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5 20:58
标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
本套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由
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
网上搜集整理,内容全部与新教材同步,在
五年级语文试卷版块里覆盖有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等各个版本的单元、期中、期末试卷
,资料全部供大家
免费使用下载
打印,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因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分数等未能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二楼下载DOC附件后打印!
下面附上本套试卷部分题目预览。
第四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pénɡsōnɡ ɡào jiè máo tínɡ yàn huì bān bó
shí jiàn yòu ěr cāo zònɡ zuǐ chún xì n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捕捞(lāo láo)娇嫩(nèn lùn)挑拨(tiāo tiǎo)眸子( mó móu )
绿蔓(màn wàn)沮丧(sānɡ sànɡ)涟漪( yī yǐ )挨近( āi ái )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稚( ) 蜡( ) 腮( ) 笼( )
雏( ) 腊( ) 鳃( ) 茏( )
4、同音荟萃。(4分)
mù ( )色 坟( ) 仰( ) 屏( )
jù ( )集 ( )烈 ( )体 ( )怕
5、沙里淘金(选择正确字义,填序号)。(2分)
(1)怪可惜 ( ) 1很 2埋 3妖 4令人捉摸不透5惊奇
(2)生怕 ( ) 1很 2没有成熟 3不熟悉 4长出
(3)不容置辩 ( ) 1盛装2外貌 3允许,准许 4对人大量
(4)睡的好熟 ( ) 1精通2了解得透彻 3程度深 4果实长成
二、词语积学用。(共20分)
1、在括号内用上本单元学到的词语。(2分)
(1)我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绣花、打毛衣、编中国结什么都会。
(2)他刚刚受过老师的批评,看上去______________,一点精神也没有。
(3)一个下午,又干这又干那的,累得我是______________ 的,全身骨头都快散架了。
(4)发现他在下面搞小动作,老师______________走到他跟前,当场抓了个正着。
2、按要求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急切( ) 收获( ) 告别( ) 选择( )
反义词:亲近( ) 熟悉( ) 推迟( ) 沮丧( )
3、在括号里填写上恰当的词语,使意思表达更具体。(4分)
( )的教育 ( )的丛林 ( )的目光 ( )的回忆
( )地闪动 ( )地呼唤 ( )地操纵 ( )地欣赏
4、按要求写词语。(4分)
(1)用来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物意外惊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4分)
居然 果然 突然 猛然
(1)平时也没见他怎么用功,这次考试人家( )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2)在放学的路上,( )下起了瓢泼大雨来,同学们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
(3)老师说要和我们一块行动,这不,他( )来了。
(4)刚要出发,我( )间想起电视忘记关了,赶紧又一溜小跑返回家里。
浮现 呈现 展现 出现
(1)我的眼前不时又( )出当年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
(2)一个奇特的想法突然在我的脑海里( ),我顿时又有了信心。
(3)你的作业中( )这么多的错误,简直是不能原谅的。
(4)张家界迷人的风光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每一个游人面前。
6、按照恰当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2分)
(1)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冲向敌阵 调兵谴将 全歼顽敌 侦察敌情 英勇出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7分)
1、将下面的语句不写完整。(2分)
(1)欲要看究竟,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3)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4)虚心万事能成,_______________。
2、句子加工厂。(5分)
(1)一种尖细娇嫩的鸣叫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受到了启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教导让我终生一辈子受用不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6分)
1、《落花生》一课讲了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的笔名是“__________”。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钓鱼的启示》里,作者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题的含义可以用文中的另一句话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珠鸟》一课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水穿石”这个成语讲的是____________代一个叫_______________的县令的故事。
五、理解与感悟。(20分)
(一)(10分)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1、给这几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1分)
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字义。(2分)
(1)父亲划( )着了一根火柴。 划:__________________
(2)你得( )把它放回湖里去。 得: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表示“看”的单音节词语,你还能够写出多少?(2分)
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猜想一下,父亲这会儿内心里回想些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急切地问”“大声争辩”“哭出了声”可以看出当时的我内心的_______________,
从“父亲平静地说”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2分)
6、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二)钓鱼的启示(10分)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皆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在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完全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之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决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鱼,还认识了—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这么美好的事情,而我们却往往不能做到知行统一。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收获;与人分享,实际上你并未损失什么,相反你却收获了更多、提升得更快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备受尊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行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格,比较两位钓鱼高手在行为和结果方面的不同。(3分)
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行为 不同的结果
3、用“∥”将短文分为两个部分,给每一部分添加一个简短的小标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文中最后一句话,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其它的一些和其意思相近的语句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有机会与两位钓鱼高手相见,你愿意跟其中的哪个人做朋友?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你会从中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如果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交流的话,请把你准备作的发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5分)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八、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你知道下面成语故事分别跟那一位历史人物有关吗?请照样子把他们的名字填写在括号里。
手不释卷(刘 秀 )孺子可教( 张 良 )破釜沉舟( )
纸上谈兵( )初出茅庐( )韦编三绝( )
卧薪尝胆( )乐不思蜀( )投笔从戎( )
洛阳纸贵( )闻鸡起舞( )成竹在胸( )
下面第二套为以前发布的版本,请选择适合自己用的下载!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二、多音字组词。(6分)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人山人( ) 垂( )丧气 小心( )( ) 山( )地裂
腾云( )雾 和( )相处 九( )云外 恋恋不( )
四、查字典填空。(3分)
1.“绪”用( )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2.“曳”用( )查字法,查( )画。
3.“臾”用( )查字法,查( )画。它的第三笔的名称是( )。
五、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的序号。(12分)
1.观:①看 ②景象 ③看法
奇观( ) 观点( ) 参观( )
2.道:①道路 ②道理 ③说 ④用语言表示情意 ⑤量词
街道( ) 头头是道( ) 一道河( ) 道谢( )
3.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另的;⑤分开。
形状各异( ) 异常美丽( ) 异样( ) 异国他乡( )
六、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9分)
1.“粗糙”应该读“chū cāo”,不读“cū cāo”。( )
2.“珍珠泉”就是像珍珠的泉水。( )
3.“小小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的帐篷。”是比喻句。( )
4.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 )
5.“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是一句拟人化的句子。( )
6.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乌云。( )
七、修改病句。(9分)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宾们观看了我们精彩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一响,安静的校园立即顿时沸腾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风轻轻地吹遍了田园,把花粉吹送到远处。湖里的水,被风吹起了碧绿的皱纹;湖边的杨柳,也被风吹得摇曳(yè)着青嫩的新技。
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暖和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抚摸(mō)着大地,小草被春风吹得翩(piān)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民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夏天的风有时很闷热,使人十分烦恼,有时又很清凉,使人十分舒服,有时却像凶猛的巨人,咆哮地刮起来,使大海掀起十多丈高的大浪,更会带来倾盆大雨,使山泥倾泻,山洪暴发,使人家破人亡。
秋风像一个仙女,踏着轻盈(yíng)的舞步,使大地变得十分爽朗。枫树的叶子像燃烧中的火焰,飘到金色的大地上,年轻人都在秋风中到野外去游玩。
冬天,凛(lǐn)冽(liè)的北风把树梢上的叶子都吹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小草已经枯萎了,小动物不见了,它们都冬眠去了,大地呈现着憔(qiáo)悴(cuì)的样子。
四季的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都尽了自己的职责,去管理大地,使大自然有规律地循环不息。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错误的读音划掉。
闷热(mēn mèn) 清凉(liáng liàng)
3.分别说说下列内容各是哪些自然段讲的?
(1)总的介绍风。
(2)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风。
(3)四季的风各有自己的特点,各尽自己的职责。
4.在文中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画出来。
5.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风?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想告诉你
要求:把你想告诉别人什么写清楚,写具体,做到有中心,有条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5 20:59
标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
本站所有试卷均无需注册,在下面
的附件中,选择右键,目标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
打印即可!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2.rar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rar
(16.53 KB, 下载次数: 21771)
2010-7-25 20:5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rar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5 21:00
参考答案:
一、神奇 矗立 干涸 粗糙 和睦相处 曾经 九霄云外 喧闹
二、装载 盛水 哄骗 缝纫 轻薄 处分
记载 茂盛 哄抢 缝隙 薄饼 好处
三、海 头 翼翼 崩 驾 睦 霄 舍
四、1.部首 纟8 2.数笔画 6 3.数笔画 8 横折
五、1.奇观(②)观点(③)参观(①)
2.横贯(③)全神贯注(①)一贯(④)意思连贯(②)
3.街道(①)。头头是道(②)一道河(⑤)道谢(④)
4.形状各异(①)异常美丽(②)异样(②)异国他乡(④)
六、1.(×)2.(×) 3.(√) 4.(×) 5.(√) 6.(×)
七、1.将“往事”改为“事情”。2.将“歌声”改为“表演” 3.删去“立即”或“顿时”中一个词语。
八、1.四季的风 2.正确的是:men liang 3.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4、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4、5题(略)
九、略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2 16:41
真的啊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2 17:10
神经病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2 20:49
给我答案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2 20:49
给我答案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2 20:49
[img][/img]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2 20:50
[quote][/quote]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11-4 19:14
的如法国人很好
作者:
大仙俞苗乾
时间:
2012-10-28 10:11
怎么没答案!
作者:
2521541371
时间:
2014-10-30 20:39
就知道说脏话
作者:
蓝瑟
时间:
2014-11-2 13:20
有答案没
作者:
1677798845
时间:
2014-11-6 20:09
给我大菊花
我要答案
作者:
两节课后空间
时间:
2014-11-9 12:41
给我答案
作者:
两节课后空间
时间:
2014-11-9 13:04
给我答案
作者:
ASDWASDW
时间:
2015-1-12 19:50
作者:
2846206769
时间:
2015-12-26 12:28
不是说有答案来么,答案呢???在哪儿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