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育心得 关注“人”——“新常态”教育的召唤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12-13 08:35
标题:
教育心得 关注“人”——“新常态”教育的召唤
关于“新常态教育”,虽然尚无定论,但似乎已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在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下,顺应教育发展的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解,一种新的教育主张。它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相对固定的一种教育表达,其针对的是“非常态”的、异化的教育,也可以说,“新常态教育”是一种我们所期待的“良好”的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的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细细品读肖川先生的这段对“良好”教育的理性诉求、诗性畅想、真情召唤的纯美文字,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每一个鲜活的“人”而言,一生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无奈。当下,我们看到的却往往是“非常态”的、异化的教育。现实中的教育明显缺乏足够的活力与魅力,不但没有形成对“人”的点化和润泽,反而构成了对“人”生命的羁绊和牵制。个体受动于其中,感受不到生命内在的充盈与完满,这与“良好”的教育相去甚远,也与教育的原初意义大相径庭。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从现实之路走向可能之境,我们需要不断地追寻和苦苦求索。
“人”的校园:从幽暗封闭走向敞亮开放
“新常态”教育首先要有适合“人”所处的环境。在一个人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校园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生活“场域”,在其间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其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愁的多与少,并对其性格情操、人格塑造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曾经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学校的职能是你想干嘛就不让你干嘛”。其喻义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在当下的学校里,孩子们想干的,一律休想!所谓的school,那是一块被围墙圈住的土地,足球场只是摆设,篮球场周围经常穿梭着身着“便衣”的“警察”老师们;一间间的教师像鸟笼一般,苦口婆心的老师用尽浑身解数给学生喂食,数十年如一日……
我以为,“新常态教育”意蕴下的校园,主要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来衡量: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愉悦感,意味着心灵的舒展,没有疲惫感,没有压抑感,身体是放松和舒适的;充实感,意味着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没有空虚感和无聊感,有日渐明确的生活目标,对自我和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有着更为丰富、系统和深刻的认识;成就感,意味着能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慰,强化积极的自我评价。因此,要使学校变得更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舒展心灵、放飞理想的处所,就必须努力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禁绝强制的纪律和苛严的规则,从而使校园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精神成长的家园。
另外,台湾学者黄武雄在《学校在窗外》这本书中还提到:“如果学校还有第三件事可做,那么这第三件事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教育要通过对人的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以使作为个体的人获得更为充分自由的发展,并进而有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良好”的教育,应该让学生从幽暗封闭的窒闷氛围中走出来,走向敞亮开放的新天地,让学生在曼妙的童年之旅中少一些耳提面命的疲劳,多一些温暖而美好的纯真记忆。
“人”的教学:从机械单一走向丰盈多元
2015年高考结束了,但对高考的议论并没有结束。“2015中国高考作文难度排行榜”显示,网友投票认为,XX省的作文题目属地狱级别难度。不仅作文难,数学也难!放眼今年全国的高考,又何止一个“难”字了得,各种高考怪剧、闹剧、悲剧仍在不断上演,“高考之痛”、“高考之殇”、“高考之梦”等论调在持续发酵、延续……
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应该是目前中国仅有的几个基本剔除了人为因素的刚性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考生的所有素质都被化约为应试教育中那些可量化、可比较的硬性指标。然而,为了这样的“平等”,所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的教学不得不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花成倍的时间和经历去钻研学生本来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结果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应考的场所,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驯化为一架考试机器,可以缺乏个性,可以性格幽闭,可以知识狭窄,可以口是心非,可以没有公益精神。
我以为,“新常态教育”意蕴下的教学,主要可以从如下方面来突破——
着力从关注学生的“学好”转变到“好学”上来。“学好”是学习中被动的接受,而“好学”则是学习中主动的探索;“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学好”只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学好”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好学”是为了探索问题;“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
着力从关注学生的“智商”转变到“情商”上来。戴尔·卡耐基曾这样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专业知识,而百分之八十五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戈尔曼在《情绪智力》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情商高了,吸引力、影响力、人格魅力就出来了,就能产生一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
着力从教师的“指令性学习”转变到学生的“选择性学习”中来。“允许学生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这样说过。“允许”一词并非耸人听闻,它直击传统教学一个根本性问题,教师手握僵绳,牵引着学生,教师永远凌驾于学生之上。维果茨基更是说过:“凡是没有自我运动的地方,那里就没有发展。” 学生的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动、主体能力体现。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阅读个性不同,对学习关注的重点、所获得的体验也不尽一致。所以,好的教学应正如罗杰斯先生所说:“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暗示。”
“人”的教育:由轻描淡写走向核心追求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一文中告诫我们:“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爱因斯坦也曾言:“学校的目标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戴安娜王妃也多次对她的长子威廉说,“你在成为王子之前,先要成为一个人。”所有这些,强调的都是先做人,再成才。因此在我看来,“人”的教育所召唤的,不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
我以为,“新常态教育”意蕴下的教育,必须有一些核心追求——
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不仅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健全人格的塑造,关系到人的内在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它比知识的传授要复杂的多、重要得多。所以,关注“人”,要求必须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武装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关切心。早在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应使学生学会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悦纳他人与悦纳现实,要有一种博大的关切心,学会对自我的关切,学会对亲近的人如父母、子女.同学、同事、朋友等的关切,学会对陌生人和相距较远的人的关切,学会对动植物和环境的关切,学会对人道世界的关切,学会对思想的关切。
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2013年1月21日,奥巴马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时发表就职演讲时说道:“我们对辛勤工作与个人责任的坚持,这些都是我们性格中永恒不变的东西。”美国是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的典范,奥巴马希望美国公民永恒持久的精神,自然包括首创精神、进取心的颂扬,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演说中,和创新精神一样被强调的是对辛勤工作和个人责任的坚持。我国的教育自然要大力宣传和提倡对创新精神的颂扬,同时,一个完整的民族精神中,不能没有辛苦工作,不能放松个人责任。环顾当今的教育理念,在强调自主发展的同时,却没有大声提醒个人的应负的社会责任,在鼓励探究的科学精神时,却没有赞扬辛苦的重要。自主发展可以是积极向上的,健康全面的,也可以自我中心的,罔顾他人的、不负责任的。如果只强调自主创新,一个可能的弊端就是校园和课堂里充满着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
面对浩淼辽远的教育星空,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我们一定会从教育的现实之境走向教育的可能、理想之境。我们预想中的“新常态”教育,一定能够实现肖川先生所描摹的“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的美好境界。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