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优秀教案”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2:25
标题:
—“优秀教案”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
“优秀教案”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
&nbsp&nbsp&nbsp&nbsp1、案例教学——案例分析法
&nbsp&nbsp&nbsp&nbsp写作“优秀教案”最一般的目的,就是用于组织案例教学。在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影响的案例教学当推美国哈佛商学院。正是由于该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胜利运用,培养出大批杰出的工商界胜利人士,才使得案例教学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胜利教育模式。在我国,案例教学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许多高校特别是法学、工商管理类的高校已经获得胜利运用,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MBA课程也得到广泛的认同。
&nbsp&nbsp&nbsp&nbsp哈佛式的案例教学也称“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参与者要把自身当作案例中的当事人,如总经理、制造部长或财务科长等,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和决策。所使用的案例多是实际发生的相当复杂的管理问题,所花的分析时间一般在4小时~8小时⑴。从类型来看,哈佛的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问题评审型,即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同学去评价;二是分析决策型,即不给出方案,要求同学通过讨论分析提出决策方案;三是发展理论型,即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时完善理论体系⑵。
&nbsp&nbsp&nbsp&nbsp案例教学通常要经历四个教学环节⑶,其中,第B、C两个环节可视为哈佛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即合作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
&nbsp&nbsp&nbsp&nbsp(A)阅读案例、个人分析。主要是审读案例文本,掌握案例事实,识别案例情境中的关键(案例)问题,个人进行案例分析,初步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nbsp&nbsp&nbsp&nbsp(B)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在小组或全班同学面前出现个人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依据;听取同伴意见,对案例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求达成共识。
&nbsp&nbsp&nbsp&nbsp(C)课堂发言、全班交流。通过在班级中进行交流,相互检验和修正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
&nbsp&nbsp&nbsp&nbsp(D)总结归纳,消化提升。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案例作业,撰写案例学习报告。
&nbsp&nbsp&nbsp&nbsp无论是哈佛的还是其他学校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都属于“教学”的范畴。它首先需要聘请授课教师,由教师来选择或编写案例,并以案例为线索,介绍背景,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方法,不只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同学的学习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教师要为学员提供理论工具,引导讨论的方向;学员要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的实践中去,判断案例中哪些是有关的内容,找出真正的案例问题,决定应该做什么,设计出解决方案或行动计划等等。
&nbsp&nbsp&nbsp&nbsp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哈佛攻读公共政策硕士学位(MPP)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在为期两年的学习中,学员一般要分析200多个案例。假如攻读两年制工商硕士(MBA)至少要学完800个案例。通常一个学员准备一个案例需要3~4个小时,加上上课时间,每天大概要学习12~18个小时。经过对几百个案例分析训练之后,学员们必需掌握案例教学的要领,善于抓住案例的核心,分析案例中的关键因素。这种“集中轰炸式”培训方法,更适合于在职人员的短期培训⑷。
&nbsp&nbsp&nbsp&nbsp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师范教育或教师培训领域,案例教学法已在国外得到广泛的运用。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甚至认为,教学应该像是医学临床专业,教育学院假如实行像医学院训练实习医师的方法,让教育学院同学接受实际训练和受到专业尊敬,将可以培育出表示更好的教师,同学也会因此受到更好的教育。该基金会因此建议,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获得教师执照,不过仍然需要完成两年的在职指导训练,才干取得完整教学资格⑸。
&nbsp&nbsp&nbsp&nbsp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中小学开展校本研究,特别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虽然也可以聘请一些教育专业人员为教师进行案例教学,也可以让本校的骨干教师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但它终究不太可能成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只能作为校本研修的一种补充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小学教育界缺乏这种从事案例教学的专业人士,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除了可以轮流参与短期培训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不太可能有集中培训的时间。然而,“案例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以案例为载体,组织参与式、角色扮演式的讨论,对教育教学问题一起求解和决策,对案例进行开放而无终结的分析等等,却应该在“校本研究”特别是“校本培训”里得到特别的重视和借鉴。
&nbsp&nbsp&nbsp&nbsp2、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法
&nbsp&nbsp&nbsp&nbsp在国外案例教学法中,有一种被人们称之为“芝加哥式”的方法,即“案例研究”。因为这种方法是芝加哥大学首先开发使用的,所以叫芝加哥式。实施“案例研究”的过程是:首先给同学分发案例,让他们进行审读,然后同学和教师一起站在客观的、局外人的角度,来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应该怎样分析,从中找出管理的一般原则和原理。案例研究一般是比较简单,所花时间比较少⑴。
&nbsp&nbsp&nbsp&nbsp对案例进行独立研究,实际是“案例教学”里学习者必需完成的最重要的步骤。案例分析不是去证实某种观点,而重要的是提高分析与决策水平。由于案例自身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案例作者不一定表达了他个人的意见、分析、评价或答案。即使在案例中包括着作者的分析和反思,也只能作为一种“备择”的答案,供其他人参考、学习、借鉴或批判。因此,对案例提出的问题、展现的矛盾或抵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战略等等,都应该由学习者独立考虑,把实际情况与有关理论模式和知识联系起来,做出自身的分析和判断。
&nbsp&nbsp&nbsp&nbsp优秀教案的应用也可以借鉴这种“案例研究”的思路,鼓励和要求教师在阅读和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nbsp&nbsp&nbsp&nbsp其一,可以作为独立的教研活动,即根据教学的需要,直接选择一些适当的案例(现有的或组织本校教师撰写的),分发给全体教师阅读和研究,然后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分析的过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nbsp&nbsp&nbsp&nbsp其二,也可以把它作为“案例分析教研活动”的一个步骤,即在进行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独立撰写出案例研究报告,进一步消化和提升。
&nbsp&nbsp&nbsp&nbsp无论是合作研究还是个人学习,“案例研究报告”都应该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由教师个人独立完成。这种方式,类似于“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完成“案例分析作业”。对于优秀教案中提供的情境、疑难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都需要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做出自身的判断和评价。教师也可以给自身提出若干问题,例如。“这个案例对我有那些启迪和协助?”“假如我上这节课,我会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假如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将如何处置?”把他人的经验与自身的实践联系起来考虑,辨识模式,发现规律,使得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成为个人的缄默知识“外显”的过程,以进一步提高优秀教案的应用效果。
&nbsp&nbsp&nbsp&nbsp3、案例分析教研活动
&nbsp&nbsp&nbsp&nbsp为了适应我国中小学“校本研究”的实际,将“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转换,组织教师开展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即:以精心选择的、适当的优秀教案,特别是以本校教师撰写的优秀教案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案例分析教研活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2:25
&nbsp&nbsp&nbsp&nbsp威廉斯(1969年)认为,“案例分析”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规定的主题和现有的信息(即选择的或撰写的书面案例),所需的其他信息,实际的(案例)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效果,最好的措施,处置的结果和防止未来出现类似问题的方法⑹。事实上,“案例分析”教研活动,主要是借鉴了哈佛MBA教学的核心环节,即:在教师个人“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个人撰写案例),为“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搭建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把“案例教学”转化为教师一起参与的“案例分析”教研活动。
&nbsp&nbsp&nbsp&nbsp“案例分析教研活动”首先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和全员参与性。由于案例分析的主体是全体教师(或相关年级、相关学科教师),要求教师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一起参与,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对提出的案例问题进行讨论、争辩或协商,促使他们对教学疑难问题刨根问底地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并在讨论中逐步形成共识,一起制定解决问题或改进教学的行动计划。由于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从同一起点动身,人们会提出不同见解,它不存在什么规范答案。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即最佳化)⑺。全员参与的讨论,必将有效地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nbsp&nbsp&nbsp&nbsp“案例分析教研活动”也十分强调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相互学习,即“同伴互助”。乔依斯与许瓦斯(Joyce&nbsp&&nbspShowers,1982)等组实验发现,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能有同样的表示。其它研究(Sparks,1986;Singh&nbsp&&nbspShiffette&nbsp,1996)也发现同事间互助指导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⑻。在教研活动中针对自身熟悉领域的优秀教案进行研讨时,教师之间的互助指导将会起到更显著的作用。教师不只能从互助和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而且能从互助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的能力。
&nbsp&nbsp&nbsp&nbsp“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更强调“专业引领”。正如顾泠沅先生所说:“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化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商与带领,同事互助经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⑻学校在组织“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时,可聘请有关专家,更可行的是组织本校优秀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员进行“专业引领”。这种“引领”将表示在选择组织好案例,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组织教师就如何解决案例问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当案例问题较为复杂,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高层人员还必需引导大家一步步考虑、探索和学习,直到发现可行的解决方法。专业引领的作用,即协助教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nbsp&nbsp&nbsp&nbsp“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把对优秀教案的分析和研究,有机融入了教师日常的教学之中,它可以是教师集体备课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是教研组、学科组或全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方式,有效地引导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它应该是“优秀教案”在中小学“校本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方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