例的资源,避免凡是上了书的就必须学、必须 背,所有学生一刀切的弊病。

综上所述,课程教材的改革并非易事。数学教材的改革必须要充分地研究今天数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还要深入地研究我国的实际,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经验。改革应是不断向前的,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要坚 持,同时又要准备做有计划的试验、调整和完善,课程教材改革应是循序渐进的,要一步步地来。

1.曹飞羽著:《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丁尔升主编:《现代数学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严士健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著:《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义务教育教材的研究与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学会,怎样学,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稍有不从就要受到教师的指责,这种形式下教育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刻体会到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一、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

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在做着费力而不受学生欢迎的事。有的不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生学习时的需要,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愿组织教学,学生处于服从地位,造成了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我们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讲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思维方式、准确快速的分析推理;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将促使他们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未来教师的身份要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要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使其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着复杂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是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思维不活跃,没有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要从传统的只注重动口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即动口,又动手,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把动手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要通过让学生数具体实物的个数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分数时,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几何初步知识”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分析、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的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课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否则,在沉闷的环境中,学生思维就要受到压抑,创新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与生活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新世纪(版)数学(1~6年级)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尔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猜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G·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1.猜想在新课引入中的运用。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独有的魅力,能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如在“圆面积的计算”教学中,先让学生猜一猜圆面积大约在什么范围呢?如图所示,边观察,边猜想。

提问: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r2)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4r2)猜一猜圆面积大约在什么范围呢?(圆面积<4r2)。教师问:比4r2 小一点,那到底是多少呢?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解决这个问题。这样通过猜想,使学生初步勾勒出知识的轮廓,从整体上了解所学的内容,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2.“猜想”在新知学习中的运用。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得出结论。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对于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还围成这个圆。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猜想。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由此可见,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

3.“猜想”在新知巩固中的运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疏通学生潜能涌动的通道,以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想,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的最佳环节之一——知识巩固阶段,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概念、性质),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路,从而获得突破性的结论。如我经常设计一些活泼的情境题、开放题,引导学生猜想,有这样一道题:“学校围墙外面是大片草地,一只羊拴在桩上,绳净长5米,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学生们动手寻找答案,很快学生提出猜想:“要求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就是求以绳长5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提出的猜想更为新颖别致、别出心裁。他说:“羊吃草有无数种情况。”并画出了一组图形,

这种由图形表达的结论充分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对他猜想的构思、生成过程及其所经历的体验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可见,老师在教学中利用猜想,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1:5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几年来,我们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进行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研究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模式的一般程序一定要符合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应符合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即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

第二,应符合认知的心理过程。

第三,应符合数学教育的基本过程

据此,我们构建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

1.提出问题。

(l)教给找问题的方法。

①在知识的“来龙”上找。

如果对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对,就可提出“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

②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

如果对某一事物究竟有哪些特征,说不出或不能说完整的,那就在此提问。

③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

④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在此提问。

⑤在知识的“去脉”上找。

如果学习某个知识不了解它的作用,也一样可以提问。

(2)教给提问题的方法。

①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

②反问法。

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③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例如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便可联系“6、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8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等等。

④联系实际法。

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3)指明提问题的方向。

引导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教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为此,让学生提问题还要学生指明提问方向,尽量把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这样为学生指明提问方向,首先拿出一个长方体、边在桌上滚动边问:“这样容易滚动吗?”当学生回答不易滚动后,又问:“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变得容易滚动?”这样就把学生的提问导向:能否把长方体的棱削掉?能否在长方体的外面套上一个圆形体(即圆柱)等等。

2.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那么、如何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呢?

(l)建立学习小组。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实验中面临着学生学习水平不一致的问题。如何让不同发展水平学生都能解决问题呢?我们引进了小组学习的方法,即学生以4人为一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教师一方面巡视并聆听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注意收集学生在讨论中不会理解的知识、思维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信息,以便确定讲解的切入点。

(2)激励自主探索。

既然“问题解决”是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那么在解决问题时就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还学生自主权,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行解决。

(3)注重学具操作。

“认识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以手(皮亚杰语)”。事实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来解决。如学生所提的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急于将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将自制的圆柱上下底面剪下来,让他们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检验圆柱上下底面的面积是否相等?这样,学生在积极的探索、讨论中,就从①上下两底面叠起来,是否重合;②上下两底面的半径(直径、周长),是否相等;③下上两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的方法中得出:圆柱上下两底面面积相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动眼,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教过程与方法。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一些比较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和常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不要把过程与方法讲得过分精细、强调得过分强烈。我们认为,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清楚的认识;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对计划作适时的调整和补充);回顾与总结。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有:画图;分类;转化;类比,联想;建立模式;估计和猜测;寻找不同解法;检验。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有章可循,有道可走。

3.应用问题

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不仅要弄请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所想的问题,所学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还要从如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1)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测定等。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所学知识到社会实践中应用的机会。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后,我们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量一量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回到家里量一量各种家具的长、宽;量一量爸爸、妈妈的身高,等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应用到问题情境中。

教学要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沟通教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以后,可以编制这样的题目:

(1)小英把积攒的零用钱120元从1998年10月l日开始在储蓄所存定期一年,那么到1999年10月1日,她可以得到多少元?

这样的问题,新鲜有趣,与生活贴近,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自觉地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通过学习思考、调查访问、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一些金融知识。从而增长见识,培养了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3)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说出来,写下来,通过交流、评比,提高他们到实践中去学数学的自觉性。三、四年级学生,我们要求他们用简单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有层次地说明思考问题的过程,边操作、边解释、能质疑;五年组学生,我们则要求他们能使用学过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讲明算理,质疑问难,对不同意见能展开讨论,还可以撰写数学札记,数学小论文等。

通过三年来的实验,我们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教师的业务钻研得以促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几年来,我们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进行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研究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模式的一般程序一定要符合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应符合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即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

第二,应符合认知的心理过程。

第三,应符合数学教育的基本过程

据此,我们构建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

1.提出问题。

(l)教给找问题的方法。

①在知识的“来龙”上找。

如果对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对,就可提出“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

②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

如果对某一事物究竟有哪些特征,说不出或不能说完整的,那就在此提问。

③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

④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在此提问。

⑤在知识的“去脉”上找。

如果学习某个知识不了解它的作用,也一样可以提问。

(2)教给提问题的方法。

①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

②反问法。

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③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例如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便可联系“6、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8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等等。

④联系实际法。

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3)指明提问题的方向。

引导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教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为此,让学生提问题还要学生指明提问方向,尽量把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这样为学生指明提问方向,首先拿出一个长方体、边在桌上滚动边问:“这样容易滚动吗?”当学生回答不易滚动后,又问:“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变得容易滚动?”这样就把学生的提问导向:能否把长方体的棱削掉?能否在长方体的外面套上一个圆形体(即圆柱)等等。

2.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那么、如何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呢?

(l)建立学习小组。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实验中面临着学生学习水平不一致的问题。如何让不同发展水平学生都能解决问题呢?我们引进了小组学习的方法,即学生以4人为一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教师一方面巡视并聆听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注意收集学生在讨论中不会理解的知识、思维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信息,以便确定讲解的切入点。

(2)激励自主探索。

既然“问题解决”是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那么在解决问题时就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还学生自主权,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行解决。

(3)注重学具操作。

“认识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以手(皮亚杰语)”。事实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来解决。如学生所提的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急于将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将自制的圆柱上下底面剪下来,让他们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检验圆柱上下底面的面积是否相等?这样,学生在积极的探索、讨论中,就从①上下两底面叠起来,是否重合;②上下两底面的半径(直径、周长),是否相等;③下上两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的方法中得出:圆柱上下两底面面积相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动眼,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教过程与方法。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一些比较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和常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不要把过程与方法讲得过分精细、强调得过分强烈。我们认为,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清楚的认识;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对计划作适时的调整和补充);回顾与总结。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有:画图;分类;转化;类比,联想;建立模式;估计和猜测;寻找不同解法;检验。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有章可循,有道可走。

3.应用问题

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不仅要弄请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所想的问题,所学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还要从如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1)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测定等。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所学知识到社会实践中应用的机会。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后,我们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量一量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回到家里量一量各种家具的长、宽;量一量爸爸、妈妈的身高,等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应用到问题情境中。

教学要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沟通教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以后,可以编制这样的题目:

(1)小英把积攒的零用钱120元从1998年10月l日开始在储蓄所存定期一年,那么到1999年10月1日,她可以得到多少元?

这样的问题,新鲜有趣,与生活贴近,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自觉地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通过学习思考、调查访问、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一些金融知识。从而增长见识,培养了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3)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说出来,写下来,通过交流、评比,提高他们到实践中去学数学的自觉性。三、四年级学生,我们要求他们用简单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有层次地说明思考问题的过程,边操作、边解释、能质疑;五年组学生,我们则要求他们能使用学过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讲明算理,质疑问难,对不同意见能展开讨论,还可以撰写数学札记,数学小论文等。

通过三年来的实验,我们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教师的业务钻研得以促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谈新课程实验中的教学体会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不断地改革更新,、数学教学目标,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此,在新课程实验中谈点体会:

一、             设置问题情境化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一年级学生从无知好动的幼儿转变为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新教材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在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如:第一册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想象、猜测的特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再现,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真实、有趣地展现出来,特别易于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方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0”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全班同学吹泡泡,学生边吹边数、教室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会儿泡泡没有啦,这时我抓住时机,谁能讲一讲你吹了几个泡泡?现在有几个泡泡?全破了、没有了;没有用什么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知识。从而揭示课题,紧接着再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数一数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小猫各钓几条鱼?当学生讲第四只猫没有钓着时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充分让学生体会把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             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一年级教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用“分苹果”,学习得数为“0”的减法用“小猫吃鱼”,学习“5”以内的减法用“摘果子”,认识时间用“小明的一天”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使学生学习既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             学习方式活动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教学“大家来锻炼”时,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校园让他们发现身边的数学,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再解决问题。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时,让学生摆一摆、涂一涂,在摆和涂中去发现加法和减法算式。悟出方法,既发展思维,又开发智力。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正如孔子说:“如之者,不如好之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实验教材特别重视游戏活动,如:“猜数游戏”,“出手指游戏”,“帮小动物找家游戏”,“下棋游戏”等,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发现方法,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3、重视模拟活动。好奇也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模拟活动。如:教学“认识前后”设置模拟赛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模拟父母整理房间,模拟宇航员“游星空”,“数星星”,提出数学问题,在情理交融中达到迅速理解,使课堂唤发出生机与活力。

4、重视合作交流活动。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学时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找到方法。

5、重视评价活动。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对知识、对问题的反馈。评价的手段,首先用教师的反馈评价影响带动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教师的反馈要全面、具体、民主,评价要公正、合理、具有激励性,使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如“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你觉得自己的解法正确吗?你选用的方法最好吗?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开展互评,既要会评价自己,还要会评价别人,发挥评价地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         运用知识实践化

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学习,在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中解决问题。如:教学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放手让学生去实践,通过自己涂一涂总结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当学生初步学会统计知识后,放手让他们去统计自己的身边的数量,如:春、夏、秋、冬的衣服各几件,春夏秋冬的裤子几条、鞋几双。小书架上的书,家中餐具、一月的水、电、气等。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同时在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新课程实验中,老师要带着新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所谓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它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素质的高低。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长期的培养和训练。下面,就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谈谈我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情趣。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对面积、面积单位两个概念的复习作为铺垫,然后出示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数出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由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进一步巩固了可以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较小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求学校长方形大操场的面积,也采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的方法,可以吗?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新奇:学校操场那么大,也用面积单位来一块一块地进行测量,行吗?全班同学立即展开激烈的争论,得出了“用这种办法不行”的结论。要测量操场的面积,该怎么办呢?学生陷入了深思!这时,我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已萌发,我便把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导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上。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这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二、重视过程,理解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有些概念,教材往往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以解决问题为主题,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方式组织学生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突出三点:

㈠ 观察:先用电脑显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沿着长边一个一个地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数数看,每排能摆几个?再沿着宽边照前样摆小正方形,数数看,能摆几排?

㈡ 操作探究:学生根据电脑演示过程,进行学具操作,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上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试试看,可以摆几个?

㈢ 推导结论(电脑演示、学生观察):在这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沿长边摆1个小正方形,正方形对应边长是1厘米,摆2个小正方形,对应边长是2厘米……,沿宽边摆小正方形,每摆一排,正方形对应宽边是1厘米,摆2排、3排,对应宽边是2厘米、3厘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明白:沿着这个长方形的长边每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即长边所含厘米数是5;摆3排,即宽边所含厘米数是3,可以用算式5×3=15求出一共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由此推导:在这个长方形里长边所含厘米数×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平方厘米数。从而进一步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展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进一步深刻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边长的关系;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尊重差异,科学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教会他们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快速联想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敏捷,遇到相关的问题,能“迎刃而解”。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尊重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已知长、宽,求长方形面积;填表格(已知长、宽求面积,已知面积和长<或宽>,求宽<或长>),这些分层练习题目数字较小,便于口算,采用快速抢答的形式进行练习。尽量使每一位学生在本课教学中能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合作学习,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其核心是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尽量设计一些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与他人合作.探讨,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深化练习题:(单位:  米)


你能求出如图所示的草坪面积吗?在学生明白题意以后,我做了如下提示:这个图形的面积,你能直接计算吗?(不能)我们能不能把它看成几个长方形来计算,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然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学生不断思考、争辩,全班同学很快找出下列几种方法(分别沿图中虚线处把图形分成几个长方形)


同时,我还及时鼓励发现这些方法的学生把想法讲给大家听,根据学生的讲解用电脑进行了直观演示,加深了大家的印象。这样,通过合作讨论,激活了学生思维,一道看似抽象的数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灵活运用。这样,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既开阔思路,又有利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五、分析比较.优化解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还要从中优化出最合理的解法,使其方法具有独特性。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找出四种解法以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种方法既合理又简便,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就会得到发展。

实际上,思维品质主要的四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一个教学片断只能侧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而不应该把它绝对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各项训练之中,树立起“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的思想,这样才会使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改进数学评价方法——谈“乐考”  

 
   




“乐考”是乐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它的宗旨是通过考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进一步增加情绪体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乐学”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操作考查

应用操作是知能转化、学习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能否在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手段。操作考查,作为考试形式是对传统的试卷考试的大胆改革。

如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内容的考查,以往单用试卷考查,有的学生可得一百分,而实际应用能力很差,对生活实际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及其体积、表面积认识不清,缺乏实际计算能力。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一张试卷考查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应用,发给每个学生两张铅画纸,让学生按下列要求操作:

⑴制作:①做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纸盒;②做一个棱长0.3分米的无盖的正方体纸盒;

⑵计算:分别计算这两个纸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⑶应用:将正方体纸盒里装满黄沙,再倒入长方体纸盒中,求长方体纸盒中的沙高是多少。在考查过程中学生饶有兴趣地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粘一粘、算一算,人人认真操作。这样考查不仅了解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如二年级学完《小时、分、秒》这一内容后,我认为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钟面,并在钟面上根据要求操作,拨出时刻,读出时间,说出经过的时间等。在学完《米、分米、厘米》后,要让学生自己选用单位去量黑板的长,桌面的宽,铅笔的长,书本的厚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

2、活动考查

即开展一次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这种考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考查效果。

例如考查一年级学生对《元、角、分》和《加、减法应用题》的掌握情况,笔者认为应开展了一次“我当小小营业员”的活动,“比一比谁付钱快,谁找钱快”。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定数量的“人民币”。教师公布练习本、铅笔小刀、橡皮等文具用品的单价后,由学生用钱去买文具用品。大家轮流当“营业员”,可由老师指定购买物品,也可由学生自定购买物品,老师或学生当场给“营业员”评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兴趣很浓,人人争当营业员,既接受了知识考查,又进一步知道了知识的用途,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又如三年级学生学完珠算加法、减法和珠算乘法后,可以特意请来一位学生家长(商店会计)作主考,搞一次“谁是优秀小会计”的竞赛活动,先给每个学生发两张发票,要求学生根据发票上的物品项目、单价、数量,算出总价,算好后记上时间,当场由“主考”评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同学们既紧张、认真,又轻松愉快。

3、创造考查

创造考查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发挥才能的舞台,通过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应用实践、创造、制作,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

如在考查统计图表这一部分知识时,我认为应要求学生制作一张统计表或统计图,形式和内容都自己定,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制成统计图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学生所制作的图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表美观,比以前试卷考查质量高。

在课外还可以采用编制“数学小报”,出一张数学试卷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如某一章节或几个章节学完后,要求学生按学习的内容办一张数学小报,然后由教师或同学从数学小报的内容、形式、版面设计进行评分;有时要求学生按学过的某一章节出一张数学试卷,由教师按试卷的内容、形式进行评分,作为单元测试成绩。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促使学生去复习知识、整理知识、概括知识。

实践证明,改进评价方法,寓考于乐,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更轻松愉快地学习,可达到减轻负担,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质量的目的。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激趣 合作 探索 创新——“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可行性:

1、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2、课堂实践证明: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模式初探

1、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1)转变观念,迎接“合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对学生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及感知模式转变带来的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的投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2)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六人一小组。这样,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3)不断丰富,激发“合作”:不但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而且经常利用一些活动,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内成员巩固当天学习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同做一件好事,每周变换一次日记,每周搞一次小组娱乐活动,实施组际对抗赛等等,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同时也对小组合作的认识趋于一致,兴趣激增,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贯串教学始终

(1)复习中创设情境

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对旧知的唤醒,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结论尽管已正被广大教师日益接受,但往往体现在新授比较多,而复习中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大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了。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如笔者在教学“比的认识”时,通过出示一面长3分米、宽2分米的小红旗,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进行比较长和宽的关系,经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上有两种关系:比差和比倍。这样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参与,一方面复习了比较的方法,完善了原来的认知结构;同时在热烈的讨论中进入了一个新的环节——新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再如在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在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下讨论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得到了“石块占空间”,这样“占空间”就成了新知的起点。情境导入越来越在课堂中得以体现,而适时引入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发现与解决问题,从形式上更为活泼,从心理上也是一种促进。

(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题的研究重点。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具体实施分以下四个步骤:A、独立思考: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B、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这其中还包括小组内的合作操作、启迪思维、开拓创新、锻炼能力。C、组际交流: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通过组际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D、引导评价: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往往又容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课堂中,只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样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而后因适当的“收”,集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质疑问题,以求开拓创新。

例如教学“在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一道开放题时,教师依次出示了以下几个极富思考性的问题及环节:(1)请每一位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与众不同的数。(2)请每位同学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汇报。(3)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的可以问,前面说过的后面就不要重复。(4)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全班汇报。(5)全班交流。再如三年级中“估一估”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在讲授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对高高的一摞本子进行估算、展开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离正确的本数最接近。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汇报时的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3)练习中提高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中,教师选择了队旗这一几何图形,让学生对于计算的方法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由于解法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同时在小组讨论中,还能互相启发与提示,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再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讨论,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学生们有的放是,讨论中能把新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进行了发散性的推广。

(4)小结中评价提高

教师的期待与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如在教学“比的性质”中,教师提问:在相等的几个比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及交流中先后得出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经评价补充成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讨论评价后又补充出“零除外”这一重点词。这样一个讨论、评价与补充的转化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成功的积极性。又如教学中对新授进行小结时,往往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既让每一位学生回顾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概括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5)几个注意点:

A、小组讨论中的思考题要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操作性与思考性。

B、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讨论中教师可适时参与,捕捉相关的教学信息,辅导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

C、教给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别人发言时的注意倾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等。

四、存在的问题:

1、时机的把握:由于受教材、教室等一些传统教学材料及条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课(计算、应用题及几何知识)的是否都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室如何进行更为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讨论?

2、理论的指导:在心理学中合作、交往等心理现象的相关研究;兄弟学校及国外教学这方面的现状研究;如何借鉴目前部分地区正在试点推广的“小班化”教学的已有经验等。

当然,以上只是本课题初步实施阶段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一教学模式的探讨、实验还将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同行给予热情的指导,谢谢。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训练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的重要一环,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高要求。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动、好胜。如何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喜欢学数学,是备课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创情激趣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起于“导”。导入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如果能以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教学小游戏、以讲述生动的小故事、以设置悬念情境等方法来激趣引入,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如在教学“得数是11的加法时,课前先印好”圈十”卡片图,如:




新授前进行“圈十”游戏:每小组发三幅图,同学们边圈画边交流。然后,各组同学举起圈好的图让大家观察,再说一说圈的过程:每幅图是怎样圈的?圈内有几个?圈外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说完引出新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地积”、“面积”时,组织学生到户外参观或实地测量,课堂上再揭示新知,组织讨论。实践活动适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新知的欲望,同时也为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2.设疑激趣

思始于疑,我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如教学比和比例一章,首先提出:一棵很高的大树,不用爬上树梢,你量出树的高度吗?一座很高的塔,不爬上塔,你能量出塔的高吗?你能在地图上量出昆明到北京或昆明到上海相距多少千米吗?这些知识和方法就在比和比例一章里。学好这一章,不仅能解决以上的问题,还能认识掌握一种题的新思路。提出这些新奇小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目标引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要充分运用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揭示学习目标,并注意把具体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兴趣转化为志趣,成为学习的永恒动力。

如在教学“数的整除”知识时,介绍给学生这样的知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数论是皇后头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部分知识学好了,可以为大家学好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基础。长大以后,象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样,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付出努力。学习珠算时,首先举出中国的神算子的传奇事例,介绍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功能,但是,经过比赛,做加减法还是我国的祖先发明的算盘有时比计算机算得快。算盘不仅是很好的计算工具,而且是一种能开发儿童智力的学具。学习珠算能提高口算笔算能力。现在世界各国的小学生都在学习珠算。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珠算的兴趣。

二.启思

1.设问引思

如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我注意在教材的重难点设计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发现新知识。

例如梯形面积一课,设问: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4.你能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吗?这样引导学生探索。

再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出示课题后,设问:

1.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2.异分母分数怎样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议论、试做。

2.操作促思

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我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探学具,用10个小圆片当作苹果,用2个两圆片当作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同学们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教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不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就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很好的基础。

再如,教学“圆环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各自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下来,再以这个圆为圆心,画一个半径小于6厘米的圆,并剪去内圆,这样就等到一个“圆环”。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进而思考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公式推导,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尝到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三.巧练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是教师接收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的设计体现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度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使练习达到精练高产,必须巧练。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课本中与本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习题的设置意图,难易程度;另一方面为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增设一些单项练习题型。还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然后精选习题,编制练习的程序,使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这时就变化题型和练习方式,适当地补充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48=6……30

585÷(  )=16……25

2.12) ̄48 ̄,要求在商中间有0,□里可填哪几个数?为什么?

3.5600÷(  )=(  )

上面算式中的除数只能是两位数,商是整数,设有余数,你能写出多少符合要求的算式?

4.(  )÷879=(   )

上面算式中的被除数是四位数,商是一位数,算式中没有重复的数字,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这样计算不是靠大数目的复杂计算来增强难度,而是靠灵活地运用解决问题,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而充分地交给学生,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大纲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一代的需要。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试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型与组织形式  

 
   





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
课型与组织形式
--对杜威活动课程理论的再认识
李维兵
    摘要 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及其追随者构建了以活动为主的课程改革思想,为活动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活动课程正式列入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集体活动;以及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几种常用课型:数学游戏活动课、数学阅读训练活动课、数学文艺活动课、数学动手操作活动课、数学思维训练活动课、数学应用实践活动课、数学竞赛辅导活动课。

    关键词 杜威 小学数学 活动课 课型 组织形式

    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在批判了近代以来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基本观点。杜威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对于儿童生长来说,一切科目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以服务于生长的各种需要衡量其价值。个性、性格比教材更重要。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自我实现,才是目标。而且,教材对儿童永远不是从外面灌进去。学习是主动的。它包含着心理的积极开展。它包括着从心理内部开始的有机的同化作用。毫不夸张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
    于是,杜威指出,要让儿童由做事而学习 “做中学”。他说:“细心考察一下学校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算术、阅读、地理、物理或外国语的教学,将会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所以有效,全靠它们返回到校外日常生活中引起学生思维的情境。它们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自然地学到了东西。”杜威认为教学法的第一要素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经验和情境 一个使学生真正感到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道德应当排除某些错误做法,如按照明确的批示和命令进行的活动,或复制现成的模型,不许有所更改;过分地控制过程和材料。这是因为过分地呵护或者控制可能会减少学生的错误,但也就同时剥夺了学生独立选择和判断的机会与权利,就要限制学生的首创精神,甚至使学生失去在复杂情景中生活的能力。因此,他全面批判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传统课程观念,提出了活动为主的课程思想。他在《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这篇文章中阐释了自己的“活动课程”理论。他说:“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方式。学校所以采用游戏和主动的作业,使在课程中占一明确的位置,是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非临时的权宜之计和片刻的愉快惬意。”杜威在这同一篇文章中曾列举了大量的可用于活动课程的作业。
    在我国,活动课程的思想源远流长,这其中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代表。回顾上个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早在20年代,我国就曾经受到过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活动课程思想的影响,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及实践。解放后,我国曾进行过多次的课程改革,并强调教育要面向社会,理论要联系实际,明确了将活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最显著的特征是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共同纳入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依据《课程计划》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又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并几易其稿,自此,有关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在教育界掀起一股春风,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也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焦点。
为此,我校于一九九四年拟定并实施了《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数学活动课程规划》和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数学活动课程活动方式指导意见》,正式把数学活动课纳入到学校总课程体系中。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探讨,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一、数学活动课的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特征,我们开展的数学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集体活动。
    1.个体活动。
    个体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个体活动主要适于数学尖子生主要完成选修的数学活动课程内容,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及早发现数学人才、培养数学人才。个体活动的最突出优势在于使每个学生个体在各方面的提高和锻炼都较有保证,因为活动是独立的,数学任务的完成和数学作品的产生或其中某个部分的制作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虽然个体活动的形式不是活动课经常采用的形式,但必须考虑在整个活动中要为个体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之与小组和集体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发挥效益。
    2.小组活动。
     对于数学活动课来讲,小组活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经常采用的形式,通常无论什么内容的活动,都可以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个体和集体活动大多穿插在小组活动之中。小组活动是指在统一的时间内,以学生的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有专门学习某些数学内容的小组,如奥林匹克数学小组、数学门诊部等,也有综合性的数学兴趣小组。小组活动通常是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有固定的活动时间、空间和辅导教师。小组活动按年级一般又分为低年级小组(1-2年级)、中年级小组(3-4年级)和高年级小组(5-6年级);低年级数学小组以兴趣活动为主,中年级数学小组注重普及,高年级数学小组以特长活动、创造性活动为主。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全班同学共同参加,主要完成必修的数学活动课程内容。集体活动比个体和小组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环境,以及提出了更强的人际合作的要求。集体活动适用于同一位数学教师身兼数学学科课和数学活动课两职的实情,它有利于学科课和活动课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集体活动便于组织,时间和空间以及内容的安排都有较大的灵活性,集体活动既可以安排每周一次的数学活动课,又可以配合一个活动主题集中安排。
    以上所谈的三种组织形式的选择不是绝对的,在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中,可经常轮流采用几种形式。例如,在活动开始的时候,以集体活动方式进行动员和讲座,在活动中间,交替采用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形式,在最后汇报、总结、评价时,再次采用集体活动。
    二、数学活动课的课型
    数学活动课的课型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来设计实际的课型。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课型。
    1.数学游戏活动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得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数学游戏的特点是趣味性强,又要运用数学知识,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益智活动,深受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的喜爱。数学游戏主要有数学游戏宫、数学接力赛、漫游数学王国、数学行军、数学拼板、数学套圈、猜数游戏、数学诊所、打靶计数、数学扑克等。数学游戏简单易做,师生都可以共同收集,无需花费很多时间。数学游戏课的内容多是巩固所学课本知识,发展智能。如一位数学活动课教师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猜谜语游戏:
    2.数学阅读训练活动课。
    从心理学角度讲,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追究学生的学习失误,很多是因为不读题或读题不仔细造成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几百年来被人们公认的读书真谛。的确,在实际教学中,“读”历来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却很少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读”在数学学习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数学阅读活动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数学书籍和报纸杂志,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与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疑难问题。数学阅读训练活动课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作用。
    3.数学文艺活动课。
    数学文艺活动课常以数学知识为主题召开文艺会,在班队会上演出用有关数学知识编排的文艺节目。如介绍中外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讲数学相声、朗诵数学诗歌、表演数学小品或数学川剧等活动,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向学生进行数学意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数学文艺活动课一般由班级组织,又可各年级或全校组织,此种课型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组织排练工作,参与面越广,工作越繁杂。如在一节数学文艺活动课中,一位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绕口令:
    4.数学动手操作活动课。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 在头脑中进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动手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制作直观学具、游戏材料等是数学动手操作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必须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对学生的操作成果必须给予鼓励性评价,在适当时候还可组织学生对操作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5.数学思维训练活动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开发尤为重要。在数学思维训练课中,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参与速算与巧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几何图形变换与辩认,试试你的判断能力等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发展空间观念等。此课的内容一般宽于教材,且多用于中高年级。
    6.数学应用实践活动课。
    配合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实地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内桌椅、黑板的长度,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容积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最感性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课前学生的分组、测量的内容、工具和场地的选择等,教师都需要作好计划和准备。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进行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如调查、专题采访等,使学生直接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亲自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收集各种数据作为计算和统计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数学应用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
    7.数学竞赛辅导活动课。
    教师有计划地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及早发现数学人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数学竞赛辅导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爱好、特长等,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向学生渗透一些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此课多用于由班内尖子生组成的数学小组,也可由同年级里水平较高的学生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学生自主参加组成一个集体来辅导。竞赛可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小则一个班,大则一个年级或全校,次数不能过多过滥,一学年以2次为宜。竞赛的内容有单项的口算竞赛、珠算竞赛、测量竞赛、解题竞赛等,或进行综合性竞赛。竞赛题目不宜过偏过难,力求照顾大多数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较好成绩,体验竞赛后的成功喜悦。
    在多年活动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某种活动课的课型都有它较好的组织形式和较好的适用年级,其关系如下表所示:
    当然,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课型多种多样,除以上介绍的七种常用课型外,我们还初步探索出了诊治数学病题活动课、数学成果展览活动课等。并且,在某一具体课型的理解上,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某种活动课就只是开展这一具体活动方式,而不开展其它方式的活动,而是以这一具体活动方式为主,其它活动方式为辅。


参考文献:

1.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
2.王登亚:《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小学数学教育》, 1996年第1-2期。
3.高峡、康健、丛立新、高洪源:《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
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刘世民:《西方的教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 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中注意精心设问—激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而是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
    三、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引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提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或他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这样引导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
    四、教学中注意动手实践—启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我便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先让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再摆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从而让学生看到红花的朵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算。这样通过操作,激起和诱发思维展开,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感兴趣,又真正懂得了这类应用题为什么用加法算的道理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时弊与对策  

 
   





在小学数学改革取得可喜成绩的氛围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这些倾向若不及时纠正或克服,势必越演越烈,严重阻碍数学教改的深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学的时弊“曝光”、剖析,并探索出一些基本的对策来。

一、讲风太盛
讲风太盛,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最大流弊。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名副其实地当好“讲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唯恐讲不够。这些教师把无休止地讲当作万能的法宝,唯讲至上。

讲风太盛,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①机械重复。一步一回头,时刻担心有疏漏不周的地方,自然而然的重复一通。有时为一个无关紧要的细小问题也总要纠缠几分钟方肯罢休。②照本宣科。死搬硬套教本、教参及有关教育教学报刊上的内容,把类似的内容一一搬进课堂里,教学内容成了参考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

③肆意拔高。有些教师总嫌小学课本里的内容太浅,没有“教头”,因而凭着自己的性子肆意拔高教学难度,或把高年级的内容提前到中年级来教,或把初中的内容提前到小学来教。由于难度提高了,教师也就感到“有得讲了”,于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超纲脱本”,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云里雾里,摘得稀里糊涂。

克服和纠正“讲风太盛”,关键应抓好三条。第一是认真备课,在备课时将课上要着重讲的内容写进教案,力求语言简练、明白,切忌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第二是认真学习和优化选择教法,采用那些先进的教法,克服单纯使用“讲授法”,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第三是切实控制好课堂教学结构,除在新授部分作适当讲解外,其余教学环节尽可能少讲或干脆不讲。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自我控制,你就会越来越明白“讲风太盛”不仅害学生,也害自己,真是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二、形式过多
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形式过多,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时间和效率。现在有些课,一会儿比赛,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唱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人看不懂到底是数学课还是班队活动?

有些老师还美其名曰:“愉快教育”;真叫人啼笑皆非。

形式过多也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展览型,把数学课当成了教学具的展览会。

二是热闹型,以说、跳、演等外化活动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表面、肤浅的思维过程,真正有效的思维应当是静悄消的内化过程。三是魔术型,教师表演式的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列就对、一验就灵,把思维过程全部掩盖了,学生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来龙去脉,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神秘的魔术,把学生思维活动量降到了最低限度。

要克服和纠正“形式过多”的不正之风,关键要抓两条,一是认真学好儿童心理学,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恰当地选用必要的教学形式,坚决杜绝追赶时髦、盲目效仿、华而不实的种种做法,使教学形式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载体。二是要注意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加强智力活动的内化设计与实施,使知识教学落实到思维训练上去,教学形式有力地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发展。

三、负担偏重
小学生学业负担偏重,尤其是仍然实施会考的毕业班学生,他们的负担不亚于高中考大学的学生。小学生负担偏重,也有三种形式。一是上课负担,教师照本宣科,把数学课上得枯燥无味,弄得学生听与不听左右为难;二是作业负担,数学题目超纲脱本不说,光布置的题数就让人吃惊,尤其是家庭作业,大有“题海战术”向“题洋战术”发展的趋势,使学生望“题”生畏;三是心理负担,每次作业,尤其是考试,要求越来越高,一有失误,便遭教师和家长的冷眼和冷落,学习焦虑很大。

防止“负担偏重”,一要靠教师精选习题,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盲目练习,漫无边际。二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经常性检查、督促,作业布置和作业要求要严格按年级段有关规定执行,要把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项目,防止不管不理、任其发展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关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考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竞赛、大胆创新,便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自己对小学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尝试,谈谈对主动学习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积极进行问题情境之中,自觉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课前安排这样的情境:
     电脑演示“小鸡吃食”的动画故事情节(有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现了左盘4只,右盘6只),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画面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想象和猜测的欲望。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鸡吃食?(6十4=10)
(2)左盘吃食的小鸡比右盘少几只?(6-4=2)
(3)一共有10只小鸡吃食,左盘4只,右盘有几只?(10-4=6)
其中,提出第1、2、3个问题的学生人数依次递减,也有极个别的学生提出其它问题,共提问题6个,有两个错误。
    教师顺水推舟引入新课。这个情境问题的创设不仅包含了与数学知识内容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背景。它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反映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样一个道理,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在课中或课尾进行。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身上也有尺子!”这句话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问题的情境中。“身上的尺子到底在哪里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发现谜底:食指宽大约为1厘米,两臂伸开是自己的身高等。学生在动手量一量的过程中,了解了身子上的尺子在哪里,从而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形成了更清晰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表象。
    2、构建探索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轻结论,重过程,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自己主宰学习的认识过程,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发现和归纳、总结出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如教学“10的认识”一课,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10的组成。让学生拿出10个图片要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种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谁的分法多,谁的分法好,教师在关键时加以点拨。“分法这么多,谁有办法既能把这些分法都找出来,又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最佳途径、方法,得出按一定顺序分的好办法,得出这样几组:

1010101010
〈〈〈〈〈
9182736455

10101010
〈〈〈〈
19283746
     再引导学生讨论最佳记忆方法,即寻找规律,提问“你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呢?”学生带着问题投入观察、比较之中,最后归纳、概括得出了其中的规律:
(1)前4组上下两行两数相同,只是变换了位置,因此只记其中一组就可以了。
(2)还有一个规律是,第一个数9、8、7、6、5……依次减1,第二个数是1、2、3、4、5……依次加1,也就是渗透了“数列”的知识。
    同学们经历了亲身体验和感知,获得了感性经验,从而实现了认识知识的内化过程,促成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通过分一分、写一写、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一系列活动,自觉地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的表象顺利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操作、表达、探索和概括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主动学习
    引导健康的竞争,激发雄心壮志,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1、课堂上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激情,将会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克服困难,去积极思维,去大胆实践。
如在计算教学中经常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些“解题能手”、“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2、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
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力,赛学习方法,赛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独创性,赛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简洁、完整、准确。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
    3、树立学习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同学们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三、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民族之林。”把“创新”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
    1、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源,正是独创思维的火花的闪现,教学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如教师微笑的面庞,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使学生如沐春风之中,感到安全,心情舒畅,学生便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涌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师加以鼓励、启发、诱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利于创造,而勇敢、自信的性格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说自己所想到的,说自己所看到的;允许他们说错,说不完整的还可以补充,允许他们提出质疑。
在教学中,若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是随便指责,应及时鼓励并大加赞赏。在学生认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后,有学生问:“老师,加法、乘法都有交换律、结合律,为什么除法没有呢?”老师肯定学生问得好,并启发:“你能自己演算试一试吗?”学生通过一番努力得出了其中的道理。学生由敢想到敢疑、敢说,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3、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问题,发挥潜在的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
    如经常设计“给应用题提问题”、“自编应用题”、“一题多解”等题型。如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时,有一题是25×16,大部分学生想到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两个数要简便:
(1)25×l6=5×(5×l6)=5×80=400
(2)25×16=(25×4)×4=100×4=400
(3)25×16=(25×2)×8=50×8=400
可是这时突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是:
(4)25×l6=(5×4)×(5×4)=20×20=400
教师对这名学生的新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和喜悦,今后学生便会更加积极地钻研问题,会提出更赋有创造性的观点。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如何将以上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呢?下面,我就来谈谈对低段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体会。

一  考试仍是数学评价的方法之一

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是以考试为核心的,且多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对之进行改进。

(一)改革考试的内容

在考试时,不应只是测试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技能,而也应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考题的答案不应只是唯一的,而应是多样的。总之,教师应出一些能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体现学生个性的题目。在出试题时,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1 删除过多的机械计算题,增加动手操作题;

2 删除需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开放题、综合应用题;

3 删除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以后,可在试题里出这样的内容:请你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通过学生对这道题的解答,可以清楚地反馈出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及不同的解题策略。有的学生能凌乱地写出一些学过的得数是5的算式;有的学生能把学过的得数是5的算式都写出来;有的学生能有序地思考并写出全部学过的得数5的算式……对于第一、二种学生,教师可以先鼓励,再引导学生向前迈一步,试着进行有序思考;对第三种学生,教师可以先肯定他们的思考,再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反思。这样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与提高。

        (二)教师要提供”二次评价”的机会

“二次评价”指的是学生考试成绩不够好时,教师允许学生以改正以后的第二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1 为什么要进行“二次评价”

低年级学生测试成绩不够好,很多是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他们进行“二次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二次评价”等于告诉学生:学习有快慢是允许存在的,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位学生就被贴上坏的标签了。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这么做,对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2 怎样进行“二次评价”

对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我班里的徐豪小朋友,第一次测验成绩只有六十几分。我没有把这一成绩向全班公布,而是在发卷子前提前让他订正。我发现他主要是由于考试速度不快,来不及听老师读题而导致成绩不好的。我与他订正好试卷、分析了原因后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100分。在公布成绩时我以100分作为他的成绩,所以大家(包括他自己)都没有把他当不好的学生看。在以后的考试中,由于徐豪心理上没有压力,考试速度加快,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二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建立成长记录袋能有效地记录正规考试所测验不出的内容。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低年级数学如何使用成长记录袋呢?

        (一)成长记录袋里放什么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成长记录袋里可以放以下东西:

1 放红花

红花是低年级儿童非常喜爱的奖品。红花主要用于奖励:(1)学习自信(大胆提问、大胆表达);(2)善于合作与倾听;(3)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这样就可以部分实现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

2 放入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

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精彩的学习片段(包括学生精彩的回答、提问以及体现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记录并放入成长袋,可以记录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使教师从细微处及平时的点滴中了解学生,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

(1)  学生的提问

    a  10为什么与1、2、3、4、5、6、7、8、9这些数字不同,由两个数字组成?(这是班里一位学生在入学第一节数学课上向我提出的问题)

b  9这个数字为什么在6+3=9里写在等号的后面,而在9-3=6里却写在减号的前面?(这是在上加减法关系这节课的开始,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

对于如上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提问,我都帮助学生进行记录,并加上点评,然后放入他们的成长袋中。

(2)  有创意的回答与解答方法

比较三支铅笔的长短,如下图:











大部分学生的比较方法是观察与数格子:第一支有9格,第二支有8格,第三支有10格,所以第三支最长,第二支最短。但有一位学生却用数空格子的办法比较的:第一支空2格,第二支空3格,第三支空1格,所以第三支最长,第二支最短。对于这位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我也及时进行了记录与存放。

(3)  自由创意

         一次,一位学生交给我一些漂亮的图画。一幅图上画着一根青菜

     与二个西红柿,下面写着:1+2=3  2+1=3  3-1=2  3-2=1  2-1=1

另一幅图上画着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两个人的中间,他画了一个大于号。他对我说:“青菜和西红柿是妈妈买的菜;大人是爸爸,小孩是我自己。”面对这些充满童趣又不乏数学思考的作品,我热情地鼓励了这位学生,并让他把这些作品放入成长袋。

    实践表明,对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进行记录与保存,对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创新精神都是很有好处的。

3 放入记录学生数学活动过程的照片

对于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教师可以进行拍照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

(二)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效果

    在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后,班里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发言与提问的学生都变了样。例如李明强小朋友原来在数学课上很少发言,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在一次数学课做看图列式计算的练习时,其他小朋友都只看到图上有4辆车停在车站,5辆车开走了,列出4+5=9  9-4=5  5+4=9  9-5=4这样的算式,而李明强列出的算式是1+8=9 。 理由是:9辆车里面有一辆是黑色的,其它8辆都是白色的。他的这一与众不同的见解赢得了同学的称赞,并被放入了记录袋。从此以后,李明强小朋友学习数学充满了热情与自信,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了!

(三)使用成长记录袋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应引导学生定期回顾作品

     引导学生定期回顾作品,可以使学生定期回顾自己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作品的回顾实际上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回忆与整合。

  2 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性还不够,在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帮助选择,但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主选择作品,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教学的评价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方向,以上只是我在实践中对评价的一些粗浅认识,相信经过不断努力,数学的评价方式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量关系  

 
   




在数学教材中,有些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从操作和直观演示开始的,逐步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计算法则的。两步应用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不容易找出所给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间接关系,给正确解答应用题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中注意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探索规律,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教学“差额平均”的应用题时,先出示过渡题,让学生操作,使学生明白,同样多的两行实物,从第一行移动几个到第二行,移动的个数正好是两行相差数的一半。
    1、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
      2、再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2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
      3、再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3个到第二行,这里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
      (让学生说出每次移动的数和相差的数有什么关系。)接着出示第二个过渡题:
    第一行摆14个圆,第二行摆6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圆?从第一行移动几个到第二行、两行圆的个数同样多?
      通过动手操作,又使学生明白如果原来两行实物的个数不相同,那么移动两行相差数的一半,就可以使两行实物的个数同样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学习新课做了准备。
    紧接着出示例6:
    小林有12张画片,小明有8张画片,小林给小明几张,两人的画片同样多?
     让学生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我同时摆出实物图,并引导学生想:小林和小明的画片同样多,应该先算什么?学生答后,接着问:再算什么?怎么算?
     就这样,通过操作和演示,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用的启发方式。设问一出,学生就要动脑、动口和动手,所以教师高质量的设问,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以尝到思维飞跃之果。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设问:
一、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
  善于围绕教学中心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提问,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概念。老师在引导学生归纳了倒数概念之后进行设问:你对这个概念是怎样理解的?(突出三个要点:积是、两个数、互为)这里的积是1的两个数是指什么样的两个数?谁能举例说明如果学生没有讲到“1×1=1,这个例子,老师可以继续提问:1有倒数是多少?(1的倒数是它本身)你对“互为”是怎样理解的?请举例说明。由于问题提在关键处,学生围绕关键处观察、思考,所以理解得深、记得牢。
二、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在教学新知时,注意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加深理解新概念。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先通分、后加减的道理,可拟定如下设问:整数加减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这样的设问,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之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规律。
三、在相似易混淆处设问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形式相近、联系紧密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极易混淆,影响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因此在这些相似易混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除法的两种分法对比”是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图解配合设问的方式辨折。



  针对左图提问:把6只小兔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求每个笼子放几只,是什么意思?(把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怎样分?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学生答后,教师板书:6÷3=2);算式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针对右图提问:把6只兔子每2只放在一个笼子里,一共需要几个笼子?是什么意思?(把6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怎样分?……(仿照左图的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6÷2=3。通过以上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两种分法的异同点比较,经过对比,可以沟通过两种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两种应用。
四、在探索规律中设问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在探索规律中设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对知识获取鲜明的印象。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首先让学生在方格中进行7连续加7的计算,然后再出示1条用7个三角形摆的鱼图,提问:一条鱼共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并算出得数。(7×1=7)“7×1=7”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根据算式表示的意思编一句乘法口决?(一七得七)“一七得七”表示什么意思,摆2条鱼共用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7×2=14)谁能根据算式表示的意思编一句乘法口诀?这样通过围绕所提问题进行摆、看、说的活动,就能独立编出其它几句有关7的乘法口诀,从而对编7的乘法口诀有了较深刻的印象。重要的规律出之学生之口。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点粗浅做法,教学实践表明:设问的恰切使用,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稗益。
载于《襄樊教育》1999年第4期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关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考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竞赛、大胆创新,便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自己对小学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尝试,谈谈对主动学习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积极进行问题情境之中,自觉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课前安排这样的情境:
     电脑演示“小鸡吃食”的动画故事情节(有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现了左盘4只,右盘6只),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画面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想象和猜测的欲望。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鸡吃食?(6十4=10)
(2)左盘吃食的小鸡比右盘少几只?(6-4=2)
(3)一共有10只小鸡吃食,左盘4只,右盘有几只?(10-4=6)
其中,提出第1、2、3个问题的学生人数依次递减,也有极个别的学生提出其它问题,共提问题6个,有两个错误。
    教师顺水推舟引入新课。这个情境问题的创设不仅包含了与数学知识内容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背景。它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反映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样一个道理,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在课中或课尾进行。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身上也有尺子!”这句话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问题的情境中。“身上的尺子到底在哪里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发现谜底:食指宽大约为1厘米,两臂伸开是自己的身高等。学生在动手量一量的过程中,了解了身子上的尺子在哪里,从而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形成了更清晰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表象。
    2、构建探索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轻结论,重过程,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自己主宰学习的认识过程,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发现和归纳、总结出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如教学“10的认识”一课,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10的组成。让学生拿出10个图片要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种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谁的分法多,谁的分法好,教师在关键时加以点拨。“分法这么多,谁有办法既能把这些分法都找出来,又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最佳途径、方法,得出按一定顺序分的好办法,得出这样几组:

1010101010
〈〈〈〈〈
9182736455

10101010
〈〈〈〈
19283746
     再引导学生讨论最佳记忆方法,即寻找规律,提问“你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呢?”学生带着问题投入观察、比较之中,最后归纳、概括得出了其中的规律:
(1)前4组上下两行两数相同,只是变换了位置,因此只记其中一组就可以了。
(2)还有一个规律是,第一个数9、8、7、6、5……依次减1,第二个数是1、2、3、4、5……依次加1,也就是渗透了“数列”的知识。
    同学们经历了亲身体验和感知,获得了感性经验,从而实现了认识知识的内化过程,促成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通过分一分、写一写、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一系列活动,自觉地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的表象顺利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操作、表达、探索和概括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主动学习
    引导健康的竞争,激发雄心壮志,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1、课堂上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激情,将会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克服困难,去积极思维,去大胆实践。
如在计算教学中经常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些“解题能手”、“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2、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
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力,赛学习方法,赛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独创性,赛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简洁、完整、准确。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
    3、树立学习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同学们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三、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民族之林。”把“创新”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
    1、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源,正是独创思维的火花的闪现,教学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如教师微笑的面庞,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使学生如沐春风之中,感到安全,心情舒畅,学生便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涌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师加以鼓励、启发、诱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利于创造,而勇敢、自信的性格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说自己所想到的,说自己所看到的;允许他们说错,说不完整的还可以补充,允许他们提出质疑。
在教学中,若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是随便指责,应及时鼓励并大加赞赏。在学生认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后,有学生问:“老师,加法、乘法都有交换律、结合律,为什么除法没有呢?”老师肯定学生问得好,并启发:“你能自己演算试一试吗?”学生通过一番努力得出了其中的道理。学生由敢想到敢疑、敢说,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3、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问题,发挥潜在的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
    如经常设计“给应用题提问题”、“自编应用题”、“一题多解”等题型。如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时,有一题是25×16,大部分学生想到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两个数要简便:
(1)25×l6=5×(5×l6)=5×80=400
(2)25×16=(25×4)×4=100×4=400
(3)25×16=(25×2)×8=50×8=400
可是这时突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是:
(4)25×l6=(5×4)×(5×4)=20×20=400
教师对这名学生的新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和喜悦,今后学生便会更加积极地钻研问题,会提出更赋有创造性的观点。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浅见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个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以期共同探讨。
       一、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
如在讲乘法口诀之前,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师生口算比赛,指定一名学生出一位数乘法的题目,一分钟之内完成,教师用乘法口诀很快做出了许多题目的答案,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只计算了三道题。此时此刻,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疑问:“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吗?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效率非常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二、注重教给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的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1、加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表明,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适应这种思维方式,就需要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具体材料感知作为支撑,建立表象逐步达到抽象。
如:教学九加几的进位加法,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方法,我组织了儿童操作,拿出学具:
●〖〗●〖〗●〖〗●〖〗●●〖〗●〖〗●〖〗●〖〗〖〗



●●
        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个纸盒一共有几格?里面放着几个皮球?还空着几格?盆外有几个皮球?”
       “现在,要把盒内盒外的皮球合起来,只要把皮球怎样摆弄就能一下子看出一共有几个?”
        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投入了操作,得出把盒子外拿一个放进盒子里凑成10个,再加剩下一个是11个。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建立了深刻、清晰的凑十表象,抽象概括出凑十的算理。
       2、重视学生的“说”,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并且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大胆地说,说时声音要响亮,培养学生爱说的习惯,虽然一年级学生说得缺乏条理,但是要鼓励说下去,慢慢地达到完整、流利。通过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含义、数学知识的算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提问要有思考价值,并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现2+2+2=63+3+3+3=124+4+4+4+4=20后,不这样提问题:每道算式加数有什么特点?而提出: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种问法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学生学到了宝贵的思考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
      4、增加练习的思维含量,注重练习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强化练习中实现,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找出规律,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如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九、十几减8的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1112131415161718〖〗-9=〖〗〖〗11121314151617〖〗-8=〖〗
让学生口算后:
     提问:同学们观察每题的差与被减数,看谁能发现有什么规律?”
     同学们积极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利用观察比较方法
     得出规律:减9,差就比被减数个位数多1,减8,差就比被减数个位数多2。
     通过本题练习,使学生学会了思考方法。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思维品质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一种不变的行为倾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独立分析,认真仔细,有条不紊等。在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完成作业,遇到困难要敢于钻研不怕失败;要克服盲目顺从,敢于提出质疑。这些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7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如何将以上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呢?下面,我就来谈谈对低段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体会。

一  考试仍是数学评价的方法之一

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是以考试为核心的,且多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对之进行改进。

(一)改革考试的内容

在考试时,不应只是测试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技能,而也应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考题的答案不应只是唯一的,而应是多样的。总之,教师应出一些能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体现学生个性的题目。在出试题时,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1 删除过多的机械计算题,增加动手操作题;

2 删除需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开放题、综合应用题;

3 删除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以后,可在试题里出这样的内容:请你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通过学生对这道题的解答,可以清楚地反馈出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及不同的解题策略。有的学生能凌乱地写出一些学过的得数是5的算式;有的学生能把学过的得数是5的算式都写出来;有的学生能有序地思考并写出全部学过的得数5的算式……对于第一、二种学生,教师可以先鼓励,再引导学生向前迈一步,试着进行有序思考;对第三种学生,教师可以先肯定他们的思考,再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反思。这样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与提高。

        (二)教师要提供”二次评价”的机会

“二次评价”指的是学生考试成绩不够好时,教师允许学生以改正以后的第二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1 为什么要进行“二次评价”

低年级学生测试成绩不够好,很多是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他们进行“二次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二次评价”等于告诉学生:学习有快慢是允许存在的,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位学生就被贴上坏的标签了。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这么做,对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2 怎样进行“二次评价”

对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我班里的徐豪小朋友,第一次测验成绩只有六十几分。我没有把这一成绩向全班公布,而是在发卷子前提前让他订正。我发现他主要是由于考试速度不快,来不及听老师读题而导致成绩不好的。我与他订正好试卷、分析了原因后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100分。在公布成绩时我以100分作为他的成绩,所以大家(包括他自己)都没有把他当不好的学生看。在以后的考试中,由于徐豪心理上没有压力,考试速度加快,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二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建立成长记录袋能有效地记录正规考试所测验不出的内容。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低年级数学如何使用成长记录袋呢?

        (一)成长记录袋里放什么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成长记录袋里可以放以下东西:

1 放红花

红花是低年级儿童非常喜爱的奖品。红花主要用于奖励:(1)学习自信(大胆提问、大胆表达);(2)善于合作与倾听;(3)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这样就可以部分实现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

2 放入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

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精彩的学习片段(包括学生精彩的回答、提问以及体现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记录并放入成长袋,可以记录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使教师从细微处及平时的点滴中了解学生,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

(1)  学生的提问

    a  10为什么与1、2、3、4、5、6、7、8、9这些数字不同,由两个数字组成?(这是班里一位学生在入学第一节数学课上向我提出的问题)

b  9这个数字为什么在6+3=9里写在等号的后面,而在9-3=6里却写在减号的前面?(这是在上加减法关系这节课的开始,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

对于如上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提问,我都帮助学生进行记录,并加上点评,然后放入他们的成长袋中。

(2)  有创意的回答与解答方法

比较三支铅笔的长短,如下图:











大部分学生的比较方法是观察与数格子:第一支有9格,第二支有8格,第三支有10格,所以第三支最长,第二支最短。但有一位学生却用数空格子的办法比较的:第一支空2格,第二支空3格,第三支空1格,所以第三支最长,第二支最短。对于这位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我也及时进行了记录与存放。

(3)  自由创意

         一次,一位学生交给我一些漂亮的图画。一幅图上画着一根青菜

     与二个西红柿,下面写着:1+2=3  2+1=3  3-1=2  3-2=1  2-1=1

另一幅图上画着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两个人的中间,他画了一个大于号。他对我说:“青菜和西红柿是妈妈买的菜;大人是爸爸,小孩是我自己。”面对这些充满童趣又不乏数学思考的作品,我热情地鼓励了这位学生,并让他把这些作品放入成长袋。

    实践表明,对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进行记录与保存,对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创新精神都是很有好处的。

3 放入记录学生数学活动过程的照片

对于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教师可以进行拍照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

(二)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效果

    在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后,班里小朋友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发言与提问的学生都变了样。例如李明强小朋友原来在数学课上很少发言,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在一次数学课做看图列式计算的练习时,其他小朋友都只看到图上有4辆车停在车站,5辆车开走了,列出4+5=9  9-4=5  5+4=9  9-5=4这样的算式,而李明强列出的算式是1+8=9 。 理由是:9辆车里面有一辆是黑色的,其它8辆都是白色的。他的这一与众不同的见解赢得了同学的称赞,并被放入了记录袋。从此以后,李明强小朋友学习数学充满了热情与自信,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了!

(三)使用成长记录袋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应引导学生定期回顾作品

     引导学生定期回顾作品,可以使学生定期回顾自己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作品的回顾实际上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回忆与整合。

  2 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性还不够,在选择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帮助选择,但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主选择作品,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教学的评价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方向,以上只是我在实践中对评价的一些粗浅认识,相信经过不断努力,数学的评价方式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走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下面我就浅谈以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看法。

一、   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概念,不能把握准概念,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的第一误区。(一)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二)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2.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三)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有理数的内涵是能写成mn形式的数,(m、n为整数n≠0),反过来,凡有理数,则一定能写成mn的形式,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实际上,定义的可逆性,是认识概念的两个方面,切莫忽视。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一)“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二)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三)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三大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忽视甚至放弃三个过程的同步三个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8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疑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恰当而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还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建立和协融洽的师生关系。科学地、灵活地实施激疑,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地实施激疑,创设最佳的学习心境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可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一个教师设计了以下过程。(1)新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为本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提供了激疑的源头。(2)教师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老师迅速说出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算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被教师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时,学生露出了惊奇、佩服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3)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39、5739"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迅速说能被3整除。这两个数确实是能被3整除,但当老师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说:“我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所以39、5739能被3整除。”学生这样回答,一是受到了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二是错误地认为教师之所以能迅速说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因此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教师不马上予以纠正。(4)学生回答后,教师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73、216、4729、843、2056、3059,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3、6、9。教师要求学生算一算,看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中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不能被3整除。于是不用教师说,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生了怀疑。(5)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再出示另外一组数:12、430、2714、5001、7398、9687,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是不是3、6、9,然后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数的个位虽然都不是3、6、9,但其中的有些数却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教师的激疑又深入了一步。

    通过对上面两组数的对比观察和验证,学生虽然疑惑更深,不知道究竟应该根据一个数的什么特征来判断它能否被3整除,但也终于发展,用旧方法(看个位上的数)不行了,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至此,教师步步激疑的目的达到了。

    在进行激疑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要领。(1)激疑要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①科学地设计激疑内容,巧妙地激起学生心中的疑团,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②为低年级学生设疑要注意浅显易懂,使他们既感到新奇、疑惑,又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很快想通道理。为高年级学生设疑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一定的思考性。要利用数学知识的精妙之处来激励学生广泛地联想,灵巧地思考,严密地推理,精确地计算。(2)激疑要反映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具有典型性。①所选用的事例必须鲜明地反映出数学的基本原理,使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通过典型材料展示给学生。如例中的第二组数里的12、5001、7398,它们之所以能被3整除,就是因为它们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就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本质特征。②设计事例要注意数量适当,并有一定的代表性。事例太少,学生不易综合、总结概括出数学规律;事例太多,又会扰乱学生的思路,耽误教学时间。如前面事例中的两组数,其中有两位数12,三位数216,四位数5001、7398,而且每组数的数量适当。(3)激疑要抓住知识的联结点,具有针对性。①教师激疑应该依据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抓住新旧知识矛盾冲突的关键之处。如前面例中,教师就是抓住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同这一矛盾形成对比。②激疑要针对学生学习知识时在推理和判断上的误区,使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推理产生疑惑,产生解惑的迫切感。(4)激疑要层层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对一个又一个的具有一定梯度的数学知识进行认识,这就需要教师一次一次地激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前面例中,学生还没有搞清“有些数的个位上是3、6、9却不能被3整除”这一疑问,又出现了“有些数的个位上不是3、6、9而能被3整除”这一矛盾。

二、激疑中组织操作,形象地理解教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遇到理解概念、法则、认识数学规律这类内容,这些内容逻辑性强,也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多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样,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就形成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是设法最大限度地缩小这个距离。如继前面激疑举例第(5)步后,在学生急于探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仍然不忙于告诉结论,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自己找出特征。操作过程如下:

1.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出前面两组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216、843、12、5001、7398、9687,指导学生用小棍在准备好的数位上摆出来。

2.让学生观察每张数位表中小棍的总数是多少。

3.在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用几根小棍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用3根、6根、9根……(3的倍数)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

4.让学生不改变数位表中小棍的总数,任意交换或调整小棍的位置(可增大或减少位数,如把216变为四位数,把5001变为三位数)。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不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步既是技巧性操作,又是兴趣性操作,是学生操作的高热阶段。操作完毕,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这一步操作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只要小棍的总数是3根、6根、9根……(3的倍数),无论怎么摆,摆出的数总能被3整除。

5.通过激疑与操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学生的思维中形象地形成,教师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结合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组织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吃透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的抽象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安排。(2)操作设计要切实直观形象地反映出知识的特点,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3)操作活动应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4)操作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地揭示规律,以达到“明理”的目的。(5)组织操作要把握好时机,在教学的哪一环节中进行什么操作,要周密地安排。(6)要处理好教师操作和学生操作的关系,在教学中应该是学生操作的,尽可能指导学生去操作。(7)在学生通过操作,明确算理、规律后,要组织学生抽象、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算理、规律等,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8)要充分做好操作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好操作的学具或材料。

    激疑,使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使激疑中有操作,操作中有激疑。要精心设计激疑和操作的内容和程序,使课堂教学中难点突破,课堂气氛活跃。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几何初步知识教学要求综述  

 
   




数学的内容不外乎数与形两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也不例外。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下称“新大纲”)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作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教学要求更加明确。现就我个人的体会,从“历史的回顾”、“三点重要的改革”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和广大老师们共同讨论。

一、历史的回顾

我国对几何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翻开二千多年前已经成书的《九章算术》看一看,书中对许多平面图形及其面积的求法已有详细的记载。首先,它把一些平面图形称之为“田”,如方田(指正方形)、直田(指长方形)、圭田(指三角形)、斜田(指梯形)。这里充分说明人们是在一系列测田亩、定四时的农业活动中,逐步形成一些几何形体概念的。同时,书中还记载了三角形的面积是“半广以乘正从”,这里讲的“广”是指矩形,“正从”是指高,意思是把三角形割补成矩形,取其底长的一半再乘高,便是三角形的面积;再看圆的面积,“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积步”是当时的面积单位“平方步”,就是说圆周的一半与半径相乘,用今日的圆面积公式表示,即。至于祖冲之的圆周率,更是早于印度半个世纪,早于欧洲一千多年。我国辉煌的几何学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几何作为一门学科开设,在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则是很晚的事了。一直到清政府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中,才明确在小学设算术课,其中有一章和几何有关,就是“求积”,内容是田亩的算。

解放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算术中所占的地位也逐步明确。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规定的内容是:直线、线段、直角、正方形和长方形(包括面积)、正方体和长方体(包括体积)。1956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又增加了角、三角形的认识及其面积等内容。1963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又增加了以下内容:垂线和平行线,圆(包括周长与面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包括它们的面积),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包括它们的面积);同时还学习一些最简单的作图和测量。1963年的大纲是学习几何知识最多的一个大纲。

经过十年动乱后,1978年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1963年规定的内容作了调整,删去较难的棱柱、棱锥,增加了扇形。现行教学大纲(指1986年由国家教委正式制订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1978年的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基础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增加、逐步完善的。因为学一些几何知识是适应小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以及将来参加生产建设的需要的,这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几十年来,我国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仍始终未能完全突破“以求积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忽视了空间观念的培养,而这个问题,则在新大纲中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二、 新大纲中的三点改革

(一) 明确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直观几何(实验几何)。

从几何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人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首先根据生活、生活实践的经验,依靠直觉观察、反复实验而形成的(这一点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涉及)。很明确,不是靠后来人们整理时所运用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再看一下,小学生的思维又正处在由直观表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相当于人类早期认识几何的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的应该属于直观几何,就是要通过他们自己的拼拼摆摆、折折叠叠、量量画画等实际操作,认识图形的某些特性,积累一定的空间观念。这样,可以为今后升入中学逐步学习论证几何作好准备。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说明。小学里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总是用“撕角”拼成一个平角,或是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的度数,以此说明其内角和等于180°。这些方法看来是极为简单或者说是比较“低级”的,因为它的准确度是有限的。如果采用逻辑证明,便可使人确信无疑。如下:

∠1+∠2+∠3=180°

证明:过A点作BC的平行线DE,

∠1=∠4 ∠2=∠5(内错角相等)

∠4+∠3+∠5=180°

所以∠1+∠2+∠3=180°

但是,像上面这种推理方法,小学生是不能够接受的,只是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撕撕、拼拼、量量、画画,直观地“证明”或“发现”它们的关系,积累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样才有可能为将来学习论证几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新大纲一再指出:“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强调“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突破“以求积为中心”的框子,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前面已经提到1963年的大纲是几何初步知识学得最多的,但是即使如此,这一大纲在加强“双基”的指导思想之下,提出了“以四则计算为中心”,与其相应的几何初步知识是“以求积为中心”,因此,对空间观念的培养仍是比较忽视。直到新大纲颁发前,虽然每个教学大纲都谈到“初步的空间观念”,但是什么是空间观念?应该怎样培养?这些问题都是含糊不清的。每次毕业考试中有关几何的题目,也都是停留于求面积和体积。

新大纲首先回答了什么是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是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新大纲又第一次比较恰当而明确地指出了在小学阶段培养初步空间观念的“标高”。这里包括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听到某一图形的名称,就能在头脑中正确地再现它的形象;二是能够独立地看懂所画出的已学过的平面及立体图形,正确掌握它们的名称;三是能够在各种图形或模型中,正确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图形,恰当地把它们分类。最后,新大纲又指出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各种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过程中培养初步空间观念。这样,既明确了目标,又指出了途径,使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落实在实处。

(三)几何形体的认识从低年级起合理安排。

这也是新大纲的一大特点。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要由浅入深,空间观念也靠逐步积累。从一年级起,每一年级都编排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有利于数形结合的,同时,算术与几何交替学习,动手又动脑,也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具体的教学要求

新大纲对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具体要求,仔细分析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空间观念;

(二)求积计算;

(三)实际操作技能(指简单的测量、画图等)。

现将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列表如下:

要求
空 间 观 念
求 积 计 算
实际操作技能

年级
一年级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知识点,但不提教学要求)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知识点,但不提教学要求)

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
 
会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年级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周长的含义。

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
知道面积的含义。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
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年级
认识射线和角(直角、锐角、钝角)。
知道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 知道三角形内角和。
△ 认识组合图形。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体积的含义。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
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角。

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年级
认识圆。

认识扇形。

认识圆柱和圆锥。

△ 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

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会画圆。

(注)①△指选学要求,*指思想品德教育。

②六年制的要求总的与五年制相同,只是分为六年安排。

根据上表,分析如下:

(一)空间观念

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都基本属于表象阶段,因此,一般只描述其某些特征而不下定义。为了便于教师掌握其教学要求,新大纲中把它们由低到高分为“直观认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

直观认识——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名称。

初步认识——较前者略高一些,能略知图形的一、两个简单的特征。

认识(知道)——较“初步认识”又略高一些,知道图形一般特征。

掌握特征——知道图形某些本质特征。这是认识的最高层次,但仍不要求对概念下定义。

新大纲中对大多数的平面及立体图形都分几个层次逐步要求,目的是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例如:

1.直线、线段

一年级要求“初步认识”,即知道把一根长线拉紧,就成为直线;直线中的一段就是线段。四年级在认识射线同时,再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2.角

二年级“初步认识”,要求知道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知道哪些实物的哪些部分是角。四年级要求“认识”,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知道角的大小,知道角可分成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3.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年级有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但不提要求,不作考核。二年级要初步掌握长、正方形的特征,到三年级已学了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时,则要求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

4.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要求“直观认识”,由于当时还不认识平行线,不可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只要求通过实物直观地知道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如解放军的领章是平行四边形;也可以从摆弄七巧板中,挑出平行四边形。这样,到四年级便要求“掌握特征”,知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5.三角形

三角形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一年级只能“直观认识”,以后不断发展,四年级要求“掌握特征”,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6.长方体和正方体

由于小学生在入学前接触过长、正方体的实物,如积木等,为此,一年级只能“直观认识”,从外形能分辨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正方体,四年级再要求“掌握特征”。这样逐步形成“体”的观念。

7.圆和圆柱

圆和圆柱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也容易见到,但长期以来到高年级才认识,低于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现改为一年级先“直观认识”,如认识圆盘面是圆形、罐头筒是圆柱体;到五年级再正式“认识”,知道圆心、半径和直径,知道同一圆内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知道圆柱体上下两底面是相等的圆形,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但这种认识都没有或没有真正地揭示其本质特征。

8.球

球体的认识是新大纲所增加的内容。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直观认识球,与直观认识圆同时进行,以便从外形上使儿童能开始体会一个是面,一个是体。到五年级则直观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其目的也为以后学习打下一个最起码的基础。这部分作选学内容。

此外,还有一些图形是只在一个年级内集中一次编排,如四年级要求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掌握梯形的特征;五年级要求认识圆锥。

(二)求积计算

几何求积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利于数形结合,发挥其相互为用的功能。新大纲对这部分的教学要求是:

1.必须在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基础上进行几何量的计算。例如,首先要求知道周长、面积、体积的含义,认识相应的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有的还要建立相应的观念,如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才能开始求积计算。

2.求积计算分两个层次:一是“会计算”,二是“掌握……计算公式”。显然,后者要求较高,而前者一般可不出现公式,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便可直接推知计算方法。

属于第一层次的有: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属于第二层次的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整个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也一般控制在两个图形的组合。

(三)操作技能(主要指测量与画图)

测量与画图都从低、中、高年级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

1.测量:

(1)量线段的长度

一年级测量时限整厘米,以后随着学习辅助的长度单位,测量时不受这种限制;

四年级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

(2)量角的大小

二年级先用直角板会判断直角;

四年级会用量角器量角。

2.画图:

(1)画角

二年级会用三角板画直角;

四年级会用量角器和直尺按指定角度画角。

(2)画垂线和平行线

四年级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3)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二年级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正方形;

四年级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长、正方形;

五年级会用圆规画圆。

(四)进行思想教育

新大纲明确规定要通过圆周率的史料,介绍我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有目的地向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机而恰当地结合数学史实进行思想教育是新大纲的特色之一。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三项具体教学要求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前,我们要明确它们各自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又应充分发挥它们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改革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贯彻新大纲精神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要我们能领会新大纲的指导思想,把握各项具体的教学要求,不超前也不滞后,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久的将来,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改革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0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黑龙江省大庆市远望小学 尹丽英
教育的创新,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来自学习,来自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 究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创造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如0.28和0.3谁大,我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十分位上的3比2大,取么这个小数就大,但也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0.3可以化为0.30元,那么0.30就比0.0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他们可用其他的方法。并适当加以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是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二、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现和创新。
其次,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设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跨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然后能自强,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后,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学生,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于灵活变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所以,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走出当今教育的困境,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贴近学生实际 体现课程理念  

 
   





2002-2003学年是溧水进入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第一年,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了教学评价的重中之重。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方式,其导向性是非常重要的。今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就是一份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好试卷。笔者认为这份试卷很有特色,对今后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卷结构突出新意

这份试卷共分为三部分,与以往的试卷相比,更加突出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操作技能的必要性,以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其结构颇具新意。。全卷共58题,基础知识占了45题,操作技能3题,应用题10题。这样的命题思路在评价学生方面既保证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又考察了学生的发展性。

二、命题素材体现时代性

整张试卷在选材上,体现了较明显的时代性。例如填空第一题涉及“第五次人口普查”、第七题涉及“即将兴建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判断题第2题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题材,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贴近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这一理念,又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三、解题空间的开放性

本次试卷的命题还有一个新的突破,那就是解题空间的开放性。例如:

1、填空第13题让学生根据统计结果填出对四月份天气的感觉。

2、请任意画一个钝角,并测量、标出它的度数。

3、应用题第二题的第5小题,为学生提供了三种规格的方砖,让学生任选一种解题。

以上三题都留给了学生较自由的解题空间,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也尊重了学生的解题个性。

今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给小学数学教学也带来了不少新的启示,今后在教学中应做到:

1、在学习方式上,应创造机会,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2、平时的教学要体现开放性,要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学习空间。

3、广大数学教师要注意“跳出数学教数学”,注意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将数学与其它加以综合,加强沟通,相互渗透,重在应用,以期触类旁通,体现数学知识综合化。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0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赋“老教材”予“新生命”  

 
   





一、转变观念,勇于重组教材——体现“科学性”

《标准》的总体目标在情感与态度第四点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情感与态度,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不再信奉“课本、课本,以本为本”,要加强学习,不迷信教材,细心揣摩,勇于否定教材、重组教材,还教材内容于科学性。

1、及时地修改教材。例如关于“自然数”的定义,根据教研室通知和初中一年级教材,将“0”也划入自然数范围,而现行教材第八册的自然数定义不包括“0”,这样一来,给五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矛盾。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要根据新的自然数定义来进行教学。因而,笔者在教学第十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三方面的修改:一是将学生脑海中自然数的定义做了修改,让“0”也划入自然数的范围;二是将学生手中的教材做了修改,将书中说明“以后我们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一般指自然数,不包括零”修改为“一般指不包括零的自然数”;三是将由此带来的一些不准确的数学概念分类进行了局部调整。

2、恰当地重组教材。现行教材是按照修订本教学大纲编排的一般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参也只是一般的教学思路。在课改下,教师备课时不能唯书,而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已有经验出发,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思考:怎样的教学才能更适合学生头脑知识的链接、衍生?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之前,笔者把教材研究了好几遍。教材是从“10÷3”和“58.6÷11”两个例子入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接着介绍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最后介绍循环小数的分类。虽然这部分内容只学不考,但笔者觉得如此安排教学程序不太自然,不利用学生的知识建构。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从“25.5÷6,10÷3,58.6÷11,1.44÷1.8”这四道计算入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后产生疑问,自主分类。先直接引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紧接着再研究无限小数,从而引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后重点研究循环小数。这样的教学,知识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下都能画出非常有创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3、适当地增删教材。有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渴求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可以增加或删减一些内容,以形成合理的知识技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增长他们的见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学生在质疑阶段时提问:“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面积不变,那么周长变了吗?”于是教师“顺水推舟”,便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框架这两种转化中面积周长的异同。学生兴趣极高,下课后经过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得出了结论,同时也体验到了自主提问,自主解决的成功喜悦。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从学生角度考虑,大胆地增删教材,对学生的发展会极有好处,但这必须十分谨慎,切忌喧宾夺主,舍本取末。

二、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体现“生活性”

《标准》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师应该主动地开发教材,使教材内容贴近儿童情趣,在课改下同样生机勃勃;从而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教学过程富于生活的气息。

1、注重从生活背景中引入新知。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了每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可以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个间厨房长30分米,宽24分米要铺地砖,请你帮忙想一想,需选边长为几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学生能过讨论,得出了边长为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都行。其实1、2、3、6这些数都是30与24的公约数,而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样的引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帮助老师去思考,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2、注重从现实生活中产生例题。教师应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课时,可以创设“全班48人去××公园玩,门票每人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他们怎样购票比较合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

3、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师应突破教材习题的框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并使其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学习“利息的计算”以后,教师提供学生数学应用的材料,让学生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存期
年利率(%)

一年
2.25

三年
2.70

五年
2.88


这是银行几种定期存款的年利率表,老师有5000元钱要存入银行,请你帮我设计一种比较好的存款方案,并计算到期利息,比比谁的经济意识强?试想,这样的问题,又有哪个孩子不愿意、不乐于帮助老师动脑去思考呢?

三、知识展开,探究形成过程——体现“探索性”

《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现行教材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示以“典型”材料,逼学生“上路”,经历肯定顺利,结论肯定“规范”“唯一”,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地探究。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陈述性内容创造性地展开,整合成富有思维空间、启发性强、有利于学生“再创造”的探索性素材。正如《标准》上所说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例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教材直接出示了等底等到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在具体操作时,为了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自主探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1)猜想假设: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2)实验研究:利用身边的材料(水、砂、米、橡皮泥等)和教师准备的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验证你们的想法,得出结论。

(3)交流完善: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对结论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实践证明,把教材的知识展开后,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在这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实验研究中,不同小组得出不同的结论: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实验,V圆锥≠  V圆柱;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实验,V圆锥≠  V圆柱;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实验,V圆锥=  V圆柱。

四、呈现方式,力求丰富多彩——体现“开放性”

《标准》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其认识事物往往需借助直观、生动的媒体。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改变单一化、封闭性的呈现方式,将实物、文字、图形、表格、对话录像、课件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呈现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开放性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所学内容多样化的需求。

1、对话呈现。语文学科有分角色朗读,而数学应用题的出示都是以文字出现,学生练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性、人文性和情趣味。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可尝试运用对话形式呈现原题,再配上图示,学生学得直观,学得生动。

2、实物呈现。例如教学“利息”一课时,可以用真实的存单的形式呈现例题,让学生认一认存单的内容组成,说一说储蓄的有关知识,算一算利息的多少。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利息计算方法的积极性。

3、操作呈现。例如教学“相遇问题”一课,可先让学生带着他们喜欢的四驱赛车,同桌演示两辆汽车同时相向行使的运动情景,再口编例题。这样的例题是能过全体学生的亲手操作、直线感知后,自己编出来的,有助于学生对相遇问题的题目结构、运动要素和数量关系的理解。

4、课件呈现。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例题是求一个水渠的横截面的面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横截面”,我用“CAI”设计了如下片段:①出示一幅耕地旁的水渠图;②动画演示,垂直截断,留下一段水渠,使横截面正对学生;③把横截面涂上颜色,得到一个梯形,闪动各部分,使学生明确水渠的上口宽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口宽是梯形的下底,水渠深是梯形的高,这样就很容易求出横截面的面积。



综上所述,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依据《标准》理念,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加工”。通过悉心揣摩,精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力求使原有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焕发其生命活力;力求使数学课堂不再“涛声依旧”;力求贴近课程标准的精神,凸现崭新的教学理念,构筑小学数学的新型课堂!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质疑 激疑 解疑  

 
   




内容摘要:

本文从“转变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创设氛围  学会质疑  引导思考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知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对于当代人来说,更需要的是走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而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古人云:“学者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来说,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层次。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做学习主人的乐趣。我是一个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转变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师生 一问一答、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影响了他们成人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想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 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使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另外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有真正的学习、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真正地想透、学透,这样才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例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某工厂把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加工,先把总数的 1/5 多60个分给甲,再把剩下的 1/5 多90个分给乙,最后剩下的全部给了丙,结果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问这批零件有几个?”

学生见这题中有两个不同单位“1”的 分率,往往会将这两个分率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才进行求解,这样显然是极为麻烦。有的学生提出:“能否不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进而求解?”我反问学生:“你说呢?”并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以前常用的解题方法,转换角度大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进行求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并表扬他“你能抓住题目的关键来思考,真是会动脑筋”。这时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教师的释疑则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则很快的掌握:因为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可知甲、乙、丙三人均加工这批零件的 1/5 多60个。甲、乙、丙三个人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5 ×3)且多(60×3)个。因此可知道,这批零件的个数为:60×3÷(1- 1/5 ×3)= 450(个)。这样通过生疑、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

二、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上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是各不相同的,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问题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有的问题缺乏科学性,而有的问题是能切中要害,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是学生有了问必有疑,疑必求解。并且正是这些疑问成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无论问题的价值如何,教师都要肯定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勇气,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发问,该提怎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学习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两车上遇后各自仍沿原方向行驶,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自行车在前面10千米处,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这一道题目学生求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的学生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自行车和汽车行的时间,无法求解。”他们都用急切想知道答案的目光转向了我,我则点拨学生:“你能从题目中告诉的汽车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这个条件进行思考吗。”这时候学生进行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我想不用相遇问题的一般思路,而用其它的思路进行求解。”我用眼神的默许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表扬这些学生能跳出习惯的解题圈子思考,并鼓励他们用这种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有的学生即通过汽车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这两个已知量,运用份数进行解答:因为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50÷10=5倍,设自行车行1份,汽车则行5份。因此可得,第一次两车相遇时,汽车行了5份,自行车行了1份,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1=6(份),当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并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汽车又行了2份,距乙地为1份。在汽车行2份的时间过程中,自行车行了10千米,自行车行10千米,汽车应该行:10×5=50(千米)。因此可得2份是50千米,每份为:50÷2=25(千米)。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6=150(千米)。对学生的这一创新解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喜悦,从而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求知欲,并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三、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

疑问只是思考的开始,有了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示出自己的意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苹果和梨各若干克,现将苹果和梨进行分堆。如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如果每堆3个苹果和5个梨,苹果分完时,还剩下5个梨,分苹果和梨各有几个?”

这题较为复杂,我放手让学生讨论进行求解,有的学生用列方程,有的学生则用实物代替进行拼摆,但总是不得要领,因此,有的学生认为这题无法进行求解。我则提示了一句:“因为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如果说苹果和梨同时分完,说明苹果和梨有什么关系?”学生马上回答:“如果说苹果和梨同时分完,说明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我则再问学生:“现在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又说明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说明梨是苹果的2倍少12个。”我再问学生,“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而梨如果增加12个,那么苹果和梨的个数又会怎么样呢?这时能不能求解呢?”经过我的启发和点拨,有的学生马上心领神会,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因为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可知梨的个数比苹果个数的2倍少12(6×2)个。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梨增加12个,这样可得苹果的个数和梨的个数相等。苹果的数量扩大了2倍,如果每堆苹果的个数也扩大2倍,即每堆分6(3×2)个苹果,那么堆数不变,这时题目可转化成为:每堆分6个苹果,正好无剩余;每堆分5个苹果,则余下17(12+5)个。因此可知,分的堆数是:(5+6×2)÷(3×2-5)=17(堆)。因此,可求得苹果的数量是:3×17=51(个),梨的数量是:5×17+5=90(个),或51×2-12=90(个)。

又如学习了“工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后时,由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或甲先做8小时后,再由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小时完成?”

这道题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单独求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陷入了深思,有的学生提出“这题中未曾告诉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无法求解。”我提示学生,能否列出一个关系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同学们都列出了解关系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马上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们从分析比较中发现,甲多做了2小时,相当于乙少做了6小时,因此可以知道,甲做2小时的工作量与乙做6小时的工作相等,即甲1小时的工作量等于乙3小时的工作量,可以利用替代办法求解。”我表扬了他肯动脑筋,并鼓励他按此思路进行解答。这个学生回答:把乙做12小时的工作量给甲做需要:12÷3=4(小时),因此可得,这件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完成的时间为:12÷3+4=10(小时)。同学们都有认为他的这种解法简单明了。我再一次激疑:“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即提出“老师,我不用替代法,还能用其它的解法。”我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要求上黑板来进行演示,我让他走上黑板,他先列出如下关系式:

甲做6小时+乙做12小时     完成“1”

甲做8小时+乙做  6小时     完成“1”

他说因为第二种情况下,乙做的时间正好是第一种情况下乙做的时间的一半,如果把第二组时间同时扩大2倍,则两个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总工作量的2倍,实际上多出来的工作量也就是由甲多做引起的,而甲多做的时间为(8×2-6)小时,刚好就是甲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用的时间,因此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所用的时间即为:8×2-6=10(小时)。这种解法无疑是一种创新独特的解法,我拍手鼓掌进行了鼓励,同学们也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个同学进行了赞扬。由此可见,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只要老师启而得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发展的。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学会是前题,会学才是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应注意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如果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运用不同的形式去启发学生解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蒋仪

作者情况简介:

蒋仪,小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

邮政编码:214401;联系电话:0510——6517727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1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

1、最小公倍数(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金元才)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生:报数1、2、3......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

生:我报的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

师:说的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以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报12的同学你能说说吗?

生:我报的数12也是2和3公有的倍数,所以也要两次都站起来。

师:说的有理。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18、24、30......

师:像6、12、18等这些数都是2和3公有的倍数,可以简称为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想一想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的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添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2、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贺环)

师:同学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买过些什么?

生:钢笔、铅笔、作业本......

师:好的,买过的东西真不少,像你们买的那些东西都可以称作商品。那么,你在买商品时,应付多少钱是怎样确定的呢?

生:看看要买的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就行了。

生:不行,有时还得乘。

师:怎么乘?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作业本每本5角,买2本就得用5乘以2,买3本就得用5乘以3,这样才知道应付多少钱。

师:说得棒极了。看来,我们学过的乘法应用题这下可派上用场了。那么商品的价钱,买东西的多少和应付的钱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思考]

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段体现了这一要求。片段1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展开讨论,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片段2围绕学生熟悉的“买东西”这一实际生活问题,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使新课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从这两个成功的导入片段,可以看出: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新课的导入,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新课的导入也应该着力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从而发展智力;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制作、剪、折、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发展思维。

教学内容:对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识别、辨析、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其动态效果,动手对折、制作等实践活动,认识“对称”。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对称,并能指出对称轴。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对称。

教学用具:青蛙、蝴蝶、蜻蜓的对称图形,课件,实物展台

    学具:彩纸若干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对称

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中,通过青蛙、蜻蜓、蝴蝶的对话,引出问题: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老师把对称的青蛙、蜻蜓、蝴蝶图形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形状,比较图形的左右两边都怎么样。

组织学生讨论、对折,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象这样将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现象叫对称。

板书课题:对称

[以童话故事开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故事中引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接着通过对三种图形的共同特征的观察、比较、对折又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对称,可谓一石三鸟。]

二、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对称

1.讨论、交流剪对称图形方案。

师:刚才这些图形都是老师剪的,你们会剪吗?怎样才能剪出真正对称的图形呢?

生1:我画出一个对称图形,然后把它剪下来。

生2:你怎么知道画出的一定是一个对称图形呢?我认为应该先对折,然后再画。

生3:我认为把纸对折后,画的时候不能把图形全部画出来,而是只画图形的一半。

生4:我看把纸对折,不用画,直接剪。只要先对折了,我随便怎么剪都可以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

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不急于肯定,而是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哪种方法最好?最后选中最佳方案。

2.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边剪边展示成果。

学生剪出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师让他们自由地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生讨论方案的过程,即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对称”的过程;学生间的争论是积极的交流,思维的交锋所产生的灵感使学生对于“对称”的理解更加明朗;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对称”;展示作品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这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各抒己解、合作交流、操作体验的空间。]

3.明确对称轴的含义,并会找对称轴。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剪的,师强调先对折,并指对折线让学生取名称。

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取出了折线、虚线、对折线、对称线等名称。教师一一肯定:“你们取的名称都很有创造性。在数学里规定这条线叫‘对称轴’。”指几名学生找出所剪图形的对称轴。师选取一种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

三、       走进生活,寻找欣赏对称

1.    “找”生活中的对称。

有了前面展示作品的交流和启发,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举例丰富多彩,有些还是老师想象不到的。如:衣服、裤子、剪刀、望远镜、汽车、寺庙、“王”字、风筝等。

2.欣赏对称图形。

[剪纸、扇、脸普、手饰、鼎、玉器、建筑等十几种对称图片的演示,加上沿对称轴对折的动画效果,学生充分体验到“对称”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和美的感受。对折的动画效果更让学生加深了对对称轴的理解。]

四、         深化认识,辨析拓展对称

   1.辨析操作练习    让学生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画一画,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在折圆形纸片时,学生折出一条、两条、四条不等,此时师问:你还能再折吗?你能折出多少条呢?(生:很多条)师再追问:那你折得完吗?学生悟出:能折出无数条。

2.趣味增智练习    沿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

教师给出一半图形,学生练习。当学生画出另一半图形,一个完整的对称图形呈现在面前时,情绪非常高涨,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一个“趣”字,有了“趣”,学生就不会有“做”的苦,]

结束语:“对称”是数学里很重要的现象,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匀称、平衡和美的感受。课后小朋友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多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2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直观 操作 应用  

 
   




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化;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面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何改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四点:生活实际入手,引发数学问题;加强直观操作,形成清晰表象;鼓励动手实践,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强化应用意识,应用中提高空家观念。以下结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活实际入手,引发数学问题

费赖登塔尔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也就是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的新课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个问题,愿意吗?

生:愿意。

师: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生:是的。(生表现的很高兴)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是女孩,爸爸是男孩,怎么穿?

生2: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

生3: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象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学习后大家一定会更明白。

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兴趣盎然,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学生的有些回答,已远远的超出了数学课的范围,思维活跃,并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二、加强直观操作,形成清晰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教学中加强直观演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由于体积概念的子概念比较多,有“物体”、“空间”、“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等等,学生真正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直接出示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然后由学生自己讨论,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最后,以直观形象的手段,通过质疑——演示——释疑——举例的方式,逐层理解“物体”、“空间”、“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以减少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建立体积单位的正确表象是教学中的难点,我首先设疑,出示下图,让学生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

图1和图2比较,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但图3和图4比较就不那么容易了,仅仅数块数不能确定体积的大小,用眼睛看也不能判断出体积大小。怎么办呢?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单位才能判断出体积的大小,自然的引出体积单位。然后逐个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物,再用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实物,通过看——量——摸——举例,使学生清晰的知道每一个体积单位的大小,让体积单位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地印象。

三、鼓励动手实践,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由此可见,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显得重要。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理解体积的意义,我鼓励学生亲自实验,亲自把石快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以理解“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体积单位的建立,每一个体积单位我都鼓励学生量一量、摸一摸、比一比;体积的初步计量,为了让学生理解“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看这个物体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我先让学生用棱长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图形,指出图形的体积,说出为什么?又让学生用同样多的棱长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摆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每个同学拼摆的形状不一样,体积却不变?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关键是看这个物体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课的最后,还专门设计了一道动手操作题:用学具盒中提供的学具搭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估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思考: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准确体积。通过操作,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强化应用意识,应用中提高空家观念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使学生“运用图形与空间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只有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得到巩固和提高;“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在教学的最后,我出示了一个装电脑的盒子,问:

师:同学们,纸盒大家平常都见过,可是它上面丰富的数学知识,你们思考过了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些学生进入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生活中的问题,现在请大家讨论以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热烈的讨论]

生1:上面有许多的数字。

生2:还有小数,如:7.78,5.65,我猜想可能指得是它的重量吧?

生3:还有一个连乘算式:481×228×486mm。

师:你观察真认真!大家针对这个连乘算式想一想,有什么问题提一提?

生:481、228、486应该分别是盒子的长、宽、高吧?

师:完全正确。请继续想一想:481×228、228×486、481×486、481×228×486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在回答481×228×486时学生发生争执]

师:481×228×486到底表示什么,继续学习后面的知识,大家会明白的。对这个盒子还发现了什么,继续说吧。

生1:盒子是一个长方体的。

生2:是长方体的,那要计量它有多高,应该用长度单位。

师:你真了不起,由盒子想到了计量。

生3:计量每个面的大小应该用面积单位。

生4:计量它的体积应该用体积单位,我猜想481×228×486,得到的就是它的体积。(对刚才讨论的问题还不放过)

一个小小的电脑盒子,引发出学生如此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和如此活跃的思维,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应用中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切,在我当初的教学设计时是没有想到的。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只要教师真正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学数学,在实际的应用中去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儿童的经验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教学背景和案例]

“你在哪里见到过0”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认识了0以后,安排的一道练习题。教材上出现的实物图有:带有0刻度的温度计、计算器、电话机、卡通房号等等。课前准备时,考虑到学生刚刚上学,年龄又小,生活经验中对0的认识肯定缺少印象,因此就一一找实物,找不到实物的就精心的画出来,准备上课时随时启发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回答真可谓丰富多彩,精彩不断,给老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找的实物和精心准备的教具,都失去了意义,一点也没能排上用场。下面是这段教学的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你们平常在哪里见到过0?(问题一提出,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生1:我在我爸爸的手机上见过0。

生2:我家电话机上也有0。(这时教室的气氛更活跃了,许多学生都争着说自己家的电话机上也有0)

生3:我在摩托车的牌子上见到过0。

生4:我在汽车的牌子上也见到过0。

生5:老师,我作业本上你写的100分,1的后面有两个0。(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着90分、80分。看着孩子,我有些惭愧,心想:是呀,我每天批改着作业,写着分数,却没想到它们中的0。)

生6:我在钱上见到过0。10元钱上有一个0。

生7:我也见过,100元上有两个0。

生8:50元,在5的后面有一个0。(多么可爱的孩子!钱,天天用可我却忽视了)

师:你在哪里还见到过0?(我有些激动又追问到)

生9:我家电视遥控器上有0。(学生再次说开了:vcd、dvd、空调等遥控器上也有0)

生10: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吃饭,包间的门上写着302,也有一个0。

生11:老师,教室的门上也有0。(此语一出,教室里马上静悄悄地,学生都不约而同的看门)

师:不对吧,教室门上没有编号啊?

生11:(跑到教室门旁边,沿着门锁的锁孔画出了一个0)

师:(我笑了,为小家伙的动作)真棒,还会写0。

生12:老师,你的眼镜上有两个0。(学生边说边比划着,看上去真可爱)

生13:我妈妈的眼珠象0。

……

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已不再满足于到生活中去找0了,而是由0的样子想象到生活中象0的物体。想象、联想的成分明显增,已经超出了老师提问的初衷。

[教学反思和思考]

上完这一课,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为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为学生开阔的思维,为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高兴的同时,也有许多的惭愧,促使我陷入深深的反思和思考。

1、“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传统的备课,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样一种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备课时,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精心的“备教材”,而忽视了“备学生”,即便是强调“备学生”,也最多是在教法上考虑一下不同年龄阶段的问题,对学生身上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几乎是不予思考的。新课程告诉我们:教师备课应该是“备教材”和“备学生”的统一,仅仅“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的“备学生”,真诚的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思考学生,解读学生。反思本例,如果在备课时,教师真正的思考到了当代小学生,见多识广,自主自信,接受新信息的范围、速度往往强于成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深度、广度往往让成人意想不到,独具特色等等鲜明时代特点的话,真正的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信学生,而不是担心学生“刚刚上学,年龄又小,生活经验中对0的认识肯定缺少印象”的话,就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浪费大量的时间,去精心的找实物、制作教具,而结果却是徒劳无益、事倍功半。

2、关注“教材信息”,更应该关注“儿童经验”。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就具体的一节课来说,重要的一是教材信息,二是学生的经验,而教材信息必须通过学生的经验去内化、去“经验化”,才能被学生所接纳,被学生所吸收,变成新经验。“如果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者个人经验的经验化过程,学习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此,儿童的经验相对于教材信息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努力将“教材信息”和“儿童经验”有机的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丰富多彩、精彩不断。就本例来说,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0刻度的温度计”、“计算器”、“电话机”、“卡通房号”等等,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他们的经验往往是个性化的,学生经验中的“手机、人民币、电视遥控器”,相对于教材中提供的“0刻度的温度计、计算器”更为熟悉。试想,在本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关注教学设计的“预设性”,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不关注儿童的经验,被教材提供的信息所束缚,硬把学生的思维拉向教材,硬逼着学生回答出教材中提供的信息,甚至硬拿出精心找的实物、精心准备的教具,演示给学生看,那么,课堂就有可能是索然无味的,就不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更不用说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本例的成功就在于教师真正的关注了儿童的经验,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及时的调整了教学预案,而不是忠实的执行教学预设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变化  

 
   




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标准》在课程内容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结构

  《标准》通盘设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九年划分三个学段;1~3年级、4~6年级、7~9年级,明确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数学学习目标,而对内容呈现的顺序不作限定,为教材的多样化和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标准》将“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并列的两大学习领域,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目标,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1.加强的内容

  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强调用计算器来进行复杂的运算并探索规律;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从第一学段起,逐步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注重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变换和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视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三个学段都安排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强调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认识统计的作用;重视引导学生根据数据作出推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注重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和认识。

  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标准》在第一学段设立了“实践活动”、第二学段设立了“综合应用”、第三学段设立了“课题学习”,便于教师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标准》在第二学段要求所有学生应学会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数据,并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更为广泛的实际问题。同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进行学习和探索数学的活动。

  2.削弱的内容

  进一步控制计算的难度和速度,第一、二学段控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不超过三步),不要求学习小数与分数的四则混合计算;第三学段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

  删除根式的运算、无理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

  降低有关术语在文字表达上的要求,淡化单纯的公式记忆和计算。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4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优化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案例研究  

 
   




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那么,优化的新课导入应该是怎样的呢?新课导入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新课导入片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关注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下开始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陶行知先生说:“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开课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

片段1、5的认识(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尹婷婷)

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好的,不错,请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

生:好!

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

生:伸1个。

师:我拍1下手,你拍几下组成3?

生:拍2下。

师:我左手伸1个手指,右手伸2个手指,你能说一句话吗?

生:1和2组成3,1加2等于3,1小于2,2大于1。

师:不错,真棒。我伸出4个手指,你伸几个比4小?

生:3个、2个、1个。

师:哎,怎么伸的不一样?

生:3、2、1都比4小,可以伸3个,也可以伸2个、1个。

师:请你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再伸出1个,一共有几个?

生:5个。

师:真好,今天我们就学习5。

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尹老师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证和认知特点,用律动式的“摸耳、眨睛、挥手、摇脑袋”,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手”展开教学,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复习旧知都是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同时,复习中两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习兴趣无疑又起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通过这样地教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片段2:体积和体积单位(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张汉中)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可以。

师:我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

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象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清楚。

……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张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俯下身子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愿意吗?”、“可以吗?” 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伴随“穿不穿爸爸的衣服”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极具亲情味的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情绪体验无疑是愉快的,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高涨的,学生的思维已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领域,而是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二、关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始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标准〉解读》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应该成为课程内容的呈现与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模式。”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片段3:最小公倍数(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金元才)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生:报数1、2、3......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

生:我报的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

师:说的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以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报12的同学你能说说吗?

生:我报的数12也是2和3公有的倍数,所以也要两次都站起来。

师:说的有理。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18、24、30......

师:像6、12、18等这些数都是2和3公有的倍数,可以简称为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想一想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的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添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片段4: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贺环)

师:同学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买过些什么?

生:钢笔、铅笔、作业本......

师:好的,买过的东西真不少,象你们买的那些东西都可以称作商品。那么,你在买商品时,应付多少钱是怎样确定的呢?

生:看看要买的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就行了。

生:不行,有时还得乘。

师:怎么乘?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作业本每本5角,买2本就得用5乘以2,买3本就得用5乘以3,这样才知道应付多少钱。

师:说得棒极了。看来,我们学过的乘法应用题这下可派上用场了。那么商品的价钱,买东西的多少和应付的钱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段,片段3从学生生活经验中都有的、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片段4紧紧围绕学生熟悉的“买东西”这一人人都有亲身体验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无形中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使新课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新课的导入也应该体现这一思想。

三、关注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方法的启迪下开始学习

片段5:三角形的面积(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王开瑞)

提问:同学们,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学生回忆的同时,多媒体演示剪拼的转化过程,老师板书:转化)

启思:“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片段6:加法交换率(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姚  斌)

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     不变)

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看一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当学生举出交换位置,结果不变时板书:交换   位置)

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例子来说明吗?

传统的新课导入,老师往往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知识点的准备状态上,注重知识点的复习与铺垫,而忽视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为学生铺路搭桥。《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已不再是以简单的“接受数学知识”为核心,也应该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因此,新课的导入,不能仅仅只关注知识点的复习与铺垫,也应该注重在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为学生铺路搭桥,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方面全方位有所准备的状态下开始学习。上面的两个导入片段,鲜明的体现出了这一要求,不再是仅仅的围绕某一知识点去复习铺垫,而是更注重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为学生铺路搭桥。

四、关注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开始学习

《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尽力设计、提出一些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经过新课导入各有所获,顺利的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片段7、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龚万军)

师:请看题板,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

   新镇小学  

               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生:三年级有多少人?

生:四年级有多少人?

生: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个班?

生: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人?

师:不错呀,提了这么多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做哪些题?为什么?

生:我愿意做前3题,简单,好做,第4题不能一步解答,有些难。

师:真好,你发现了这些题,难易不一样。还有谁说说?

生:我愿意做第4题,难题,做一做可以锻炼自己。

师:好的,有点不怕困难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吃”下这样的难题(擦掉前3个问题成例题),有信心吗?

生:(充满信心地)有。

片段8、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李敏)

师:同学们,想知道李老师离学校有多远吗?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1:可以问老师。(师生笑)

生2:可以用卷尺量。

师:请坐下。

生3:这样太麻烦。我只要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从学校步行到张老师家, 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走的分钟数,这样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了。   

师:真会动脑筋!现在,如果告诉同学们李老师每分钟走70米,并且从家步行到学校正好用12分钟,你知道我家离学校多少米吗?

生:知道。70×12=840(米)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因为要求12个70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师:如果你每分钟走60米,那么从学校步行到我家又需要几分钟呢?

生:840÷60=14(分)

师:这里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生:因为这里要求840米里面有几个60米,所以用除法算。

……

片段7改变应用题中“正正规规”的文字叙述出示方式为只出示一组信息,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选择,在选择中让学生理清应用题间的联系;片段8由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入手,鼓励不同的学生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无形之中给不同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自主发展空间和自主探索机会,既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导入应该尽力设计、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自己出题自己做 不亦乐乎  

 
   




教例]

如何让枯燥的计算练习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唱主角,途径方法很多。在教学两位数除法练习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复习“同头无除商9、8”

414÷46  216÷24  432÷48  711÷79

引导:

1、这些题目有什么特征?(各自观察  全班发言)

2、选择怎样的试商方法比较合适?(同桌交流,全班讨论)

做了这些题,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订正)

3、用竖式计算   

513÷57  232÷29  315÷35    你是怎么确定商的?为什么?(指名回答)

4、下面□里最大能填几

43×□<416    65×□<605

38×□<302   26×□<213  (全班校对)

怎样能正确又迅速地填数,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大家吗?

二、寻找“差数试商”的方法

1、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03÷17  189÷19  137÷16

(1)    你能直接说出各题的商是几?(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2)    组内讨论“差数试商”的规律,组间交流。(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    观察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你是怎样试商的?(全班反馈)

(4)    引导:除数是十几,同头无除时,也可以用“差数试商”的方法。

(5)    出示:135÷17  112÷19  97÷16  147÷18  157÷17  

(6)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自己出题自己做。

(1)        比较异同:你有什么收获?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2)    你真懂了吗?自己出2题“差数试商”(“同头无除商9、8”)的题目(同桌检查  汇报错误原因 )你为什么错误?现在真懂了吗?

(3)    自己计算,算完同桌互查。做对奖励一朵花。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自己出题自己做,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对学生采取的心理、行动等将随之改变。我是学习的小主人,老师还等着我出题给大家做呢!这样地教学设计还有谁能不轻轻松松、心情愉悦?还有谁能不积极主动参与?只要学生对学习不恐惧,只要学生肯参与,那教学地最佳境界就可以呈现。

   自己出题自己做,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活跃,对知识地理解程度加快,形成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自己出题自己做,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学习要求,都将在学生地心中引起小小的震荡。由于年龄、心理的特征,没有见过的、新鲜的都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将自始至终关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最后部分由他们自己出题让别的小朋友做,更是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再一次激起,保持到课堂的最后一刻。真是“己出题自己做,不亦乐乎”!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5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情感与态度  

 
   





一、注重培养应用意识

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就是说数学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数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新课程的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注重感知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开展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学习数学的活动,从而渗透了数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注重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新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几代人的生命质量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合理部分,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访问、收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以及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学生那里体现。新课程注重学生思考,让创新走进课堂。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解法多样化;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图形与其展开图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中,提出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和改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思维创设了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四、注重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原理,形成一定的技能,而必须经历观察、猜想、探索、验证、推理等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之一。为此,就要求我们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课程评价也应建立起配套的评价体系,以推动这方面的进程。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可控的信息流通过程,又是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结构形成 的优化制控与调节,则是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动机,培养学生思维意向品质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 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 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由两位同学 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地行走,设问:“①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②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 样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 抽象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其次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小学生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感到枯 澡,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变抽象为直观。如,通过“学号是质数、合数的学生分别 站起来”的游戏,使学生形象地领悟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又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把纸筒沿竖向剪 开,展示出长方形,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很快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三是通过变换那些用来说明概念的 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形成,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作这样的变式练习,能使学生 思维活动从偏见与谬误中解脱出来,从而灵活地应用一般的原理、原则。例如题组:
    (1)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1/5千克,第二次用去这桶油漆的4/5,刚好用完,这桶油漆有多少千 克?
    (2)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4/5千克,第二次用去这桶油漆的1/5刚好用完。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千 克?
    (3)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4/5千克,刚好用完,这桶油漆重多少千克?
    这种变换叙述形式的练习,尽管问题叙述不同,但学生通过仔细审题,很快便能理解这几道题的实质都是 求这桶漆油的重量,从而培养了积极思维的意向品质。
    二、增加含熵信息,提高思维密度
    如果信息本身一部分已被认知,还有一部分不确定性(熵)不能消除,这类信息就称为“含熵信息”。学 生学习就是接收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学生得不到“生疑—— 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那么充斥这节课的便是“饱和信息”,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产生内 驱力,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思维的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和贮存、加工的过程。因此,要激发思维活动 ,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含熵信息,从而提高思维密度。
    1.以内部言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 教师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 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五( 1)班现有学生49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五(1)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对这样的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试着做,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教给解法。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可以找出多种解法。
    解法一:4+3=7 49×4/7=28(人)……男生
    49×3/7=21(人)……女生
    解法二:4+3=7 49÷7=7(人)
    7×4=28(人)……男生
    7×3=21(人)……女生
    (附图 {图})
    (附图 {图})
    解法四:先求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再求男、女生各多少人。
    3÷4=3/4 49÷(1+3/4)=49×4/7=28(人)……男生
    28×3/4=21(人)……女生
    再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和方法说出来:解法一是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法二是用归一法;解法三是用倍 比法;解法四是用分数解。这样的教学,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机会,在“想一想”的过程中,内部言语得到了发 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以内部言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 动的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常是以语言为载体表现出来。俄罗斯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关于智力形成 的学说提到,智力活动始源于物质活动,以语言为中介,内化为“人脑”的内部言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要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从“外化”到“内化”,在操作中 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操作,即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第一 层,操作后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教学公 式中“除以2”奠定基础;第二层,让学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层 ,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 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讲出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底×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 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操作活动中的“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不仅发展了内部语言,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三、训练主体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体思维善于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 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 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当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解决 一题就可解一类题,即触类旁通。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 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 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1.纵向延伸。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沟通前后联系,弄清知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递进层次结
    (附图 {图})
    1/4,第一次修了多少千米?解答后再纵向延伸: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怎样解答,如果改变题目中的 问题,又怎样解答。
    2.横向展开。学生解题后,还可以横向展开,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进行解题(此种方法多适 应于练习课与复习课)。例如:“修一条1800米的路,3天修了1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共用 多少天?”可以这样引导学生:①以1天修的路程数表示效率;②以修1米所用的时间表示效率;③以修12 0米所用的时间,或以3天修的路程表示效率等方法进行解答。
    3.逆向回转,理解结论。训练学生从顺、逆两个方向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灵 活性。例如: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甲车多行1/4,求甲、乙两车一 小时共行多少千米?解答之后,再把解题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引导学生逆向编题。如:甲乙两车一小时共行1 08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1/4,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显然,这道题的难度要高于前 一题。
    4.一题带一类,构建小系统。例如教完简单工程问题后,可以将工程问题与工作问题及相遇的行程问题 三者联系起来,这样就能用“同一知识统一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的小系统。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 果才能得以保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也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 22:16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3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 "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四、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矗。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作者: aaa    时间: 2008-4-2 12:23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可以看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4-4 11:49
标题: 回复: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不错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