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楼兰之死》教学设计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7
标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楼兰之死》教学设计推荐
《楼兰之死》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的
1、 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考虑——土地沙漠化的 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维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除了以前学习过的列数字、作比较等 说明方法之外,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和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4、 知道本课是从历史和环保的角度来说明变化的。
二、 教学准备:(1)课件
(2)资料收集
三、 教学过程
1、 引入
板书“楼兰之死”,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如:楼兰死亡的原因,楼兰的地理位置,楼兰是什么样子的。
2、 品读课文1-3自然段
通过读,体会作者应用引用和对比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楼兰和周边地区的沧桑巨变
归纳概括:完成填表(用简洁的文字表达)
地名 时间
以前
现在
楼兰
罗布泊
塔克拉玛干
变化的原因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表自身的感受,并通过现象引起学生深入的考虑:楼兰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在短短的1000多年里会销声匿迹?
3、学生自主探究楼兰死亡的原因(阅读2-6)
a、自组学习,小组交流
b、概括出死亡原因——土地沙漠化
c、土地沙漠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威胁:读书体会
d、补充资料,体会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感
e、造成土地沙漠化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河流改道,沙尘暴,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为原因:(战乱,过度垦荒,破坏植被……)
4、升华
(1)维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举日自己到内蒙植树的事情。把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看为是自身的责任。
(2)站在楼兰的废墟上,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对世人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四、 课后作业
社会调查:自身所生存的环境土地面积是多少,绿地面积是多少,是否有加速自然灾害进程的做法和情况。
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土地的沙漠化危害也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沙漠化土地已达33.4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平均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着。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今后10年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仍将继续增加
中国西部同沙线共有1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沙化土地,横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直到东三省,直接威胁、危害着占国土总面积42.4%的辽阔地域,其中包括天津、北京两个大都市。
这是一条长达近1万公里,最宽的地段1000公里的浩浩荡荡的风沙线。
这是一条咄咄逼人的风沙线。
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地区200多个县、旗的人民在风沙线上挣扎,2亿多亩农田遭受风沙之害,1.5亿亩草场沙化、盐渍化,800多公里铁路、数千公里公路面临着被风沙压埋的前景。
黄沙染上残阳之血。在任何一个初次与之相识的人眼里,世间美景不过如斯。但这却是一种死亡的美丽。而在沙漠面前,人类已经后退了数千年。现在,沙漠已经离我们缺乏70公里,内蒙古锡林郭勒方向呼啸而来的狂沙是造成每年春天沙尘暴天气的罪魁。看着这张中国沙漠分布图,我想,或许,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打响一场与沙漠作斗争的首都捍卫战…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7
《楼兰之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维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维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沙漠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和中国地图。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课型: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题目,引导质疑。
1、师朗诵《从军行》。解释诗意。
2、板书——楼兰,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3、引导学生想象楼兰的样子。
4、补充课题《楼兰之死》
5、质疑课题,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文中字词;考虑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楼兰死了”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关键的词 碧波荡漾 废墟
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读课文,想一想: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交流回答,读出相关的句子。相机板书 繁荣——消亡
3、默读课文2-5自然段,考虑:楼兰为什么死了?小组交流“楼兰死了”真正的原因。(楼兰和罗布泊靠近大沙漠;地表的植被被破坏;人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沙化的进程。)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向我们介绍的?
5、全班归纳。结合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
6、楼兰死了,留给人们的是什么?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事发生。列举身边见到的环境恶化的例子。
7、小结: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假如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
四、阅读欣赏
反复朗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具体事例。)
五、拓展练习 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办一期手抄报。
六、课堂小结:
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假如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繁荣 → 消亡
维护环境 迫在眉睫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7
《楼兰之死》教学设计3
《楼兰之死》《中国一日》是北师大九册三单元的两篇拓展阅读课文。《楼兰之死》是一篇饱含着强烈情感的说明文,作者通过描述楼兰古城被沙漠吞噬,以和塔克拉玛干由绿洲变成沙漠的惊心动魄的史实。《中国一日》这是一则新闻,作者运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方法,说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现象,是“奇迹中的奇迹”。我在备教材的时候,猛地觉得这两篇文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方:这两篇都是说明文,都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但在表述的过程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我从以下几步实施了课堂教学:
1、让学生将两篇文章对比阅读,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1)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者的写作思路。
(3)比较写作方法。
2、全班交流。
(1)生:第一篇主要讲的是楼兰国的消失,第二篇讲的是中国一日的情况,由此说明中国的变化。
(1)师:你感觉很哪篇文章很相像?
(2)生:《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3)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篇文章,作者围绕楼兰国的消失写了哪些内容?
(楼兰的消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造成这样的原因、再一次呼吁环保。)
(4)师:可不可以不要“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这局部,为什么?
(5)师:作者怎么说明这些变化的?(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思路,懂得引用、作比较、诠释等方法的好处,从而感受到语言的准确、形象)
(6)教师引到文中最后的反问句。
(7)接着,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篇文章。
注意提醒小朋友们什么是新闻导语。
3、在回顾两篇文章,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3、总结学法。
教学反思:一直在考虑如何把说明文上出语文味,通过这节课的尝试,让我
找到了方向。让学生感受写作方法,反复朗读、比较,学生慢慢地悟出了言语的准确性、细致性,从而模仿着使用,渐渐地内化成自身的语言。相信学生的能力也将在反复地悟中彰显出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