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  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朗读、复述课文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的空间。

教学内容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设计

导入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在南极南纬90°设立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探险队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到达极点近五个星期,并顺利回到挪威,斯科特等五人却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中。而作者茨威格并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是把目光投向斯科特,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历史上都是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为什么作者对斯科特表达了崇高的赞誉?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整体感悟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2.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相互复述故事,再推举一人在全班复述,学生相互补充,教师提示大家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帮助学生感知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课文中令人难忘的细节,并说出为什么这些细节令人难忘。

研读与探究

   1.教师导学:

  这篇课文是非常感人的,研读好重点片段,会对课文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

  问题组:

a.斯科特等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b.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c.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朗读课文后,可以小组讨论,共同研讨问题。

3.教师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上的鼓舞。

体验与反思

教师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教师可从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启发学生。

作业

1.积累字词句。

2.根据查阅的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本教案的设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学科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查找资料、引用资料,拓展了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复述课文是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思想认识也得到提升。

悲剧何以伟大

                                  ──《伟大的悲剧》教学片断实录

                                       重庆  姚秀英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但由于篇幅长,思想内涵较深,对初一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整体感知课文、解决疑难字词以后,学生仍觉得难于理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哪里才是文章的关键?怎样才能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突然,课文的题目让我眼睛一亮:何不从题目入手来设计教学呢?

下面就是我的教学实录片断:

师: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大家都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

生:(沉默)……

师:(进一步启发)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生A:因为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生B:(思考后):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在人类的伟大事业中,这些探险队员代表的是国家,是民族的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斯科特一行因为后到达南极,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失败了,感到了“悲”。

生C:斯科特他们除了后到达南极外,还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带信作证。文中说:“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所以,我想,斯科特他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吗?读者是这样认为的吗?这里又表现出世人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情感?

生:世人不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是”。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感人肺腑,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壮”还是“悲哀”?为什么?

生:悲壮。(讨论后)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大家现在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经过激烈讨论)

第一组:

生A: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有着深深的热爱。课文开头写到:“1912年1月16日……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课文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读声中充满骄傲)

生B: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们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第11段写道:“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第13段写道:“斯科特……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读得低沉有力,同学报以掌声)

师(总结):这一组同学领会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现身的崇高精神。现在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刚才谈到的段落和句子。

第二组:

生:我们这一组讨论后发现,文中最感人的是奥茨走出帐篷,走向死亡这一节。第10段中说:“奥茨突然站起身来……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朗读得很好,高昂中有着颤抖,表现了该生内心的激动,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点拨):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第三组:

生:我们这一组讨论后发现斯科特他们很诚实,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销毁阿蒙森留下的痕迹,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资格,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毅然决定去为阿蒙森作证,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仍然去做,所以我们认为他们守信用。课文第二段,特别是段尾部分都是写的这种痛苦。(读课文,但不太好。另一位同学再次朗读,声调低沉,表现出一种痛苦,同学报以掌声。该生再次朗读,全班同学朗读)

第四组:

生:我们组认为斯科特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甚至临死前,惦记的始终是祖国和亲人、朋友,而不是自己!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课文第12段谈到这个问题。(朗读。全体朗读)

师:很好,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何以“伟大”的精神实质,把握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一下。

生:“伟大”和“悲剧”不矛盾!因为斯科特他们虽然在探险中牺牲了,虽然他们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中,他们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了他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我为你们的聪明才智而高兴。从课文题目中大家就感受到这么多,领会到了文章所颂扬的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怎样分辨和对待成功与失败。作者写作的目的正是为了用他们的事迹、精神教育世人要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下面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会作者对这五位英雄的情感……

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抓住本文“文眼”──“悲”和“伟大”,通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朗读评议,在读与说中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深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中,也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另外,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以“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藏伟大”这一问题作为起始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各抒己见,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庆  王幼明  陈家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