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1.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把枯燥的计算置入情境中,不仅能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还能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学生进入情境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练习设计有梯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避免了重复练习,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练习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计数器 3摞书(每摞10本)
学生准备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么你们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吗?(喜欢)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最近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一些新书,你们期待吗?(期待)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让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但是在拿出这些新书之前我要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6+3= 3+4=
9-5= 8-3= 7+2=
(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口答题。
5个十是( )。
8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
师: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像50、80、40、70……这样的数我们叫什么数。(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学生对图书室很好奇、很感兴趣,用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又导入了新课,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列出算式。
①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都很好。快来帮老师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拿出3摞书)
②观察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师:我请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数数科技书有多少本。(10本)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数数童话书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整理这些书就是需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④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10+20)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10+20应该怎样计算呢?(可以借助小棒或计数器计算)
(3)优化算法,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及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方法。
①教师出示计数器,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提问: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1个十)
明确:十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②提问:如果再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加上了多少?(2个十)
③拨珠的过程可以怎样列式表示?(10+20)
④说明:十位上的1颗珠子和2颗珠子合起来是3颗珠子,表示30,所以10+20=30。
板书:10 + 20 = 30
↓ ↓ ↑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小结: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用几个十加几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了解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以“十”为计数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计算出结果,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这样不仅给了学生充分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情境再现。
师:这里有30本新书,老师要把其中的20本书放在书架上。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提出问题。
生:还剩多少本书?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3)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20。
(4)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经验的基础上交流30-20的计算方法。
师:怎么计算30-20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
生1:用摆小棒的方法,3捆拿走2捆就剩下1捆,1捆就是10根,所以30-20=10。
生2:我是这样想的,30是3个十,20是2个十,3个十减2个十就是1个十,所以30-20=10。
生3: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0,减去20,就在十位上拨走2颗珠子,还剩1颗珠子,表示10,所以30-20=10。
生4:因为3-2=1,所以30-20=10。
生5:我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的,因为10+20=30,所以30-20=10。
(5)总结算法,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
计算30-20时,30是3个十,20是2个十,从3个十里面减去2个十是1个十,1个十是10,所以30-20=10。
小结: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时,用几个十减几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提出的整十数减整十数的问题,使计算从“枯燥”变得“丰富生动”。在放手让学生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算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让学生根据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时,达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同时在交流、比较中让学生体会了算法的多样性,从而优化了算法。
⊙课堂练习
1.进一步理解算理。(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想的过程)
20+50= 40-20=
2.体会计数单位。(课件出示以下3组算式)
3+2= 5+4= 6-4=
30+20= 50+40= 60-40=
3.直接写得数。
20+30= 30+40= 50+30=
50-20= 70-40= 80-30=
4.看谁的口算能力最棒。(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先说出口算过程,再说出得数)
30+60= 70-50= 40+20= 60+4=
30+30= 80-40= 100-50= 70+7=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3页1、2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 ↓ ↑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0 - 20 = 10
↓ ↓ ↑
3个十 2个十 1个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直接将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在计算结果的末尾添上一个0。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