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6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案例、反思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雨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节选)



程曾厚



雨果是中国人民熟悉和敬仰的法国作家。雨果还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我们要郑重指出,中国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是两个概念。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作家。《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文学名著,在我国拥有众多的读者。根据这两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我国也同样拥有广大的观众。但是,即使是中国人民最喜爱、最赞赏和最敬仰的外国作家,也丝毫不等于说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更不用说是伟大的朋友。我们爱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爱读普希金的诗歌,并不需要莎士比亚和普希金是我们的朋友,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我们的朋友。



对中国人民来说,一个我们喜爱的外国作家,又是我们敬仰的伟大朋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绝无仅有的作家便是雨果。

  

……



要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需要有历史的契机。对于19世纪大部分西方作家而言,到中国来一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需要有非常特殊的历史契机。这个历史契机出现在1861年。这个契机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劫难。我们相信,天底下有正义感的人都会痛心,都会愤慨,都会谴责,都会大声疾呼。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所幸的是,这不仅是中国人民之所幸,也是法国人民之所幸,也是世界历史之所幸,有一个例外,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例外。在和北京远隔千山万水的英吉利海峡的根西岛上,有一个政治流亡者站立起来,有一个作家站立起来。雨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握住文明和野蛮的标尺,大义凛然,对圆明园的被毁进行了义正辞严的历史总结。雨果痛心,雨果为圆明园的消失感到痛心;雨果愤慨,雨果为东方文明的珍宝被毁而感到愤慨;雨果谴责,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雨果大声疾呼,倾情讴歌圆明园在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雨果1861年11月25日写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信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中国人民的心坎里。在中国人民受到欺侮,受到屈辱的时候,是雨果支持我们,是雨果声援我们,是雨果代表世界的正义,代表人类的良心,和被侮辱、被损害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是雨果,也只有雨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今天纪念法国作家雨果,不仅仅纪念一位为世界文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作家,我们还应该带着感谢和感激的心情,回忆雨果对中国人民的巨大支持,回忆他对中国艺术的热爱,回忆他一生所献身的正义事业。



雨果在信中总结了艺术的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雨果有一篇题为《趣味》的评论文字,作为《莎士比亚论》的遗作于1937年第一次公诸于世。我们有理由相信,《趣味》的成稿时间和《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大致平行的。雨果又一次提出艺术中“理想”和“幻想”的两大原则:“由此产生了两首巨大的诗篇。此地是‘太阳神’,那儿是‘龙’……从这个开始分道扬镳的双重暗影里诞生艺术中的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属于最高的趣味,标志出这最高趣味的两极。这最高趣味的一端有希腊,另一端有中国。”在雨果的艺术观里,最高的趣味有两极,即以“太阳神”为代表的希腊艺术和以“龙”为象征的中国艺术。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希腊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巴特农神庙,而东方艺术的最高典范是圆明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的语言魅力



田 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为惨遭侵略者破坏的圆明园仗义执言,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文化艺术的关注,大胆批判,发表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封信中“赞美圆明园”和“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表现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义的良知、公正的立场。读这封信,除了为雨果的伟大人格与卓越见识所折服外,我们也不禁会被他痛快淋漓、生动个性的语言所吸引,惊叹于流淌在这位文豪笔端爱恨分明的灼热激情。



假如对雨果与中国的渊源再多做一些了解的话,你会发现,雨果竟是一位在那个时代少有的且地道的“中国迷”,他是如此地钟情于中国文化和艺术品,作为一个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歌、绘画都曾涉及到中国话题,如《跌碎的花瓶》,“中国题材画”等,同时,他还花费大笔金钱收集珍藏了大量的中国工艺品,以致今天我们看到的雨果故居竟然如同一间中国客厅,也许正是这种熟知和热爱,才使雨果能清楚地认识到圆明园在世界艺术上的神圣地位。于是,他在这封信中笔墨酣畅、淋漓尽致地赞美、描绘、推崇圆明园,“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的建筑”、“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些闪烁着光芒的称号是雨果给予这座东方园林的至高评价,也吸引和催动着世人对它的热望和幻想。虽然从未到过中国,从未驻足于圆明园,但这却毫不影响浪漫的雨果展开热情丰富的想象,他用欧洲人所特有的汪洋恣肆的赞美和夸张,如同设计师一般在心中建筑和装点了这座富丽堂皇、令人眼花缭乱的园林。在他的画笔下,众多充满东方气息、散发中国特色的事物一件件一层层铺现在你的眼前,如同梦幻一般,使你不知不觉就陶醉于他用文字砌造成的人间仙境,惊叹于圆明园巧夺天工的壮美奇丽。这样的赞美足以使任何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使从未到过的人心向往之。



如果说雨果的赞美之词流光溢彩,热情激昂,使你不禁产生如遇知音的喜悦的话,那么,他对于远征军侵略行为的评判又会让你折服于他的睿智与诙谐。面对英法联军令人激愤的无耻掠夺和破坏,面对圆明园令人扼腕叹息的消逝,雨果虽是气愤至极,却没有滔滔不绝的陈词,没有慷慨激昂的批判,字里行间没有提到圆明园那映天的火光、遮日的烟雾,也没有打砸争抢、一片狼藉的场面。他只是把那场浩劫看成是一次两个强盗的抢掠,回避巨大的冲突和丑恶的现实并不意味着放弃指责,而是因为雨果以他的洞彻和机智早就看穿了事实的本质,英法政府对此次抢夺焚烧冠以再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再多的粉饰也不能蒙蔽雨果的双眼,简而言之,这就是强盗般的行为。于是,雨果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了两个强盗的无耻嘴脸,他们“塞满了腰包”,“装满了箱箧”,“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让我们看看雨果对强盗们的评价吧:“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赞誉”更具讽刺意味呢?反语和讽刺是雨果对两个侵略者最痛快的揭露和谴责。



历史是永远前进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但愿雨果这封信中浪漫激情的文字能够为更多的人读到,成为铭记我们心间的不朽园林,成为唤起我们思潮的不息河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思索



李国文



1861年,也就是火烧圆明园的次年,法国作家雨果在11月26日谈中国的一封信中指出:“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别一个——叫做英吉利。”他还说:“法兰西帝国侵吞了一半宝物,现在,她居然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还以所有者的身份,把夏宫(指圆明园)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古代文物拿出来公开展览。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这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最后他的结论是:“我暂且就这样证明,这次抢劫就是这两个掠夺者干的。”他在信中还说:“作强盗勾当的总是政府,至于各国的人民则从来没有做过强盗。”



最后这句话,窃以为很可能是相距万里以外的大师,不了解毁劫现场具体情况的结论了。



我在这部野史中,以及这部大典所收录的其它资料所读到的,情况远为复杂得多。



从上述引文中,所读到的“园中大乱。其初小民与官宦争夺之,其后英法大掠之”,“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中国人皆杂沓而入,大肆劫掠,无论何人,皆可进园,全园秩序最乱”,对这些所谓的“民”,也就是趁火打劫,发国难财的中国同胞,在造成圆明园彻底毁灭性的灾难中,他们同样有难逃的罪责。



人民作为一个整体,和构成这个整体中的一个分子,是不能等同而论的。



于是,我想起早年读鲁迅的《狂人日记》,所提到的那种名叫“海乙那”的动物。据文中的形容理解,大致为一种很坏的动物,“他们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杨宏丽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辨别文中赞美语言和反讽语言的差别,体会两种语言形式起到的表达效果。



3.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与文化造成的巨大破坏;感受雨果朴素清醒的爱国情感和热爱尊重人类文明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



1. 相关基础知识



学习本文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和及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背景。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 ~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訢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訢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2.内容理解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把话题集中在圆明园上,从圆明园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迹说起,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他对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的深切同情。雨果没有狭隘的民主主义情绪,他把政府与人民区别开来,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他的明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正直的良知都体现了他正直伟大的人格。雨果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全人类的”。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



3.形式把握



本文是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烧毁了圆明园的罪行的愤怒的谴责。作者从两方面着笔:一,高度评价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作者以丰富的想像描绘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二,对毁坏这座艺术宫殿的侵略者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面对侵略、掠夺、破坏,雨果仗义执言,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把法兰西与英吉利比作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本文富有想像力和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的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4.语言揣摩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用了不少反语。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实录(片段)



济南市舜耕中学 田 苗



师:得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疯狂地洗劫和焚毁,一向深爱中国艺术的雨果十分震惊和愤怒,在他的诗中叹道“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虽然从未到过中国,但在这封一千多字的回信中,雨果用大量笔墨深情地想象和赞美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谁能带着感情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一部分呢?



(初二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于老师这样的要求往往不太热情,甚至会导致刚才还热闹的课堂突然变得冷清安静起来,还好这时一名平时便喜爱朗读的女同学毛遂自荐为大家朗读了课文第3段,读得非常投入,感情强烈而充沛,然而我却觉得她的处理有些简单,缺少那种基于深入理解而因情诵读产生的语气强弱和情感起伏的变化,在还没有细致品味赏析文章的情况下,这种朗读效果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在稍作肯定表扬的同时,我又顺势引起了其他同学对这次朗读的评价和参与,以期达到对文章字句的揣摩。)



师:作为第一个朗读者我觉得她读得很是投入,也非常有激情,当然,距离尽善尽美还有些欠缺,不知各位同学作何感想?



生:我觉得她有几个句子读得太平淡了,让人感觉没什么味道。像“这就是圆明园”,虽然它本身是很平常的句子,可我感觉读的时候应该重读“这”这个字。



师:为什么?



生: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这样读才能把圆明园美得无法形容、如同仙境的美表现得更强烈。还有,“那就是这座名园”的“那”也要重读。



师:你的语感非常好,让老师再来帮你一下,我们把这一句改成“请您想象圆明园就是一座语言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对比一下,那一种表达情感更为强烈?



生齐声:原文!



师:是呀,雨果把对圆明园的美好比喻放在前面显然是为了突出其建筑风格的独特奇妙,而“这”指代的正是这两个比喻,自然也就要重读了。他的点评实在有画龙点睛的功力呀!谁再来说说?



生:我特别喜欢雨果凭想象联想描绘的圆明园的具体景象,他设想了那么多的美好、珍贵的材料和装饰品,像是在为一位美女梳妆打扮一样,一点一点地给她点缀上去,一点一点地构建了宏大奇美的圆明园。但是,不能因为是赞美就一定要读得那么激情,那么快,应该读得轻柔一些,慢一些。



师:好,我们就按你的说法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



(于是,我和学生们就一起轻声地、舒缓地把雨果笔下展现的圆明园朗读了出来。)



师:太好了!谁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我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圆明园,把那里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是呀,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留给我们这些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圆明园这个建筑艺术的瑰宝,充满珍奇的园林再也无法恢复如初,然而,遗憾之余,我们不禁又要感谢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描绘了,他的这段文字似乎把我们带进了那个梦幻一般光彩夺目、富丽神奇的地方。



…… ……



师:尽管对法兰西有着执著的热爱,然而雨果同我们一样,对英法联军的所作所为充满了谴责和愤恨。那么,这封信的后半部分是否应该用愤怒严厉的语气去读呢?



生齐声:不能(不好)。



师:那怎么读才好?



生:应该像讲一个充满寓意的故事那样去读,因为雨果没有直接去批判英法联军,而是很形象地把他们比作两个强盗,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嘴脸,所以没必要读得那么强硬,带着讽刺的意味去读就可以了。



师:说得非常有道理。但这样一来,我有一个疑问,既然是比成两个强盗,那么把强盗的行为评价成“丰功伟绩”是不是用词不太恰当?



生:我觉得这是正话反说,就像老师有时批评同学一样,听着像在夸奖,实际上却是在说你不好。



师:不错,这正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正词反用,更能体现嘲讽的意味,所以,也叫做反讽。你们看看,文中还有这样的地方吗?



生:有。“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生:“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师:你们认为这样的表达怎么读才能读出讽刺的意味呢?不妨自己先试着小声读读这几句。



生:把句子里的反用词语读得重一些。



师:好,不过我觉得大家好像漏了一个地方,雨果把圆明园里的宝物珍品称作“富丽堂皇的破烂”是不是也是反语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既然雨果那么喜爱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他是不会真的把它当做“破烂”的,这是话里有话。



生:又好像不是,因为反语的效果是达到是讽刺,这里没有这样的意思。



师:对,雨果不会去讽刺他所深爱的中国艺术品,那他这样说又有怎样的言下之意呢?



生:因为这些文物不属于法兰西帝国,而是用强盗般的行为抢夺来的,是赃物。



师:你的理解很有道理,另外,我想补充一点我的理解,按照雨果的说法“岁月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圆明园“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那么,这些艺术珍品理应摆放在属于它的土壤上,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它特有的光彩,然而,英法联军的无耻掠夺使它们无端易主,成了供人炫耀的战利品,岂不是悲哀得如同“破烂”,令人惋惜。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对英法联军的谴责之情,用你们揣摩出的语气,一起把雨果的仗义执言痛快地宣读出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济南市舜耕中学 田 苗



在这个主要的课堂教学环节里,我把“品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将“读”与“品”紧密结合,用读启发品,用品指导读。雨果的这封信赞美圆明园与谴责英法联军两大部分思路清晰,文风反差鲜明,这些在阅读中学生并不难认识和体会到,但对文本的理解赏析仅仅到此为止是显然不够的,所以,我必须设计一种能带动学生自主品味、细致探究的有效形式,让他不只为“赞美”和“谴责”二词限制,能阅读得更有个性,能完成一种思维的渐进过程,而朗读和品评的形式恰恰可以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参与,使其从语感的角度体味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反语,在读中感知文章语言与思想,在品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与作品中充溢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和碰撞。



可惜,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在实践中都会有它的不足,再精心的设计也难免会有实施上的遗漏。这堂以“品读”为主的课上,本着“以学为主”的思想,我只重点关注和解决学生提及和发现的问题,有些对于文意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和深化作用的语句在品读时便没有涉及到,尽管在之后那个深化认识的板块中我又刻意地补充了一些,然而这种给予的痕迹过于明显,既不自然,也割裂了文本的整体感。



朗读品味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方式,很可惜这个实录只能展现过程,没有音效,无法将课堂上学生从大胆尝试到极为精彩的朗读效果表现出来。另外,既然是以读为主,课堂的预设性也就大大减弱了,你无法准确预知学生朗读的表现和对朗读的评价,那么,如何以读、品促进理解也就需要老师预先有极为充分的考虑和准备,这个预先设计也就注定会是一种开放性的、多维度的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点评



张伟忠 杨宏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感情份量极重的文章。如何使学生理解其中的感情,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圆明园遭受来自英法联军的这场浩劫中,从未到过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的雨果,握住文明与野蛮的标尺,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而对英法强盗政府的野蛮行为,大义凛然,发出了自己强烈的抗议。



这种种沉甸甸的感情怎样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品读”法的确在其中起到了披文入情、以一当十的作用,尤其是品读文学大家的手笔,这本身就是一种充分感受文字魅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但这种触及到语文根本的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能游刃有余地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容易。我们看到的不少语文课,要么分析起来忘记了读,要么品味时角度单一,不能充分有效地体现品读法的作用,削弱了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体验感受的深度,实在可惜。在本节课中,品读法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课堂上师生沉浸在比较、辨析、质疑、交流的品读情境中,一个个情感的世界怎能打不开呢?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就在于在“读”上做文章,不但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读,更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封存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感情,也就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揣摩语言后的个性化朗读,通过“读”达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这样课堂的预设性减弱,开放性增强。对于授课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提到的问题和困惑,实际上是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如何融合的问题。关注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无我”,如果教师真正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他就可以与学生一样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不必去刻意地补充,生硬地给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9: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