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刘少奇在哪里读书?刘少奇在()
(2)刘少奇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刘少奇()
2、朱老师是怎么夸刘少奇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刘少奇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体会刘少奇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刘少奇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b 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
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 是他不爱吃橘子吗?
d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刘少奇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 刘少奇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
b 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刘少奇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 刘少奇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多音字组词。
jiāo( )
教{
jiào( )
(3) 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写了()教()用()法查字典的事。
(4) 查音序:按照汉语字母表顺序,请学生动手翻翻“音节索引表”。
2、 学习课文第2—4段。
(1) 哪一段写了李老师教丁丁查字典的过程?
(2) 朗读第2段。
“正巧”是什么意思?
“先”说明了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
(3) 自由朗读第3段,读后讨论:
①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必须知道生字的什么?
②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要在字典中的哪几个地方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去。板书:先……再……
③ 以“母”为例,谁来说说你怎么查?(结合字典,学生口述。教师点击课件,逐一出现。)
母mu→第一个字母“M”→音节表中找到“M”→在“M”部找到“mu”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第三声→找到“母”→找意义。
④ 教师小结:我们来检查这个过程对不对?全班翻字典,教师口述,学生按照口述的步骤进行。
⑤ 理解“果然”,李老师说的和同学们做的结果一致吗?课文中哪个词说明后来的事实和原先预料相符合?(果然)
⑥ 独立按步骤查“母”(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
⑦ 自由读文,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齐读→自由准备背→同学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巩固练习
1、 随堂练习。
(1) 按照这个方法,每个同学查自己的姓,比比谁查得快。
(2) 把下面的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M K C N G D J H A I B E L F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2、 课后作业。
(1) 把课文中的每个生字查一遍,在书上写上大写字母的页码。
(2) 读一读,填一填。
①音序查字法是:先看音节的( )是哪个大写字母,在( )表中查到音节的( ),再在字母正文中查到( )和()意义
②查字母的“母”,它的音节是( ),从音节表中的( )部查到( )的页码,再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 ),就可以查到“母”的( )和意义。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遇到的拼音多读几遍,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把生字记住?
4. 检查自学情况
A 讨论:哪些字需要特别的注意,为什么?
B 你已经学会了哪些字,和同学交流一下。
C 重点提示:厌练
D 带上生字读词语,理解词语。
5.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 请四位同学分小节念课文的内容
B 说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 学习第一段:齐读课文的第一段,这是怎样的一只小鸟,它想干什么?
7. 小鸟和谁学过本领/读读课文划一划
8. 提供句式说说:小鸟向( )学过本领。
9. 同桌说说自由朗读课文。
10. 完成课堂作业:抄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