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孩子的一堂美术课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1 11:59
标题:
孩子的一堂美术课
“妈妈,家里有没有面粉?”星期一中午放学回家一开门孩子便问。
“要面粉干什么?”我考虑着该不是又要我给她摊饼子吃吧,孩子喜欢吃鸡蛋饼。
“老师要我们每人准备一个面粉团,星期三美术课上要用”。
今天中午回家,孩子便开始了准备工作:做面团。加水、搅拌、和面,边做边问(唉,孩子也真
可怜,连玩泥巴的经验都没有,要不,这会儿可以派用场了),她倒是不厌其烦。然而听起来容
易做起来难,加水,到底加多少,多了和不成团,少了又不粘,“怎么这么难啊?”孩子小声嘀
咕着,我也不理她。加水、加面,加水、加面……,面团终于做成了,不过比原来计划的大得
多。下午孩子带着她的面团,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说再见时的音调比平时高了八度。
“妈妈,今天可好玩了。”下午一放学,孩子又在我耳边叽叽喳喳。
“美术课上有两位同学忘记带面团了,刚好赵某带了一大团,想跟她借点,可赵某不肯。于是那两位打算来个偷袭,谁知道面团有那么大的‘劲’,扯也扯不时。妈妈,米粉怎么没这么大‘劲’的?”
“你怎么知道的?”我觉得纳闷,因为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是的,胡某带的是米粉团,做东西的时候老散。”孩子一脸的认真。
“还有课堂上有好几个同学都成小丑了。有人怕面团会到处粘,就带了干面粉敷在面团外面。一不注意就抹到鼻子上、脸上……。”孩子意犹未尽,回味着快乐。
“那你们就这样玩了一堂课啊?老师没生气?”见孩子一直没着正题,我便问了。
“老师生气了,说你们再这么吵就不许做了。”话这么说着,随之而变的是没了笑容。
“赵某把运动鞋做成高跟的了,老师说‘这是时装鞋吧’,同学们都哈哈大笑;徐某做的拖鞋一只大,一只小……”。到底是小朋友,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妈妈,你看这是我的作品,得了95分呢。”看样子是被老师褒扬了。
“怎么又是鞋子,为什么不做点别的,你不是特喜欢娃娃吗?”
“老师安排我们的就是做鞋子,哪个敢做别的。”见我有些不满意,孩子觉得委曲。孩子好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我不忍心搅了她的那份快乐的心情,连忙解释:妈妈只是提个建议嘛。
真的,孩子好久没有这样的开心过了,而且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谢美术老师。我想孩子的同学也一定和她一样,今天很开心。不只如此,孩子还知道了和面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散落的面粉加水后在手中不时地搓揉就会变得有‘劲’,而米粉团就不一样;运动鞋为什么不是高跟的……。
但是这堂课也留给了我一些考虑的问题。一是老师该不该生气。我想老师生气也许是因为同学在课堂上太吵了,课堂纪律不好。我们无妨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下:假如同学在课堂上学到了东西,有了收获,为什么一定要是安恬静静的呢?小朋友是单纯的,开心了,他就会说、跳、唱……,这些都会在无意的状态下,用小朋友们自身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很夸张。在那样的情景下,小朋友们还能坚持安恬静静,那不是问题更大了。二是老师为什么要求全班同学都做鞋子呢?我想肯定会有同学想做娃娃,比方我孩子;有同学想做飞机,有同学想做手枪,特别是男生……。假如老师说:“同学们,请用你们手里的面粉团做出你想做的东西,我们来比一比谁做的好”,那么同学的作品一定是五花八门的,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展示给同学的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同学评论起来兴趣会更大,目标会更多些。第三个问题是面用在课堂上作了粮食以外的用途,课后怎样处置这些面团。“粒粒皆辛苦”虽然经常挂在小朋友们的口头,但这会儿功夫可能谁也没有想起它,假如教师不和时进行教育,在小朋友们的眼里,也许面粉就和泥巴差不多了。这样的问题在我的同事之间就发生了一场争论,一个认为面粉是粮食,这样使用是在糟蹋粮食,对教育同学不利;一个认为面固然可以发挥它作为粮食的原本用途,但假如有能体现它的其它价值的用法,也未尝不可呀。看来这个问题是得好好去想一想,尤其是对于教育小朋友来说。
孩子的一堂美术课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