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欣赏电影,感悟师魂观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12-19 01:21
标题: 欣赏电影,感悟师魂观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欣赏电影,感悟师魂观看《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这是一位评论家为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写下的一段话.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 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马修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价值的自己.
片中有几个情节更是让我记忆深刻.马修第一次进学校时,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叫佩皮诺的小男孩,才知道小男孩每周六都会在学校门口站着,等着……是为了等自己的爸爸来接他,可是事实上,他的爸爸早已去世,学校里的学监告诉男孩这个事实,可男孩不肯相信,因为他坚信爸爸会在周六那天来池塘之底接他.在故事结尾,在马修离开学校的那天,佩皮诺带着自己的行李要跟马修走,因为此时的他已认定马修就是他的爸爸,而这天正是星期六.马修作为老师真是付出了自己的精力与爱心.影片呈现出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在揭露那恶的一面.片中的校长是个虚伪,虚荣的男人,他把孩子们当成那些罪犯,对他们进行体罚,一开始他强烈反对合唱团的组成,后来因为孩子们纯洁美妙的童声得到了众多高贵地位人士的欣赏,校长便又举双手赞同.可见此人的两面性.也正是因为校长对学生的这种看法,态度,使得后来的转学生蒙丹放火烧了学校,片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给了一个场景就是:山下的学校冒着浓浓的烟,而蒙丹站在山上,抽着烟,得意的一笑.聪明的观众我想应该知道这件是谁干的吧!此时的马修正带着孩子们在山里玩耍,可以说是马修救了这些孩子的命,可校长却觉得是因为马修的失职而造成了大火,把马修辞退了.最后一个场景更是让我感动,校长不让孩子们去送马修,马修一个人走了,显得好孤独.此时从空中飘下来一架架纸飞机,里面是孩子们的祝福和签名.马修抬头一看,窗口全是孩子们的手在向马修告别.因为围墙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别.马修一下子变的好幸福,他在校门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伟大音乐家马修……可是,谁又认识我呢 "
我在欣赏这部影片时,几次眼泪在眼里打转,有欣慰,有同情,有反思,有对照.马修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去意会,而非言传所能领悟的,他遵守制度,并不象以往刻画的此类人物那样藐视制度和管理;马修是伯乐,他挽救了许多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出了皮埃尔这样的合唱指挥家;他认真执着,同时他也有不能改变和无法挽回的学生,但是他在尽自己的所能做着可以做的事情.放牛班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马修,皮埃尔是幸运中的幸运,如果没能遇见马修,他极端又叛逆的性格将给他一个黑暗的未来.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这般幸运,能够碰得见马修这样的伯乐.问题学生在每一所学校,在每一个班级都有存在,我们提及他们总是充满了厌恶,有马修出现吗 包括我自己,我有过他的伟大吗 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应该看到想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发现,怎么去挖掘,怎么去引导.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睛,去寻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心的寻找孩子们的有点和点滴进步,或许我们每一次真诚的表扬,每一次的宽容,都会给他们一份自尊和自信,让孩子们更加茁壮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春天".这正是《放牛班的春天》带给我的感动,为现实中不易得到的而感动.——————
往事如沙滩上那些曾经写下的誓言,浪花读一遍擦一遍,最终只留下亘古不变的沙砾,似乎在嘲笑我们想要留住些什么的徒劳。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12-19 01:21

  夕阳西下时,我们拾起早上的花朵,虽然还保留些许艳丽,可是芳香却已经不在。回忆童年,难道就真的只剩下一地残花?童年并不可笑,可笑的或许是回忆本身。我们真的还能清楚记得那么多年前的一丝一毫,一分一秒吗?
  还好,我们还有电影,在电影中,我们的记忆被激活了,原来我们的童年依然是那么鲜活,那些花儿正艳。于是,看到那些回忆童年的电影,已经远离童年的我们会分外喜悦,激动,亲切,伤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在现今还有这样的作品产生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奇迹。它没有美女,没有暴力,没有动作,没有凶杀,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商业元素,但是它2007年3月在法国上映时,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吸引了600多万法国人涌进影院,并创造了3000多万美元的票房,靠了什么?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那就是我们记忆中的童年。《放牛班的春天》大受欢迎,靠的恐怕就是它让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又开出了花吧。
  这部电影的译名很有意思,“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谓的“放羊”之意,而电影中确实就有这样一批让老师头痛不已的只能“放羊(牛)”的问题学生:打伤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顽皮捣蛋的佩皮诺,古怪固执的莫杭治以及其他无心读书整日胡闹的孩子。
  面对这样一群几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味胡闹的孩子,恐怕很多老师都只能挠头表示无能为力,怎么办,只能“放牛”呗。有多少人能相信,他们也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
  有人相信,一个叫克莱蒙的失业的音乐教师相信。他来到这个学校,找了一份学监的活儿,原本只是想着糊口谋生,但是没想到他甚至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一生。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师,发现这些问题学生几乎都很喜欢唱歌,而且那个叫莫杭治的孩子还拥有天赋的好嗓子。这就是黄金,谁说他们只是野百合,即使只是野百合,又怎么就不能有春天?
  克莱蒙用音乐催开了他们心中的花,其实这些孩子这么小,不过都只是10岁左右的年纪,即使有恶,又能够坏到哪去?他们缺少的正是爱,诸如佩皮诺是个孤儿,而莫杭治也只有残缺不全的母爱,只需要一点点爱(而不是校长哈珊那样的仇恨),就足以点燃他们的心火,让他们明白,自己原来不是活在地狱中,原来自己也是天使。
  当克莱蒙把这些孩子组建成为一个合唱团,他们那宛如空谷黄莺般的美妙合声在电影中流淌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的心都醉了。看着孩子们那因为受到肯定鼓励而分外专注的眼神,也许我们中有人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曾经遇到的这样的好老师,他就像《春风化雨》中的基廷,就像《天堂电影院》中的阿尔夫多,就像克莱蒙,当然也有人遗憾:唉,我小时候为什么就没有碰到这样的老师呢?
  当昔日的照片变得昏黄,昔日的顽童已成为音乐家,我们看到了早已满头银发的莫杭治、佩皮诺对老师克莱蒙深情的怀念,往事并不如烟,因为改变了这些野百合命运的人留下的记忆,注定不会被风轻易吹散。
  电影有些浪漫主义,让音乐轻易就打开了问题孩子的心扉;电影又是很现实主义的,很真实,因为影片中有一个叫做蒙丹的问题少年到最后也没有被教育好,虽然克莱蒙已作出了最大努力。其实,这也就是生活,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开到凋谢,有一些或许未开放就枯萎了。正如一个少年在救那些被浪卷到沙滩上的小鱼,那么多,成千上万的,他能够救得过来吗?谁在乎呢?可是,这个少年一边把小鱼往海里扔,一边说,这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
  原来,救赎就是这么一回事,辛德勒救了那么多人,还要遗憾自己没有救更多人。可以这么认为:救一个人,也就是救了一个世界。打动我们的就是那种纯粹的爱,那种渴望让野百合都拥有春天的心。
  唱开一朵野百合,就是让世界多一片灿烂。道理很简单,却不是人人能做到。一个电影,能够让人看到心里去,不容易。坐下来,泡一杯茶,听听这纯净的音乐,寻回那份属于我们童年的记忆……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