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期间应重点关注学习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10-28 04:01
标题:
小学期间应重点关注学习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小学期间应重点关注学习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我们教育孩子,就是要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标准要求自己,按正确的标准去做事情,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品质,长大以后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小学期间,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很多,比如:学校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读书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但,应重点关注小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一、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当孩子在幼儿园时,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玩是他们的功课。幼儿在玩中学习知识,开拓眼界,培养性格,读书学习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关注幼儿的学习习惯无从谈起。当孩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每天听课才能培养他们认真听讲的习惯,每天写字看书才能培养他们学习卫生习惯,每天做作业才能培养他们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期间是小学生学习起始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健期。习惯的养成好像一张等待作画的白纸,涂抹了把它擦去是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越早越好,反之,矫正不良习惯再去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很多努力。
二、关注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主要是对幼儿与别人的交往进行教育如:幼儿的礼貌、胆量、团结其他小朋友等。但这种教育是在发展心理、性格层面上进行的,为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进入小学以后,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首先,孩子要从熟悉的家庭关系转变为开始学习适应的师生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血缘关系,父母主要是从对孩子的爱抚中,从关心孩子的吃饭、穿衣、语言活动、游戏中去引导他们,满足他们,要求和限制他们。而师生关系不同于家庭关系,老师对学生要求往往会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新奇和不适应。老师的表扬、批评、指导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形成或好或坏的师生关系。如果孩子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他们的信任感、大胆开朗等良好性格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良好品德就会发展起来。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就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其次,孩子在家庭中是父母及长辈们关注的中心,经常获得父母及长辈们的忍让和呵护;在学校老师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怎样和同学友好相处,怎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怎样遵守小学生守则及履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第三,由于孩子的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新内容,必然引起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的变化,家庭必然会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如果这个变化是合理的,孩子的心理性格品行也会健康的发展起来。进入小学以后,孩子生活在班集体之中,学会关心别人,体谅别人,为了大家的利益而抑制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等,这些都是孩子要学习的道德课程。其内容包括对待老师、对待自己、对待家人、对待社会等诸多方面,教师应给予重点关注。
道德是人与人相处的规范和准则,小学期间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学会做人是他们根本任务。在小学期间,切不可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道德习惯的养成。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