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写家乡的名人作文500字400字300字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标题: 写家乡的名人作文500字400字300字
写家乡的名人作文500字400字300字
篇一:家乡的名人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我家乡的一位名人,他就是我的二胡老师——石怀生老师。

  石老师今年已经年过半甲的一位老前辈了,他是张家港一位出名的二胡老师,慕名而来的学生十分多,他教的学生在全国少儿二胡比赛中获得过很多的奖项。

  石老师长的较高偏瘦,眼睛不大,头发有点点秃。他拉起二胡时,嘴巴会自然而然的张开,非常的投入。

  石老师虽然年长,但是在上课时依然一丝不苟,尽心尽力的教我们并及时纠正过程中的错误。记得有一次上二胡课,石老师检查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偏偏他的二个得意门生——黄驰和张帅楠回得不好,但是老师也并没有斥责他们,而是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们哪里的音不准、哪里的音拉长了,并让他们记在书上,重新拉一遍时,果然拉的变好了。轮到李潇龙时更是五音不全了,课堂内哄堂大笑,石老师制止了学生们,更是手把手的重新教了一遍,虽然起色不大,但是至少可以拉完了,而且也进步了些,石老师说:“学习乐器,没有什么诀窍,最主要上课认真听,平常多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快。”

  石老师上课时还很幽默风趣呢,有一次上课时,突然谈到关于常青藤的问题。石老师忽然冒出来一句:“什么长青藤中学呀?长青藤是形容老年人精神永远像年轻人那样好呀!”我听了便插了一句:“那长青藤老年学校呢?”石老师点了点头:“嗯,这个不错,就是这个了。”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很想认识我们的石老师呢,石老师是在张家港少年宫工作的,你走进少年宫大厅就能看到不少图片都是介绍着他的事迹,欢迎你来看看哟。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他,有瘦高的身材,一张稍长的脸上布满皱纹,但总挂着慈祥的笑容,他就是我的爷爷。

  在老家的村里一提起爷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爷爷曾是村支书,在任村支书期间,为村里做了很大的贡献;二是他供养了四个儿女在外求学,现在都有了不错的工作,所以大家都知道爷爷。

  爷爷在任村支书时,带领村民修筑了一百多亩的农田。当时,村民们每天早上六点开工,爷爷就六点准时到达;晚上,工人六点下工,爷爷总是看着人们离去后,把一天的完成情况认真记在心里,并周密计划第二天的工作。爷爷总是比别人来的早,却比别人走的晚,不辞劳苦,从无怨言。听爷爷说,当时是冬天,就有人说:“咱们把这地先搁着,开春再修行不?大冬天的,把大伙都快冻死到这河滩上了。”于是每天开工前,爷爷先带领大家做运动,并动员说:“咱们就是趁着冬天把地修好,等明年开春种上种子,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不叫家里人饿肚子。就是为了家里人,必须修!”就这样,大家终于在开春前修好了地。爷爷还带领大家修河道、修路、修灌溉渠等。

  如今,爷爷老了,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且都非常孝顺,逢年过节都聚在一起,给爷爷奶奶洗衣服、做好吃的,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便成为村里的美谈。

  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默默奉献,为集体,为家人。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说起家乡的名人,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1米7左右的个头,一双乌黑的眼睛,一脸坚毅的表情。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七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国家抽调到西藏工作。孔繁森刚到西藏,就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铭志。

  进藏以后,原注定孔繁森担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便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内,孔繁森爱民如子,他不仅和农民一起耕耘、播种、除草,还把自己的工资捐给希望工程。三年后,孔繁森奉调回山东。

  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再次进藏。他不畏艰辛,担任拉萨副市长,并收养了三个孤儿。然而,作为拉萨副市长的他收入并不是多高,再加上补贴一些困难家庭,他的收入更是少得可怜。没办法,他只好买血为自己领养的三个孤儿补充营养。

  孔繁森一心为人民,一生为人民正是党的好干部。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一说起家乡的名人,我就想到了这位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孔繁森。

  孔繁森生于1944年,死于1994年11月29日,享年50岁。他是山东省聊城市棠邑五里墩村人,是模范共产党员,1966年加入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便任命他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村民一起收割,打场,修水利,干农活,是百姓心中的好领导,人们对他十分爱戴,他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1年,他返回了故乡。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这一次,孔繁森在4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拉萨八个县区里的公办学校和一般农村小学,把入学率由百分之四十五提到了百分之八十。孔繁森是一位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得好领导,他说:“人民政府干部,要为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孔繁森,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在藤蔓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好似一棵棵紫水晶。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来葡萄园买葡萄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阿德林”葡萄园里热闹极了,站在一旁的“老板”濮建林脸上笑得乐开了花。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经常会在“阿德林”葡萄园看到这一幕。如今,这“阿德林”葡萄园园主濮建林也算得上村里的名人了。

  濮建林是如何开设“阿德林”葡萄园的呢?这件事,还得从2002年说起。那时,33岁的濮建林和妻子没有稳定的工作,只能靠打工来养家糊口,家里很穷。

  后来,濮建林对种葡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就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葡萄园。可那时的濮建林一没钱二没地,开不开得成还是个未知数。这件事被村书记荣冬林知道了,在荣书记的帮助下,他终于承包了14亩土地种葡萄。开了葡萄园之后,濮建林又想:自己亲自种葡萄还是第一次,没有技术,怎么能种好呢?于是,他就开始刻苦学习技术,决心要把葡萄种好。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收获了一箱箱晶莹的葡萄,并有了自己的品牌“阿德林”!2003年,“阿德林”牌葡萄的收入超过8万元!因此,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阿德林”。

  濮建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一串串晶莹的葡萄!现在,他又在无锡承包了100多亩地种葡萄呢!

  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葡萄大王”濮建林!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我家乡的名人

  老子是我的家乡——河南的名人。他的原名叫李耳,又叫做老聃,字伯阳,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世界历史百位名人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叫做《道德经》。

  《老子》书中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他的著作、他的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黑格尔说过:“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尼采曾经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的崇高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在豫东商丘,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一万多年前,遂人民就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商丘这方厚土,历史文化悠久,历史名人如灿烂的群星,数不胜数。但今天我既不记述遂人火祖的伟大,也不记述王侯将相的功绩,我要记述的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中英杰——花木兰。

  花木兰是隋朝人,是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花木兰为了不让父亲劳累,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边疆十二年,屡建奇功,无人发现她是女子。班师回朝时,被封为尚书,后来又被唐朝追封为“孝烈将军”并设祠纪念,英明流传。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一首壮丽的诗,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每年的四月初八,也就是木兰的生日,很多人都前来祭祀她,人山人海,庙会盛大,可见她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人们赞颂她、敬仰她,她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我们的祖国地域宽广,我们的祖国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们灿若星河,不断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斗转星移,我们的生活还要代代相传,我们的历史还要更加辉煌的书写,厚重而灿烂的文化是我们珍贵的财富,而木兰精神已成为历史文化长河中闪亮的一颗明星,它将永远影响着中国人民。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泰州出了不少人才,有林则徐、郑板桥、胡锦涛等,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唱戏曲出名的梅兰芳。

  梅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生于北京的一个京剧世家,10岁就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表演了《彩楼配》、《玉堂春》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第二次来沪时,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1918年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被称为梅派大师。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泰州人民的自豪!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家乡的名人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是民族团结如冈底斯山。“这就是赞美孔繁森的一副对联,也是孔繁森葬礼上的一副挽联,正解出了孔繁森对雪域的怀念,也是藏民对孔繁森的敬佩。

  孔繁森1944到1994年聊城市堂八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1疗程技校毕业后,应征入伍,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同年十月赴京参加国庆十五周年观礼。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宣传部副部长,后派到海拔更高的岗巴现任县委付书记,在岗巴工作时跑遍了全县,访贫问苦和当地人一起干活,经常受到当地人的赞叹。

  一位七十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浓痰堵塞了咽喉危在旦夕,当时没有其他医疗器备可用,孔繁森就用胶管伸进老人的嘴里一口口把脓痰吸出来,然后有位老人打针服药,直到转危为安,雪越下越太,风越刮越劲。但他没有休息,然后又帮牧民们干活,休息的时间很少。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6
我家乡的名人

  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是一位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的世纪老人;他,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爷爷于1911年出生在临清市,从小学习古文、英文,长大后掌握法语、拉丁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吐火罗语等12种外语。季羡林是著名的中国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还是我国少有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文学家等。

  季羡林爷爷一生都在研究和写作。在24年中,他就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可见他是多么地厉害呀!

  在“文革”期间,季羡林爷爷尽量抓住一切的空闲时间看书。当时,季羡林爷爷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北大教授,但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即使他在女生宿舍楼前看门,也不放弃任何的学习时间。他揣着小纸片,站在那里,偷偷翻译史诗……

  1915年,季羡林爷爷赶赴德国留学,却时刻不忘祖国。他在德国待了10年,每时每刻对祖国的思念都在不断加深。在两难的境地下季羡林爷爷放弃了在德国生活,虽然他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流,但他至少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爷爷止步于98岁。这位老人“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笔耕耕辍。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风烛残年之际依然坚持写作。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他,一位看似平凡、却无比伟大的人——季羡林!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7
家乡的名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名远近闻名的名人。他就是启东中学的校长——王生。王生,1958年3月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教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会员,江苏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南通市青年教学研究会会长,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198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启东中学工作,1984年起任江苏省启东中学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1998年起任江苏省启东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王生他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启东中学校长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今年来参编论著四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校管理和教科研究论文三十多篇,其中《试论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一文800多字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的江苏省“九王”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关于中学生特长与个性发展的实验研究”受到专家的好评,多次被邀请去外地讲学,并在中央教育电视台作专题讲座。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出席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党代表大会,王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从他的事例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终究会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向王生那样,学习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7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名人,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 先  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前几世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相传收的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说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子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

  这就是我们家乡泰安曲阜的一位名人,他很使我敬佩。他为我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以后,我们要学习孔子。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7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在宿迁。宿迁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政治家、军事家项羽、鲁肃“淮北刘胡兰”愈尊霞┄┄其中我最敬佩的人是项羽,因为他的勇敢,他的有情有义。

  他在巨鹿一战,大敌当前,他却临危不乱,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生还无望的时候,他破釜沉舟,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言语不多却铿锵有力,似一头雄狮,威风凛凛。就在他的对手们微笑着等着听他战败的消息,洋洋得意时,等来的却是战败的噩耗。他一个铁一般的男子;一个从不服输的人;一个势如山     倒,绝不言败的人!

  他可以一直深深地忠爱着虞姬至死不渝,于是便有《霸王别姬》绝唱经久不衰;才有公元前202年那个秋夜,四面楚歌声时,大英雄与大美人作千古诀别的凄美。于是,中国文学殿堂里又多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垓下歌。他可以不拘小节地体恤将士,求贤若渴,甚至可以在一场本该果断下杀手的宴会上对敌军的一员大将惺惺相惜。不怕千军万马的他,却害怕愧对江东父老。他的情,让他在帝王之路上从此多了许多的羁绊。

  项王有义。他对于项伯的泄露军情并不责备。也不过多的责备别人的无心之错,这是他的义,是他的灵魂之柱,也便有了世人所谓的“妇人之仁”的骂名。

  在我眼里项羽并非是一个卑微的失败者,而是一个完美的失败英雄。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7
我家乡的名人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枣庄作家张继创作出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石榴花开》、《女人当官》等等吧!

  在我的意识里张继肯定是个学历很高的人,可是其实他只有初中学历。他初中毕业,因为严重的偏科没能考上高中。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张继天天闷在家里给当地报纸写稿。很快,他的稿子越写越好,最终得到了报社的认可。他第一次发表小说是1991年,当时发表的小说的名字叫《丞水村的两个小人物》。很快,这次投稿让他收到了二百元的稿费,张继高兴地在村里奔走相告。

  1996年底,西安电影制片厂看好了他的小说《村长与鱼》,后来改编成了电影《惹是生非》。而那个时候,赵本山正组织人,将河北的一个地方戏改编成电影,可是几个月也没成,正在着急的时候,他看到了电影《惹是生非》,于是找到了张继。2003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找到张继,想要他写一部表现沂蒙山区的戏,而这部戏正是后来的《乡村爱情》。张继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而他的题材也始终扎根于农村这块土地。在作品中,张继还把山东的风土人情写到其中,让全国的人民了解山东,认识山东,把家乡最好的展示出来。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张继。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7-4-5 10:37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在江西,江西有很多名人啦,如黄子澄、杨万里、文天祥等等等等名人。

  今天我就说说杨万里和谢缙的故事吧!杨万里是出生于1127年的,死于1206年,是南宋出杰的诗人,当初他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比如我们学过的”小池,“就是我们宋代的大诗人杨万里写的呢!再比如”宿新市徐公店“也是我们杨万里写的呢!

  解缙是江西的一个才子,他曾经有过许多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吧!有次解缙想进一个房间,可上面写着”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一看,他就加了三个字,改成了”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还有一次解缙在对门贴了一对窗帘,上面写”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竹子那家主人非常恼火,于是就命人砍竹子,可解缙却在窗帘上加了几字,上面写”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主人就命人把所有竹子砍光,解缙又在窗帘上加了几笔”: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竹子那家主人气的目瞪口呆。

  江西的名人非常的多,有空就去江西玩玩哦!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