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关于八一建军节的作文400字、500字、600字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8
标题: 关于八一建军节的作文400字、500字、600字
关于八一建军节的作文400字、500字、600字
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她的第一个节日庆祝活动,是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动,已确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尔后,中央革命军事委会员针对为什么确定“八一”为建军节作出这样的解释:“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的胜利与红军的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随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就如何搞好第一个建军节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苏区中央局宣传部还特别统一拟定颁布了16条宣传标语和31条口号,出台了《“八一”纪念宣传大纲》。苏区党、政、军领导纷纷作出动员,毛泽东专门撰写了《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一文,发表在7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博古作了以《战斗的纪念节,战斗的任务》为题的多场专题演讲;张闻天到机关、学校作了《“八一”与帝国主义战争危险》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苏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开展了集会、游行、晚会活动,红军各部的宣传活动更为热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叶坪红军广场举行。凌晨,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叶坪村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红军广场入口处,边舞边唱。庆祝活动分阅兵式和分列式,为防敌机轰炸,决定阅兵式在天亮前进行完。4时整,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礼炮齐鸣,毛泽东、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第二项是宣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授军旗,向两个师发出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命令,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组成两块方阵,指战员高举拳头进行宣誓。第三项是授旗授奖。中革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校授校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向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挥员颁发红星奖章。此时,天已大亮,中央政府和各党、群团体代表致祝辞,分列式随之开始。红军方队在一面面战旗引领下阔步通过检阅台,战士们一面高呼着口号、一面向检阅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长长的受阅队伍从检阅台前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坚定的步伐踢落晨雾,踏碎尘土,踹动着这个令人难忘的清晨,把“八一”两个大字嵌入史册。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9
提及南昌起义,人们马上会想到铁血男儿的身影,鲜为人知的是,这其间还活跃着一支女兵队伍。近日,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研究员、今年已81岁的凌家传老人,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的老干部病房内,向记者讲述起这支女兵队伍的传奇。

  意外发现起义女兵

  凌家传介绍,195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欠缺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和文物。这时筹备组有人在刊物上看见了一篇回忆录,文章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兵。凌家传和同事立即赶到北京,找到了这位叫胡毓秀的女兵。通过胡毓秀的介绍,凌家传又采访了彭援华、杨庆兰、谭勤先等,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队伍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据女兵们回忆,第一批女兵队伍共有约30余人,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同志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汪精卫叛变之后,女学员们纷纷离开学校,跟随叶挺、贺龙的部队来到了南昌,并参加了随后的起义。

  女“金刚”救了陈赓大将

  在行军战斗中,“女将们”表现得颇为英勇,以至部队首长对她们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胡毓秀告诉凌家传,当时,正值三伏天气,烈日当空。每个女兵身上都背着自己换洗的衣服和毯子,身体强壮的女同志??像杨庆兰、谭勤先、陈觉吾等,有女兵中的“四大金刚”之称,她们都背着步枪,弹带里子弹都满满的。“谭勤先甚至救了陈赓大将一命。”凌家传介绍,南昌起义后,部队在南下的会昌战斗中,与敌遭遇,战斗十分激烈。谭勤先被分配到前线当救护兵。小谭在经过战场上的一个水田旁时,发现一位满身都是泥巴和血的重伤员,一口气将其背到了后方。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重伤的营长竟是后来的大将陈赓!

  30年后只找到4位女兵

  和谭勤先一样,大多数女兵被分配到前线部队担任宣传或救护工作。不是每人都有谭勤先背救首长的英勇事迹,但这批高素质的女兵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同样留下了光辉的记录。

  行军途中,因为遭遇敌军前后堵截,部队气氛比较压抑,为了活跃行军生活,女兵们想到了演一出话剧。彭援华导演了一出“老祖母念金刚经”,说的是江西有一农户,因为国民党拉壮丁,弄得家破人亡的故事。彭扮演的老祖母惟妙惟肖,士兵们非常喜欢。

  大多数时候,女兵们面对的是伤员。因为卫生条件简陋,不少伤员需要及时将弹片或子弹取出,但事实上却办不到。护理这些重伤员时,女兵们想着法子减轻他们的苦痛,有人甚至讲起了《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鼓励伤员们要挺住。

  凌家传介绍,南昌起义30年后,他们想寻访女兵时,多方努力也只找到了4位女兵,并通过这四人获悉了另外12名女兵的名字,其余则找寻不到,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9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邮电部门曾多次发行邮票纪念“八一”建军节。

  1952年8月1日,邮电部发行建军25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分别以陆海空三军战士形象和大炮、军舰、飞机为图案。

  1953年8月1日,邮电部发行(军人贴用)邮票,全套3枚,其图分别是以黄、蓝、紫3种颜色为背景的“八一”军徽。这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军用邮票。

  1957年8月10日和12月15日发行建军30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票名分别是“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八路军东渡黄河”、“解放南京”4个著名事件。

  1965年8月1日发行特种邮票1套8枚,面值均为8分,票名分别是“一定要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五好战士”、“练好过硬本领”、“时刻准备消灭胆敢进犯的敌人”、“军民互助练武”、“团结友爱”、“四好连队”、“宣传鼓动”。

  1970年8月1日,发行了以“杨子荣剧照”、“穿林海”等为内容的《智取威虎山》邮票1套,计6枚,面值均为8分。

  1977年8月1日,发行建军50周年纪念邮票1套5枚,分别为“加速我军现代化革命化建设”、“井冈山军旗红”、“游击健儿勇”、“雄师过大江”、“钢铁长城”,面值均为8分。

  1978年8月1日,发行了《向硬骨头六连学习》的特种邮票1套3枚,分别是“发扬革命传统”、“苦练杀敌本领”、“反修防修的铁拳”,面值均为8分。

  1987年8月1日,发行了1套以三军士兵形象为图案的纪念邮票,分别是“军魂”、“陆军战士”、“海军战士”、“空军战士”4枚,面值为8分、8分、10分、30分。

  1990年8月1日,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2枚,分别为“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花”和“中华苏维埃邮政邮票战士图”,面值为8分和20分。

  1995年8月1日,1套名为“神圣的使命”的军邮问世。这套邮票仅1枚,邮票呈红色,故俗称“红军邮”。它在沈阳军区驻东北三省的义务兵中试用,后发现不易管理,于1997年4月15日停用。

  1997年8月1日,邮电部隆重推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纪念邮票1套5枚,票名分别是“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和“陆海空联合作战演习”,前4枚面值50分,第5枚面值200分。这套邮票一改过去以人为主的模式,着重展示了我军精良的现代化装备。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9
有一首歌唱道:“一辈子只要有了当兵的历史,就无怨无悔……”还听到一种说法:“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很欣赏和赞同这些歌词和语言中的观点。因此,我一直为我有一个军人的父亲,我也曾经是一名军人、有一段当兵的历史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父亲在我的记忆里总是穿着一身绿军装,一双圆头的老式布鞋,说话和气,面带微笑,始终保持着一个职业军人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在我11岁那年父亲因工作操劳过度而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对他的许多事情我们都是从母亲嘴里得知的。

  我的父亲出生在淮河边,从小给人家放牛放羊,受尽了苦累。因为当时家里的孩子多,家庭条件又不好,48年十六岁的父亲就参军了,他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又跟随部队解放成都,解放西藏。

  我家历来都是男孩多,女孩少,我一出生就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他走到那里就把我带到那里,家里三个小孩子,父亲只抱着我照过四张照片,哥哥和弟弟从来都没有过。在我只有两岁时,母亲在西藏军驻成都办事处八一分校当校医,为了不影响母亲要求进步(那时母亲正在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就一个人带着我住在衣冠届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白天他上班时就把我放在川办托儿所,晚上下班再接我回家。那时正赶上六十年代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物质供应十分紧张,农村许多地方因为没有粮食吃饿死了许多人,部队在最困难时把战马都杀了。为了保证我的营养能跟上,父亲喂了一只巴白鸡,鸡虽然个头不大,但下鸡还是个能手,基本上每天都能下一个小鸡蛋,为此父亲每天就用这个鸡蛋换着法的给我做吃的。今天蒸鸡蛋,明天鸡蛋下面条,后天鸡蛋炒饭,就这样使我这个宝贝女儿从小长的白白胖胖。中午我们都在托儿所休息,有时父亲工作不忙常常会稍稍的来到托儿所看我,值班生活教师为此常与父亲开玩笑“首长又不放心你家宝贝了,是不是又来检查我们的工作。”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文/eduzw。com整理这时父亲总是和气的笑笑说:“我来看看我家小妞睡的怎么样?打被子没有”。

  由于父亲在部队是搞保卫工作的,其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有任务时常出差,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也为了让母亲更加安心的工作,我被送到了大邑县唐场西藏军区保育院,在那里的小孩全部是父母都在西藏工作的军人子女,一般都是在父母一年半探亲时才能见上一面,才能与亲人团聚。相比之下我要算是幸运了,因为我的父母在成都我们可以一个月回家几天与亲人团聚,过年过节也可以回来。母亲告诉我:小的时候我是最不愿意去保育院的,每次送我都会大哭一场,要不就是小手紧紧拉着车坐位不下车。特加有一次,父母送我到班上离开后,我在生活老师不注意时自己一个人跑了出来找送小孩的班车,要跟着回成都,结果车子没有找着还在外面走丢了,找不着回来的路,这可把生活老师急坏了,发动了许多老师到处找我,最后在一家小玩具店找着两眼泪茫茫的我,回去被罚站两小时,从此以后我可再也不敢乱跑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被派到东郊国营七十五厂支左,几千人的工厂人多事也多,为了抓好生产父亲常常工作到深夜,而且生活又非常的苦,我记得每周六父亲回来在星期天回去的时候母亲都要做一些烂肉绍子用一个铁饭盒装上让父亲带去。因为在解放西藏的路上父亲曾经得过肝病,累不得,要保。就这样父亲为了与工人打成一片常把母亲带去的肉绍子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吃,后来由于生活太苦派去的四个军代表有三个都以身体不好回来了,只有父亲一个人咬牙坚持到最后,值此他的肝硬化复发住进医院。

  小的时候,父亲总是亲昵的叫我“小妞”,每每听到父亲亲昵的声音,从心里都感到无限的温暖……35年过去了,如今,多想再听到您叫我一声“小妞”……。

  父亲,我现在依然记得您对我们的教诲: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要善待身边的人,要有感恩之心,更要懂得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想到吧,就是您宝贝的“小妞”在高中毕业后,也穿上了军装,来到了您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西藏,考上了军事院校,成为了一名少校女军官。而今您的小儿子都是部队大校指挥官了,更没有想到的是您的孙子也接过了您手中的枪,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我们今天已长大,血管里流淌着您的血脉,骨子里传承着您作为一名军人的优良作风!父亲,您放心吧……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9
小时候出生长大在南国,最喜欢那红红的大大的木棉花。

  每当春天来临,木棉树那高大的铁灰色树干没有一片叶子,却见满树红彤彤地一片火焰般的花朵。木棉花昂然挺立在向阳的枝头。仰望它们,背衬湛蓝的天空和飘浮的白云,木棉花像极了迎风猎猎的红旗。从那时起,我也知道了木棉花的另一个名字:英雄花。

  上学的路上,或去公园游玩,我总要走到路旁身边的木棉树下,不眨眼地抬头看着那谁也比不上的正红硕壮的大红花。拣起落到地上的一朵,我都会深情地细细端详:那饱满的花瓣,里面有着多么厚实的生命;那中心花蕊,不屈地向上追求;最爱的是那五星型的花状:花瓣与花瓣之间的距离那么端正,角度那么合适恰当,颜色那么纯粹,大红深红,完全就是一颗爸爸妈妈军帽上的红五星!因此,孩提时代,我们都把木棉花叫作“五角星花”。

  春雨过后,一树一树的木棉花,又像极了无数燃烧的火炬,烧得人心血沸腾,不由也染上一层英雄气概,那火红的花瓣,有一种不言自喻的烈士血性,令人感动不已。

  木棉花连凋落的姿势都与众不同,落的干脆利落、落的掷地有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悲壮的投入大地的怀抱。当时我总从落在地上的花中,挑一朵最完整的轻轻捧起,一直带在身边,直到它枯萎。看着脖子上带着的红领巾,想起队歌里的话: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由此想起红红的英雄花:它更像被英雄的鲜血浸染的颜色!从此,英雄花就是我心中的花,看到英雄就想起了它!

  出生长大在军营的我,从小耳濡目染,最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怎样地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历经血雨腥风,换来了今天生活的美好;最知道人民子弟兵是怎样地忠诚坚强,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知道军人置生死于度外的无私奉献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从容。

  因为那时,讲述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的战斗故事,从爸爸妈妈的嘴里,从电影上,从书本中,大量地生动地记录,深深复刻在我们的心间。看着爸爸妈妈那庄重和追忆的脸庞,我暗暗为他们活出来走到今天而感到庆幸。我怀念那些爸爸妈妈的战友,怀念那些跟着毛主席穿草鞋拿起大刀梭标闹革命的革命先烈。他们是大英雄,英雄花正是他们生命血沃的壮美!

  爸爸妈妈要参加福建前线备战了,我们子女就被送走了,几个月半年地被军中幼儿园关照着,享受着最高首长毅然拨给子弟们的自己的补助,无忧无虑地成长生活。而日夜思念着的爸爸妈妈此刻正把对儿女的牵挂埋在了心底,勇敢地战斗在保卫国防的最前线。当备战缓冲我们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时,我总是把他们当作去打仗的英雄!他们难道不像英雄么?英雄花笑着为他们开放!

  从小到大,军号的嘹亮,军旗的红艳,军人的言行,军队的作风,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冲锋和牺牲。多少次大灾大难,我热泪盈眶地听着军人战斗的消息;多少次地动山摇巨浪滔天,我颤抖身心在为军人思念和祈盼;多少次看着那绿色的青春无悔地奉献在险关战场,我以泪洗面祝福着军人的凯旋。

  英雄花开后,那大又坚的果实,是宝贵的可用木棉。英雄花从含苞到怒放,从花开到成果,无不呈现慷慨付出。而我们的军队和军人从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厚望,总是把最优秀的战绩向祖国和人民汇报,把最壮丽的生命向祖国和人民奉献,英雄无数,鲜血生命之花天涯开遍。

  英雄的行动,出自对人民的热爱;英雄的气概,出自英雄的信念!军队与人民骨肉情深,新时代新重任,让我们的军人承担更大的牺牲和奉献。从南昌起义到五星红旗升上了天安门,八十一年的历史,见证着人民军队的永生!

  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军人,你就是高大的英雄树,经风雨战台风屹立不倒;你就是盛开的英雄花,笑傲风云迎接洗礼带来春天。你红心一片,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红红的旗帜。你如祥云红遍,给祖国人民带来安宁的红霞满天。

  军队是我的家,军缘是我的血脉,军魂是我的一生,军人是我心中的英雄!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最想献给军人英雄的花,是我心中,那火红火红的英雄花!

  注:木棉,为木本植物,果内絮丝白如棉,故名,其树高大,开花殷红如锦,其花开在枝梢近端,又名攀枝花,其花红色宛如亿万华灯、烘空尽赤,又名红棉,烽火树,因其有英雄气概,誉称“英雄树”。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9
“唉呦,你个洪振超,怎么精力那么充沛呀!我……我都快累死了,慢点呀!”

  我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把将正兴致勃勃往上攀登的表弟拽了下来,按在石阶上。“唉,你就会这样!每次走到一半路就拉我后腿,真是的……你呀,缺乏锻炼,以后吸取点教训,每天锻炼身体……”没等他说完,我就不耐烦地插嘴道:“有完没完啊,你不也是懒得跟猪一样,人家真的是体力不支了嘛!”

  “先锋”老爸看我们没跟上,扭过头,探着身子问:“莹莹、超超,怎么不走了,才走了一半路呀!怎么,累坏了吧?看来,我不多带你爬爬山是不行了。”“好好好,”我一阵长吁短叹,“你最厉害,我可不要老去爬山!”爸爸无可奈何,作了个冥思苦想的姿势。唉,看样子,我又得接受一节品德课了。

  果然,品德课开始了:“莹莹,你曾去听过《红色之旅》的讲座,对‘红军’二字一定不陌生吧?还记得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的事迹吗?”我忙不迭点头,说:“记得记得!那时候可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的呀!听说还把泥土、布鞋当饭吃呢。”是呀!红军叔叔们可都是一天才吃一两顿,甚至连续几天都没饭吃,肚子空空如也的。”“天哪!”弟弟瞪圆了眼睛,嘴巴成了“O”字型,“这怎么忍受得了呢?”“都像你啊,一餐不吃就大叫!红军们还面临着更大的艰苦呢!他们长征历时两年左右,行程约二万五千公里!二万五千公里啊!相当于爬几十个这样的黄山啊!不光得面对严寒酷暑,空肠漉漉,还得阻击追赶拦截的敌人!”我一边不屑地看着弟弟,一边得意地卖弄着自己从讲座中听来的知识。“跟红军比比,你觉得自己怎么样呢?”爸爸用戏谑的眼光看着我。我倏地脸红了。

  “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不怕困难,是个小红军!我是个小红军!”弟弟兴奋的朝着山谷大喊。“对!我也要当小红军,我也要不怕困难!”受到弟弟的感染,我也冲着山谷大声喊起来:“红军叔叔,我们要当小红军!我们也要当小红军!”

  红军叔叔,你们听到了吗?你们的英雄事迹被世人传颂;红军叔叔,你们看见了吗?如今有多少人走你们曾走的路,体验你们曾经历的艰难险阻;红军叔叔,你们感受到了吗?你们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已在我们身上发扬,你们高大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人民心中。而我们,也将像你们一样,吃苦耐劳,勇敢奋进,誓做新时代的“小红军”!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09
当岁月的指针经过了八十年的历程,再次闪亮地指向了“8?1”的时间刻度,华夏大地,军旗迎着劲风正飒飒飘扬,它向世界隆重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个建军节到来了!

  在此,我们谨代表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向全市消防官兵、民警及专职消防队员,以及所有工作在军旅战线上的指战员们问一声节日快乐,并祝愿你们军旅生涯一帆风顺;同时也向曾经为消防部队建设洒下辛勤汗水的老前辈们表示诚挚的祝福;向多年来一直支持消防事业的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和各界朋友们道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消防部队的支持与理解!

  巍巍长城,莽莽大地,军歌嘹亮,军魂巍峨!军人在战火中锤炼出了坚不可摧的精神和意志,在和平年代的各项建设的熔炉中铸就了奉献和忠诚的品格。消防部队作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重任,秉承军人的风骨,雄赳赳,气昂昂,跨进了新时代,成为紧贴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卫士。

  多年来,全市消防队伍在省消防总队及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断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加强执勤备战和各项业务训练,以高昂的斗志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参与各项灭火救援和地方的的“三个文明”建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壮丽诗篇。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下,经过全市消防队伍的积极努力,2005年以来我市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消防队伍营房和车辆装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形势喜人,农村消防工作蓬勃发展,灭火救援工作成效显著,消防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回顾过去,各项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相关单位和全体市民的大力支持;展望未来,辉煌蓝图有赖于警民携手共同绘就。我们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重于泰山的消防安全责任,不负重托,无愧祖国和人民的信任,无愧社会各界的支持,继续为确保伟人故里的消防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

  支队长杨焕龙

  政治委员吴雄华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20 00:10
提及南昌起义,人们马上会想到铁血男儿的身影,鲜为人知的是,这其间还活跃着一支女兵队伍。近日,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研究员、今年已81岁的凌家传老人,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的老干部病房内,向记者讲述起这支女兵队伍的传奇。

  意外发现起义女兵

  凌家传介绍,195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欠缺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和文物。这时筹备组有人在刊物上看见了一篇回忆录,文章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兵。凌家传和同事立即赶到北京,找到了这位叫胡毓秀的女兵。通过胡毓秀的介绍,凌家传又采访了彭援华、杨庆兰、谭勤先等,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队伍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据女兵们回忆,第一批女兵队伍共有约30余人,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同志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汪精卫叛变之后,女学员们纷纷离开学校,跟随叶挺、贺龙的部队来到了南昌,并参加了随后的起义。

  女“金刚”救了陈赓大将

  在行军战斗中,“女将们”表现得颇为英勇,以至部队首长对她们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胡毓秀告诉凌家传,当时,正值三伏天气,烈日当空。每个女兵身上都背着自己换洗的衣服和毯子,身体强壮的女同志??像杨庆兰、谭勤先、陈觉吾等,有女兵中的“四大金刚”之称,她们都背着步枪,弹带里子弹都满满的。“谭勤先甚至救了陈赓大将一命。”凌家传介绍,南昌起义后,部队在南下的会昌战斗中,与敌遭遇,战斗十分激烈。谭勤先被分配到前线当救护兵。小谭在经过战场上的一个水田旁时,发现一位满身都是泥巴和血的重伤员,一口气将其背到了后方。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重伤的营长竟是后来的大将陈赓!

  30年后只找到4位女兵

  和谭勤先一样,大多数女兵被分配到前线部队担任宣传或救护工作。不是每人都有谭勤先背救首长的英勇事迹,但这批高素质的女兵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同样留下了光辉的记录。

  行军途中,因为遭遇敌军前后堵截,部队气氛比较压抑,为了活跃行军生活,女兵们想到了演一出话剧。彭援华导演了一出“老祖母念金刚经”,说的是江西有一农户,因为国民党拉壮丁,弄得家破人亡的故事。彭扮演的老祖母惟妙惟肖,士兵们非常喜欢。

  大多数时候,女兵们面对的是伤员。因为卫生条件简陋,不少伤员需要及时将弹片或子弹取出,但事实上却办不到。护理这些重伤员时,女兵们想着法子减轻他们的苦痛,有人甚至讲起了《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鼓励伤员们要挺住。

  凌家传介绍,南昌起义30年后,他们想寻访女兵时,多方努力也只找到了4位女兵,并通过这四人获悉了另外12名女兵的名字,其余则找寻不到,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0-7-24 14:40
:*:*:smoke:*:*:*:*:*:*:*:*:*:*:*:*:*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