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全文在线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2
标题: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全文在线阅读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全文在线阅读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
作者:吴如嵩
第1节:引言(1)
引言
兵法与养生的渊源
公元18世纪中叶的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医徐大椿。他原名大业,字灵胎,江苏吴江人,曾任太医。一生著述宏丰,有《经释》、《类方》、《慎疾刍言》等,后人评论其书“推阐主治之义,于诸家中最有启发之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论医之书《医学源流论》,其中辟有专章《用药如用兵论》。他在全面、准确地阐述用药如用兵的医理之后,明确地指出:“《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徐大椿凭借自己深厚的医学功底,敏锐地审视兵学与医学、兵道与医道的相互关系,得出了极富启发意义的结论,这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
不过,把兵学同医学联系起来在理论上阐述,在临床上实践,徐大椿并非第一人。
被尊为医经的《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中就谈到医学与兵法的关系,其文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以与“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相对应。饶有意味的是,《黄帝内经》还用冷兵器的“五兵”(弓矢、戟、矛、戈、殳)类比针法:“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阵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民令行禁止,士卒无自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灵枢?玉版》)
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进一步从医家的行为心理上做了深刻的理论阐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旧唐书?孙思邈传》)“胆大心小,智圆行方”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作为一个医生也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孙思邈在对这八字原则进行分析时指出,医生临病与军人临战一样,在不明敌情时要周密侦察,慎重判断,做到“知彼知己”,这种谨慎就是“心小”。一旦掌握敌情,胜券在握,就要果断决策,大胆用兵,这种果断就是“胆大”。孙思邈用《诗经》形容这种果断:“‘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军人为卫国保民而打仗,医生为救死扶伤而治病,这种品德就是“行方”。用兵要因敌制胜,战术多变;用药要“知常知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李中梓《医宗必读》)。
以兵学喻医学,在中国古代并不只有上述几个例子,自先秦至明清,有类似理论的医家不在少数,可以说它是古代医家们的一种共识。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那用兵和治病相通的地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毋庸置疑,只有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证明兵学用于医学不是牵强附会。
首先,从伦理道德方面看,中医的医学伦理观一贯推崇“良医”(既有良好的医德,又有良好的医术),认为医学是仁学,医术是仁术。东汉名医张仲景主张医生应“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这种中国医学史上倡导的“苍生大医”与中国古代兵家的主张是相通的,相融的。与行医要有仁人之心一样,中国兵家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也历来主张应“诛暴乱,禁不义”(《尉缭子?武议》)。因此,《孙子兵法》要求将帅必须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仁德”便成为将帅修养的核心。
第2节:引言(2)
其次,从方法论上看,中国医学与中国兵学一样,形成了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都贯穿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具体地说,表现为“天人合一”的中医学理论。例如,春秋时良医医和指出: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说,阴、晴、风、雨、夜、昼,分为四段时间,五种音调。过头了,不协调就会招灾惹祸。阴过头了是寒病,阳过头了是热病,风过头了是手脚病,雨过头了是腹病,夜里没有节制是迷乱病,白天没有节制是心病。辨证施治是中医著名的诊断治疗方法。从哲学上说,它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的思维方法。中医把天地人视为一个大系统,“人”又分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各子系统。通过望、闻、问、切,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症下药。药分君臣佐使,最后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治病救人的目的。
古代兵法也是使用这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比如说,关于战争全局的战略问题,《孙子兵法》讲求“道、天、地、将、法”之类“五事七计”,对战争各方面进行总体把握,系统分析;关于行军布阵之类战术问题,兵家也无不讲求天、地、人的相互关联,各种条件在战争运动过程中的有序变化,奇正相生,相反相成,最后达到因敌制胜的目的。
应当看到,朴素的系统论不仅是中医学、传统兵学的精髓,也是整个中国学术思想的精髓,它是迥别于西方哲学的。瑞典系统论专家普里高津曾经指出:“中国的传统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合。”他的看法是非常中肯的。
再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医学与兵学更是有着许多共同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2
一是防病如防敌。对于疾病,医家主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只有那些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对于敌人,兵家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平时就要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将帅也才能被称为良将。良医本着治病如治寇的负责精神,因而能够高度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做到防微杜渐,加强防范。
二是择医如用将。南齐褚澄说得好:“知其才智,以军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技,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褚氏遗书》)打仗要委派良将指挥,治病要选求良医诊治,道理是相通的。中国古代所谓良将必须“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也就是说,必须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只有将才而无武德的将领只能称为“名将”而不能称为“良将”。同样,只有医术而乏医德的医生只能称为“名医”而不能称为“良医”。“良医”必须做到“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如能选择这样优秀的医生治病,何病不克,何疾不愈?
第3节:引言(3)
三是用药如用兵。兵凶战危,是一种关乎国家军民生死存亡的暴力行为。古代的医家看到,“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千金要方?食治》)!这是从“兵”与“药”的特性上说明二者具有“刚烈”的共同特点,因此用药要慎之又慎。
古人还从用药之法“贵乎明变”着眼,看到灵活多变的共同点。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这是医家以用兵来比喻用药。《白豪子兵》指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这是兵家以用药来比喻用兵。显而易见,“兵”与“医”即使不像徐大椿所认为的同源,但也的确是相通相用的。
以上择其要者,略举数端,旨在说明把兵学原理移植到医学之中,特别是中医学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启发人们的意智,开阔人们的视野。宋朝哲学家程颐说得好:“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伊川易传》卷三)他说的用来统率万事万物的“一”,就是哲学。具体地说,就是思维方法。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就能架起沟通兵学与医学的桥梁。这座桥梁,在中国古人的辞典中称为“悟”。对此,明朝著名学者黄宗羲曾说过一段非常透辟的话:“为学为教,舍自得别无他路。欲自得,舍悟别无他路。”(《明儒学案》卷二十六)钻研任何一门学问,关键要自己确有心得,确实掌握要领,得其精要。之所以能够“自得”,关键又在于“悟”。所谓悟,就在于通过正确的学习,切实的深造,在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默识心悟,开启新的学术天地。不难设想,倘有精通医学与兵学者,在这个领域深入开掘,未尝不可以创造医学理论的新思维。
目录
第一章 医德如将德 /1
刘邦说:“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打仗要选将,是因为战场之上有良将,也有庸将。秦赵长平之战中,因为赵王选将不当,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赵军惨败长平,险些亡国。
同此道理,择医之所以重要,也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良医与庸医的存在。明朝顾炎武说:“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日知录》)
1.天地之间,莫贵于人/2
资料链接:医德比医术更重要/4
2.禁祥去疑,信医不信巫/5
资料链接:医疗科学与巫术迷信/7
第4节:引言(4)
3.战必选将,疾当择医/8
资料链接:“庸医”/10
4.官兵一体,医患同心/11
资料链接:医患同心,其利断金/12
第二章 防病如防敌/15
预防疾病如同预防战争一样,要居安思危。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明确写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疾病预防就像战备国防一样,必须防重于治,要以预防为主。
1.防于未乱,治于未病/16
资料链接:疾病防治和中医养生/20
2.兵家重防微,医家重杜渐/21
资料链接:上医治未病/23
3.守我岩疆,先安未病/24
资料链接:在未病时防病的养生思想/26
第三章 养生如养军/31
《孙子兵法》在论述安营扎寨应当利用“地利”的原则时指出:“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对照中国历代环境养生理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主张不仅仅明确了驻军的基本要求,而且概括了环境养生的主要原则,即使在今天,现代养生学对于居处环境也不外乎这些基本要求。
1.兵家尚武德,修身重养性/32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2
资料链接:养生莫若养性/34
2.地势兵之助,地利人增寿/34
资料链接:养生与环境/37
3.兵非多益,食非过益/38
资料链接:谚语记在心,饮食好养生/41
4.养兵莫贵于习练,养生莫善于习动/42
资料链接:运动养生法/44
5.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适度为养生之宝/47
资料链接:劳逸结合养生箴言/50
6.怒而兴师必败,愠而处世戕身/54
资料链接:养生与养性/57
7.心静利于制胜,情怡益于永年/58
资料链接:养生根本在于谋心/60
8.养兵须作息有序,养生当起居有常/61
资料链接:生活起居的最佳时间/64
9.利胜者辱,过养则病/66
资料链接:养生适度谣/68
10.欲不可绝,欲不可纵/68
资料链接:古代房事保健食补谱/72
11.治军要激励士气,养生要勤练气功/74
资料链接:孙思邈的气功养生/76
12.治齿如治军,治目如治民/79
资料链接:叩齿保健的具体方法/80
第四章 治病如治寇/83
张景岳说:“治病如治寇,知寇之所在,精兵攻之,兵不血刃矣。”自古知兵非好战。“兵不血刃”是古代兵家追求的最高目标,孙子最著名的观点就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张景岳以此比喻治病,实在是妙不可言。它既明确了中医治病的最高标准,又道出了中医治病的显著特点。
第5节:引言(5)
1.相敌以达变,四诊以察因/84
资料链接:健康自测十项指标/88
2.运筹以决胜,辨证而施治/89
资料链接:洪昭光教授谈辨证养生/92
3.胜敌在得法,治病如治寇/93
资料链接:去病延寿六字诀 /96
4.擒贼擒王,治病治根/97
资料链接:关于防病治病的诗文名句/99
5.老敌之师,扶正祛邪/100
资料链接:扶正祛邪疗法临床运用/102
6.断敌要道,阻隔病源/103
资料链接:关于疾病、治病的谚语/105
7.焚敌资粮,断除病源/107
资料链接:读书也可治病养生/109
8.断敌内应,标本兼治/110
资料链接:“治标”与“治本”中的“标”与“本”/112
9.地有六形,医有六经/113
资料链接:六经与兵法/114
10.以寡胜众,同病异治/115
资料链接:兵法与医理/117
11.捣敌中坚,异病同治/118
资料链接:中医辨证法用药原则/120
12.无击堂堂之阵,无刺熇熇之热/121
资料链接:中医三因制宜治疗方法/122
13.推波助澜,因势利导/124
资料链接:营卫循环与圆道/126
14.权衡得失,和解为宜/126
资料链接:小柴胡汤做法及功效(达表和里、升清降浊法)/128
第五章 治心如用谋/131
《军志》中曾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名言,认为先发制人者应当首先打击敌人的军心士气,因为心具有主宰人的精神和意识的作用。此理同样可以运用到在医学养生中去。所不同的是,兵家攻心,旨在扰乱敌人的正常心理状态;医家攻心,重在恢复患者的正常心理状态。
1.攻敌先攻心,治病先治心/132
资料链接:养身莫贵于养心/134
2.抑情制怒,以情制情/135
资料链接:及时“制怒”,防止肝气上逆/137
3.乖其所之,移情易性/138
资料链接:调神养生/141
4.兵不厌诈,疑病疑治/143
资料链接:疑病症治疗原则/145
5.气失则师散,神衰则体病/146
资料链接:精神的力量/148
第六章 用药如用兵/155
明代医学家徐春甫曾说:“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意思是治病与对垒都必须根据情况而灵活变换对策。他所说的“攻守奇正”,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作战方法。《孙子兵法》有句名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作战对垒,通常的打法应当是用主要兵力打敌正面,用次要兵力打敌翼侧。徐春甫把这一兵法原则应用到医疗上来,认为“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正同“量敌而应”、因情用兵是一个道理。
第6节:引言(6)
1.排兵布阵,用药组方/156
资料链接:药物养生/159
2.正合奇胜巧应变,君臣佐使须分明/161
资料链接:读《孙子兵法》,说用药如兵/163
3.用乡导得地利,依归经利药效/164
资料链接:经络养生/167
4.用兵宜慎,服药戒躁/168
资料链接:吃药特别注意事项/171
5.先伐谋后伐兵,先食疗后药疗/173
资料链接:世界流行的食疗九法/177
阅读链接 浅释阴阳、五行、邪正、虚实/185
尽管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但都是从阴阳演化出来的。因此,诊断和治疗疾病,就必须从阴阳这个根本问题上着眼。
进而言之,包括行军安营、排兵布阵在内的一切行为,当然也必须根据阴阳行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浅释阴阳/187
2.浅析五行/190
3.简释邪正/193
4.简析虚实/195
第7节: 医德如将德 (1)
第一章 医德如将德
1.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2
《孙膑兵法?月战》一文写道:“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不得不战才去作战,讲的是中国古代军事家珍惜人的生命。《黄帝内经?素问》一篇讲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应该“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讲的是古代医家对人类生命的珍爱。为了人类健康长命,还是在蛮荒时代,中国就有中医始祖神农尝百草、救人生命的动人故事。
据说,当时自然灾害泛滥,人们“一日而遇七十毒”,疾病遍地流传,致使民不聊生。有位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探究保护生命的方法和规律。后来,轩辕氏(黄帝),在发明文字、舟车、音律、算数、养蚕的同时,对医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黄帝有两个医臣,一个是岐伯,一个是雷公。岐伯善于经方治病,雷公长于针灸祛疾。他们君臣三人经常在一起深入研究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考察五气变化的规律,分析阴阳转化的特点,洞悉人类生老病死的过程,探寻治病祛疾的药物和方法,然后以君臣问答的方式写出医学巨著——这就是中外闻名的典籍《黄帝内经》。
中国医学的始祖自然当首推神农、轩辕等。中医学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融合了贵人贱物的思想传统,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仁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的序言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他又从医德的角度提出了三条具体原则:
一、治病必须具备仁爱之心,淡泊名利。凡行医者必须像古代良医那样,潜心研究医术,消除任何物质欲望和名利奢求,怀藏大慈恻隐之心,以救死扶伤为神圣职责,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解救病人的危急。决不能凭着一技之长,醉心于索取钱财。
二、治病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如果有患者前来求治,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恩怨亲疏、华夷愚智,都应像亲人一样热情对待,诚心救治。决不能嫌贫爱富,偏心偏向。
三、治病应不辞艰辛,急病人之所急。救死扶伤过程中,不能瞻前顾后,过多考虑自己的名利得失。应当将患者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不论道路险恶,不分昼夜寒暑,不管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决不能拖延慢待,敷衍了事。
孙思邈认为,一个医师只有从这三个方面严于律己,才可能成为真正以人为贵的苍生大医。反之,则是人类的巨贼。
这些原则既是对前人思想的概括,又是对历代良医经验的总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良医莫不如此,流传至今的关于董奉“杏林春暖”的故事,就颇有代表性。
三国时期,江西庐山隐居着一位名叫董奉的医生。他对求治的患者,不论疾病轻重,从不拒绝,并且在医治过程中不取分文,但对病愈后前来酬谢的人却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根据来者原来病情的轻重,让他们分别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数目不等的杏树。病轻的人种一株,病重的人种五株。数年之后,董奉隐居之处竟然杏树成林,郁郁葱葱。早春时节,杏花盛开,春色满园。初夏之际,杏黄大熟,硕果累累,清香扑鼻。每当杏熟时,他在林中的谷仓里设一器具,张榜通告过往行人,有欲买杏者,可按规定,一器谷换一器杏,自行取去,不必通报。对于所换得的粮食,董奉不是用来发财致富,而是除留下自己的口粮外,绝大部分用于接济贫困孤寡和无依无靠的老人,以及行旅不逮之人。
董奉这种以人为贵、治病救人的生动事迹,为人们交口称道。随着董奉美名的传扬,杏林的佳话不胫而走,遍及天下。“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春满”、“杏林望重”等等,成为古今病家借以表达对医家感激和尊敬之情的共同语言。古今许多医家则以“杏林”自励,以致出现过一些以杏林命名的医院、药房和医学团体,诸如杏林医院、杏林堂、杏林学社等等。
从“尝百草”到“杏林春暖”,再到当代盛赞的“白求恩精神”,这其中虽然间隔着千百万年,但是“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中国医学始终一贯的宗旨,也是中国历代良医奉行不悖的最高道德准则。
◎医德比医术更重要
古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自古就是一项极为崇高的职业,今人更称其为“白衣天使”。但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冲击,医德已经逐渐不为“天使”们所重视,救死扶伤的“天使”变成谋财害命的“恶魔”这样的事屡见不鲜。所以说,当今为医之要不仅在其医术高超,更在乎医德高尚也。因为对于少数无德之徒,其医术愈高,害人也愈深,病人遇见他,说其是身披白衣的恶狼,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第8节: 医德如将德 (2)
有人说,医德缺失的根源依然乃钱字当头,若要名医高手执刀,先得“红包”开路;医生为捞得暗中回扣,不问病人病情,只管以大处方侍候……医界恶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着实是令病人谈医而色变!
2.禁祥去疑,信医不信巫
远古时代,慑于自然力的威胁,先民们被神秘恐惧笼罩着,几乎是一个巫术的世界。无论是战争,是人事,还是生活,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无不蒙上巫术的阴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2
但是,在军事领域里,荒诞不经的符咒逐渐被人们识破。兵学家孙武从无数历史事实中清楚地看到,战争是力量的拼搏,智慧的较量,最终的胜负取决于人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取决于神的护祐,提出了“禁祥去疑”的主张。
“祥”是古代祸福吉凶预兆的通称。“禁祥”,即不得以占卜问筮等各种迷信活动疑惑人心。而且,他还要求将帅侦察敌情时,“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应取于那些了解敌情的人,因为战争的胜负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和军民的生死。
同样,医学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死,在医学产生与发展之初,排除迷信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这样写道:“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至德,就是指医学理论;至巧,是言针刺、砭石等治疗疾病的技术与措施。“不可与言”,表明医学科学与迷信鬼神的观念不可同日而语,势不两立。
战国时名医扁鹊,“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他医术高明,专心致力于为群众治疗疾病,从不计较名利地位,声名远播。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特为他立传。因此,扁鹊是我国正史中第一位有传的医学家。他曾提出“六不治”的原则,其中明确宣称“信巫不信医不治”,这对当时的有神论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史记?扁鹊?仓公》中记载着一则颇为有趣的故事。一次扁鹊路过虢国,听说虢国太子病死已有半日,大臣们别无他法,只是祈祷,请求神仙让太子转世回生。扁鹊即往王宫探视。在问明发病情况后,扁鹊说他能让太子起死回生。一个名叫中庶子的大臣对扁鹊说,“我听说古时为医的俞跗,能按治脑髓,持取膏肓,令死人复为生人,你难道有他那样的技法吗?”扁鹊回答说:“……子以吾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言入禀国王。虢君大惊出见扁鹊,说:“吾儿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蹶”,并没有真死。虢国君主抱着一线希望允许扁鹊医治。扁鹊便立即着手救治。他先命一弟子给太子针灸三阳五会穴,过了一会儿,太子便慢慢苏醒过来。他又命另一弟子用药物热敷,熨帖病人两侧胸胁部,太子终于慢慢坐起身来。接着,扁鹊根据太子的康复情况,每天让弟子给太子按摩、煨汤药。二十多天后,太子终于恢复了健康。众人纷纷称赞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越人(扁鹊之名)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第9节: 医德如将德 (3)
汉代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进一步发展了扁鹊的思想,他《伤寒论》中说:今世的许多人,不大留心医药,不去深入研究医术,以便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保自身健康,而是竞相追逐荣华和权势,企求成为大权在握的豪门贵族,因而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如此弃本求末,欲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结果必然是既不能爱人知物,也不能珍惜自己。一旦遇上风邪之气、非常之疾便无法抵挡,当病患在身时方才震惊。然而由于平时对医学无知无识,此时便一心企求巫祝祈祷。将百年之寿命,宝贵的生命,委付于巫医,任其摆布和玩弄,自己却只能暗自悲叹。至于身死之后,变为异物,被深埋进土里,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荣华富贵呢?
这些饱含唯物思想的言论,既针砭了重名利、轻养生、弃本求末的时弊,又揭示了信巫不信医的恶果。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这些观点也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我们平时即使没有患病,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医学基本常识,以便有意识地调养身心健康,一旦有疾也便于主动与医生配合,增强医治效果。
◎医疗科学与巫术迷信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生与巫师都是同一种身份,医学与迷信的较量从来没有断过,特别在传染病广泛流行的所谓“大疫”期间,其较量也就更加直接。
“大疫”即是大面积的疫情,一般为恶性传染病,随之而来的,常常是人口大量死亡,接着就是田地荒芜,经济衰退。在古代可以说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能对付这种“大疫”。在完全无助的情况下,人们转而求助于鬼神。于是古代就有所谓驱除疫鬼的仪式,也有向神灵祷告的祭礼。儒经《礼记?月令篇》说,人们假如不按上天的意志办事,该秋天办的你春天就办,就有大疫发生。所以在汉代,即使大科学家张衡,在一次大疫来临的时候,也要求当时的皇帝,要“取媚神祇,以求多福”。一般的臣子,则往往依据当时的礼仪,要求皇帝检查自己的行为,看有没有不合天意的地方,以修饬自己的德行,平息上天的愤怒。
祈福之后疫情就会好转吗?当然不会。因此,后来的医学就逐渐脱离巫术,独立门户,并且与巫术进行较量和斗争。汉代以前,我国医学已经有了分科,著名医学家仓公认为:“信巫不信医”,是疾病不能痊愈的六大原因之一。仓公的话,成为后世医生们的格言。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在汉代,人们虽然相信大疫是上天降祸,但在大疫期间,医药仍旧是对抗大疫的主要手段。汉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巡行疾病,赐棺木”;元嘉元年正月,“京师疫疾,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建宁四年,“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第10节: 医德如将德 (4)
自汉代以后,每逢大疫,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督导医疗,已经成为常例,求神活动已经少了很多。到了唐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柳宗元在谈到《礼记》中大疫是上天降祸的内容时说,这不过是那些巫婆神汉的言论,不是圣人的教导。此后的历史记载,虽然遇到大疫,民间求巫拜神的事时有发生,但由于神巫不断露丑丢脸,往往成为有识之士嘲笑的对象。元末明初思想家谢应芳在《辨惑编》中说,天历年间大疫,家里人和亲戚们都病倒了,但他们“务求医药,不事祈祷”,后来大都活了下来,而那些求神保佑的,几乎都死掉了。巫婆神汉们自己的死,就是对巫术效果的最好说明。于是陶宗仪问道:“然则俗巫岂足恃乎?”
明代俞森作《荒政丛书》,对付大疫,被列为重要的一条政策。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人们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防护办法。明代副都御史虞谦在督运木料时,民工中大疫流行。他令民工“散处之”、“疫遂息”。这是简单的隔离措施。
用医药对付大疫,在第一线的当然是医生。南宋初年,在著名的海州抗金战役中,战士中发生了大疫。名医王克明当时在军中。由于他的及时治疗,“全活者几万人”,即差不多有一万人。
古人也不断寻找着对付大疫的方法。明朝末年,医生吴有性根据自己长期在疫区工作、治疗病人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温疫论》。
总结两三千年中我们的前人和传染病斗争的经验,惟一可信的就是医学,对付疾病只能靠医学。而所谓靠医学,不是说依靠以前的医学结论就够了,而是说,靠医学那经过千百年实践所总结出来的探索精神和寻治手段。这是前人付出了多少精力和生命的代价才取得的教训,更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牢牢记住的格言。
3.战必选将,疾当择医
“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善于任将而闻名的汉高祖刘邦的名言。一千多年后,明太祖朱元璋说得更明确:“将必择有识、有谋、有仁、有勇者。”(《明太祖宝训》)打仗要选将,是因为战场之上有良将,也有庸将。秦赵长平之战中,因为赵王选将不当,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赵军惨败长平,险些亡国。又比如,三国时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因为选将不当,任用“言过其实”的马谡,招致街亭失守,使得蜀军很有希望取胜的攻魏战争无功而还。
选将之所以重要,因为实际生活中有良将与庸将之别。同此道理,择医之所以重要,也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良医与庸医的存在。对于择医治病,古人感慨甚多。明朝顾炎武说得好:“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日知录》)现在,医学虽然已很发达,但是浪荡里巷骗人钱财的江湖医生也不少见。
第11节: 医德如将德 (5)
例如,有一患者,初秋之时,忽然觉得战栗恶寒,身体发热,并伴有咳嗽,找一江湖医生治疗。江湖医生用表散之药治疗后,不但没有疗效,身体还日渐瘦弱。进入冬天后,又加服人参、白术补剂,转觉昏昏欲睡,不思饮食,浑身乏力,泻痢不止,生命处于垂危状态。患者亲属只好将其送往医院,经医生及时抢救和治疗,患者才脱离危险,逐渐恢复健康。此案中的江湖医生,见病人有寒热,即疑其为外感,随意用发散之药治疗。在病人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又疑其为虚损,而采用补益之药。其整个治疗过程中,既不究病因,又不辨病情,几乎将患者活活治死。
遇上这种庸医,倒不如不治。常言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等水平的医治)”,因为不少疾病可以依靠自身的抵抗力慢慢康复。这虽然给自己带来一些病痛的煎熬,但总比碰上庸医,把小病弄成大病,甚至一命呜呼要强得多。所以,《折肱漫录》说:“欲求速效,而轻用医药,为病者所忌。药者,人生之大利大害也。不遇良医,不如不药。不药而误也悔,药而误也亦悔,然不药之悔小,误药之悔大。”当然,这不是说不及时求医早治,而是说比找江湖医生要好得多。
江湖医生古今都有,君不见某处墙角或电线杆上那些“祖传秘方”、“专治艾滋病”花花绿绿的招贴,皆是江湖派所为。一名八岁癫痫病患者,吃了那里的“秘方”,癫痫病未见效果,反而增加剧烈腹痛。病家只得改弦更张,到医院请专家诊治。结果发现,小患者因服“秘方”,已受到严重铅中毒损害。这正像《黄帝内经》所批评的:“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江湖医生危害虽然不小,但其人数毕竟有限,而作为职业医生,则应该对技术精益求精,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例如本作者曾收到一份从湖北省某地寄来的病历,一位19岁的姑娘因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而不能学习和工作,在其当地一直以“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诊断和治疗而效果不好。经过仔细察看这份病例的全部材料,诊断为“癫痫病、精神运动型发作”,遂给予相应中药治疗,五个月后症状显著缓解,而能参加正常学习。
对于患者,固然不能病急乱投医,对于医生,则应当继承古代重视医德医术的优良传统。清代医学家吴塘告诫道:“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温病条辨序》)
◎“庸医”
“庸医”之说到底从而何来?庸医自古有之,一说是“胡乱断病”;一说是“乱开处方”;还有一说是“马大哈”,粗枝大叶,如把纱布剪刀留在病人腹腔内,等等。但断病不准和开药不对症不仅是庸医有,不是庸医可能也会有。因此,还需对庸医作一番考究,以便更准确地辨认。
第12节: 医德如将德 (6)
大凡庸医都懂一点草头方,如柴胡、川芎、甘草、百合之类,也懂得一些望、闻、问、切的断病手段,一点都不懂成不了庸医,毕竟庸医也是医。但庸医大都没有自知之明,总以为自己懂得很多。
庸医害人不浅,或谋人钱财,或误人性命,因此必须警惕。怎样防止庸医害人?患者应增强识别能力,不找庸医看病。庸医治人疾病,弄不好会害人性命,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弄不好也会有所耽误。如不称职的老师会误人子弟,不称职的工程师会做出“豆腐渣工程”,歪嘴的和尚会把经念歪。因此,三百六十行都应警惕庸医式的人物。
4.官兵一体,医患同心
将士一体,官兵团结,同心同德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想做到将士一体,除了“铁的纪律”之外,最重要的则是将领应在士兵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信。而威信的树立,关键在于将领的战绩与行为,凡深谋远虑、指挥得当、百战百胜的将领,必然有极高的威信;善于严格训练又能爱护士兵,并以身作则的将领,更能使他的军队团结一心,士兵乐意服从指挥甚至为之效命。
医患关系虽然与官兵关系不同,但是作为真正高明的医生,要想提高治疗效果,要想使医学知识得到传播和推广,同样必须具备关心爱护病人,严格要求病人,并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品格。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的一开头便提出:医生必须爱护病人,急病人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为人治病应该不避艰辛,不计报酬,全力以赴。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嶮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视一切病人“皆如至亲”,不带一丝私欲杂念,不避艰险,不惜自家身命,一心救护病人,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医生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疗效的前提条件。
除了关心、体贴病人之外,医生还应从治疗疾病的需要出发,给病人以一定的约束,如饮食忌口、劳逸的度与量、情志的喜怒等,均应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否则也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或者使已经取得的效果前功尽弃。《黄帝内经》即曾指出医生必须避免“五过”,其中第四种过错就是“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指出医生不敢于严格要求病人,表现出软弱无能,以致病人不遵医嘱,而导致气血紊乱,疾病不能痊愈。医生虽然不能像将军那样订立若干惩罚条款,但也必须有使病人“动神”的措施,以保证“医事”活动正常进行。
第13节: 医德如将德 (7)
宣传、教育,指导民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锻炼身体和精神修养,以预防疾病发生,同样是医生的一个重要职责。但是,医生不仅是一个教育者,而且更应该是民众的典范。医生只有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够使其教育活动具有说服力。否则,再高明的医学理论、正确的养生防病技术,也难免被视为空洞的说教而失去意义。《黄帝内经》记载推广养生保健知识时提到:“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唐代初年医学家杨上善对这句话做了正确的解释,他说:“上古圣人使人行者,身先行之,为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胜有言之教,故下百姓仿行者众,故日下皆为之。”圣人,指道德高尚的人。下,指民众。身教胜于言教,圣人的行为是民众的楷模,所以百姓自然听从其言而仿效其所作所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在医疗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不遵“医嘱”而使疾病加重或复发的事。例如服中药时常有“忌口”的要求,也就是医生根据病情和所用药物的特点,对病人的饮食加以限制,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一位患“精神分裂症”的青年男子,服中药后痊愈,不仅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而且结婚得子。医生曾告诉该男子“病愈后也要忌酒”,但时过几年,却因耐不过亲朋劝让,多饮几杯别人的“喜酒”,次日疾病复发,重新住进医院。又经过较长时间治疗,虽病愈出院,却未能避免妻离子散的悲剧。又如一少年癫痫病患者,服中药大有好转,但因到亲戚家误犯“忌狗肉”的医嘱,以致食后一小时便癫痫大发作,使身体遭受不应有的损伤。
◎医患同心,其利断金
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整个医疗保健的过程中,医生是最重要的角色。其实,一台戏总有多个角色,生、旦、净、末、丑缺了一个都不行;各个角色默契配合,互相补台,这台戏才会精彩。反之,若是互相猜疑,攻讦不断,这台戏非砸不可,大家都只有喝西北风去。
那么病人是个什么角色呢?病人亦承担着配合医生治疗的义务。
医护人员是什么角色呢?医护人员协助病人积极治疗。
这样,以病人为一方,医方为一方的医患关系正式成立;这种关系又以病人的康复而解除。
从社会期望的“偏离”和“控制”的关系上讲,主导方是医生。但其实,医患双方是平等的,无所谓高低之分。但试想,离开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支持和配合,能把病治好吗?
医患同心,其利断金。治好病、保健康,是医患双方共同目标和心愿;医患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而不是PK的对象。医患双方的共同敌人是病魔,只要双方和谐合作,互相信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健康社会。
第14节:防病如防敌(1)
第二章 防病如防敌
1.防于未乱,治于未病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就告诫人们,预防疾病如同预防战争一样,要居安思危。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明确写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它生动地把战备国防与疾病预防联系起来加以论述,清楚地说明了防重于治的重要性和以预防为主的保健思想。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战争历史。成书于三千多年前的《易经》就曾写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若干历史经验的总结。当时有一个“卫公好鹤”的故事,就是说的忘战亡国这件事。
卫懿公是卫国的国君,平时喜欢养鹤,让鹤享有官位爵禄,乘华车,吃玉食,对国防战备的事却不放在心上。不久,狄国进攻卫国,卫国官兵不愿为昏君卫公卖命,卫国便被灭亡了。
由于历史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所以孙子明确指出:“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告诫人们,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发动攻击,而要依靠自己已具备强大实力,使敌人不敢发动进攻。
好鹤亡国与小病丧生虽不是同一范畴的问题,但其中的教训无疑是相通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因此,高度重视预防,重视防微杜渐,重视消除病患于未萌或初萌阶段,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防病真如防敌。防敌要依靠实力强大,防病要依靠身心健康;防敌要居安思危,防病要惜身养生。慎终如始,坚持不懈。有一本叫《嵩山太无先生气经》的书,讲过一段话,至今读来仍觉得清新可喜,哲理隽永。该书从“惜未危之命,惧未祸之祸,治未病之病”的观点出发,极力倡导“爱精重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预防战争强调知彼知己,预防疾病也讲究预知致病原因。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中医认为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外感六淫。自然界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万物及人类生长的条件,但是六气变化过于急骤突然,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侵入人体使之得病,这时的六气称为“六淫”。
二是内伤七情。通常人体的精神情绪可概括为七种状态,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的精神状态变化不会使人得病,而突然的、强烈的、长期的情绪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承受能力,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第15节:防病如防敌(2)
三是内外杂合。诸如饮食失调、房事失节、劳逸失度、外伤失防等因素都能够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使正气受伤,脏腑失调,以致引发疾病。
虽然致病因素有三大类,但从总体上说,疾病的预防不外乎两个方面:从自身方面预防;借助医疗手段预防。
(1)从自身方面预防
从自身方面预防又可以分为从体外预防和从体内预防。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从体外预防:回避外界一切容易致病的邪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强调对外界一切容易致病的邪气,要注意适时回避,以防体外致病因素的侵袭。基本途径是,效法天地变化的规律,注意根据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适时调养精气,防止“六淫”侵袭。人们常说的“秋冻春捂”、“冬要温床暖室,夏要净几明窗”、“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等民谚,都是防止外邪侵入的有效方法。
从体内预防:真气和顺,精神内守。
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要求保持体内的真气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增强人体内在的防病机制。基本的途径是,思想上保持清静,无欲无求,饮食有一定节制,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多房事,防止七情失调和外伤失防。古人实行的精神养生、房室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都是切实可行的防病途径。
(2)借助医疗手段预防
内防也好,外防也罢,都是就人们自身如何防病而言的。有的时候,疾病如同狡猾的敌人,让人防不胜防。此时,我们就应该利用现代医疗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蔓延。
◎善用药物预防
很多疾病都可以提前用药物来预防,就拿天花来说。我国古代药物防病的方法林林总总,不可胜数,其中预防天花病的方法效果颇为明显,堪称中国人对人类预防保健的一项卓越贡献。早在公元8世纪时,就有医家采用天花病人的痂皮,以“吹鼻”或种“人痘”的方法,使人感染上轻度天花而获得免疫来预防天花,取得良好效果。自公元17世纪起,这种接种人痘的方法开始向国外传播。公元1796年英国一位名叫琴那的医学家受接种人痘的启发,创造了接种牛痘的方法,并迅速得到推广。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内罗毕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病。这光辉的一页既应归功于英国的琴那,更应归功于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术。既然天花可以通过医疗手段预防,其他传染性疾病也可以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来预防。近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斑疹伤寒、回归热、黑热病、麻疹、百喉、脊髓灰质炎及血吸虫病等一度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通过药物预防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第16节:防病如防敌(3)
◎善用中医预防保健方法
除了传染病,中医对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也已研制出一系列中药和医疗器械,如新发明的磁疗中药鞋,对部分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降压和镇静的作用。在《黄帝内经》中曾提到“重履而步”,唐代初年医学家杨上善便认为“重履”即是将磁石置于鞋中,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此之外,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还有很多,而且多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如用艾灸足三里穴(膝下外侧三寸处)可以改善肠胃功能,增强体质,所谓“要想身体安,三里永不干”。
◎“药食同源”——食疗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任何食物调配得当都可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
食疗方 制法 功效及注意事项
野菊花沏水代茶 用滑石六份、生甘草一份(称“六一散”),煮水服用,可以清热而预防中暑 清头明目,春天最宜饮用
生姜红糖水 生姜与红糖加水小火烧开 散寒气,淋雨受寒后应饮一大碗,能预防感冒
秋梨膏 去皮鸭梨制成梨蓉和梨汁,加入姜丝、干红枣、冰糖小火慢煮约30分钟,滤渣取汁后加蜂蜜饮用 润肺止咳,预防因秋天气候干燥引起的咳嗽
莲藕冰糖水 莲藕焯水,去皮后竖切成长条,与冰糖一起煮 润肺,对咳嗽痰中带血的病人有治疗作用
涮羊肉 入滚开的水中涮熟食用 羊肉是热性食品,冬天吃涮羊肉可以御寒,夏天不宜
紫苏叶、生姜 洗净生吃 能解鱼蟹毒,吃水产品时可配合食用
枣仁橘皮茶 炒枣仁同橘皮煮水 健胃安眠
蜂蜜山楂水 蜂蜜与山楂同煮 既能润便,柔化血管作用,老年便秘之人,食之最宜
食疗方 制法 功效及注意事项
苡米粥 生苡米煮粥,或将生苡米配合大米煮粥 预防和治疗慢性肾炎和冠心病
当归羊肉汤 将当归、生姜、羊肉同煮熬汤饮用 治疗妇女因虚寒而月经崩漏不止
枸杞酒 枸杞子泡酒 久服有补肾功效,能治肾虚阳痿。年轻火旺之人不应饮用,否则容易出现头晕、目赤、耳鸣等症状
显而易见,防与不防是大不一样的。未病先防,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抵御疾病的侵袭,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对于国家来说,可以增强国民的体魄,减少疾病的流传,乃至于提高生产力。而且,与“渴而穿井,斗而铸兵”相比,未病先防显然容易得多,有效得多,可谓事半而功倍。在某种程度上来看,防病比防敌更加困难。敌人往往是明确的,疾病却往往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防备,切忌事不大而不为,害不大而不防。
◎疾病防治和中医养生
第17节:防病如防敌(4)
中国医学自古就善于运用药物、针灸治疗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平衡,强调以养生来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健康目的,实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的防病思想。疾病产生的主要因素,却在于人体虚与不虚。因此预防疾病不仅要避免外来的致病因素,更重要的是如何保养正气,达到养生的目的,形与神俱,终其天年。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过度,精神过用,可以伤神,以至形体损伤。《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意思是要少思寡欲、胸怀宽广、乐观,以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使精神始终保持正常状态,从而使神明而形安。
《上古天真论》中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饮食不节可以伤形,即“形食味……味伤形”;起居失常也可以伤形,即“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房事不节,尤能耗伤精血致形败神伤。因此我们不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不可房劳过度。要有适宜的生活规律,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劳逸适度。《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之说,疲劳过度会影响健康。然而,不劳动同样会影响健康。华佗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气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适当的体力劳动,不但能够锻炼体格,使精力充沛,而且有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
除了以上三点外,还有就是避其邪气,也就是避免外邪对形体的损害。还应运用气功强身。气功具有舒利筋骨、强身健体、充实精力的功效,起到正气存内、精神内守等良好作用。
中医养生的精髓在于调摄人体自身的精气,控驭人体自身的情志,以维持平和的状态,颐养天年,可以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2.兵家重防微,医家重杜渐
“微”就是微小。然而对待微小的不同态度常常成为智与愚之间的分水岭。早在《孙子兵法》产生之前,被誉为兵家鼻祖的姜尚在其《太公兵法?金匮》中就指出:“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看到了“微”是祸端,不可低估。历代智谋之士无不重视防微杜渐。因为“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后汉书?丁鸿传》)。这是无数历史教训的总结。唐玄宗忽略了这一点,结果导致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其实,早在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时就有人指出他有谋反之心,但是唐玄宗不以为意,反而被安禄山的甜言蜜语所迷惑,竟然使他同时兼任三镇节度使,掌握十五万大军。这真是养虎遗患。所以,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史思明在范阳起兵谋反时,唐玄宗仍然沉浸在轻歌曼舞之中,完全没有戒备,以致叛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洛阳。虽然经过郭子仪等将领长达八年的奋力反击,终于平定了叛乱,但是大唐江山也因此而大伤元气,一蹶不振。这其中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而且是有广泛借鉴意义的。
第18节:防病如防敌(5)
在医学上,中国传统的医家们很早就认识到,病邪通常是由表入里的,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坐失良机,疾病日趋深重,恢复也就不易。例如,感冒表面上看起来是小毛病,不少人不予重视,不加任何调治,以为抗几天就会好起来。殊不知,肺炎、气管炎、肾炎、时肌炎、风湿病等等,往往就是由这小小的感冒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不但外感病是这样,脏腑有病也是这样。脏腑有病也会相互传变。肝病会影响到脾,脾病又会影响其他脏器。所以,《黄帝内经》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治五脏者如攻城,系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主张的核心是要求对待疾病除了平时注意预防外,还要进行早期治疗,这样才能在病情容易治疗的时候一劳永逸,或者防止病情恶化。反之,则危害至深,难以治愈。
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讳疾忌医,病入膏肓”的故事——扁鹊见齐桓公,形象地说明了防微杜渐,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史记?扁鹊传》记载说,战国时名医扁鹊,有一天去见齐桓侯。他发现齐桓侯气色不太好,直言说:“您有病!这病在皮肤里,现在还不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恐怕就要恶化。”齐桓侯冷冷地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齐桓侯很不高兴地说:“做医生的总喜欢把没病的人平白地说成有病,以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齐桓侯,严肃地说:“您的病进入血脉了,若不赶快治疗,就会更严重。”齐桓侯还是不信。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齐桓侯,惊叫道:“您的病已经深入到肠胃了,再不治,就有危险了!”齐桓侯完全置之不理。
又过了五天,扁鹊一见齐桓侯,话也不说,转身就走。齐桓侯反而觉得奇怪,便派人向扁鹊问个究竟。扁鹊说:“病在皮肤,是容易治的,用热毛巾敷一敷就行了;病在血脉,也不难治,可以用针灸的办法;病到了肠胃的时候,也还有办法,吃几服汤药,仍有治好的希望;然而病入骨髓以后,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现在桓侯的病就是已经到了骨髓里了。”
五天以后,齐桓侯果然病情加重。急忙派人请扁鹊,扁鹊早已不知去向。不久,齐桓侯就病死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这个故事是有典型意义的,发人深省。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就十分推崇这个故事,并在《伤寒论》中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说,“通常疾病刚刚侵入人体时,风寒既浅,气血脏腑尚未受到伤害,及时治疗自然比较容易。如果任凭邪气深入,则邪气影响体内的正气,并与之混合在一起。这时,欲医治邪气则妨碍正气,欲扶持正气则帮助邪气,即使邪气逐渐消失但正气也已经受到伤害。如果得病之后,不加注意,继续操劳,使病情加重,以致病上加病,那就尤其危险。”他告诫人们,如果稍有不适,必须及时调治,切不可象齐桓公那样讳疾忌医,以为病小而不加重视,以致逐渐深入;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加重,造成无法医治的后果。这是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医生则更应当注意对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将病情遏制在萌芽状态。
第19节:防病如防敌(6)
在医疗条件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防微杜渐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人们不仅强调早期治疗,而且进一步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简称为“三早”。许多事实证明,只要做到“三早”,即使对令人谈之色变的“不治之症”——癌症,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定期进行体格普查及疾病筛检,则既可使一些肺结核、肿瘤、肝炎等疾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缩短疾病过程,提高疗效和减少费用,同时还有利于防止疾病蔓延。
◎上医治未病
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就叫“未病”。“未病”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二是“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三是“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变。
“治未病”的说法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灵枢?逆顺》也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浩瀚的中国医学宝库中,“治未病”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辨证施养、平衡阴阳、精神内守、正气为本六个方面。
中医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通过精神调控,使真气从顺,从而使疾病不能发生或发展。
“治未病”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抵御病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医“治未病”运用于亚健康、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养生,可以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达到维护人体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守我岩疆,先安未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最主要的是十二脏腑。《黄帝内经》中一段颇有意味的对话,生动形象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十二脏腑的功能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
黄帝问医官岐伯:“我希望听你讲一下十二脏腑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有无主从的区别?”
岐伯为了既清楚又形象地说明,决定以国家官制来比喻各个脏腑。他解释说:“在人体内,心的重要性就好比君主,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生出来的。肺好像是宰相,主一身之气,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它来调节。肝譬如将军,谋虑是从它那儿来的。胆是清虚的脏腑,具有决断的能力。膻中像个内臣,君主的喜乐,都由它透露。脾胃受纳水谷,好像仓库,五味化作人体的营养,是由它那儿产生的。大肠主管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是在它那儿最后完成的。小肠的功能,是接受脾胃已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起到分化作用。肾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出智慧和技巧来。三焦主疏通水液,周身行水的道路,是由它管理。膀胱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才能把尿排出体外。以上十二脏腑的作用,不能失去协调。当然,君是最主要的。它如果得力,下边就能相安。这是根本的道理。如果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长寿,终身不致有严重的疾病。如果根据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非常昌盛。反之,如果君主不得力,那么,十二官就成问题了。而各个脏腑的活动一旦失去联系,形体就会受到伤害。对于养生来说,这样是很不好的。对于治国来说,这样做,国家就会有败亡的危险,实在值得警惕呀!”
第20节:防病如防敌(7)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家能对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机能作出这样具体的分析和描绘,今天读来令人慨叹不已。岐伯的解释清楚地说明,十二脏腑不仅各有其职,而且彼此相连,互相影响。倘若其中某一脏腑产生病变,则必然产生向其他脏腑辐射的趋势;相反,如果及时增强其他脏腑的抗病能力,也必然有利于遏制病邪的发展和蔓延。
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具有这种特点,历代良医无不重视《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观点。“治未病”包含两层意思,既指防治肌体未受病邪之前,又指在病邪侵入之后及时保护未受侵袭的脏腑,因此它是预防和治疗通用的原则。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托名扁鹊的《难经》从治疗学上阐发了这一原则,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则知肝当传于之于脾,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是一个相当精辟的见解,鲜明地阐述了既病防变的观点。从他所举的这个治肝实脾的病例可以看出,医生高明不高明,在这个问题上就是一个分水岭。高明者,便能在治疗病变脏腑的同时,及时采用具有健运滋补性质的药物增强相关脏腑的抗病能力,遏制病邪的进一步传递与变化。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热病伤及胃阴之后,病势常进一步发展,往往耗及肾阴的特点,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一些咸寒滋肾的药物,并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岩疆”者,即专指那些地势险要,地位重要之地。那么“守我岩疆”,就是要严密防守那些很可能遭受病敌侵袭的部位。
徐大椿将这一法则引入治病领域,确实独具慧眼。其意在指导人们,对于传变性较强的疾病,要像军事上固守要塞以拦截来犯之敌那样,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迅速保护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脏腑,从而扶持正气,驱逐邪气。
◎在未病时防病的养生思想
《内经》以“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为指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养生学体系,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主动地调养饮食与情志,全面地调摄形与神,防止“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和发展。
中医养生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中医预防学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许多养生的方法也是中医预防的常用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此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
第21节:防病如防敌(8)
首先我们应该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同时又是导致多种外感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顺应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性,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统一,提高生存质量。故《千金方》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再者,万一病了,就要预防病变,主要通过调节阴阳,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在各器官之间传递,防止病情进一步发生变异的方法。疾病发生后,要及早诊治,防止表病传里,轻病转重。此正所谓“上工救其萌芽”。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初期病在皮毛,渐次入肌肉、筋脉、骨髓。伤寒有六经辨证,从太阳传变至厥阴;温病则有卫气营血辨证,由卫分至血分而逐步深入。有些疾病,由于其邪势鸱张,内犯脏腑或经络。或遭遇创伤,均可致机体伤残,《素问?玉机真藏论》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揭示了防止疾病的传变在预防学上的重要意义。当病邪初犯,机体正气尚盛,此时治疗,不仅易于祛除病邪,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内经》养生思想就十分重视正气的盛衰与疾病发生与否的关系,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脏腑阴阳气血协调,人体才会健康。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则导致疾病的产生。而气血逆乱、阴阳偏颇及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等皆为主要的病理环节。因此,强身健体、固守正气、调节阴阳平衡即是防止传变的主要途径。
最后,病好了之后要防止复发,要巩固治疗成果。这时依靠的是调理情志、脾胃。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此时应谨防疾病反复。对此,中医预防学提出了祛邪务尽、防劳复、防食复、防房复等有益措施。《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此期调养情志、调理脾胃就显得尤其重要。
平缓情绪,调节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为七情。七情六欲为正常的精神活动,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则会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即成为致病因素。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让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因素。
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要求饮食定时,不可贪味多餐,食物冷热要适宜。做到“谨和五味”,不可偏食。《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李东垣在《灵兰秘典论》中说:“善治斯病者,惟在调和脾胃……则慧然如无病矣。胃中元气得舒伸也。”可见脾胃调和,正气充旺则体质强健,抗邪抗病能力强。
第22节:养生如养军(1)
第三章 养生如养军
1.兵家尚武德,修身重养性
中华民族从来就重视道德教化,积极的入世精神,优良的道德品格,几千年来如薪传火,连绵不绝,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毫无例外,道德素养在军事领域中,长期以来同样被置于首要地位,成为兵家思想的一种精神力量。《孙子兵法》关于将帅修养提出了“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又从反面提出了“将有五危”,即:“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虑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意思是说,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只知死拼可能被诱杀,贪生怕死可能被俘虏,急躁易怒可能中敌人轻侮的奸计,廉洁好名可能入敌人污辱的圈套,一味“爱民”可能导致烦扰而不得安宁。《孙膑兵法?将义》又进一步发挥说:“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吴子》则把将帅的“五德”概括为“理、备、果、戒、约”。总之,优良的品德是为将的首要标准。
养生必须修德养性,医学家们从对社会生活的考察中发现了修德养性对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早在《黄帝内经》的首篇《上古天真论》中就指出了养性乃是养生长寿之道。
在中医看来,“性”是一个人品德的深层表现。只有修养心性才能驾驭情感,培养出一种心平气和、谦虚谨慎、顺其自然、清静寡欲的道德情操,这样就能增强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范围和强度,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相反,必然使人的精神气血衰败,容易产生各种严重的疾病。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若酒色财气追求无度,患得患失终日不宁,必将损害健康,既病之后若仍不知节制,其病将难痊愈。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论》指出:“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恶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
要做到既不招灾又不惹祸,关键是要做到与世无争,豁达大度。反对争名夺利,蝇营狗盗,所谓“名利杀人,甚于戈矛”(《无字真经养真篇》)。
对于世事,明朝王象晋说得好:“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清寤斋心编》)王象晋这四“看”,核心是只有看破名利。同为明朝人的胡文焕,他有几句诗真可谓金石之言:“何必炼丹学驻颜,闹非朝市静非山。时人欲觅长生药,对境无心是大还。”(《类修要诀》)所谓“大还”,乃是气功修炼术语,指达到一种恬淡虚无,返璞归真的境界。
第23节:养生如养军(2)
吕岩《吕帝文集》记述了一个神仙吕洞宾的“三剑”故事,可以作为此种修养心性的注脚。这个故事说,吕洞宾听了人们误传他用飞剑杀人的传闻后,笑道:“慈悲者,佛也。仙犹佛耳,安有取人命乎?吾固有剑,盖异于彼: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此其三剑耳。”
在这里,吕洞宾告诉人们,佛也好,仙也好,都是慈悲为怀,哪会去杀人呢?他说他确实有三把剑,但同人们传说的不同,一把用来斩断贪婪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爱欲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烦恼之心。当然,无论军事学还是中医学,其所强调的养性都不是单纯的“恬淡虚无”而心无所想和无所事事,而是要求首先做到“形劳而不倦”(《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即劳逸适度,亦弛亦张;其次是要求精神专一、正直,排除各种杂念的干扰。这样,即使工作、学习比较紧张,仍然可以使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黄帝内经?灵柩?本藏》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孙思邈之所以能写出鸿篇巨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中国医药学做出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药王”,正是与他善于修身养性,从而保持体魄健全、思维敏达分不开的。而他寿逾百岁,也为其倡导的养生之道增强了可信度。显然,中医的“养性”理论,实际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只要做到境界高远而不患得患失,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与人为善,宽宏大量,必然能长命百岁。
◎养生莫若养性
《万寿丹书?安养篇》:“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小记;众人悖暴,而我不怒。不以俗事累意,不临时俗之仪,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道。”恬澹虚无,与世无争,精神内守,则气血调和,邪无所容,百病不生,所以能健康长寿。古人舒畅情志的方法,以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弟第五。认为人生的十大乐事为谈义理字,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古人怡情养志的养生之道迄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调查表明,大多数比较长寿的老人都心胸豁达、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心理状态较好的人,神经内分泌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也会相应,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健康长寿,所以说“养生莫若养性”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努力做到闹中取静、忙里偷闲、淡泊名利,摆脱世俗事务的烦恼,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
第24节:养生如养军(3)
2.地势兵之助,地利人增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3
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着密切的关联。饶有趣味的是,人们在适应和选择生存环境时,竟与兵法中的某些原则暗自相合。
《孙子兵法》在论述安营扎寨应当利用“地利”的原则时指出:“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对照中国历代环境养生理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主张不仅仅明确了驻军的基本要求,而且概括了环境养生的主要原则,即使在今天,现代养生学对于居处环境也不外乎这些基本要求。我们不妨逐条分析一下孙子提出的这二十五字原则:
“好高而恶下”,意思是说,军队安营扎寨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让我们看看养生学家对选择居室的标准是怎么说的。明代养生学家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人之居屋须“高朗干燥,斯无患矣”。道理很简单,干燥的高地往往空气新鲜,潮湿的洼地则难免腐秽恶臭。通常成年人每天必须吸入15立方米左右的空气。含氧、氮、阴离子丰富的新鲜空气是人体维持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混浊、污染的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癌、胃癌、心肌梗塞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所以,《老老恒言》中也指出,“卑湿之地不可居”,认为居住楼房可以杜绝湿气的危害。
“贵阳而贱阴”,意思是说,军队应驻扎在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其实,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客观环境的要求也希望居室“通彻阳光”(《延寿新法》)。因为,只有向阳之处才能阳光充沛,光线明亮;阴暗之地则阳光难至,视界狭窄。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阳光不仅具有杀菌抗病、清洁空气、增高室温的作用,而且具有影响精神和心理的作用,明媚的阳光往往使人精神愉快,进而促进身体健康。所以,我国人民建造居室时历来注重采光,房前屋后虽植树木,却不使树荫遮住门窗。《老老恒言》认为,适于养生的居处应当“两旁空阔,则红日满窗。……室前庭院宽大,则举目开朗,怀抱亦畅。更须树荫疏布,明暗适宜,如太逼室,阳光少而阴气多”。
“养生而处实”,意思是说,军队驻防的地方要靠近水草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千金要方?择地》),也是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选择居住的条件。这显然与孙子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自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直活到102岁的高龄。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清洁和富含微量元素的水是人体健康和长寿不可缺少的。同时,水是万物之源。有水之处通常也是植物茂盛、风景秀丽之所,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人的居处既要接近于水源,又要交通便利。《起居安乐笺》中对居处的要求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市,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难”,其中就兼顾了靠近水草和交通便利这两个因素。
第25节:养生如养军(4)
如果能够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无疑将有利于人体健康,延年益寿,古代善于养生的老寿星大多就居住在这种环境之中。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企求长生不老的佛徒道士们要将寺庙道观建造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为什么那些希望万寿无疆的历代帝王要将行宫选定在依山傍水、四季如春的处所。
但是,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时往往难以随意选择,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如在城镇工作的人,就难以选择山村作居处。因此,上述三条原则往往客观上难以同时实现。然而,人们可以主动改造环境,因地制宜,创造和美化居室周围的环境。在这方面,传说中的有巢氏早就为后人做出了榜样。《韩非子》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尽管有巢氏构木为巢可能仅仅是出于防御野兽侵害及躲避风寒袭击的本能,客观上却开创了中华民族利用和改造居处环境以养生的先河。
既然上古之人都能够改造自然,营造居处环境,那么处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无疑更有能力、更有条件改造和美化居处环境。一方面,可以在庭院之内,阳台上下,种树植花,使草木葱郁,鲜花常开。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建造一点假山假水,养鱼养鸟,营造一个山水兼备、百花争艳、枝叶青翠、错落有致的“袖珍花园”。这样既有利于净化空气,减缓噪音,又能够增加生活乐趣,锻炼身体。无庭院阳台的住户,可在室内养几盆常绿植物,如吊兰、仙人掌、君子兰等无香植物。它们不仅能净化室内空气,又能益于眼睛。在冰封大地的季节,常绿植物使室内充满着春天气息,有生发温馨之感。另一方面,设置南北门窗,经常开启,使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夏季窗户虚敞,通风透凉;冬季定时开窗,保暖透气。并且经常打扫室内外的卫生,保持居处清洁,避免环境污染。如此则能防止疾病,有益于长寿。
◎养生与环境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4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法于阴阳”,就是指主动适应四时气候来养护身体。后代养生家多因循《黄帝内经》的上述思路,逐渐创立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适应环境养生法,它们包括:适应四时节令养生法,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日光养生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地让人体充分利用外界地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条件,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努力去适应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每时每刻地作用于人的机体。这些因素,可概括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不仅错综复杂,且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体借助机体内在调节和控制机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人们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害的环境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者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第26节:养生如养军(5)
环境因素自古以来就非常受到人们重视,如《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的记载:“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若是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多短寿。可见,居住地方的水土、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研究认为,海拔1500~2000米之间的山区,阴离子密集,确实是长寿的地理环境。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老人有3700多人。这些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庄和少数民族地区。
科学家认为以下几种自然地理环境堪称养生最佳环境,有利于人们建康长寿:
水库周边空气新鲜,水质洁净,噪音少,阳光充足,致病因素少。
瀑布近区水质好,污染少,瀑布飞流直下时会释放一种有利于身心舒爽的阴离子。
森林地带气温润湿,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并含有大量对人有益的阳离子。
海边海阔天空,景色宜人,阳光充足,山水撞击的浪花中含有大量阴离子。
3.兵非多益,食非过益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其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但是,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却告诫人们:“万病横生,年命横天,多由饮食之患。”(《摄养枕中方》)如果饮食不当就会招来各种疾病,甚至短命夭折。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则以用兵为喻,形象地说明饮食不当的危害。他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古人好服食者,必生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
那么什么是饮食不当呢?
简单地说,就是“过”。喝得过多,吃得过饱,粮食过细,肉食过腻,诸如此类都是“过”的表现。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那种为了填饱肚子而过食、强食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因为美味佳肴而大吃大喝的事却是相当普遍的。殊不知“五味之过,疾病蜂起”(元?朱震亨《格致余论》)。因为鸡、鸭、鱼、肉、精米细粮经煎炸、熏烤、油炒、火炖之后,如果过多摄取,就容易因内热过重而引发热毒、疮疡、痰热等病证和消渴、痈肿等疾患。这与现代医学提出的,多食这类食物容易导致或引发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痛风疖肿感染等疾病的理论是一致的。
另外,偏食是过食的“怪胎”。偏食往往造成体内营养素不适当或不平衡,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对某些感染抵抗力下降,而发生多种疾病。
第27节:养生如养军(6)
古典医书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这些都是告诉人们偏食对人体是有害的。
那么,怎样饮食才有益于养身防病呢?
早在二千多年前,孙子就提出“兵非多益”,认为要取得战争胜利并不一定兵众愈多愈好。《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同的思想,即看到饮食过度的危害,主张食非过益,贵在能节,因而在总结长寿秘诀时,将“饮食有节”作为重要的一条。
所谓“饮食有节”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一、饮食适量,要有节制,勿过饱、勿过味、勿偏食。合理安排膳食,配调适宜,主食要注意粗细粮混合,副食最好荤素搭配,做到“谨和五味”。尤其是老年人,阴虚火旺,消化功能衰弱,容易饥饿,但稍多食后又消化不了,反而引起食欲减退,所以必须按照规律,在饮食的数量上适当控制。常言说得好:“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晚餐少一口,能活九十九”。
二、饮食要有规律,宜早食,忌夜饮,不要饱一顿、饿一顿。我国人民一般一日三餐,因为一般性食物的消化吸收至少需要4一5小时,故早餐宜在早晨7点前后,午餐宜在中午12点前后,晚餐宜在下午6点前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4
三、适当忌口,对有些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不利影响的食物应当少吃,或者不吃。元代名医朱丹溪曾指出:“好酒腻肉,湿面油汁,烧炙煨炒,辛辣甜滑,皆在所忌。”有些医书还强调“生冷瓜果要少吃,免得秋来生疟痢。”
四、饮食要得法,注意暖、缓、软。所谓“暖”,是指脾胃喜暖而恶寒,所以无论冬夏,饮食都应暖,少吃生冷之物,以免损伤脾胃。所谓“缓”,是指饮食时应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尽量让其精华吸取,以便滋养五脏。所谓“软”,是指坚硬之食最难消化,所以饮食宜软化,特别是“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有利于脾胃运化以取得水谷精微而营养全身。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对此特别重视,专门作《食粥》诗一首。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五、饮食要卫生,既要注意食物的新鲜、清洁,又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对于食物要有所选择,注意“浆老而饭馊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猪、羊疫死者不可食”,“诸果落地者不可食”,以免病菌由口而入。据说,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因此而猝死的。《明皇杂录》记载:“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令具舟迎之。令尝馈牛炙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郭沫若认为是嗜食县令所赐腐败牛肉,引起胰胆功能急性病变而造成死亡。
第28节:养生如养军(7)
此外,对于饮食习惯也要有所节制。历代寿星的经验是“食勿大言”,“饱食不得急行”,“饱食不得便卧”,“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等等,如此才能充分吸取和消化所食之物,避免因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清朝人赵翼在其所著《檐曝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寿星九十多岁了,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好吃的不多吃。”他的回答对于那些为口伤身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警策之言。
由于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十分重视“饮食有节”,所以长久以来大多以素食为主,而西方人大多以动物性饮食为主,且甜食较多。正因为饮食结构的不同,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痛风疖肿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西方国家都明显高于中国。这个事实证明,我国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
◎谚语记在心,饮食好养生
人缺食,脸发黄,地缺肥,禾发黄;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三日不吃倒在床,七日谷水不进见阎王。充分说明“人靠饭来撑,人以食为养”、“天事地事吃饭是第一大事”的重要意义。
关于“药补不如食补”的谚语也很多。如:人参一斤,比不上糙米一升;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黄瓜丝瓜加番茄,美容不找郎中爷;韭根韭叶,散瘀活血;鲜藕止血,熟藕补血,妇女产后禁生冷,惟独不忌藕;猪胰淡菜汤,消瘿润发不尿糖;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冬吃生姜夏吃蒜,有病不用背药罐;热天一块瓜,胜如把药抓。
饮食疗病保健的谚语则更多。如:荤素搭配,长命百岁;膏粱厚味,易伤脾胃;食不过饱,饮勿过量;按时饮食,身必无疾;常吃大枣,抗癌防老;豆豉不起眼,能防脑血栓;核桃是个宝,补肾又健脑;绿豆甘草,磨粉调服,能解百毒;酸枣桑椹汤,安眠帮大忙;烟酒不分家,害了你我他;早喝盐水胜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蔬菜是个宝,餐餐不可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贪吃贪睡,添病减岁;饮酒吃肉,比不上早睡长肉;预防肠道病,吃喝要干净;吃瓜果,要去皮,吃了才不坏肚皮;春吃防风粥,散风祛寒,夏吃绿豆汤、酸梅汁降暑去热,秋吃芝麻雪梨粥,润燥滋肾,冬吃狗羊肉,进补养阴;若要不失眠,煮粥加门莲(去皮心);紫苏一枝花,散寒不离它;老翁目不瞑,长年食决明,鼻子爱出血,赴快吃藕节;酸倒牙,嚼点茶;冬瓜黄瓜西瓜皮,消肿无需他药医;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得安宁;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吃喝定量,身体强壮;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蔬菜是一宝,赛过灵芝草;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狂饮伤身,暴食伤胃;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前喝汤,苗条健康;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甜言夺志,甜食坏齿;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第29节:养生如养军(8)
在美容养生方面:口水经常吞,越活越年轻;人参燕窝金银水,不如吃娘的奶水;合理饮食形体美,游泳减肥效更佳;则天皇后春秋高,留颜秘方益母膏;蔬菜水果都是宝,天然美容不可少;少年白头发,首乌能治它;食盐苏打加牙膏,净齿防龋功效高;百合加绿豆,消斑不用愁;烟迹手指氨水泡,瞬时美观去烦恼;按摩治病不花钱,不用参桂与黄连;常搓脚心,补肾滋阴;敲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水缸;药本无贵贱,效者是灵丹;要想身体好,饮食养生最重要。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4
4.养兵莫贵于习练,养生莫善于习动
曾有报载:当时94岁高龄的陈立夫先生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有人问他养生之道,他以八字回答:“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陈老先生可谓深得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养身与养心都是养生,但是在这一节里,我们单说运动健身问题。
古代医学家们认识到“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提出了“养生莫善于习动”的观点。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一书中明确指出了运动养生的原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体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常言说,活动、活动,要想活就要动。动,才有生命力。其实,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俗语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是说拳师、演员必须经常练习自己专业的本领,才能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同此道理,军事上更加注重训练。《将苑》说:“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诸葛亮的这段话,无非是强调养兵的核心在于练兵,养而不练,等于白养。从这个意义上讲,练兵与练身是可以相互为喻,说明其重要性的。
在日常生活中,反对运动健身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大量的人虽然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坚持不懈,一以贯之。陈立夫先生则不然,他说:“我每天清晨5时半一起身,就要淋浴,当水冲到哪里,就按摩到哪里,从头顶到脚心,每处用两手按摩一百下,一共需要40分钟。早饭后,再散步一千步。如此做法,已有28年,绝没有一天间断,此之谓‘养身在动’。”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难就难在像陈老那样“28年,绝没有一天间断”。
“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史记?太史公自序》)。在运动养生方面的另一种倾向就是运动量过大,那也会适得其反。《庄子?达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哲理隽永,发人深思。
庄子说:有一个叫东野稷的人,驾驭马车的技术十分高明。他在卫庄公面前表演驾车的前进后退,左右回旋,令人叹为观止。庄公称赞说,即使是古代驾车能手造父再生也超不过他。并让他再去兜一个圈,表演给大家看。东野稷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继续表演。结果马因精疲力竭而累垮了。
第30节:养生如养军(9)
如此看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是养生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对于老年人,更应“量体裁衣”,劳逸适度。锻炼必须循序渐进,宜从小运动量开始,中运动量为止;动作以缓慢、协调、简便为好;运动后感觉全身发热、无疲劳感、食欲增加、睡眠良好为宜。
为着老年朋友考虑,在这里我们要着重谈谈舞蹈。舞蹈似乎是近年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才兴起的健体养生方法。其实,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通过舞蹈来健体祛病。当然,那时的舞蹈不像现在温文尔雅的交际舞,而是模仿各种动物的特点,边嚎叫,边蹦跳。《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陶唐氏之始,……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而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人们在患病之后,常常以舞蹈娱乐神灵,乞求保护。由于歌舞本身那种和谐的形体运动调理了体内的机能,使精气畅通,从而驱除了病魔,自己医治了自己。1973年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一座汉墓,出土了大量医书,其中一幅宽50厘米,长100厘米细笔彩绘的《导引图》颇引人注意。画面4层,每层绘11人形,共有44个演练各种舞蹈动作的人物图像。每一图旁都注有文字,说明可以治某病症等,不少动作是模仿禽兽的飞翔、寻食、奔走的形态特点。这说明,至少到汉代,舞蹈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健身方法。三国时,华佗使舞蹈健身的方法进一步规范化。他继承前人的经验,根据虎、鹿、熊、猿、鸟的特点,编制了一套“五禽之戏”。如果“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一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文学家傅毅在《舞赋》中盛赞舞蹈可以“娱神遣老”,是“永年之术”。现今伴随优美的音乐跳交谊舞,可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快,增强食欲,有益睡眠和身心健康。
时代不同了,如今的生活方式比之于古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健身方法,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健身器材。无论什么方法,何种器材,只要持之以恒,动而适度,就能达到愉悦身心、健体养生的目的。
◎运动养生法
谁都知道,运动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但是,并不是所有运动都对健康有益处。运动还必须讲究一定的原则:适度原则。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保健体育专家特别强调,一定要在运动前面加上“适度”二字。专家们指出,运动对健康的良好作用,只有在适宜负荷下方能获得:运动负荷过小,刺激不能引起肌体效能反应,达不到强身壮体的作用;运动负荷过大,肌体负荷超载,又会伤害身体。因此,适度运动是体育锻炼的首要原则。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些体育发达国家便开始改变仅凭自我感觉来掌握运动负荷的积习,着手运动处方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大量个体的指导,总结出了群体掌握适度负荷的规律。
第31节:养生如养军(10)
美国运动医学院对适度锻炼提出的指导方案是:
首先,确定运动内容、锻炼频度、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
锻炼频度:每周3~5次中负荷有氧锻炼15~60分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4
锻炼强度:应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90%,或最大摄氧量的50%~85%。
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有氧锻炼15~60分钟,具体时间依强度大小而定。
运动内容:持续进行大肌肉群参加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体操、跳绳等。
其次,确保每分钟平均脉搏数=180-年龄数。
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次/分)=(220-年龄)×(50%~100%)。
以脉搏平均130次/分的超常态负荷量为指标,谋求提高肌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用180(体弱及老年人用170)减去锻炼者的年龄数,所得的差作为锻炼时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
锻炼时接近而不是超过最高脉搏数,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次/分)=(220-年龄)×(50%~100%)。
对照标准:50%以下为小负荷,50%~80%为中负荷,80%以上为大负荷。
最后,传统的运动保健,除具有系统的理论外,还有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
1.动静结合
运动要动静兼修,动静适宜。运动时,一切顺乎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这样,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外练形体,使内外和谐,体现出“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
2.持之以恒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效,没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说明,锻炼身体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常而不间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达到锻炼目的的。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如果因为工作忙,难以按原计划时间坚持,每天挤出10分钟、8分钟进行短时间的锻炼也可以。若因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到野外或操场锻炼,在院内、室内、楼道内做做原地跑、原地跳、广播操、太极拳也可以。无论如何不能高兴时练得累死累活,兴奋过去多少天都不练。
3.不宜过量
若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告诫人们:“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那么,运动量怎样掌握才算合适呢?一般来说,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有人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而对于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第32节:养生如养军(11)
4.循序渐进
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应当是轻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满乐趣和丰富多彩的,人们才愿意坚持实行。即“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的方式下进行”,这是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的结论。在健身方面,疲劳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轻轻松松地渐次增加活动量,“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正确的锻炼方法是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5.因时制宜
一般早晨运动较好,因为早晨的空气较新鲜,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锻炼,即可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此外,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觉前也可进行运动,以消除一天的紧张,轻松地进入梦乡,但运动不要太激烈,以免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影响睡眠。
许多健身运动,随时都可以做,多少做些,都是有益的。但稍微剧烈的运动,不要在吃饭前后进行,因为在饭前呈现饥饿状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易发生低血糖症;饭后剧烈运动,大部分血液到肌肉里去,胃肠的血液相对减少,不仅影响消化,还可引起胃下垂、慢性胃肠炎等疾病。
6.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老年人肌肉力量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能得到活动的运动,像步行、太极拳、慢跑等。而对于年轻力壮、身体又好的人,可选择运动量大的锻炼项目,如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此外,每个人工作性质不同,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亦应有差别,如售货员、理发员、厨师要长时间站立,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在运动时不要多跑多跳,应仰卧抬腿;经常伏案工作者,要选择一些扩胸、伸腰、仰头的运动项目,又由于用眼较多,还应开展望远活动。总之,体育项目的选择,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适合身体条件。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宜少参加一些使精神紧张的活动,而体力劳动者则应多运动那些在职业劳动中很少活动的部位。
5.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适度为养生之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7-22 15:54
治身如治国,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中曾经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他说,“神”好像国君,“气”好像人民,“血”好像群臣。因此也主张“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养其气所以全其身”。抱朴子这一具有宏观整体思维的养生理论,得到了后世养生家的好评。其实,抱朴子这一“治国如治身”的养生理论的本源却是出自诸葛亮。诸葛亮,人们都很熟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通晓兵法,足智多谋。但是他对养生学也有研究一事就鲜为人知了。他曾说:“夫治国犹如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在诸葛亮看来,智士仁人是安邦治国的根本,养神蓄气是延年益寿的关键。
第33节:养生如养军(12)
可是诸葛亮自己却没有长寿,54岁就病死了。关于诸葛亮之死因,他的对手司马懿可谓一语中的,那就是“食少事繁,焉能久乎!”抛开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不谈,纯从养生学的角度看,他积劳成疾,气血亏耗,必然加剧衰老和死亡。
常言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工作和休息,劳和逸,是对立统一的。
《黄帝内经》很早就认识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这种基本形式,提出“五伤”之说,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就是“过”,超过限度。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必须劳逸适度。明白这些道理是容易的,实行这些道理就不那么容易了。薛福辰是一位精通医术的名医,曾因入宫给慈禧太后治病而名噪一时,但是,他只活了58岁就病死了。什么原因呢?“用心过度,内受损而不自知。”原来薛福辰在事业上“用心本专”,已够伤神耗精了,可是他在医务之余,又嗜棋如命,常常“秉烛达旦,或演棋谱,或与客对弈”(《庸庵文别集》卷六)。他的前妻王夫人因为他下棋无度又不听劝阻,气冲冲将围棋扔到井里。可是,王夫人死得早,而薛福辰又旧习不改,过分贪棋,以致耗尽精力而早逝。
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当中,不少人却是因为在事业上用心过度而损寿伤身。李白怜悯杜甫写道:“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未能长寿,当然还有生计艰难的原因,但他过分执著于诗歌的创作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杜甫等文人是因为没有条件去追求养怡之福,那么对于有条件的人来说是不应当忽视的。宋人倪思对此算是看得真切了,他说:“造物劳我以生,逸我以老。少年不勤,是不知劳也;老年奔竞,是不知逸也。天命我逸,而我自劳,以取困辱,岂非逆天乎。”(《金鉏堂杂志》)
其次,知逸切勿过逸,“过逸成恙”。一个人如果过于安逸、闲散,长期不从事劳动,会影响体内气血的正常活动,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导致“逸伤”。“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的主张。
“小劳”既指体力劳动,也指脑力劳动。无论是否知识分子,经常用脑是有益于健康的。俗话说:“常用脑,可防老。”古今中外,大凡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都长寿。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对秦汉以来至上世纪40年代末的3000多位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寿命进行了统计,算出其平均寿命是65.18岁,比一般人的平均寿命高出30岁左右。国外也有学者对16世纪后欧美的人口进行过分析,那些平时用脑最勤的发明家、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79岁,如爱迪生84岁、伽利略78岁、牛顿85岁、达尔文73岁、爱因斯坦76岁、福克雷114岁、罗素98岁等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经常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老,反而能够延缓衰老,防止老年性痴呆。
脑力与体力要结合,要坚持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并且从年轻时就要打好基础。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坷坎,却能高寿享年85岁,是与他平时注重养生健体分不开的。他曾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平均两天要作一首,如此频繁而紧张的脑力劳动,如果没有强壮的体魄是难以持久的。所以,陆游十分注意养生,除注意起居养生、精神养生和饮食养生外,在运动养生上也颇为注意。
他从小就热爱体育活动,喜欢打马球,青年时期是一员球场健将。他诗中记述道:“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坪郊恣驰逐。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球场日打球。”生动地描写了郊外打马球的场景。晚年回乡之后,他勤务农事,以此调理身体,并把参加田间劳动和读诗、写诗联系起来,创作了大量具有田园气息的诗歌。如:“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他还注意坚持每日打扫环境卫生,把一些小劳小动也当作健身之法,“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空前加快。要想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不能不发扬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同时也不妨取法于陆放翁,注重多途径养生,尤其是运动养生,以保证劳逸结合,身心健康。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