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量表分析 视角 | | | | | | 1、每组2小块条形磁铁 2、订书钉、铝片、铜丝、曲别针、硬币、线、纸片、木棒、塑料瓶盖、橡皮 实验记录单小组一份 4、磁针2套 | 因为是科学实验课,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大部分孩子比较配合老师,学具准备得很齐全,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合作,能够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任务。 老师学具要求细致,课前活动要求明确,领到孩子完成活动记录,学会很好的整理学具,课前准备到位。 | | 大部分孩子已经按照老师的布置做好了学具,磁针老师课前统一发放给小组。全班37人,4人一组,基本学具准备齐全。 | | | 全班37人,35个都能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磁铁性质的研究过程兴趣很大。 | 学生分工合理,讨论热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用了四个游戏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自己发现了知识,学会知识。 | | 35人都能够倾听同学的发言,本节课四个游戏活动:磁铁找朋友,谁的力气大,磁铁对对碰,磁铁指向性。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对磁铁的应用更感兴趣,像带磁扣的文具盒等等。 | | 科学课相比于语数外来说更有兴趣,所以全班学生倾听比较认真,活动进行的比较好。第一个活动反馈时有3个孩子看书,2个孩子还在玩材料带礼品的学具。第4个活动后仍然有4个孩子摆弄磁针,交头接耳的孩子有8人。 | |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 | | | | | | |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后进生参与情况如何? | 自主学习20分钟,37人全员参与,因为磁铁游戏趣味性强,所以孩子们在活动时兴趣高涨,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后进生也能积极参与,积极性很高。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每个环节的教学游戏更是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和参与到课堂的热情,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 | “磁铁找朋友”活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37人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探索“磁铁指向性”孩子们四人一组,自己探索验证,37人都能积极参与课堂。 | | 本节课涉及了四个游戏,是基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显著。 | | | 有效的实现了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
五. 思考 本节课老师准备的学具,课件等很充分,备课的时候预设的问题也比较合理,整节课非常流畅,课堂上容量也很大,特别是教师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这节课老师老师的引导时时刻刻给主体提供思考的空间,例如在游戏之前给孩子们交代好用学具的时候的注意事项,能够很好的保管好学具,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在小组活动之前有活动要求,四人小组,两人活动,一人汇报,一人记录,这些要求对孩子们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避免了游戏活动偏离课堂。孩子们更是很给力,在课堂中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积极参与课堂,四人小组活动,分工合理,合作探究,体现了小组的默契。特别是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能做到需要活动的时候动起来,不需要的时候认真听讲,不随意翻动学具,活动结束后没有孩子把磁铁摔断,把学具袋丢失,孩子们都做得很棒。很多孩子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解了生活中磁铁的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