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评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22 22:24
标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评课稿
写在前面:
  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孩子们都熟悉了我,我也了解了孩子们,大家彼此成为了好朋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新学期语文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课前和孩子们开玩笑,一定要在全校语文老师面前露露脸,替班级、替自己争口气,孩子们便邀请我这个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听课,为他们“助阵”。
  片段一:走近感动、随风潜入夜
  师: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生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一“愣”、一“亮”都可以看出摊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作出的考虑。
  生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从小姑娘“茫然”的眼睛看出妹妹的不知情,哥哥“命令”的口吻也可以看出哥哥不容妹妹辩解,想掩盖什么。
  生4:“别别别……”他急了。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阻挡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
  从“拼命”、“想拦住”可以看出哥哥担心谜底揭穿后的紧张。
  师:所有的这一切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原本无马,假称有马,叫妹妹收马草,妹妹岂能不觉得“茫然”难解?原本无马,假称有马,一旦让“我”进入后院,岂不底细尽露?原本无马,假称有马,为的是让“我”安心看书,如果泄露机关,岂不坏了好事?所以他先以“命令”口吻叫妹妹收马草,次以行动阻挡“我”,继以语言威吓“我”……真是用心良苦呀!
  思索:
  经常听一些老师和家长提到,现在的孩子对人和事真是越来越冷漠了,毫无感情可言,好象觉得老师、家长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在责怪孩子时,我们自己也得反思,我们有没有教会学生感动。在这节课中,唐老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有像很多老师一样,给出句子让学生说说可以看出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去感悟。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也一定可以找到感动。
  片段二:铸造感动、一个都不能少
  师:课文的第二段,当父亲知道我装作选书,偷看几则故事,然后溜之大吉,说了一番话:“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细节写出来?
  生1:这是后面故事发生的起因。
  生2:我有补充,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让作者明白知识的获得是来之不易的,要付出自己的劳动。
  片段三
  师(让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生字后):说一说“攥”是什么含义?
  生1:我觉得“攥”就是“抓”的意思。
  生2:“攥”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用手抓住或抓稳。
  生3:我觉得通过这个字可以看出钱来之不易。
  生4:可以看出作者的好学,这也是摊主决定帮助作者的原因之一。
  片段四
  师: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卖书的摊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是一个残疾青年?
  生1:如果他不残疾,我就不会提草进去,就不会发现上当受骗。
  师:真是这样吗?妹妹不也帮着提草了吗?
  生2:我觉得残疾说明人生经历比一般人多,或许他受过别人的帮助,感激别人;也或许他受过别人的歧视,他知道其中的滋味,他不想让作者这个求知欲、上进心强的孩子也受到伤害。
  片段五
  师:妹妹在这个骗局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不是可有可无?生:如果没有她骗局就无法实施。
  思索: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同样天上也不会掉下感动。摊主(残疾青年)、摊主的妹妹、作者、作者的父亲这四个因素合到一起铸造出了感动,这四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作者自己的好学是内因,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体会的;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父亲对待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没有付出,就不该有收获;强调摊主的残疾,增强了震撼力,说明每个人都可以付出自己的爱,每个人都可以去帮助别人;妹妹这个人物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她不仅仅是帮助实施骗局的人,她也应该是揭开骗局的必要之人。在《教师之友》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高中普通班的老师为了留住班上的一位经济困难但学习很好的学生,瞒着她替她交了书学费,后来这位学生要调到好班,这位老师同意她调班,但是很失落,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回报。于是这位老师继续默默的替这个孩子交钱。这样做很伟大,很正确,但是我觉得为了让她感悟,为了让她明白别人对她的期望,还是要有人告诉她。在这篇课文中,妹妹就应该起到这个作用。
  片段六:走进感动、润物细无声
  师:现在也有很多的书摊,你觉得这些摊主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
  生1:不给看。有一次我去书摊买书,喜欢的书很多,不知买什么好,那个摊主还不知多凶,说‘你买不买,不买就别乱翻,别把书弄破了。’
  生2:不仅不给看,而且还会讽刺人。
  生3:有时候会不理不睬。
  生4:我有补充,人少就让看看,人多时就不乐意了。
  思索:列宁说:“青少年犯错,连上帝都会原谅。”因为只有通过犯错,孩子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唐老师在这里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不是仅仅让孩子们去分析摊主好在哪里,而是猜想换成别的人会怎么做,通过对比更能突出摊主的崇高,看出他是一个善解人意、尊重他人、宽厚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片段七(课的结尾):升华感动、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大家都知道课文讲述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当文章中的“我”知道这是一场美丽的谎言,对摊主非常的感激。如果你就是摊主,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说:“孩子,你就是我心中的那匹马。”
  生2:我会说:“孩子,没什么,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帮助你是我应该做的。”
  生3:孩子,是你的好学先感动了我。
  生4:我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师: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又会说什么?
  生5:我会说:“谢谢,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生6:我会接着生1的话说:“我这匹马一定会‘马不停蹄、一马当先’,不断努力的。”
  生4:我还是觉得什么都不需要再说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思索:
  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也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把感恩的话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就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就这样被感动、在爱中培养爱
  通过这几个片段的教学,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被升华了,课文的最后摊主感动了作者,作者又何尝不感动了摊主,感动了周围的人,感动了上课的孩子们,感动了听课的我。
  爱的种子已经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在每个人身上这样的故事必将会继续被演绎。因为每个人都明白只要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就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每人付出一点点善意,这个世界将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正如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愿这美好的明天早日到来!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