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老师读书心得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7-3-4 20:11
标题:
老师读书心得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在同事的强烈推荐下,半信半疑的买回了这本《追风筝的人》。新书回来后迫不及待的开始看,由于文化背景以及时代差别,文中内容看的有些云里雾里。看了五章,竟只轻描淡写的提到一次“风筝”,我不禁猜测难道作者把“风筝”这条主线给忘记了?
就这样在似懂非懂,几乎要失去兴趣的情况下,硬着头皮看下去。一页一页的翻看着,印象最深的是少爷阿米尔和那个对阿米尔少爷忠心耿耿的哈扎拉人(阿富汗处于底层的种族)哈桑。书的前六章几乎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渲染哈桑对少爷的忠心,那种绝对的几近疯狂的忠心。然而阿米尔少爷对哈桑这份忠心的解读,在他年少的心里却因为种族的偏见,社会地位的悬殊,舆论的导向而渐行渐远。
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两个总能愉快的独处。哈桑不识字,阿米尔少爷就会给阿桑读书听,有时还会给阿桑读自己写的故事。不论怎样,阿桑都是阿米尔忠实的粉丝,他永远向着他,崇拜他。“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
“如果少爷让我吃,我一定会吃”
“少爷不会让我吃泥巴的,对吗”
简单的对话,阿米尔考验的的是哈桑的忠诚,儿哈桑的反问考验着阿米尔的正直。好在阿米尔说我不会让你吃泥巴的。
看的出来哈桑并不是愚蠢的忠诚,只是他的心更宽大,他爱阿米尔,如亲人般的爱。阿塞夫少爷的刁难,哈桑强装镇静挺身而出保护阿米尔不受伤害;为了帮助阿米尔拿到最后落下的风筝甘愿遭受阿塞夫和一帮跟班的暴行;明知道阿米尔袖手旁观偷偷跑开却也只是在一周后主动原谅阿米尔,试图重新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哈桑的忠心,哈桑所受的委屈让我既心疼又怒其不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米尔少爷对哈桑的这份赤诚感到不安,觉得对不起哈。阿米尔多么希望哈桑能向自己发泄,打自己、骂自己。然而没有!这让阿米尔觉得自己太卑劣、无耻,无法面对哈桑。在矛盾的心理下,阿米尔选择逃避哈桑,进而演变到伤害哈桑,想尽办法赶哈桑走。
阿米尔像父亲提出换新的仆人,希望赶走哈桑,却被父亲拒绝,同时遭到父亲的冷淡对待。一计不成,阿米尔又心生一计。心地不坏的阿米尔这时候好像化身宫斗戏中的歹毒娘娘,再次施计。阿米尔自己将手表和现金放到哈桑屋里,并陷害说是哈桑偷的。这一次也彻底伤害了哈桑。阿米尔父亲问,“是你偷的吗”。“是”。哈桑没有解释,因为如果说不是,阿米尔父亲一定会相信,因为哈桑从不说谎,为了不让真相败露,行选择牺牲自己。只是这是最后一次了,因为他真的要离开了。窗外下着小雨,似乎诉说着这不不公平的一切。哈桑瘫坐在车路,阿米尔内因无比纠结却阿,终究没冲出去说出真相。哈桑真的走了!
第九章结束,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和那场送走哈桑的雨水混在一起。视线模糊,只好合上书,平复波澜的心情。
小说步步为营,欲扬先抑,大量的铺垫哈桑的善良、忠诚、忠心,到后面阿米尔对哈桑的伤害、背叛才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和碰撞,让人唏嘘不已。或许我们会指责厌恶阿米尔,怎么这么懦弱,弃哈桑于危难中不顾,因为无法面对哈桑儿狠心陷害并赶走哈桑。放在时代背景下去看待这件事,也就不难理解了。阿米尔是少爷,哈桑是一个在当地受歧视种族的后代。社会的舆论,地位的悬殊,也让阿米尔只会在没有人和他玩的时候才找哈桑,外出时从不带上哈桑,心里甚至有过自己到底和哈桑是朋友吗这样的疑问。正是这样阿米尔和哈桑一步一步走向瓦解。小说娓娓道来,耐人寻味,后续再和大家分享。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