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个苹果》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0
标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个苹果》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推荐



《一个苹果》课堂实录1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第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1952年初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与敌军展开激烈争夺战中发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但谁都不舍得吃掉这个能够给烟熏火燎的嗓子带来一丝清凉的唯一的苹果,大家互相推让,洞外是严酷的炮火连天,而洞内却充盈着浓浓的战友情,连长在那一刻,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我校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发生的年代虽然距离学生比较遥远,但文章记事清楚,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又表达的朴实真切,学生在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方面,难度应该是不大的。但要做到入情入境,深刻体会和掌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仍然需要老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想的提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局部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掌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身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身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掌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 血丝 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的的读书过程,通过阅读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弄清文章主要叙述了八个志愿军战士分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来品读文章,学生的学习线路清楚有序,这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只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借助这样一段记录当时战役的文字资料,协助学生了解当时战斗的激烈和严酷,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艰难处境。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感悟战士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做好铺垫。]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2)同学们,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看到这个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香味的苹果,你会怎么做?(几口把它吞下。)而战士们是怎样做的?难道他们不渴吗?难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领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身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4.看来每个人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得(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小李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丝(滋润)。可为什么每个人都把这个苹果让给了自身的战友?
[启发学生说出自身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对战士们的处境有一种真切的体验,然后发现矛盾,引导学生在矛盾面前进行深入地考虑,设身处地地去感悟战士们在危难关头关爱战友胜于关爱自身,每一个人都先想到的是他人而不是自身。因而提炼出文章所宣扬的主题思想。]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严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0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再次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八个志愿军战士高尚无私的同志情、战友情。]
四、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身 ),而是自身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谋而合地想到自身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有时运用巧妙的引读,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到最佳状态,借助朗读,传达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五、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总评:颜秉君
有人说,学生的情感是最真挚、最朴实、最热情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贵在要唤醒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使它们跟随语言文字、跟随教师情感,喷薄而出,欢快流淌。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努力寻求并构建了“入情入境,读中感悟”的学习模式,在学生思维跃动的地方,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如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当时战士们的情况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看到这样一个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香味的苹果,会怎么做?和战士们的做法进行对比,从而感受战士们互相谦让、关爱战友的品质。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品评关键词句,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另外,通过“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这两个句子的对比, 也能更好的感受战友间高尚无私的同志情、战友情。
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提供一个方向,设置一种梯度,能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广博的境界。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0

《一个苹果》教学反思2
《一个苹果》是一篇老掉牙的保守课文,记得我们小时候就学过这一课。但小时候学的什么,当时老师是怎么教的,我的头脑中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工作后,自身也两次碰到过这篇课文,但总觉得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太远,学生会觉得没意思,因此每教授到这样的课文,包括《珍贵的教科书》什么的,我总觉得有些不知如何下手。这次,当我再拿到这样的课文时,我就一直在考虑,我要通过这篇留给小朋友们一些什么呢?
当我静下心来,细读这篇课文时,却发现其实这篇课文并不像我开始想象的那么古板与艰涩,而是一篇无论从结构到语言都堪称典范的文章。于是,我便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法上。为此,我设计了如下两个教学环节。
一、 据题质疑,体会作文拟题的技巧。
上课伊始,我便问学生,在预习时,你第一次看到课文的题目《一个苹果》后,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有的说:“我在想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苹果呢?”有的说:“围绕一个苹果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还有的说:“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苹果呢?”……当然,学生假如真正认真的预习了课文后,上面的这些问题都将不是问题。因此我没有急于让学生互相解答这些问题,而是指出:“同学们,这就是一个胜利的文章的标题。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只有像这样能够引起读者考虑的题目才干激发起读者更为强烈的阅读兴趣,才干算作是一个比较好的题目。因此,我们每次习作,都应该根据内容的不同,精心为自身的文章拟定一个好的题目。”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自身预习的情况,试着回答了这些问题,也算作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一个检测。
二、 巧设疑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细腻的外貌、心理描写。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学生阅读时一笔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启发学生考虑:
1、你认为谁最需要、也最想吃这个苹果?”这个问题是本文的关键,当我一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似乎知道是哪个人,但一时又说不清楚,这样读书的热情便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只有在认真的读读画画的过程中才干找到自身认为最需要这个苹果,也最想吃这个苹果的人。同时学生为了说服他人,还需要说出自身充沛的理由。当然这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在学生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其实防炮洞里的八个人都需要,也都想吃这个苹果。对于这个问题的研讨应该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高潮。
2、既然大家都想吃这个苹果,为什么苹果在他们的手中转了两圈还剩下大半个?此时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战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3、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对前两个问题的一个反刍。假如学生仅仅停留在八个战士需要苹果也很想吃这个苹果,而不深入到战士们心中去用心体味,学生的情感也就无法得到升华。提出这个问题后,因为有前边的学习做铺垫,所以大局部小朋友都说得很不错,基本是先朗读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又结合他们不肯吃苹果的行为,以和自身实际的生活谈了自身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注意抓住重点句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当有的学生提出伤病员小蓝最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小蓝受了重伤,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时,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句子让学生读,理解小蓝嘴唇发紫的原因是因为极度干渴,让学生通过这些描写小蓝脸色的词句体会小蓝干渴极了,并通过“小蓝拿起苹果正要吃,忽然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体会小蓝的动作很干脆,简直有点“迫不和待”,他真想吃这只苹果。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真正感受到了小蓝的干渴,朗读的语感自然而然就有了。
4、作者是如何写得这么生动感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还是回到了文中对人物外貌、心理的的描写上。文中“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是训练学生体会内心活动最好机会,这既可以让学生走进战士内心也可以通过这个句子训练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是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为此我引导学生想想作者这里连续用了三次“看”是不是重复,学生马上说“不重复,因为他看得对象不同”,我又引导说“他看的对象不同那他的想法肯定不一样,让我们用心去揣测一下,他每次看都想些什么?”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用丰富的语言说明了小李当时的想法,既合情又合理,真正达到了与人物与作者的共鸣效果。
整节课,通过这四个问题让学生清楚了文章写了什么?这么写有什么效果?怎么写才干达到这个效果?应该说收到了课前预设的目标。
尽管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如下的缺乏:
1、让文本说话做得还不是很好。其中文中对苹果的描写,特别是对比的写法,是引导学生理解连长需要也很想吃这个苹果的好机会,我没有抓住,而是突然地提出了自身的疑问,假如能让学生通过文原本体会效果会更好。
2、时代背景的交叉不是很到位。因为这篇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学生对当时的环境可以说一无所知,上课伊始我就把自身掌握得上甘岭资料对学生全盘托出,虽然学生有所震撼,但效果不是很好。假如能把这些资料放在苹果在战士们手中转了一圈,又回到连长手中,再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时出示效果会更好。
3、整节课感觉还是我在牵着学生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的不是很好。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0-6-5 16:20

《一个苹果》教学反思3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水》单元的一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都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故事。文章虽然内容浅显,但感情真挚。对于现在的小朋友很难理解这些可爱的战士,怎样通过文本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这些可爱的战士的内心活动。让他们去体味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是教学这篇课文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一个苹果》时,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几乎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是激励其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一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说各的,不求同一。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既善于从各个侧面去考虑问题而又使自身的观点持之有效,言之有理。其中,师生间的、不时的评价和点拨,又使思维活动中不时地螺旋形上升。
由于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还不强,因此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在开始理解战士们的干渴时应在充沛谈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感情朗读,这样才干读出自身的感受与理解。而我在教学时,学生还没充沛展开谈的时候,就让学生读,显得有些走形式,不厚实。
2、在让学生感受战士们的哪些做法让自身感动时也犯了类似的毛病:学生读完找的句子,没让学生谈谈为什么感动,就领着同学们一起来谈,有些流于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学习,努力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时提升,使教学、课堂实实在在地为学生们服务。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