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认识和做法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2:25
标题: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认识和做法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认识和做法&nbsp&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是随同着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新内容。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立足于学校的教学研究。教研的内容,来源于学校的实际,来源于教学过程自身,是对教与学的问题的研究。它既不同于保守的学科教研活动,其偏重于对教材教法的分析,研究的是教的问题;又不同于教育科学、教学课题的研究,其偏重于对教学理论的研究。校本教研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对教与学的行动研究。因它基于教学的实际,而具有实践性;同时要通过一起研讨和研究,来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又具有研究性。课改是一项新的改革实践活动,必定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开展校本教研来和时认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通过校本教研既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能促进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新课程呼唤校本教研。关于校本教研内涵的界定,专家们早已有许多理论方面地论述,摆在我们基层学校面前的是如何操作的问题,这是我们一起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就我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做法作一个汇报,以求指正。
&nbsp&nbsp&nbsp&nbsp组织开展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永恒主题,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当然也要以课堂教学的研究为重点。每学期组织开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一次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如“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专题。每次活动都围绕教研主题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理优秀论文章,请市区教研员给老师做专家辅导。要求各学科组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进行专题讨论,然后向全组开课,在此基础上再推荐一堂优课向全校开课。依照校本教研的要求,活动中各组要组织一次评课研讨会,组织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和评优课活动,通过开展评课、研讨、评优等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得到不时改进,不时提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听课、相互评论,在这个过程中,老教师的保守教学观念和方法开始发生变化,他们接受新课程理念,学习制作教学课件,和同学一起制作学具,操作实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最快的是青年教师,他们积极参与课改培训,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有明显提高。为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我校制定出台了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考核奖励条例,大大激发了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上学期教师校内外开课26节,撰写总结反思优秀论文34篇。45岁以下教师撰写教学日记216篇,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281篇。规划落实教学课题研究8个。每学期组织开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提高。
&nbsp&nbsp&nbsp&nbsp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时深入,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丰富起来了,同学也动起来了。今年新入学的初一新生,老师普遍感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热情很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性强,敢于发表自身的意见,这些都充沛体现了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向师生互动、弘扬同学的主体性、能动性方式革新所取得的可喜效果。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的老师也普遍感到这一届同学在课堂上有些太“活跃”了,他们发言时七嘴八舌,发表自身的意见不经过认真考虑,课堂上随意性很大,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时,不认真倾听,随意插话,打断他人的讲话,合作讨论时随意走动,在争论问题时往往固执己见,不情愿吸收正确的意见,更不愿供认自身的不对,所有这些使老师们对自主的、活动的、讨论式的丰富的课堂形式的“有效性”发生了怀疑。针对老师的这些反映,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优秀论文章,组织教师展开广泛讨论。日本学者佐滕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把学校里大多数的教室变成能让同学情绪稳定、相互间能够诚实、亲热的发言和倾听的教室”。“假如能让教室的空气远离浮躁,让自然平静的声音重新回到教室。”那么就能“发明出平和气息的教室来”。“假如同学在声音中都感到带刺的教室里,笼罩在自由放任、固执己见的气氛里,要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学习只有在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时,在独立考虑的同时,才会是有效的。老师们通过学习讨论,普遍认识到“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同学通常都是擅长倾听、善于考虑的同学,只爱自身说话而不倾听他人说话的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老师们都认为经过新课程学习的同学,他们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学习的独立性、能动性强,敢说敢做,这些都是我们要加以巩固和发扬的。随着同学身心的发展,思维方式的深化,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有责任要加以积极地有效的引导,不时提高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有效性,而不能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我们发动全校教师参与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大家都感到有必要对老师和同学提出几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征求广大老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讨论制定了几条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同学学会倾听,首先老师必需做到仔细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尽量防止同学不经过考虑的简单回答。布置课堂活动,运用讨论法等要注重提高实效,摒弃一切“摆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要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充沛维护同学课堂上认真倾听、踊跃参与、深入考虑、大胆表述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思维。对同学的要求,我们提出要学会倾听,认真考虑,当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抢嘴。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听清要求,要学会用完整的语句有条理地表述自身的看法。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不讲与讨论无关的话,诚实地表达自身的观点,真诚地尊重他人的意见,不强加于人,允许保存不同的意见。课堂教学的这些要求,将引导着新课程改革向质性革新的方向不时深化,这正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所期待的效果。
&nbsp&nbsp&nbsp&nbsp中考是我们初中教师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初中校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近两年我们组织初三任课教师认真做好中考试卷的分析工作,研究中考试卷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掌握新课程实施后中考试题的变化趋势。通过总结、分析,与往年试题作比较,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教学的质量要求和检测规范,有效地改进和指导新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中考试题的改革既重视基础知识,更重视同学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试题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同学生活的实际。学科之间的渗透、综合,试题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等。基础要扎实,知识面要宽,思维方式要灵活,综合能力要强,这是初三任课老师通过对中考试卷分析后形成的共识。有位老师在试卷分析中写道:从中考试卷的变化上看,教育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领域迈进,老师凭一支粉笔、一张嘴,靠“满堂灌”、“题海战”是胜任不了教学工作的,同学凭一双耳朵、一本练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是学不好的。作为老师来讲,知识的传授要建立在同学对生活的感受之上,要溶于同学的生活之中。中考试题的变化,对我们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明年是实施新课程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中考,其改革的力度将会更大,我们要早作准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2:25

&nbsp&nbsp&nbsp&nbsp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从来不做作业等现象是令我们普通初中校老师和领导最烦心的事情。我们的老师要花很多精力去抓同学完成作业的事情,甚至采取一些惩办的措施,但这种同学自觉完成作业的情况还是得不到落实。一般来说,平时作业做得认真,完成情况良好的同学,学习成果是不会差的。而凡是作业拖拉,不做作业,抄作业的同学,一般成果都不会好的。对这个具体问题怎么办?我们引导老师开展对作业问题的研究,大家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议论纷纷,他们都怪罪于同学的学习态度问题,都提出要加强学习目的性和学习态度教育,采取严格督查措施,对发现抄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同学严加惩办等。其实以往我们也都这么做过,但收效甚微,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着。不能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我们都只从同学的角度去总结分析。我们能否换一种考虑,从老师的角度、从作业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什么叫“作业”?作业就是做自身不会做,通过动脑、考虑能做会的题目,而不是去做已经理解和会做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安排作业时要开动脑筋,要精选习题,提高作业题的质量。作业不能越多越好,要考虑同学的时间、空间、接受能力。作业的形式也不一定都是笔头作业,还有口头的、实践性、操作性的,作业安排的要求应有层次和难易的分类,完成作业也可以分别要求,因人而异等等。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制度的改革,试题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这些都不促使我们要对作业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吗?我们对这个问题还仅仅是提请老师们考虑和反思,还需要作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nbsp&nbsp&nbsp&nbsp带着教学过程中具有共性的一些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比较具体和实际,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很高,在研究、讨论中组织老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听取同行们的观点和意见,虚心听取专家引领、热情得到同伴互助,再经过自我反思,可收到互相补正,一起提高的效果。依照校本教研制度的要求,各学科组每学期都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组织开展一到两次研讨活动,作为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常规要求。校本教研促进了学校内部开始变化,确实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nbsp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