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资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5 10:28
标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资源
整体感知  







一、主旨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韵味隽永、含义丰富的不可多得的精美散文。全文通过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的描写,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其思想内涵有三个层面,清晰可辨,耐人寻味。



故事层面:拳拳亲情。文章从“我”劝母亲散步开始,到“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结束。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折射出了一家人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的人间浓浓亲情。



寓意层面:沉沉使命。《散步》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一方面为了真实可感,亲切动人,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强化主体意识,凸现使命和责任。文章中的“我”,年届不惑,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当“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时,觉得“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似乎夸张的描写,无疑强化了中间一代人的使命意识。这种使命意识,是亲情向伦理道德的升华。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当我们从生命与时空的意义上来审视三代人的“散步”时,却应该说,这里还隐含着“生生不息”的哲学道理。尤其是儿子的一个“伟大”发现:散步的三代四口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更昭示出这世代的延续,是生命的强音,同时也给了使命意识以应有的神圣纯洁的色彩。



二、结构



《散步》一文的行文线条明晰:(1)“我”劝说母亲散步;(2)全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3)出现选择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4)“我”经过权衡,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要走小路;(6)在难行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全文共8个自然段,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①):总起,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有关的人物。第二部分(②~⑧):重点写散步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根据内容分为三层。第一层(②):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变;第二层(③~⑤):写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第三层(⑥~⑧):写产生散步路线的分歧以及解决办法。



三、延伸



纵观全文,仅仅写了“散步”一事,如此简单平常的事情,作者何以将它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呢?这除了真情动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入题写“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散步”已经愉快地拉开了序幕,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在这里起了一个波澜,产生了“大路”和“小路”的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下去,波澜再起:母亲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文章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和母亲对孙子的亲情。



    本文的写作契机是两个。其一是现实的描写。文中所描写的: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才上幼儿园的儿子高兴得又蹦又跳……都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平凡生活的写照。其二则是理性的升华。借这么一件看似简单的故事,赞颂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选材时,作者最终确定了将第一个契机作为文章的外延,即思想情感的载体,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这样考虑的:“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像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便于‘导演’”。



整篇散文诗情绵绵,画意浓浓,散发着让人陶醉的浓郁的人间亲情。作家“润物细无声”地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天伦之乐传递给读者,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创造出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感。细分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诗情画意美。诗贵在透出神韵,画重在绘出情味。《散步》虽然是一篇叙事散文,但却有诗的韵味美,画的情味美。在《散步》中有这样的描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读了这段文字,会好像置身于万物复生、生机盎然的春天之中,又好像是在欣赏一幅清新明丽的水彩画。“新绿”“嫩芽”以及冬日里的“水泡”,无一不渗透出生命的气息,显示了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这风光,让你乐此不疲,更让你浮想联翩:“满园春色关不住”“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把生命的美感融进了诗情画意之中,几多春色,几许春意、几番春韵,都从这首多维的、恬静的诗句中弥漫出来,都从这幅立体的、鲜活的画图中飘散开去,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腔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



(二)人性亲情美。文学作品要获得长留于世的艺术生命,就必须有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散步》,不仅字里行间荡漾着一家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感情涟漪,而且作者以清新精巧的笔触,状难描之形,描难绘之景,抒难摩之情。文章结尾有一句是这样描写的: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的前半截读来好像不是很流畅,如改成“但我和妻子都走得很慢、很稳,很仔细”,怎样?改后语句的确流畅多了,但感情的表达又倏忽间显得过于苍白和平淡。在作者看来,“我”和妻子背上的,是一家人精神的全部寄托啊!因此,母亲和儿子就是再轻、再不重,“我”和妻子也只能是走一步,站稳了,仔细看好了下一步,之后才敢向前挪动。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点上,长辈和晚辈必须兼顾,这样描写既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品味人生甜美的无穷意味,又凸现“我”和妻子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作者慧眼捕捉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把使命感的美巧妙地附意于“我背上的”人性美、“她背上的”亲情美,从而使抽象的使命感变得有声、有色、有形、有神。



另外,《散步》一文语言的艺术美也不容忽视。纵观整篇行文,无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句子,通俗而不庸俗,明晰而不平直,句式错落有致,音韵绵长悠美,无丝毫的刻意雕琢的痕迹,晓畅中出清雅,浅易中见哲理。下面选两个例子作一番简析。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话初看上去,好像就告诉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随意调换了。而实际上,原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四人排列的次序一经打破,就不能再现生活的真实了。原因是:其一,母亲老了,到了晚年,她最需要的相伴的人,自然是“我”这个做儿子的;其二,儿子有妻子带着,自然也就不会太“放纵”;其三,假如妻子走在前面,母亲的视线就势必会受到干扰,这样,母亲就不能静下心来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这一精心有序的安排,正好体现了一个做儿子的对母亲爱的独运匠心。



(2)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里,儿子为什么就不能“抱”而只能“背”呢?显然,初春的田野小路很潮湿泥泞,“抱”,重心不稳,身子容易倾斜而滑倒;况且儿子还“很胖”,“抱”是需要力量和耐力的;况且,“抱”还容易挡住各自的视线。一个“背”字,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在这里,却倾注了一位年轻母亲对儿子深情的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散步》是抒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是的,只要用心去品味,用情去咀嚼,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感慨”是无处不在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5 10:28
爱的抉择



王海勋



读完莫怀戚先生的《散步》,眼前霎时出现一幅温馨的图画:丈夫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同走在了阳光下的菜花地里,走进了爱的怀抱中。



然而这幅景象却是经由选择而来的。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丈夫左右为难,但他抉择了年迈的母亲;然而母亲慈爱地望着她的孙子,却又抉择了小路……



这是爱的抉择!丈夫想到“同着母亲的时日已短”,母亲想着孙儿的意愿。他们走过了成熟的爱的抉择,才得以和谐地走进爱的怀抱。



然而抉择是痛苦的,它迫使人放弃什么。文中的那位母亲不是放弃了大路的平坦、舒适吗?她本可以轻松地散步,但她没有,她抉择了坑洼的小路,艰难地行走。我曾听到一个荒唐又残忍的问题:“倘若你的母亲、妻子同时掉入水中,你只能救一个,那么你救谁呢?”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它足以告诉我们抉择的痛苦。一个是海誓山盟的妻子,一个是历尽艰辛的慈母,无论你做了怎样的抉择,你都会痛苦的。



人生要面临很多抉择,自然要遇到很多痛苦。然而我要说,抉择又是幸福的!



我又要提到这位母亲。艰难地走在小路上,她心甘情愿,这又为了什么?她看到孙儿在花丛中跳跃,在小路上欢愉地笑,这便是她的幸福。正是这种幸福使她作出了牺牲自己的抉择。



这便是真正的爱的抉择!小而言之,它创造了“同走在太阳下、菜花地里的幸福”;大而言之,在这一代代人的爱的抉择中,在这一代代人的痛苦和幸福的凝结中,创造了整个民族的文明!



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们放弃生命,去抉择爱情;放弃生命和爱情,去抉择自由。由此可见,今天的自由和文明,是建立在多少代人的痛苦而又幸福的抉择上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按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正义、真理和自由。这便是古今中外具有远见卓识者在抉择观上的“不谋而合”,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生命之路很长,我们必须抉择:抉择幸福,抉择痛苦,抉择爱!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5 10:30
散步


课题
七年级上册第23课《散步》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




水波粼粼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我决定委屈儿子

3.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中蕴涵的人性美。

4.揣摩文中语言美(对称句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文中蕴涵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语言的揣摩
教学模式
讲读
教学方法
引导、自读、讨论、互动交流
教学课时
1课时

预习要点

一、通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画出不易理解的语句。

2.思考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独特之处。

二、积累

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音。

  时  拆  水波粼粼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的意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导入:播放“图片”,设置情境。

教学步骤:

一、听:感知亲情

1.
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二、读:走近亲情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诵读,同时,用笔在文中作圈点勾画(感情基调:深沉、欢愉)



2.面对分歧,设想你是其中的一员,会如何?

三、赏:体会亲情



1.文中哪些句子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学生们找出自己喜爱句子,老师作点拨,并启发,鼓励学生。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透过这句朴实、深情的话语,大家仿佛看到几十年前,听话懂事的“我”以及温和善良的母亲,正如今天的“我”与儿子一般。如今,母亲老了,她信任、顺从自己的儿子,依赖自己的儿子,也正如“我”小时候依赖母亲一般。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字在朗读时语气要加重,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每一次严冬的煎熬对于她来说都意味深长。而“我”看着自己的母亲一天天衰老,心中也是无尽的牵挂与不舍。本句突出“熬”字,让学生领悟到熬的双重性:既是母亲的身体在煎熬,又是“我”对母亲牵挂的心在牵熬。母子情深,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我与儿子的,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本文中有许多对称句,照例,这句话后应加上: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不多了。但“我”却未将此话说出。新老交替是生命的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岁月给亲人们带来的白发和衰老的容颜。因而,“我”把对母亲的牵挂与担忧深深地藏在心中。



3.分析、体会:“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中年人处于生命长河的中节部分,他们肩负的不仅是老人和孩子,更是过去和将来,他们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重担。

四、悟:抒发亲情

1.学生齐读姜永清的诗歌。



2.学生自由发言,谈内心感受。



3.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结束语:

莫怀戚的家人使我们感动,同学们的歌声也令我陶醉,我和大家一样,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人。小时候,我依偎在父母的怀中,天天盼着长大;他们用年轻、坚实的臂膀为家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今天,当我站在这神圣的讲台上,实现我理想的时候,我的父母早已鬓发霜白,我的女儿正在家中等待我的归来。

从少年到白头,生命生生不息。这是怎样的亲,这又是怎样的情。

作家张晓风在《行道树》中这样写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唯有这痛苦才能将深沉给予我们。

今天,我也想说:神圣的情感总是无私的,但是,唯有这无私才能将深沉给予我们!

五、板书

母亲儿子



我妻子

生命需要亲情来呵护

六、教学建议

《散步》所写的是幸福家庭的平凡事,但“小题大做”,有着丰富的内涵。应该说,这篇文章最适合宁静的中年人来读,因为它讲究、理性;给七年级的孩子读,显得太“阳春白雪”,甚至有点矫情。但它又的确是篇好文章,太美了,不让孩子们去品一品,又怪可惜的。因此,面对这理想与现实的分歧,教师应该多一份责任感。

不论你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对这篇散文的“心领神会”,很难让学生有本质上的阅读。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特别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朗读是这篇课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是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优美,适合朗读,另一方面是朗读可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地、充分地朗读这篇课文,读出情,读出理,读出美。

2.要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并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有价值的阅读,使学生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3.处理好教师期望、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力求深入浅出,顺其自然,避免简单化的、说教式的灌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5 10:30
散步







【精彩片断一】



老师:《散步》这篇文章中,你喜欢哪些语句,找出来并出你的理由。



学生:我喜欢“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句话。这句话语言很朴实,却极富深情。



师:能读一下吗?



生: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我注意到你在读“熬”时语气加重了,为什么?



生:因为母亲年轻大了,身体又不好,所以在严冬,显得十分艰难。



师:“熬”字本身怎么理解。



生1:忍受,艰苦支持。



师:让同学去体会一位老人在严冬感受,确实有些难。你们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可用“熬”来表达。



生1:我终于熬过了那场大病。



师:看到你现在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真替你感到高兴。



生:去年暑假有半个多月持续高温,偏偏我家空调坏了,可真难熬啊!



师:长夜漫漫何时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3:(小心翼翼)期中考试终于熬过去了。



生:(大笑)



师:(带鼓励的眼神)这个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生4:(争先恐后)可怕的家长会总算熬过去了。(鼓掌)



生5:今晚作业太多,我该如何熬啊!(笑)



生6:什么时候才能熬完这节课。(大笑)



师:是我这节语文课吗?



生:不是,是……



……



师:看来,同学们确实对这个“熬”字深有体会。但老师也想对大家说,你们今日的辛勤,一定会变成来日丰收的硕果。



不过,同学们还年轻,可以憧憬美好的未好,可母亲却不同,她老了,身体又不好,每一个严冬对她来说都意味深长。



生:(沉思)



师:透过这个“熬”,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1:作者无时不刻地牵挂着母亲。



生2:作者一直替母亲暗暗担心,但又没说出来,这种爱很深沉。



师:对呀!这个“熬”字既是母亲的身体在煎熬,也是作者的心在煎熬。



〔自评:抓住一个“熬”字,让学生细细品味文中所蕴涵的感情,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熬”的感受,让学生入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已之心去悟他人之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位老人在严冬的艰难,以及作者儿子的一片深情,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加强师生交流,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珍惜学生独特的感觉,体验和理解。也许,课堂上会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5 10:30
散步  







【精彩片断二】



生1:我喜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句话,因为它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生2:(打断)不对,这句话写的是作者与儿子之间的事,与母亲无关!



师:看来,同学们之间也产生了分歧,我也不知道偏向谁,需要请大家说服我。



生1:作者言下之意是:陪伴母亲的时日不多了,说明他十分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生2: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在《散步》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对称的句子,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比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作者每次提及一方,总要关注另一方,而这句话为何不把“我陪伴母亲的日子不多了”写上去,这样,句子不是更完整吗?



师:敢于质疑,这是做学问的一个好习惯!那我们就帮作者补充上去,改为:“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却不多。”



生3:我不同意这种改法,中国人比较含蓄。说的太直接反而失去文章的韵味,改成省略号可能会更好些。



师:这个办法似乎不错。



生4:我认为原句很好,作者很爱他的母亲,但人毕竟是不断衰老的,新老交替是生命的规律,但母亲的白发和衰老的容颜,让他不安、无奈,所以他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把后面的话写上去。



生1:所以说,作者把对母亲的牵挂与担忧深深藏在心中,这不正是一种深情吗?(鼓掌)



〔自评:看,多么精彩!通过这节课,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情”,而教师的引导是激活思维的源泉,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思想碰撞,发出智慧之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5 10:31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设计这节课以“情”贯穿全文,通过景与情的交融,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亲情的价值、生命的可贵。但情境是需要师生共同创造的,尤其是教师要引导,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去阅读、欣赏文章。



因而,我不想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指挥学生,不想让他们成为游离于“情”之外的观众,而是想让大家共同成为课堂这个小舞台中的一员,演绎出最真实、最精彩的一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设置了四个步骤,层层深入,让学生细致地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有几处特别难忘的地方。比如,在谈到对“熬”的理解时,学生还没有深入体会文章,只是从字表的意思解释,如果此时我急于讲出答案,无疑又落入传统教学的模式,学生又成了“记录员”和“观众”。真正认识“熬”的内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主旨。因而,不能简单处理学生对重点字、词的体会。于是,我将话题一转,让他们谈谈自己生活、学习中对“熬”的感受。这一下,学生顿时议论纷纷,却有所顾忌,怕自己回答不妥,受批评,若此时,人为制止他们,就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愿畅所欲言,直抒心声,而是机械地围着教师转。但我一个肯定、鼓励的眼神却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熬”的感受。因为真实,因为坦诚,学生听了或大笑或鼓掌,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又是我始料未及的。



课堂,既是发现问题的地方,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地方。面对学生在体会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送上自己的真心话语,让他们明白“书山”“学海”都会报之以“硕果”的。然后,我再将话题一转,回到文中。此时,学生显得特别安静,因为他们已用心去领悟他人的感受,更进一步体会到一位老人在严冬的艰难以及做儿子的一片深情。



接下来,学生在前面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开始有了自己对文章独到的见解。他们透过文字表面看本质,从短短一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引发对亲情的感叹、生命的思考,角度独特,令我有意外的惊喜。



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加强师生交流,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问答,教师要适时地予以鼓励、引导、赏识,用心呵护那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让学生在舒展的课堂上放射智慧的光芒,也许,你也会有意外的惊喜。



【点评】



教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选择了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学生探究的主要内容是文章如何通过一些打动人的语句去体现亲情这一主题的。教师以“情”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揣摩语句,体现作者的感情,表达阅读的感受。教师在期间的引导及时、到位,教师的语言也很煽情。显得不足的是从文章的形式(写法)的角度探讨得不多,忽略了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值得探讨的特点,如果能将诗情画意的语言与充满人性哲理的主题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的美,对文本的解读会更加深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