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三角形》课后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5-9 16:04
标题:
《三角形》课后记
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 瞿忠仪 413501
2009年5月18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发明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身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方采用“取名字、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形式协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展开考虑和学习活动。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通过问题解决建构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在本课中主要问题有:你能帮这些三角形起名字吗?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吗?等等。以问题为线,以观察、考虑、小组合作等为渠道,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巩固应用力图有梯度。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考虑拓展性,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实现预设与生成相和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本课中,有良好的预设,同时又有一些随时动态生成的信息。例如:在要求学生分类的环节,初始的设计是放手让学生去分类,可以按自身的规范给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然后进行分项的总结,可是,在一个班的教学之后,我发现,由于学生没有分类的规范,而按边分类和按角分类的方法又各有不同,有分两类的,有分三类的。甚至有的学生把角和边的不同规范放在了一次分类中,导致课堂教学难以组织。所以,我在这节课教学时,就在下达分类任务之前,给学生限定分类的规范,让学生首先按角进行分类,然而,可能是因为学生有事先的预习,或者是没听清我的分类规范,竟然没有依照我的要求按角进行分类,汇报的时候,直接就按边进行了分类。有的学生马上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就被带到了按边分类的方法上,这时,我和时的调整教学过程的预设方案,直接就把按边分类的方法拿出来请全班学生进行研究,之后,再学习按角分类的方法。经过这样的顺序调整,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顺畅的展开。
学生主动学而后才可以教,教师教得法而后才可以会学。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