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
蔡少军 |
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赏析课文优美的语言,品味比喻句、拟人句等句式表达的精妙。 3.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情景交融,感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4.在感悟春天的基础上尝试再创造。 教学重点 赏析课文形象生动、清新隽永的语言,品味比喻句、拟人句等句式表达的精妙。 教学难点 在感悟春天的基础上尝试再创造。 教学方法 从情感性的角度出发,选择“情境教学法”,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境、导语创设情境、以朗读感受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诗图文相结合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老师导学基础上,学生运用“学法”举一反三地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情,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几组春天的优美画面,背景音乐轻微。 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万物复苏。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绚丽的春光里陶醉,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春天,吟诵春天,现代作家朱自清用诗一般的笔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春的赞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步入那美妙的境界! 学生交流“我所知道的朱自清”。 朱自清( 1898-1948年),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诗人,杰出散文家。朱自清著作有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其中散文创作是主要的,代表散文作品有《匆匆》《背影》《儿女》《悼亡妇》《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二、整体悟情,梳理思路 1.感知性听读:这篇散文一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春天的画面?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按课文内容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听了朗读,你能感觉出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吗? 2.学生自由朗读最喜欢的课文片段,用喜爱、欢欣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春天由衷的赞美。 三、研读品情,自主探究 (一)教师导学,以春草图为例 1.春天的草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知道古诗里有哪些描写春草的诗句么? 学生自由回答: 第一问如:嫩、软、绿、富有生机等等。 第二问如: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2.作者笔下的春草是怎样的?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教师用钢琴曲给他配乐,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体会写法。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一个漫长的冬季,当春天来临时,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偷偷破土而出会是怎样的情景?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小草的语气,说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追求以及冲破泥土阻隔的惊喜。 4.语言品赏,设计两题。(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呢? ②比读: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B: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第1题意在使学生领悟“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大大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2题欲通过比较朗读,体会一些叠词、数量词在语言中的独特魅力,通过比读,体会语句节奏。 5.男女看画面赛读、背诵。 6.小结学法。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欣赏图画:特征、写法、语言。方法:读、画、议、品。 (二)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老师指导的“学法”,运用自读、互动交流的方法,自学4-7节。 这五幅图都很美,你最喜欢哪幅图画?说说喜欢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整理如下: 生:我喜欢春风图。我觉得作者写出了春风的柔和,用了比喻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那么亲切、那么慈爱、那么温暖,非常贴切。 生:我也喜欢春风图,因为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来感受春风。“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春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是嗅觉;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是听觉。 生:“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描写:“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成天嘹亮地响着”,这句也是听觉。这样,把无形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把没生命的春风写活了。所以,假如配以背景音乐,我认为钢琴蛮适合,但仅仅钢琴还不够,笛声似乎不可少,最好还有葫芦丝。 生:看着这幅春风图,由 “杨柳风”我又想起一首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我喜欢春花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躺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争奇斗妍。老师我来读一下,好么?(声情并茂朗读) 生:我也喜欢春花图,桃花、杏花、梨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得特别形象。可明明是在写春花,为什么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生:我觉得这是作者看到春联想到的,由春天的花想到秋天的果实,是不是老师平时讲的虚实结合? 生:“春雨贵如油”,文中写到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生动地表现出春雨又细又密还很亮的特点。 生:“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形象写出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被春雨洗礼后,非常干净,绿得发亮。 …… 四、结课化情,开拓延伸 1.教师小结 今天这堂课,同学们根据老师指导的“学法”,针对自己喜爱的画面,抓住关键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清新鲜活、精美隽永的语言特色。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情景交融,是不可多得的美文。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美好的希望,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2.仿句练习,说说你心目中的春天。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自己的创新,不重复别人已用过喻体。 生:春天是画家,以春风为画笔,以春雨作颜料,把浓浓的绿意渲染在大地上。 生:春天是一列载着乡村的小孩开往城市的火车 ……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写好后进行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点评。 3.延伸作业。 ①课外阅读林斤澜的《春风》,想一想:同样是“春风”,江南与北方的春风格调截然不同,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的北方粗犷的春风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又如何把对北方春风的怀念之情融于写景之中? ②模仿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写几个句子。 五、板书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