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与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的第三单元第五课。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极大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首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预测进行板书。让学生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初步判断: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的关系。实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请学生再放入水中进行实验验证,汇报时,教师再次把学生的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对比,想一想为什么。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入繁,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达到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之成效。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讨论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的关系。
“讨论交流”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讲述自己实验的过程、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反驳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疑惑。如:在这次活动中,同样是一块橡皮泥,有的孩子操作后得出是浮的,而有的却说是沉的。而作为老师的我,在实验中则是起到引导、鼓励、支持、合作的作用。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再次实验,验证结果,原来橡皮泥所受浮力大小与它的形状有关系,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浮在水面上的。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