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论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23
标题: 小学数学论文
把什么留给学生
文件尺寸:4K加入时间:2007-12-27 21:23:57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课标》)的出台,给数学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也给全体数学教师带来了挑战。那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应把什么留给学生呢?
一、把自由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学模式。
如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小东家有白兔6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黑兔有几只?”后,并不急于讲解这道题的算法,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白兔有6只,我就摆上6根小棒,黑兔的只数我是这样摆的,先摆6根小棒,这样黑兔和白兔就同样多了,再摆2根,黑兔就比白兔多2只了,我数了数,黑兔一共有8只。
生2:我是这样想的,黑兔比白兔多2只,就是黑兔多白兔少,要我们算黑兔有多少只,我就用加法来算,6+2=8,黑兔有8只。
生3:我用画图的方法来算,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6只白兔,然后再画一条表示黑兔,因为黑兔比白兔多,所以我画得比白兔这段长,所以我用加法计算,6+2=8,黑兔有8只。
……
这样教学,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往往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把动手操作的自由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把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设计成学生探讨研究的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在学生得出三角形意义的基础上,这时教师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把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中的“围成”一词改成“组成”呢?”我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学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兴趣盎然。有的同桌同学就地取材运用笔或直尺作学具,一起动手摆一摆,试一试;有的同桌同学还相互合作画一画“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非三角形)”等等。这样,通过摆一摆,画一画,使他们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感知、理解并逐步加深对“围成”与“组成”这两个词不同的认识。
三、把个性体验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
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有位教师创设了“帮农民伯伯计算一堆圆锥形麦子的体积”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看到底怎样求圆锥的体积。然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如下:
一组:我们组把圆锥形橡皮泥捏成了长方体,测量长、宽、高后求出了圆锥的体积,看来圆锥可以转化成长方体。
二组:我们组把圆锥形橡皮泥捏成了正方体,也求出它的体积。
三组:们组把圆锥捏成了底面积一样的圆柱,发现原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师:请大家谈一谈对刚才的实验有什么体验或想法。
一组:我们组开始认为转化长方体好,因为形状规则,好捏,现在体会到这样不利于发现它们的关系。
二组:这样实验好,因为大家可以动手。
三组:这样实验好,感觉数学很有意思。
这样教学,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而主动实验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就必然开放了课堂,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才能展示出学生不同的体验和困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果课堂上教师不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自己演示一下,学生能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成功体验吗?
四、把课外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空间,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后,可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通过把课外探究活动的空间留给了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27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的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在不同见解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这样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扬民主,而且是一把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要保证在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形象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来搭“台”,这个台是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在“多位数读法”这节课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设计悬念,把学生引到多位数中有0的数的读法的情境中来。我先出示几个多位数,请学生读,并小结读数的方法,然后问:如果一个多位数中有“0”的数又应该怎样读?然后步步深入,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
           先出示:6780    506780    56007800
        用前一节课学过的方法自己自由读,然后问:“0”在什么位置,
        这个位置的“0”应该怎样读?
让每位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研究中来,结果使每位学生都交出了自己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
           再出示:6008         5706008       50706080
                   1100680680                 1006080080
         第一行:先读数,再说“0”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读?
         第二行:先读数,再说“0”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读?
在一系列的练习思考归纳之后,问:怎样来读一个多位数呢?你有什么决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了,纷纷举手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希望获取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方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从而从“学读”变成了“会读”。最后,让学生用3个0和3个5按照要求摆数:(1)摆一个“0”都不读的数;(2)摆只读一个“0”的数;(3)摆出要读两个“0”的数。这样教,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从自己动手摆数到自己动脑探索,从中巩固读数方法。整节课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使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
    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把握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关键。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首先我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听说做游戏,他们自然高兴极了,说:“老师,做什么游戏?”我说:“这个游戏就是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不用做除法计算,马上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兴趣来了,兴致勃勃地说了很多数,我把这些数一一写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加以判断。这时学生们对我真是佩服极了,但是也有不相信的,拿过练习本就开始除,结果还是老师说的一样。这时他们急坏了,急切地说:“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妙法呀!快点教给我们吧!”于是抓住这有利的教学时机,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情绪高昂地学习了新知识。快下课时,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看他们会怎样说。结果第二天,好多学生都讲了他们的爸爸妈妈表扬他的话。
新时代赋于我们新的使命,作为一名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学生的是新时代的创新,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28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57 更新时间:2005-5-1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如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又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区别。
  恰当的诱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疑虑”之时,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三、全员参与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
  如教学“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列竖式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按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逐一回答每一步应该怎样列式,从形式上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听别人的“说”而学到的,特别是中差生是否真正掌握,只能从“懂不懂”、“会不会”的询问中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如果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由教师先启发诱导,提出整体要求,再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尝试列式,人人参与探究过程,人人动脑思考问题,那么全体学生的学生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四、多层发展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儿童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如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使学生在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依据“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规律,可以通过说算理,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发展语言,并借助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尤其要精心设计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第二实践活动──课堂练习,通过“开放性”练习,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前,引导学生观察某种现象,调查某些项目;教学后,指导学生实际测量、制作等,对于学生的创造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逐步培养他们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应该能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机会,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论文录入:ppfei    责任编辑:ppfei   
上一篇论文: 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下一篇论文: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和提炼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论市场营销人员薪酬设计
  对县域民间投融资情况的…
  试谈建立劳动安全卫生三…
  安全投入——生命与效益…
  安全生产要“避危于无形…
  安全管理与执行力
  企业的安全生产关键在监…
  克服安全管理的“六轻六…



  对县域民间投融资情况的…
  关于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邓小平理论——新中国五…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
  浅谈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存…



创设生动有趣情境…

尊重学生的选择

尝试数学课堂中的…

让学生经历“学数…

数学学习也要“听…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29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93 更新时间:2005-5-16


“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小学数学的课堂。然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的活动较多,课堂教学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忽视活动主体的体验性、忽视活动内容的探索性、忽视活动过程的开放性等,使得探究活动材料被限制、探究活动步骤被包办,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烈、探究思维不活跃、个体体验不丰富,创新精神得不到充分展现、个体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焕发。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探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表现”,使每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让学生多“动”

    所谓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模、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如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教师提问:“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一共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活动,能很快得到6种不同的分法。这种做法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再经过师生共同的分析、综合,不难有条理地概括出6的分解与合成。

    二、让学生多“说”

    多“说”是指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多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发展才能逐步摆脱动作和表象的束缚,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如采用听后学着说、个别说、集体说、同桌说、邻座小议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通过这种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让学生多“想”

    多“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主探索,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应该服务于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规律,研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是很必要的。

    四、让学生多“看”

    所谓让学生多“看”,并不是让学生当观众,看老师如何表演,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主动地构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教学中多提供观察的机会,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让他们通过观察找出知识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性的东西,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表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横着看,竖着看,你发现什么?”,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不仅能发现表中蕴含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掌握比老师硬“灌”进去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五、让学生多“表现”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特别在意来自于老师的奖励和同学们的认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他们活泼爱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适当地创设一些让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如上台演示、板演、当小老师、小小售货员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成就感。如在教学14—8时,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算法?”,一石激起干层浪,学生自己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干方百计地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还用学生的姓名命名口算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六、教师少“包办代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并不是“包办代替”。我们反对用教师的演示代替学生动手操作;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合作交流;用现成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探索活动。这样才不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和愉快的体验。在适当重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29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把握教材 明确意识 抓住环节 重视练习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33 更新时间:2005-5-16


  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三十五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 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积和”、“面积差”展开教学。
  
  二、 新授知识具突破意识:
  一般说来,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分应率,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时,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讲解过后,可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 巩固知识具强化意识: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 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装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时,除了掌握所教比例解外,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可用整数方法解,分数方法解等等,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 课堂小结具反馈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讲,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论文录入:ppfei    责任编辑:ppfei   
上一篇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

下一篇论文: 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反思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论市场营销人员薪酬设计
  对县域民间投融资情况的…
  试谈建立劳动安全卫生三…
  安全投入——生命与效益…
  安全生产要“避危于无形…
  安全管理与执行力
  企业的安全生产关键在监…
  克服安全管理的“六轻六…



  对县域民间投融资情况的…
  关于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邓小平理论——新中国五…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
  浅谈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存…



创设生动有趣情境…

尊重学生的选择

尝试数学课堂中的…

让学生经历“学数…

数学学习也要“听…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0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反思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19 更新时间:2005-5-1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形式化弊端,也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

一、“情境”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人们不尽要思考: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什么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托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即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鉴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课堂现场,便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可想而知,当学生发现情境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时,意义学习便会油然发生。

二、“生活”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课堂里,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链接。但是,有的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数学味”。

一位老师上《找规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组织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青菜、南瓜)让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搭配,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2)展开:出示周三的菜谱(排骨、黄鱼、白菜、豆腐、芹菜)再让学生一荤一素自由搭配,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3)巩固:出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思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规律?(4)应用:超市购物(在众多商品中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应该说,整节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然而,尽管学生始终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研讨数学,但是研究排列方案时学生为了写下这些菜名、交流排列方案时老师为了板书学生的搭配结果费去了大量的时间。试想,这些时间花的值得吗?整堂课看到的是菜名,说出的是菜名,写下的还是菜名,学生由于这些美味所引起的生理性条件反射可想而知。尽管学生在选择搭配时显示出了灵性和活力,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洋溢民主和平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数学的应有价值在这种趋向变异的生活化课堂中,显得苍白无力。难道,“生活”真的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等于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既然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标语言)那么,数学教学过程就可以实现如下的模型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就是说,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这里的生活化情境应该是有选择的?因为“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课标语言),所以,“生活化”应该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避免步入虚幻空洞和纯粹稚拙的形式化误区。

三、“生成”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动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

有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解读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这里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如何看待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说明,当课堂真正还归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四、“合作”是学习方式最佳的摆设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注与青睐。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

曾听一位教师上《克和千克》,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话音刚落,小组里忙活起来。组员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我想称文具盒”、“我想称钢笔”、“我想称校牌”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另一些人却开起了小差(讲空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无序杂乱的景况下逐渐延续……)

师:哪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的称量结果?

生1:“我们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

师:“竖笛的重量只有8克吗?”

生1:“好象是85克。”(在组内同学的轻声提醒下,生1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这里的合作学习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为什么小组内会为“称什么”而费煞周章?很清楚,这些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将自己看作单独的学习个体,根本不具备参与合作的心理状态;二是为什么小组称量物体重量时会有人开小差?小组汇报时连竖笛究竟是8千克还是85千克也弄不清楚?个中原因定然是小组内没有合理分工,即没有专人看刻度、没有专人做记录。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从中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合作”只是学习方式最佳的摆设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中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需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体责任、有效沟通、评估反思。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四条策略:(1)精选合作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内涵空间宽泛的、需要学生在思路交流中逐步感悟的;可以是容易产生歧义的、需要学生在争论思辩中逐步澄清的;可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需要学生在讨论商议中逐步掌握的。恰当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参与合作的内部需要,是促成有效合作的前提。(2)明确合作分工。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合作的始终均有清晰的任务,而且个体任务的完成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高低。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案例中“开小差”、“竖笛究竟是8克还是85克”这样的尴尬场景。(3)细化合作组织。以一句“请四人小组合作……”的简单指令来代替合作学习的程序组织,是对课堂教学的不负责任。笔者认为,从提高合作实效的角度看,教师应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的细化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4)重视合作指导。“合作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更应重视教师的有效主导。教师的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是推动主体合作深层进发的可靠保证。

五、“赞扬”是数学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传统教育过分的着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课堂评价似乎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和否定。新课程则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视角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于是,“棒极了”、“真了不起”的叫好声成了新课程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有时,表扬似乎太廉价了。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黑板上的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热情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与此同时,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寓示着赞扬和奖励的“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

课后,笔者与执教教师之间有一段简短的对话:

笔者:“您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教师:“‘嗨、嗨、嗨,你真棒’对学生而言意味着肯定和表扬,我这样教学的初衷是让课堂激励促进数学学习!”

笔者:“课堂激励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那么,您为什么要频繁地采取鼓掌、贴金星的方式进行激励呢?难道教师对学生的微笑示意、点头首肯不是表扬激励吗?

教师:“对小学生而言,微笑、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欠大。我认为,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的学习才会越积极。”

谈话结束了。但这个片断、这次对话却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一个图形有几个角”这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无可厚非。但是采取案例中那样由“集体鼓掌”、“口号呼喊”的精神激励加上“金星装点”的物质激励构成的表扬阵势是否有些过了?难道说,“赞扬”真的是数学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体现了数学课堂予以学生主体的人文眷注。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笔者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缺失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明自己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和准确的答案。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点化,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融合度。

为什么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时会走入误区?笔者认为,最深层的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失偏颇。所以,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生成”的绿色新课堂。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0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让孩子自己准备学具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08 更新时间:2005-5-16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具操作,因为这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练习构建数学模型,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到很多老师都会为孩子们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学具。

  苏教版第五册《认识分数》第一教时,为了加深学生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在备课时我设想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学具各一个,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涂上喜欢的颜色,以更好地理解1/2这个分数的意义。

  在准备学具的时候我很矛盾,因为这一节课是我的挂牌课,本校部分有空课的教师将会来听课。虽说挂牌课有别于平时的随堂课(没有人听课),也有别于教研课(听课后不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但是说起来总是有同行来听课,当然得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想个办法让学生把学具准备得好一点?如:把这几个图形在电脑上打印一下,然后交文印室复印。学生准备工作可省力一点,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学具大小都是一样的,这有利于我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

  我思索着:学生准备学具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吗?如果全部帮学生准备好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就让学生自己准备如何?

  于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回家作业:要求每人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各一个。

  长方形、正方形的准备没有人提出疑义;对于三角形的准备,我提了一点要求:要做一个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对于圆的准备,有学生为难了:“这个圆怎么剪呀?”

  有的学生说:“可以画一个。”有人否定说:“画出来的不一定很圆。”“可以用薄一点的纸照书上的描一个。”“那可以用圆形物体的盖子描”、“可以用圆规画”……

  孩子们的方法真多!我非常钦佩地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得很出色。”

  第二天上班,我直接来到教室。说实在的,心里还真没底!

  当我看到孩子们拿出来让我检查的那些五颜六色的学具时,我从心底佩服这些孩子,他们完成得都很好!虽然有几个同学剪得粗糙了一点,可这毕竟是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

  上课了,看着孩子们欢快地折着、涂着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听着他们精彩的交流发言,望着他们熟练的展示动作和喜滋滋的操作神情,更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学具确实要让孩子自己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准备好了学具就是奏响了课堂教学的序曲。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1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课堂重构:让教学走向生成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5 更新时间:2005-5-16


教研活动中,我接受了执教《加法交换律》的公开教学任务。于是,趁还有几天时间,我便翻阅资料、浏览网络,意图寻求相关的经典设计来拓宽自己的备课思路。可没想到的是,搜集到的教案大多千篇一律、如出一辙。这是为什么呢?阅读了课本教材后,我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下是本课教材内容)
    准备题:27+73        58+37

    73+27        37+58       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

    例1:一家电影院,走道左边有476个座位,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左边的座位数加上右边的座位数:476+518=994(个)

    右边的座位数加上左边的座位数:518+476=994(个)

    答:一共有994个座位。

    因为上面两个算式得数相同,所以476+518=518+476。

    观察下面的题目,在○里填上>、<或=。

    28+30○30+28  207+131○131+207  54+1049○1049+54

    从上面的算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____。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a、b分别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 b+a

    以前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

    统揽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编者铺设的教材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样的教材结构,似乎隐示着一条顺畅的教学流程:在口算关联式题中孕伏规律——在计算座位总数中感知规律——在填写计算符号中理解规律——在补充结论空格中揭示规律。这样的教学进程,无疑会是通畅的、顺利的、容易接受的。我在想,是否受了教材编排中顺畅思路的诱惑与固有结构的牵制,众多的教案设计便显示出了不约而同的共性了呢?

    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教学流程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吗?在简约便捷的课堂进程中,数学的现实意味在哪里?学生的充分体验在哪里?知识的个性化感悟又在哪里?也就是说,这种顺畅思路的背后所隐藏的很多东西,成了落实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严重障碍。于是,我便萌生了一种“重构课堂”的冲动。这种冲动支撑着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用“动态生成”的现代教学观重新演绎《加法交换律》的课堂生态。下面,简录课堂全程,以飨同行。

【现场实录】

    一、眷注现实,感知规律

    师:课前,有位家长打听我们学校现在有多少学生。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给他

    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出示)

    阳光学校有寄宿生251,走读生322人。

    根据信息,你能算出学校共有多少学生吗?

    生1:寄宿生人数加上走读生人数就是全校学生人数。251+322=573(人)(板书)

    生2:走读生人数加上寄宿生人数就是全校学生人数。322+251=573(人)(板书)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这两个加法算式得数相同。

    生4:我发现两道算式中加数都一样,但位置换了一下。

    生5:我发现虽然加数的位置换了,但和仍旧不变。(板书:加数位置换了,和不变。)

    师:尽管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却始终不变。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51+322=322+251)

    [反思:事实上,教材提供的“计算电影院座位数”的问题情境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这一情境似乎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距离较远。因此,教师设计了“替家长计算学校总人数”的生活题材,拉近了数学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有效地激活了数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扩张了数学学习的生命意义。从中,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知 “加法交换律”知识的鲜活存在。]

    二、开放探究,体验规律

    师:请大家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中加数位置换了,和都能保持不变呢?

    生1:不是!

    生2:我觉得有时侯是,有时侯可能不是。

    生3:我认为肯定是!

    师:究竟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符合所有的加法算式呢?接下来,请大家举例验证。

    验证建议:

    ①独立验证: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否一定保持不变?

    ②小组交流:是否存在例外的情况?

    ③代表板演: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验证实例。

    (学生按照建议有条不紊地展开活动)

    生4:125+375=375+125

    生5:4+5=5+4

    生6:764+809=809+764

    生7:10000+20000=20000+10000

    生8:43+56=56+43

    师:请大家观察,他们写的这些算式是否都具有像刚才第一道那样的规律呢?

    生(齐):是!

    师:像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

    生(齐):写不完。

    师:既然写不完,老师就用省略号表示!

    [反思:面对“251+322=322+251”的数学事实,学生对“是否所有加法算式交换加数位置和都保持不变”这一问题展开了个性化的猜想,这种猜想是学生现场思维的真实反映。然后,教师又引领学生通过独立例举、交流共享,进一步充足了学习材料,丰富了数学事实,为知识的归纳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背景。]

    三、个性解读,建构规律

    师:请观察,这些算式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1:这些算式中交换了加数位置,和相同。

    生2:这些算式中的加数和得数都不变,只是加数的位置换了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概括的特点,其实就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加法交换律。(出示定律,学生齐读。)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你能否用其他的方式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呢?

    生3:我用字母表示——a+b=b+a。

    生4:我用图形表示——□+△=△+□

    生5:我用实物表示——小明的重量+小红的重量=小红的重量+小明的重量

    师:在同学们踊跃的创造中,老师有这样的感觉:加法交换律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更是有趣的生活文化。同时,老师要告诉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策略。所以,我们常常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反思:针对众多的数学事实,教师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朴素而原始的语言概括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加法交换律”知识的雏形,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渐进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出规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更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规律意义的个性化感悟。]

    四、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师:学了知识,肯定有用。想一想,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用?

    生1: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加法应用题。

    生2:可以使计算变的方便一些。

    师:还有什么用途呢?

    生:……

    师:其实我们早就用到过了“加法交换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道题目。

    (出示一道计算并且验算的加法笔算题及解答过程)

    师:看了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3:以前我们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反思: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不应由教师全盘托出,而应由学生亲身体味。案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联想知识用途,当学生的思维不着边际时,教师适时地呈现“验算”的题例,勾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其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疏通了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从而真正感悟到加法交换律的广泛应用。]

[后记反思]

    纵观课例,固有的课堂模式得到了适度的重构,数学教学正逐步走向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三点启示:

    1、眷注现实,革新教材——教学走向生成的起点。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课标语言)笔者认为,现实的学习内容决非等同于现行的教材内容,而应是基于学生生活现实而创造性处理现行教材的产物。假如教学陷入教材设置的固有樊篱而不能自拔,那么,教学走向生成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从这点来看,眷注现实、革新教材,应该是促进教学走向生成的起点。实录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现实,用“替家长计算全校人数”的生成性内容替代了“计算电影院座位数”固有性内容,较好地接轨了学生的生活现实、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2、开放课堂,体验学程——教学走向生成的核心。

    既然“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标语言),那么,封闭狭隘的课堂环境势必应该加以打破和拓展。课堂教学不再以延续教案预定思路、带领学生参与学习为重点,而应以营造适宜的课堂生态场景、引领学生体验学习全程为宗旨。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可能真正走向生成。实录中,对于加法交换律观念的形成,学生们充分经历了“自由写算式体味规律”——“原生态语言描述规律”——“个性化方式表示规律”的丰富学程,于是,数学知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动态生成。

    3、个性感悟,意义建构——教学走向生成的归宿。

    动态生成性数学教学的归宿是什么?笔者认为,跳出数学学习“齐步划一”的课堂框架,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教学境界,这就是动态生成教学的现实归宿。尤其是,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更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终极目标。实录中,教师没有按统一的要求去指挥学生,而是以一个比较广阔的问题空间为背景,引导学生计算体验、写式体验、描述体验。这样,尽管“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是规定统一的,但学生心目中的“加法交换律”却是丰富多彩的、富有意义的!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1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眷注成长 激励发展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06 更新时间:2005-5-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课堂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评价标准:多维分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八种智能,只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因此,新理念下的课堂评价,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具有的多元智能,秉持热切的期望来关注和接纳学生,建立“多维分层”的评价标准,来强化学生的丰富潜能,推动学生的生命成长。

    【案例】《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根据自己的想像,剪出一幅图案。

    (学生剪出了多种栩栩如生的图形:红五角星、桃子、蝴蝶、手拉手跳舞的小女孩……)

    师:请仔细观察你们剪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些图案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左右两部分互相重合。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真棒!

    生2:我觉得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角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真不简单!能把学过的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准确地挑出来!

    生3:同学们穿的校服上的拼图、蝴蝶、蜻蜓、飞机、人的五官等都包含着轴对称图形。

    师:借助自己的经验,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说明你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孩子。

    这时生4发言了,但举的例子是错误的。

    师:这个例子虽然错了,但他敢于发言,比起以前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了,大家表扬他!

    案例中,教师珍视前三位学生所表露出来的不同智能倾向,确立了“多维” 的评价标准。生1能用具体语言简练地概括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说明他的语言智能比较强;生2能反思学过的几何图形正确挑出轴对称图形,说明他的视觉空间智能比较强;生3能列举现实生活中见到过的轴对称图形,说明他的自然观察智力比较强。对于这三位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评价都有效地突出了对其强项智能的肯定和期望。而面对生4的错误回答,教师没有从结论是否正确本身去评价,而是从态度转变方面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表扬,更是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性。笔者认为,确立“多维分层”的评价标准,是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评价主体:多元整合

    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是权威的评价主体,学生则是无奈的评价客体,这样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课堂主权,阻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对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操作策略,要求课堂评价能够兼顾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的优化并存,引领学生走出消极被评的尴尬局面,调动批判反省的固有潜能,使其在评价主体间蓬勃的信息互动中获得积极的成长体验。

    【案例】《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当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出 “缠绕法”、“滚动法”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后,课堂上出现了如下场景)

    师:真能干!同学们采用了“缠绕”、“滚动”等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圆的周长。那么,这两种方法是否适用于测量所有的圆周长呢?

    生3:“缠绕法”和“滚动法”适用于较硬的圆,不适合于较软的圆(比如说布做的圆);

    生4:“缠绕法”和“滚动法”适用于剪出来的圆,对画在纸上的圆不适用。

    生5:“缠绕法”和“滚动法”不适用于测量类似于圆形湖面这样的面积。

    生6:“缠绕法”和“滚动法”也不适用于测量类似于电扇开动时扇叶形成的圆形这样的面积。

    师:有道理!看来,尽管我们的发明极富创造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7: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有公式。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计算圆周长的公式,那就好了!

    面对学生即时生成的“缠绕”和“滚动”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教师没有采取传统的权威评判,而是以“这两种方法是否适用于测量所有的圆周长呢”这一问题为转折点,将评价的权利完全交付给了学生。评价时,学生充分调动了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思辨灵性,颇有远见地论述了“缠绕”、“滚动”两种方法的局限弊端,引发了探究周长计算公式的积极心向。正因为这些评价意见源自学生,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所以才更易被接受和内化。当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堂评价都需多方参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现场的即时状况灵动地加以组织。

    (三)评价策略:适度延迟

    在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往往会产生丰富的个性化想法,对此,教师该如何评价?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延迟评价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所以,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适度延迟的评价策略,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特级教师 吴正宪)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1/2。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意见分歧很大。对此,吴教师没有即时评价,而是让学生按不同的意见站成两队。

    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开个辩论会嘛!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认为错误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正方派出两位同学,吴老师给他们提供一张圆纸片。一名同学从中间对折,撕开,拿出一片向反方振振有词:“我们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这其中一份难道不占1/2吗?”反方同学见状沉不住气,急于反驳,吴老师也给了反方两名代表一张圆纸片。反方同学把圆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拿出一小片,向正方同学示意:“像这样把圆纸片分成两份,这一小片难道也占1/2吗?”就这样,两队僵持不下。

    师: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可以站到对方队伍中去。

    正方一些同学陆续站到反方那边,最后还剩下2名正方代表坚持自己的意见。

    师:你们不服,说明理由啊!

    生(正方):这题是说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我们把圆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1/2吗?

    生(反方):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啊,难道像我们这样随便分成两份,也能说1/2吗?

    生(正方)……

    师:正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好,看来是否占1/2关键要看是否把圆纸片“平均分”了!

    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吴老师没有简单地评判孰对孰错,而是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引导学生在树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顺和意见的统一。这种立足逐步同化的知识感悟,远比教师即时的直白评价要有效得多。学生在延迟评价所留下的宽泛过程中进行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课堂成了个性飞扬的人文天地。这样的课堂评价,已然超越了传统狭隘的固有范畴,临近了生命发展的至高境界。

    (四)评价艺术:人文诗化

    课堂是师生生活唯美的“诗意栖居地”,这是课改背景下理想化的课堂境界。唯美的课堂,应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种艰苦探索后的欣然发现,应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身处迷途时的意外收获,还应有“摘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那种抛砖引玉式的独特境地……笔者认为,唯美的课堂更应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种春风化雨般的诗意评价。可以想象,一成不变、全无生气的评价风格,是难以引领学生在课堂中诗意栖居的。

    【案例】《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

    师: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中,中国队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点球。你会安排哪位运动员主罚这粒点球?可以参考几位运动员以往的点球实绩。


罚球总点数
进球数

郝海东
25
22

范志毅
20
18

祁  宏
50
43


    生1:我觉得应让范志毅来主罚,因为它只失了2个球。

    师:有道理。郝海东失球数是25-22=3,范志毅失球数是20-18=2,祁宏失球数是50-43=7,这样看来让范志毅去罚球的确比较保险。同意这一观点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齐唰唰地举起了手。

    师:考虑好了吗?不改啦?

    生(齐):考虑好了!不改了!

    师: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罚点球的成绩是罚1个球,可踢飞了。我的失球数是1-0=1,比他们三位都少,那么这个世界杯的点球难道该由我去罚不成?

    学生们都笑了,笑过之后是崭新的思考……

    “绝对失球数少——球技稳定——主罚点球”,这是学生真实的现场思维,他们对此深信不疑。这时,教师如果还是固执地予以说教式的评价:“这种方法不公平,应该看进球数与罚球总数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说明球技越稳定……”,那么,不仅学生的原生态思维会被扼杀,而且师生之间将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认知对立和情感隔阂。对此,案例中那位教师的评价方式颇值称道。面对学生的缺失观点,教师先是欲擒故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功需求,然后,教师话锋移转,凭借一个幽默风趣而意味深长的现实反例,给予了学生“润物无声”却又“恍然醒悟”的点化评价,从而让这一环节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课堂便又充盈了颇多的人性和诗意。

    综上所述,课堂评价只有以“眷注成长、激励发展”为理念导向,构建“分层多维”的标准、确立“多元整合”的主体、讲究“适度延迟”的策略、追寻“唯美诗化”的艺术,才能真正形成开放的、浸润的、良性的课堂文化,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2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人文性: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02 更新时间:2005-5-16


对学生而言,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新国家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然而,走进我们的数学教学,依然能觉察到非人文教学现象的存在:分数至上的校园空间,让学生的认知情趣和鲜活情感逐渐消亡;变相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探索激情退化停滞;单调反复的题海训练,让学生的潜在灵性和精神家园丧失殆尽……从而,使原应折射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成了压抑丰满人性的无形桎梏。鉴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学现状,宏扬数学学习的人文内涵,实现课堂生活的价值回归,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共享”氛围,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

    站在人文性的立场上,“填鸭式”、“诱导式”的师生关系已捉襟见肘。新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是“共享”式的师生关系。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过程,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承担着学生“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正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所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图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由于面积公式的教学比较充分,学生大多给出了正确的回答。

    师:两个图形的面积为什么相等呢?

    生1:因为其中一个图形像另一个图形的影子一样,所以相等。

    (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位学生显得局促不安。等待着即将来到的质问。然而,这位教师并没有笑,反而给以点头首肯)

    师:这位同学能动脑筋找理由,体现了他广阔的思维视野!的确,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一样大的时候。

    (学生尴尬的脸上露出几分笑容,眼睛专注的望着老师)

    师:不过,大家想一想,人的影子不是也有比人的本身大或小的时候吗?既然这样,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它们面积相等呢?”

    (这位学生会意地摇了摇头……)

    这个案例吸引人的,不是经典巧妙的设计,也不是蓬勃精彩的互动,而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一个人文侧面,这个侧面所昭示的是,教师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尊重孩子的思考角度,尊重孩子的“未成年状态”!当然,民主共享中教师并没有忽略自己的教育职责,而是以建议式的口吻给予了孩子一个悠长而含蓄的启示。笔者认为,正是有了这样人文性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愿在数学课堂生活过程中自由地伸展童真。

    二、凸显“现实”意味,组织人文性的数学内容。

    何为“人文性”的数学内容?新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说,人文性的数学内容,决非等同与现成的教材内容,而应是基于学生生活现实而创造性处理现行教材内容的产物。这样的内容,能有效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击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引领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例如,《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教师出示了这样的应用题:百货公司运进10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买1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师: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打算怎么卖?

    生1:我可以零售,一个一个的卖。“单价×数量=总价”先算共有多少个热水瓶?12×10=120(个)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6×120=1920(元)

    生2:我可以批发,一箱一箱的卖。“每箱价钱×箱数=总价”先算一箱热水瓶要多少元?16×12=192(元)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92×10=1920(元)

    生3:我可以成套出售。先算一套要多少元?16×10=160(元)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60×12=1920(元)

    师:咦!“每个卖16元”与“运进10箱热水瓶”两个条件似乎没有关系,你怎么把它们凑到一起列式呢?

    生3:如果我是公司经理,进货时会考虑到热水瓶的图案和颜色,我会进10箱图案和颜色各不相同的热水瓶,我可以从每一箱中拿出一个,将10个热水瓶组成一套。因为一箱有12个热水瓶,所以一共组成12套,再成套出售。

    师:假如顾客不愿意成套地购买,你这位大经理怎么办?

    生3:这正是我接着要说的。为了鼓励顾客购买,公司可以采用买一套热水瓶赠送“礼品”一份(如一盒茶杯)的方式。

    在这里,课堂成了虚拟的百货公司的购物场。于是,数学知识又回到了它本应依存的天地——生活中。各位“公司经理”就在这样的“数学化生活”中各显神通:零售、批发、套售。由于数学回归了生活,一道普通的练习题竟成了学生丰满人性和潜在灵性的启发剂。为什么?只是因为它充满了浓郁的现实意味。

    三、强调“体验”内涵,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而言,究竟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人文性的呢?新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的表述所折射的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摒弃的是“他律”背景下的淳淳说教,需要彰显的是“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证。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凭借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只有这样,“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才有实现的可能。

    例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中,有位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如下的体验活动:

    师:请小组合作,利用圆柱容器、圆锥容器、水进行实验,共同研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六个小组展开合作实验:有的拿着圆柱,有的拿圆锥装水往圆柱里倒,有的观察水的高度,有的记录实验数据。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三个小组采用的圆锥和圆柱分别是等底等高的,另外三个小组分别是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或底和高均不相等的。)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何发现?

    组1:我们实验时,把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倒在圆柱里,圆柱正好装满。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组2:我们是把圆柱里装满水往圆锥里倒,等到圆锥里第三次装满水,圆柱里面的水也正好倒完。这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组3:我们组的实验结果与上面两组基本一致。

    组4:我们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往圆柱里倒,圆柱并没有装满,所以,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的1/3。

    组5:我们组实验时,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第二次时,圆柱就满了。

    组6:我们还要快!圆锥第一次装满水倒入圆柱后,圆柱就满了。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开始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稍顷)

    生7:是不是我们实验所用的圆柱和圆锥存在什么差别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开始用各种方式比较各组所用的圆柱和圆锥,也有的拿起尺开始测量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

    圆锥体积公式的学习,关键是建构“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这一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形成,靠优美经典的文字解释和直观形象的观摩演示,都毫无疑问是苍白无力的,它需要学生发自需要、全心投入的亲身体验。对此,案例中的教师具有十分充分的认识。于是,酷似常识课的“倒水”实验开始了,学生们借助不同的材料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相同的实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教师颇具挑拨意味的启发,又使学生再次展开对实验材料的对比与反思。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等底等高”的认知重点终将因充分体验而获得深刻领悟。

    四、着眼“发展”取向,推行人文性的教学评价。

    一直以来,人们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定位是:评价目标狭窄、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那么,针对这种实践误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应作出怎样的人文化变革呢?新课标中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由侧重“定量评价”向侧重“定性评价”的人文化转变,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应善于利用评价过程中现场生成的丰富信息,作为随机调整教学进程的有用资源。

    例如:《8加几的加法》新授后,课堂出现了如下一幕: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17。

    (众生哗然,都说‘错了’。生2黯然失色,满脸通红,嘴里嘀咕着:早知道就不说了……)

    师(微笑着):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怎么想的,好吗?

    生2:昨天我计算9+8=□时,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时也一样,8向另外一个8借1,另外一个8就剩下7,不就等于17了吗?

    (哦,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教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了解个中的错误原因,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疏忽所在,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教师里又回归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师话音未落,生2又激动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生2:我明白了,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 ,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计算快多了。

    (生2语速之快,观点之妙,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

    以上的案例中,当学生8+8=17的答案遭到众人一致反对时,教师选择的不是施展权威一票否决,而是宽容接纳、亲和带引。延迟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于是,这位遭遇挫折的学生重拾可贵的信心,迸发创新的火花,真正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

    以上,笔者从课堂关系、数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出发,阐述了自己对回归数学课堂生活人文性的个性化思考。笔者认为,回归数学课堂生活的人文性,需要教师以辨证科学的眼光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微格构件,作出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支撑的扬弃型变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数学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人文载体。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2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对话”——课堂教学的“导航灯”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28 更新时间:2005-5-16


提  要:“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必将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

关键词:对话 亲历 沟通  交往  互动 生成 个性 共享 生命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学习状态。“对话”不仅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也是一个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对各种文本之间的理解等。克林伯格(lling berg 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对话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一、回归真实  文本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融入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上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2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69 更新时间:2005-5-16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培养创新意识要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如学生想出了一道数学题的新解法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创造条件、机遇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促进学生创造的发展。如在讲授“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你和课本上都是把除数变成整数,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小数点,一样能算出结果来。”
  我首先肯定他的创新精神,表扬他能够独立思考,而且言之有理。这个同学又说:“课本为什么不采用我这种方法?”这时我又出一题:5.2464/1.2,让大家用两种方法来做。通过对比,这位同学知道了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于那些看来古怪可笑的念头要有容忍精神,要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喝彩。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培养创新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奇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好奇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妙。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两组数,这两组数是两位数,而且个位顺序分别是1、2、3……但是第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第二组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组能被3整除,另一组却不能被整除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下面的操作:在数位表上先用3根小棒摆一摆,看能表示出几个数,(3,30,300,12,120,21,210,102,201……),再计算一下,这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指导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按照同样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这时,学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结果,用3根和6根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用4根和5根摆出的数不能被3整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进一步的观察分析,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三、培养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火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要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后,有的学生问:“三个数能相比吗?三个数相比也表示三个数相除吗?”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仅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一个新的领域。
  设计发散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造性思维,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定会得到培养。 
  四、培养创新意识要精心的设计创造性练习。
  练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极好时机,教师应精心地设计创造性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神秘。叶圣陶先生说过:“人人既是创造之才,时时既是创造之机,处处既是创造之地。”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把握知识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造性素质,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3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让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71 更新时间:2005-5-16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一、自主型作业  
  1.弹性作业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比如在作业布置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
  2.合作型作业
    以前的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我们完全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
    我曾尝试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列提纲,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二、生活型作业
    数学学习的天地是很广阔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实践活动中完成数学作业,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1.实践型作业
    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学习了“比的应用”后,可安排学生调制奶茶或配兑饮料……让“学”融于“玩”中,在“玩”中实践,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2.调研型作业
    所谓“调研型”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正用他们的智慧营造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作业风景线。作为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3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对一节澳洲数学课的思考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5 更新时间:2005-5-16


  如何把新课改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是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是课程改革初期的必然产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善于汲取国内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敢于借鉴一些教育强国的先进经验。最终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
    许新海校长的《澳洲课程故事》中“面积和周长”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
    课一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回家测量的身体各部位的长度(如:手的长度、身高、臂的跨度、胸部、膝盖、臀部的长度等)。并在学生交流以后,告诉学生这些数据是不精确的,可以用约等号表示。
    接下来要求学生交流各自在家里测量的床、镜子、书橱、碗橱、键盘等物体的长、宽、高。并把家里的实物画成平面图形,做在作业本上,把量出的数字直接标在图上。
    无论是交流身体各部位的长度,还是家庭用品的长、宽、高,都是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物体,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有趣的测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另外,在两次交流的过程中,都是以“复习长度单位”为主线,尊重了学生的知识经验。第一次交流,侧重于数据的合理性,使学生明白测量过程中误差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次交流,侧重于具体实物向几何图形的转化,为接下来学习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
使学生“会学”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首先从问题入手,在白板上写出这样两个问题:我假定我手的周长是()厘米,脚的周长是()厘米。然后,把自己的手贴在白板上,用彩笔很快画出了一个手的轮廓。学生们受到启发后,也都把自己的小手画在了作业本上(这种数学作业本不是横线的,而是由0.5厘米边长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并在老师的提醒下,把与手臂连接的缺口连上。还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本放到了地上,一只脚踩到了作业本上,开始画脚的轮廓,有的索性请同伴来帮忙。当学生画得差不多时,老师又在白板上写出了两个问题:我假定我的手掌面积是()平方厘米,脚掌面积是()平方厘米。引导学生计算画出来的手、脚的周长和面积。
    在整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在教师的启发下,多数学生开始利用作业本上的方格和学具箱里的软皮尺、细绳来计算周长和面积。有的直接在画的手和脚上一段一段地量;有的聪明学生在每一个小方格里标上序号;甚至有的学生把边上有缺口的都两个半格标一个序号。
    反思我们的教学,多数情况下会过早的归纳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是大量而枯燥无味的巩固练习。学生也许熟练地掌握了计算公式,但却失去了获得“新发现”感觉。
发展学生个性是教学的核心
    当部分学生完成上面的问题时,老师又在白板上出示了新的问题:我假定我身体的周长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已经完成的同学到老师那儿批改后,就两人一组,拿了大米尺和卷尺,来到教室外面。有的用皮卷尺沿着身体的轮廓量周长;有的索性就躺在地上,让另一个同学用白粉笔沿着身体的轮廓画一圈,再互相交换,然后各自在自己的身体轮廓上打大方格,他们都很有乐趣地做着,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为了避免“一刀切”,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机械性的重复练习。从表面上看好像已经照顾到了优生的发展,但实际上并没有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及时深化学生的思维。反观这位澳洲教师提出的问题则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增加了学生创新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3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联系实际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11 更新时间:2005-5-16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把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公开课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时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猜、量、折、算”等方法,求出了队旗的面积。通过这一学习,让我欣慰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多种多样,看问题 的方法也不同。
    三、统计教学的生活化
    统计 训练“生活化”是指把统计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上完“统计”这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统计一下我校共有多少人?”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譬如为上好“归一应用题”,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调查,有的深入到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到公园,了解公园一周内游客划船的次数;有的深入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当课堂上出示由学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在教学归一应用题解法之后,学生能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时,可以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各抒己见,然后适时地问:“你认为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对它的特征便知晓。还有,对于“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的大小”,学生不是很清楚,只是模糊的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为此,在教学中,我特意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领略1公顷的大小,同时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当然,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4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在文学中,体会数学的妙趣横生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21 更新时间:2005-5-16


有人说,数学枯燥乏味,我想他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没有体会到数学的内在美。华罗庚就曾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不仅缤纷的生活中存在数学,多彩的文学中也暗含有数学。而且在文学中,更能体会出数学的妙趣横生。
    有这样的一首小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在文学中,平淡无味的数数,也能如此的诗意起来。
    如果,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从文学的角度来巩固数学知识,我想这样的课一定是很有意思的。我听过一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教者很精彩地借用了文学知识。教者让学生从成语中找出其表示的百分数。例如:十拿九稳表示百分之多少呢?百里挑一,百发百中,大海捞针等成语呢?对于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成语,学生们都感到非常的新鲜有趣,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激动欢呼……从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百分数,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成语的含义。学科交融,让知识融会贯通。最后,老师又用百分数送给学生一句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如此这样一堂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呀!
    不仅在成语中有数学,在寿联中也隐藏着有趣的数学题。例如: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多一度春秋。要知道这幅对联中所贺老寿星有多少岁,可以用两道乘法混合计算题来解决。上联中的“花甲”是指六十岁,“花甲重开”就是两个六十岁,三七岁月是二十一岁,即60×2+3×7=141(岁);下联中的“古稀”是七十岁,“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岁,“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即70×2+1=141(岁)。如果用这样的对联来为乘加这一类混合运算的课堂做结尾,这样的课堂岂会枯燥乏味?
    文学的世界浩瀚无边,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巧妙运用于数学课堂,就能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数学的妙趣横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4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99 更新时间:2005-5-16


在《立体图形涂色问题》一课中,下面两个精彩片段令我至今难忘。
    片段一:把2×2×2,3×3×3,4×4×4三个立方体表面涂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表格研究、统计小立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规律,通过三种立方体实物学具很快就能发现,没有涂色的是立方体内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运用电脑动画演示,当动画演示移开外层涂色立方体时,学生不约而同发出“哇”的赞叹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通过动画演示透视到了立方体内部。这是实物学具观察不到的,增强了学生对空间的感觉,培养了空间观念。
    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我意识到营造民主、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灵丹妙药”。在这种课堂气氛的感召下,我与学生共同体会着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新奇。课堂上我给学生营造一种心理安全感,这种心理安全感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而学生带给我的则是一种心理安慰感,使我在课堂上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好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共同研究者。我与学生就这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互相支持、互相交流。
    片段二:即将下课的时候,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师生对答得相当精彩。对话记实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
  师接着问:“为什么?”
  学生脱口答道:“好玩儿!”
  我随即追问:“怎么好玩?”
  学生:“有好多教具。”
  学生:“我觉得培养了我们的空间感,对立方体进行了透视。”
  师:“对!也就是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增强了。”
   学生:“让我们自己设计表格,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师:“我希望如此”。
  学生:“我觉得这节课小组间有竞争力”。
  学生:“我觉得这节课集体讨论特别多,很多结论都是合作的成果”。
  师:“说明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希望同学们今后做个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心人。”
  在师生的对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喜欢学具,喜欢动手,喜欢讨论,喜欢竞争。学生的体会与我不谋而合。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研究者、引导者。作为促进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其智能的发展。作为研究者,教师不能等待研究成果,学生好比泉眼,教师就是挖泉人,如何使泉水喷涌而出,涓涓不息。这需要教师在挖泉过程中,学习更快更好的方法。每节课都是实验室,在与学生研究知识的同时,共同提高师生素质。作为引导者,应认识到学生素质的形成不是整齐划一的,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差异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潜意识与特异功能开发》一书中写道:“潜能是人类最大而又开发最少的宝藏!”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也指出:“一般而言,人类只发挥了十分之一潜能,或者较十分之一更少的潜能。”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成功的“掘井人”,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4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44 更新时间:2005-5-16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被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数学学习中的“听”
    (1)听老师上课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特别是自己预习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2)听同学发言
    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还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数学学习中的“说”
    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
    (1)说体会
    学生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上课、听发言后,再让学生说“读”、“听”的体会,可以加深对“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说教材内容,特别是教材中“读一读”内容的体会,讲报刊杂志中的数学,讲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说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说自己存在的疑问等。
   (2)说思路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以学生的作业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惟一通道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完整过程,是不全面的。通过学生大胆地说,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数学学习中的“读”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可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读书刊
    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中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小学生数学报刊杂志等。比方说读报,它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还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然而,与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集相比,渗透现代科技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外读物实在太少了。
    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数学学习中的“写”
    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上述“听、说、读”,应进一步要求“写”,它是对“听”、“读”的检验,对“说”的深化。除通常要完成的书面写(做)作业外,还应包括写读后感、写小论文等。
   (1)写读后感
    通过阅读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读一读”内容,以及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培养兴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2)写小论文
    写小论文比写读后感的要求更高些,但不是不可做到。这需要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资料,深入探究,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是构成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只有师生之间的和谐配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5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18 更新时间:2005-5-16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呢?现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
[教例]: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操作引疑:
  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把你们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想一想:①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1:平的,叫做“面”。
  师:②再切一刀呢?
  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师:③再切一刀呢?
  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最像。
  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
  学习小组合作研究:
  出示的研究题1-----3题,并把研究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研究题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
  生:
  面:前后、左右、上下(2+2+2 或2×3)
  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4+4+4 或4×3)
  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土豆块,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
  生:我们小组土豆块,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
研究题2:
  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并填入表格中。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
  师:请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汇报,或有什么问题要质疑?
  生1:我们小组发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一样,面积相等。
  生2:请问你们小组是怎样知道?
  生3:我们小组是动手量相邻两条边知道的。
  生4:我们小组是动手算出它的面积知道的。
  生5:我们小组是动手剪开比一比知道的。
  师: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好办法,如果老师想做这个(实物演示)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少长的铁丝?大家有什么方法来解决吗?
  生6:只要量出一个顶点引出三条不同的方向棱的长度。再乘以4,就得铁丝长。
  生7:量出红颜色棱的长度,再乘以4;接着量蓝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最后量黄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把三次积加起来就是铁丝长。
研究题3: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长方体?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我们小组研究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是一样。
  生2:我们小组研究发现正方体每条棱长都相等这点与长方体不同。
  生3:我们小组归纳出:把正方体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它是一种特殊长方体。
  三、实践应用:
  1、请同学们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小棒(出示数据),请小组成员先交流,商量需要哪种长度的小棒,各多少根?再派成员上来领取。
  小组同学动手操作,并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漂亮!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小组刚才用了几根小棒?使用小棒拼成框架什么特别的要求?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

     2、你们能像教师这样,给长方体框架穿上“衣服”吗(出示一个用纸做面,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再比较它们每个面的异同。
小组同学操作、汇报、交流。

[评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和反思是:
  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立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用《数学课程标准》来教学,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5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尝试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15 更新时间:2005-5-16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是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教育中人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居于统摄地位的道德教育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
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而没有为德育而德育的痕迹?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举几例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回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来做。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她的最后一题错了。
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当我们老师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时,在课堂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这比老师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无理数 的发现]在教《实数与数轴》一课时,在课堂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斯故事讲给学生听。这节课用这个故事将学生的学习推向高潮。
当时我用二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了:希帕斯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时,发现了 ,试图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长度为 的线段,但他的种种努力都失败了,经过无数个日夜,希帕斯不得不相信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在学派内部引起了极大的恐慌,这与一贯坚持的信条:宇宙间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相予盾。他们作出自欺欺人的决定: 根本不存在,任何人不许向学派以外的人谈起  ,可追求真理的希帕斯心里放不下 ,向朋友谈起 ,希帕斯被处死,2500年前,爱琴海岸边,希帕斯被绑上巨石投进了大海……
当时学生摒住呼吸,精神集中的让我感到意外,我想在这时讲这个故事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向学生讲述了一个追求真理,努力探索的数学家的形象,这比单独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努力,刻苦追求科学文化知识更具有感染力。
[合作学习有效的保证 ]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等人曾明确指出:“仅仅把学生分到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这本身不能保证一定就能产生合作。”换句话说,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众多因素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教师主导地位外,日常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彼此认可,互相信任,当同伴出现错误时应帮助他们纠正;交流时,要有条理,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彼此接纳和支持,有不同的意见,要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进行补充或反驳,不要打断别人的回答;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承认自身不足,虚心向他人请教,乐于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等…….
只有这些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得到加强才能让合作学习真正的有效进行。
[父母叫醒]一次数学作业有这样一道题:某班55名同学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
起床方式 父母叫醒 闹钟叫醒 自己醒来 其他
人数(人) 28 16 5 6
根据上面的数据提示,你能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一个学生答到:父母叫醒的比例最大,我们要加强自我管理意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父母操心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心。
重庆邮电大学,让学生计算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花父母多少钱?不少学生知道父母供自己上大学花费之大,而痛哭流泣,让大学生感到父母是多么不易,这样对消除代沟是大为有益的。可见类似的德育渗透是有教育意义。
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息息相关,互相渗透,则样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的。
请问大家:盐重要不重要?我想没人会否认盐的重要性,那么,给每人发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盐,相信是每人不爱吃的。若15克盐放进各种汤里,,味道很鲜美,人人都愿意喝。德育与学科教学不也是这样吗?我们不应该是:因为盐很重要,所以把盐从汤里取出来,然后让学生吃盐,再让学生喝淡而无味的汤。结果学生既不愿喝汤也法吃盐。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若能巧妙和智慧的运用,就会使学科教育与德育相得益彰,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走出德育思维方式的误区》2004.12.27中国教育报
《学校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发展》 朱小蔓
《初中数学教与学》2005.3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6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尊重学生的选择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53 更新时间:2005-5-16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分类的知识,你能把你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吗?
    生:能!
    师:你分什么?
    生:我想把书包里的书进行整理、分类。
    生:我也是。
    师: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
    生:老师,书包里东西太多,桌上放不下。
    生:就是。
    生:我们去操场上分,行吗?
    ……
    师:好,我们就去操场上,去之前请听老师要求,不能影响别班上课,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看看,还有什么能分类的,十分钟后,回教室来给大家汇报。
    教室里一片欢腾,无人不欢呼雀跃,学生都兴高采烈地提着书包来到操场上,把书包的东西全都倒出来,认真地分起来,不一会儿,小组又东张西望地观察着,讨论着……十分钟后,学生回到教室。
    师:你刚才是怎么整理书包的?
    生:我按用途分,笔分一类,练习本分一类,书分一类。
    生:语文类分一起,数学类分一起……
    师:你们真棒,这样分以后,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找东西时,好找多了。
    生:书包整齐了。
    师:同学们这个小管家当的不错,一会儿就把书包整理的又整齐,又美观。
    师:你们还有别的分类吗?
    生:我们还分了鞋子,球鞋分一类,皮鞋分一类。
    生:我们按颜色分袜子。
    生:周围的窗玻璃按颜色分,生,校内,人分一起,花草树木分一起,房子,石头,分一起……
    学生个个都有很多收获,教室里个个小手举得老高,眼神饱满地等待着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当学生提出书多桌子上放不下,到操场上,如果老师不予理睬,这些提议者和响应者,自尊心肯定会受挫,学习兴趣会下降,那么这节课会非常失败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的,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与老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很大关系。创设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索,创设的情景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一年级的学生叛逆心理是很强的,你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他的学习兴趣会高涨,学习效率会成倍的提高,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上边玩边学习,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习数学,无拘无束地尽展自己的本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了学生的应用、实践的机会/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室里,学生的操作大都是老师给出现成的材料,到了操场上,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就更放开一些,用自己明亮的小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分鞋子、袜子、花草树木、楼房等等。如果在课内,学生即使对周围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也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适当地把课堂改为课外活动场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能力。
    总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到课外,亲自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去观察、进行事物分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我能看得到,摸得到,想得到,展示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魅力及生命力。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36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创设生动有趣情境,引导积极主动参与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36 更新时间:2005-5-16


思考问题
如何结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情境,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
背景介绍
    本节课的《找规律》是人教实验版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简单的图形规律的内容。本课时找的都是一些直观事物和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持久于同一件事情的。新课标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开联欢会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一个活动中我们便用“母亲节”快到了,小朋友给亲爱的妈妈开了一个联欢会为主线,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乐于参与的情境。教师在自己的服装和发型上也花了一些心思:辫子上有规律的缠上彩色的皮筋,在衣服的领口用一些贴纸贴上有规律的图案。并制作了精美地多媒体课件。
案例描述
创设情境,导入规律。
1、新课开始,师:你们爱妈妈吗?
生齐答:爱。
师紧接着就问:“母亲节要到了,你们希望妈妈怎样呢?你们准备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1:妈妈幸福。
生2:让妈妈快乐。
生4:做卡片送给妈妈。
……
师抓住机会及时导入主题,“有几个小朋友想给妈妈开一场联欢会,他们布置好了会场,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的伊始,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并在活动培养孩子热爱妈妈的感情。)
2、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会场的主题图。漂亮的画面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师引导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屏幕,有的说看见了花,有的说看见了小旗,有的说看见了灯笼……
师便问:“它们是乱七八糟摆放的吗?”
生:不是。
师:那它们是怎样摆放的呢?
有的孩子便开始说了起来。
师小结导入“象小旗这样,一个黄色一个红色再一个黄色一个红色有顺序的摆放,就是有规律的”出示“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规律找出来”出示“找”使课题完整。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他们的会场布置完了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来帮他们布置完,好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
师:那我们该怎样布置下去呢?课件出示按一面红旗一面黄旗摆放的规律,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布置,下一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小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找出了小旗、花的规律。多媒体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个一个的闪烁。
2、师: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帮他们布置了,那我们就把会场布置完吧!孩子们根据找出的规律兴高采烈把未布置完的会场一起布置完整。多媒体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把没布置完的按规律出示。
(自己找出规律,替小朋友布置会场,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面前,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师:会场已经布置完了,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来准备表演了。看他们来了。
多媒体出示一排男孩和女孩交错排列的队伍。
师:他们的队伍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下一个是男孩还是女孩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你的同桌。
孩子们思考以后,小声地进行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发现的呢?
生:他们是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生:如果从右向左看就是按照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孩子们鼓掌表扬。
动手操作,巩固规律
师:你们想参加PARTY吗?
生:想。
师:好,不过得拿入场券才可以参加,你只要按站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你就能顺利地参加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入场券按规律涂色(88页的做一做)。孩子们认真地用彩色笔按规律涂色,组长检验入场券。
四、动手制作,运用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涂对了入场券,现在就欢迎你们参加PARTY!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做漂亮头饰的三角形、圆形等物品,小朋友们可以用我们刚才学会的知识,把这些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在彩色卡纸做的纸条上,做成漂亮的头饰戴在头上,来参加我们的PARTY,好吗?比一比,谁的头饰最精美?”(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动手贴起来,不一会就有的小朋友把做好的头饰戴在了头上。请戴好头饰的小朋友到前面来。)
(用做自己喜爱的头饰方式,发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师:(指着一个孩子的头饰)老师想用你的作品给大家提个问题,好吗?按照他的头饰上的图案,下一个应该是什么图形呢?
师:谁能象老师这样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呢?
生:小朋友,你们能猜出我摆的规律吗?如果从右往左看,下一个图形学具是什么?如果从左往右看,下一个图形又是什么呢?(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回答。)
师:还有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呢?都想说啊!那就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猜一猜,说一说。
五、联系生活,发现规律。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学习的知识来打扮自己。那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规律,你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瓷砖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生4:老师……老师辫子上的皮筋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师:哎呀,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小朋友们表扬他!如果老师想请你给我扎辫子,下一根皮筋用什么颜色呢?
   生5:还有老师领口上贴的图案上一个苹果两个红旗一个苹果两个红旗,也是有规律排列的!(掌声鼓励)
六、课间休息,欣赏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一些建筑上,在一些物品上都会有有规律排列的图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欣赏。伴着优美的钢琴曲,多媒体播放一些有规律排列的建筑和图案。孩子们静静地欣赏着,不停地发出惊叹声。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
七、师生表演,拓展规律。
师:有规律排列的东西多美啊!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能找到规律还能创造规律,真是小小发明家,表扬表扬自己。(连续表扬三次)
师:哎,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表扬自己的掌声有没有规律?
生:有,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规律拍手的。
师:那也就是说规律我们也可以用声音或者动作表演出来喽?你们想不想来演一演?
生:想。
师:好,就请你们先想一想演什么规律,怎样演?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你的好朋友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表演,也可以请来听课的爸爸妈妈或者听课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表演。
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找自己的好朋友,有的请听课的老师,有的请家长。找到合作的伙伴以后,便兴高采烈地商量起来。
生1和叶老师:我们表演的是                      ……的规律。
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跺脚……(生鼓掌)
生2:我想让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我表演的是什么规律?
拍一下桌子、拍两下手,拍一下桌子、拍两下手……(鼓掌)
生3和家长:我们想请小朋友们先看我们表演,然后和我们一起表演规律。喵喵汪汪、喵喵汪汪、喵喵汪汪……小朋友们发现规律后一起表演。
……
(掌声不断响起。)
(孩子们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表演中不仅拓展了新知,巩固了新知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自评互评,总结规律。
师:我们的联欢会就要结束了,你觉得你表现的怎么样呢?你觉得谁表现得最好呢?为什么呢?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觉得我表现得很好,我动脑筋了。
生2:我觉得刘文哲表现得很好,他回答问题很积极,表演得也好。
生3;我觉得我有很多的收获,知道了什么是规律,还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我还学会表演规律呢。
生4:我很喜欢这节课,我觉得数学课很好玩。
……
(在孩子们自评、互评中,不仅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渗透了“关爱他人、帮助同学”的思想教育,使评价成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
八、延伸活动,创造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没有装饰完的画,小朋友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把画装饰完,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吗?生:能!
案例反思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而我也觉得上得很轻松。反思整个过程,我确认这个设计方案是符合新的课改理念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只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而把“舞台”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活动,并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充分地展现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目标。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3-30 16:44
标题: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 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 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 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 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 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 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 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 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 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 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 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 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 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 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 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 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 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 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 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 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 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 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 ,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 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 张某某某某    时间: 2015-3-23 10:38
多谢分享
作者: 564078481随便    时间: 2015-3-25 10:44
让孩子自己准备学具,自己动手,教师做得很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