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校本研究:价值与模型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2:26
标题:
—校本研究:价值与模型
校本研究:价值与模型&nbsp
&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是教育理论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教学战略和方法的桥梁。任何一种称得上科学的教育理论,肯定有其实践的价值,能够转化成为学校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教师教学的方式与技能、同学学习方式与能力的实践状态和操作体系。校本研究是学习和应用教育理论来优化学校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互通互向、相互转换的桥梁。这一转换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它揭示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内在联系,显示了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技术性价值。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同伴互助、实践反思,寻找运用理论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战略和方式、方法,实现教育理论的行动化和操作化。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是教育理论人文精神在教育实践得以充沛彰显的媒体。应该说,任何先进的教育理论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都不会自动地依和于学校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先进的教育理论关注的是生命状态的改变和生命整体质量的提升。校本研究关注的不只仅是教育理论的实践方式、方法和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让隐含在教育理论内核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照亮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教育的主体都能明显感悟到学校里每一个角落、每一堵墙、每一个教室,教师的每一个优秀教案、每一个教学方式、每一个教育行为都闪耀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人文光辉,让每一个生命体在学习和发展的进程中显示出自身的生命活力和价值追求,变得自信、自强且富有效能感。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是催生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家的摇篮。校本研究不只是应用性的研究与实践,还在于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在互助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反思中探索,进而学会综合自身的见解和同伴的智慧,走向更高层次的校本研究。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彰显教师个人教育才智和发明力。其研究效果,首先是教学叙事就会应运而生;再经过教师自身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不时完善和提炼,最后可以升华为源于校本研究但又能概括某种教育原理、模式、战略、方法的教育研究效果。从教学叙事到科研优秀论文、教育论著的发展过程,乃是教师专业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继而成为教育家的历程。
&nbsp&nbsp&nbsp&nbsp综上所述,校本研究的价值在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它既关注视学习的主体,又同样关注教学的主体;既追求理论与实践的和谐整合,又追求生命价值、意义和谐发展。实现校本研究追求的价值,就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动态发展。
&nbsp&nbsp&nbsp&nbsp三、校本研究的操作模型
&nbsp&nbsp&nbsp&nbsp现代教学质量观的校本研究的价值追求,为校本研究指明了方向,规避了校本研究实践的误区,厘定了校本研究的基本战略的途径。循此,可对校本研究作出这样的表述:校本研究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依靠学校全体教师,立足学校教育实践,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教育行动研究。中小学的校本研究的内容涉和到学校所有领域,但又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教师的职能所决定的。它的基本特性有:
&nbsp&nbsp&nbsp&nbsp①校本研究的实体——学校为本;
&nbsp&nbsp&nbsp&nbsp②校本研究的主体——学校全体教师;
&nbsp&nbsp&nbsp&nbsp③校本研究的基础——学校教育、教学实践;
&nbsp&nbsp&nbsp&nbsp④校本研究的内容——偏重学校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
&nbsp&nbsp&nbsp&nbsp⑤校本研究的方法——教育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实践;
&nbsp&nbsp&nbsp&nbsp⑥校本研究的目标——教师、同学和学校的整体发展。
&nbsp&nbsp&nbsp&nbsp一个完整的反映校本研究运行机制的操作模型,是横向的静态要素和纵向的动态时序的和谐统一。从横向看,完整的校本研究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若干横截面的局部整体构成了完整的校本研究过程的总的整体。从纵向看,校本研究的运行过程是一个时间的连续。若干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单位的连续,实质是若干个相互联系又相互不同的阶段的有序运行。总的来说,校本研究的操作模型,它表征的是校本研究的横向结构和纵向流程的运作范式。学校教学是由“优秀教案”、“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一起构成的“系统工程”。借鉴“教育行动研究”中一个螺旋式的周而复始、不时加深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圈的运动和发展都包括“问题——方案——行动——反思”四个基本环节的运作方式,我们认为校本研究的横向结构和纵向流程,即其操作模型如下所示: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植根于学校教学实践,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例研究为平台,以反思性教学实践为方法,以研究和解决学校教学面临的实践问题为目的,旨在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生长,也是有效提升同学聪明才智,促进同学身心发展,又是有效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从横向的静态结构来看,它的构成是多要素的,包括了“人的要素”;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专业人员;又包括“活动成分”;优秀教案、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每个横截面(活动模块)其构成要素又是多层面的局部整体:“优秀教案”模块包括着前提性要素——确定研究问题、后续性要素——监控调整、技术性要素——情境性反思;“教学评价”模块包括着目标性要素——总结升华、依托性要素——反馈性反思。在这三个活动模块的切换间还置有“前馈性说课”和“反馈性说课”两个要素。从纵向的动态流程来看,是以“优秀教案”、“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为主轴的三大活动模块有序推进,环环相加,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运行过程。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是三种力量的互动过程。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专业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在校本研究中的角色功能是:教师个体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群体的“团队合作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核心和标志,专业人员的“理论引领”是校本研究的导向和助力。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教师群体在校本研究中的团队精神的集体智慧,把全体教师引上“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研互促共进”的轨道,实现从保守的操作型教师向现代的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这就要建立和完善激发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校本研究,主动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校本管理机制,实施“理念先行,问题定向,课例引路,全员跟进”的战略,根据校本研究的进程和需要,举行学科、年部或全校性的“课例研讨”、“个案交流”、“教研论坛”,通过群体对话、思维碰撞,质疑答辩、集思广益,造成课例引领、全员跟进的局面。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反思性教学实践”。校本研究的基础是教师个体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这里说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反省”,它具有“探索”、“研究”的性质。“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解决当前教学面临的某个问题,对先前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析、考虑和评价,作为制定新的优秀教案和行动方案的依据,借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由此可知,反思性教学实践,要求教师不只是教学实施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形成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的独立见解,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真正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2:26
&nbsp&nbsp&nbsp“反思”要贯串在校本研究的全过程。依照教学活动的进程,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种。我们把教学前的优秀教案反思称为“预测性反思”,是教师就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对过往实践和已有经验的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融于优秀教案之中,形成教学整体优化的行动方案。它可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实践,即:教学研究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设计能力。教学中的教学实施反思可称为“情境性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施情境下的实时反思。教师不只要对教学活动中的偶发问题作出回应,更重要的是监测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状态,适时作出调整,保证教学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和调节能力。教学后的教学评价反思可称为“实效性反思”,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解决问题战略,即:教学行动方案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理性的反思,分析胜利或缺乏甚至是失误的原因,提出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以进入后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它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评价能力。
&nbsp&nbsp&nbsp&nbsp为了强化教师群体的研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师个体为解决某一个教学问题而进行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进程中,我们特意交叉了两次说课,一次是优秀教案向教学实施转变的说课——“前馈说课”,另一次是教学实施向教学评价转变的说课——“反馈说课”,这对实现群体对话,同伴合作,深化研究,突显校本研究是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旨是不可或缺的。校本研究的真正魅力在于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同伴互动、群体合作往往还延伸到校内外,贯通于校本研究的全过程。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要求学校管理文化、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要与之相适应,要用现代的教育观念的思维模式来统筹教学与研究的全盘工作。学校的学科组必需从教学优化的需要来抓研究,从校本研究的角度抓教学,从单一的教学组织向“教学、研究、管理”三位一体的职能机构转化,以主动适应校本研究的需要。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