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单式折线统计图 | 课型 | 新授课 |
设计说明 |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合理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现代心理学关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掌握得牢固,且又善于分析思考,那么所学的知识、技能、概念会对另一种知识、技能、概念产生有益的影响和推动,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先以条形统计图为基础引出折线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突出对统计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统计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充分利用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堂活动卡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 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导入新课。 | 1.观察情境图,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在练习本上尝试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独立观察并汇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 )。 (2)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出( )变化情况。 |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0分钟) | 1.引导学生收集例1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未描点的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横、纵轴的意义。 (1)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2)纵轴0~390的部分为什么用折线表示? 3.指导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 (1)课件演示表示2006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点的标法。 (2)组织学生把其余各点在统计图上标注出来。 (3)组织学生反馈各点的标法。 (4)引导学生用线段连接各点。(注意线段不要超出两点的长度) 4.引导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5.引导学生总结两种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课件出示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6.引导学生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7.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 | 1.观察统计表,发现并交流其中的数学信息。 2.观察教师出示的统计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1)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 (2)纵轴0~390的部分表示的数与上面的不同,所以用折线表示。 3.(1)观察演示,并思考点的标法。 (2)独立标点,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3)反馈各点的标法。 (4)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5.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后分小组汇报。 相同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有横轴、纵轴和名称;横轴、纵轴包含的统计项目、统计数据和单位名称都一样;两种统计图都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由直条构成的,折线统计图是由点和线段构成的;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独立总结: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 2.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小明每(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4)如果小明统计的是我国北方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你觉得这一天应该在哪个季节?请说明理由。 3.下面是李亮家旅行期间的行车情况统计图。 (1)李亮家旅行共行了( )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3)不算休息,李亮家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4.下面是我国近些年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情况。 2010年:6次; 2011年:11次; 2012年:15次; 2013年:18次; (1)根据这些信息绘制折线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根据折线统计图预测一下2014年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吗? |
三、反馈练习,巩固应用。(15分钟) | 完成教材105页“做一做”。 | 观察统计图,集体汇报答案并订正。 | 5.实践活动:根据课前调查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分钟) |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教师批注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