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环境教育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4-30 10:53
标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环境教育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浙江省余姚市子陵中学 宋艳宁




一、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球具备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以及它们所存在的圈层之间是密切关联的。一种自然要素的破坏,往往会导致其他环境组成要素的改变,从而殃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本身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自然的博大,使人类忽略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密切关联,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凭借科学技术改造和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进行无休止的掠夺,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地球是人类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园,如果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环境教育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可说是箭在弦上。

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地理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基础教育改革中用一门崭新的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代替了以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科。《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多学科,多角度地介绍人类社会地发展。七年级的课程任务是将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时空和领域展现在学生面前,即以介绍人类社会生存空间,自然环境为主,但是与以往的地理学科相比,《历史与社会》不仅展示自然环境的具体内容,而且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细致的渗透到自然环境的介绍当中。

在讲述世界海陆分布特征,大洲大洋的分布一课,以人地关系为主题:从海陆分布图,谈到“生命物质最早出现在海洋,……陆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从四大洋引申到水资源和海洋的赠予,使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再如,在以探究世界人文环境为主的“世界大家庭”一课中,介绍世界三大人种时,突出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不同的人种,通过人种分布图,确定三大人种各自的主要聚集地的分析,人类为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而在外貌、形体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结论就更加明确。

二、环境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

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与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可见,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人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人类只有充分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在“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生活”的教学单元中,以中国和世界为舞台,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着眼,介绍不同区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这一部分中不是以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为要点,而是以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之下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为重点。因此,这一部分是阐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存在的十分密切的联系的一个课程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学习,将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生活的内容渗透进来。如在“稻作文化的印记”一部分中,先由学生解答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因为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条件十分相似,学生会联系自身生活地区的特点轻易的得出,湄南河平原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之下会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再由学生讲述他们所看到的水稻的种植过程,发现种植水稻除了自然条件外还要大量的人口,精耕细作。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这里要种植水稻,而水稻精耕细作的种植过程又使得这里汇聚了全国87%的人口。这样的因果关系逐渐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极大的影响作用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

人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但创造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创造,它是以适应性为前提的。人类只有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环境的特色和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些使人类更好的生存、更快的发展的事物。比如,云南省哀牢山区的哈尼族人民和他们依山而建的梯田。“地无三尺平”的崎岖地表使水稻的种植又变得难以实现。哈尼族人是如何变不利为有利,从而实现水稻的种植呢?通过阅读学生得知是梯田改变了这一切。梯田变崎岖为小面积的平坦,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创造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解决了哈尼族人的生存,还成为哀牢山发展的一大资源。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慕名而来,一睹如画的梯田那美丽的风采。

其次,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环境的恶化程度,以及人类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付出的代价。

长期以来,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万物的尺度,认为自然应屈服于人类统治,自然为人类所有,人类有权利使用自然。人类超越自然并任意利用自然的信念是今日生态危机的根源,当前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是现代科技的副产品。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单纯使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使他们看到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在介绍傍水而居的太湖流域居民时就可以做这样的安排。先讲述太湖孕育了周边22个城市,太湖不仅在古代是这些城镇的衣食来源,同时使它们具有了独特的水乡特色,而且在今天她仍然为它们的发展做出贡献,就在去年“行政区划涉及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安徽五省市的太湖流域片,以占全国不到3%的土地面积、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但是,为了经济繁荣太湖人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2000年太湖流域点源污水排放量53.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污水32.4亿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20.9亿立方米。目前,流域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水年排放量达53亿吨,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30%左右,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网,污染物总量已远远超过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我们为了治理太湖,使太湖重新美起来也付出了巨大的资金,国家投入上百亿元的治理资金还没有给太湖流域的近4000万居民带来记忆中清洁的湖水。再比如,讲述内蒙古大草原的草原风情时,可以同时介绍草原的沙漠化以及所带来的“沙尘暴”,资料显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现在,内蒙古7880万公顷天然草原中,退化面积达到4673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59%,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沙化,不仅严重危机内蒙古数百万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首都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再次,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使保护环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环境组织最初均强调训练与再训练专家及技术人员。但是,各国逐渐发现环境问题涉及到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而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的,除非人人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利于环保的事情可做。只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去亲身体验,去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从而保护环境。所以单纯的课堂环境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做。

在介绍了我国人口问题后,在课后让学生去采访调查,所生活区域的人口在近二十或三十年中的增长,人口的来源、主要职业,以及这些人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住房、就学等)。还可以在具体的课程后安排学生思考,这些人类行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安排学生组成环保小组,每星期做一次环保总结,总结这一周来本组成员所做的身边的环保行为,并评比“环保小卫士”,来提高学生参加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还得发展教育。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每个人都应负起他对自然影响的责任。这些思想和行为应该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具有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保育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多样性,并节俭地和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并保证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