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鸽巢原理”来源于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但它又是一类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选择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并创设学生熟悉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结合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趣味导入,体现直观演示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通过“抽扑克牌”游戏,使学生对隐藏在生活中的鸽巢问题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在实物演示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n,m和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等知识。
2.重视探究之后的归纳总结。
学生的探究活动增进了对新知的理解,但如果不把学生获得的信息及时地加以归纳整理,就会影响知识的形成,使学生的探究功亏一篑。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地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加以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一副扑克牌
学生准备 4支铅笔 3个笔筒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组织学生玩“抽扑克牌”游戏。
(1)准备一副扑克牌,取出大王、小王。
(2)选出5位同学,请他们任意抽取一张扑克牌并记在心里,把牌收好。
(3)教师猜测“在这5张扑克牌里,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的。”
(4)学生把扑克牌拿出来验证教师的猜测。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鸽巢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抽扑克牌”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从一副4种花色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扑克牌,不管怎么抽,都至少有2张扑克牌是同一花色的,为新知的探究作铺垫。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2)探究放法。
①自主摆放并汇报放法及发现。
预设
生1:我用数字表示放法:(4,0,0),(3,1,0),(2,2,0),(2,1,1)。
生2:我用式子表示放法:4=4+0+0,4=3+1+0,4=2+2+0,4=2+1+1。
生3:我用数的分解表示:
生4:我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②直接摆放。
a.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得到上面的结论。
预设
生:可以采用平均分的方法。4÷3=1……1,每个笔筒中各放1支,剩下的1支无论放进哪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b.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把7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中,各会出现什么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
预设
生: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用平均分的方法直接计算就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3)总结“鸽巢原理”(一)。
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n,m和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
(1)出示思考题目。
①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②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③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生2: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生3: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3)引导学生用“尽量平均分”解题。
预设
生1:7÷3=2……1,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1=3(本)书。
生2:8÷3=2……2,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1=3(本)书。
生3:10÷3=3……1,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1=4(本)书。
(4)总结“鸽巢原理”(二)。
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k是正整数,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分析中感受鸽巢原理的实际意义,了解鸽巢原理的两种形式。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68页“做一做”1、2题。
2.完成教材69页“做一做”1、2题。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71页1、2题。
板书设计
鸽巢原理
物体数÷鸽巢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