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中学教师感悟随笔 既要坐而论道,也要起而行之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10-6 07:11
标题:
中学教师感悟随笔 既要坐而论道,也要起而行之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语出《周礼·冬官考工记》。书读之要在于知人论世,《周礼》中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逐渐演变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冬官逐渐演变成工部,由“考工记”可略微管窥演变历程,但需要注意的是《考工记》是由汉人补编进入亡佚的《周礼》,凑成六篇之数。
但在教育学的实践之路上,我觉得这句话可能改成“既要坐而论道,也要起而行之”更为妥帖。
《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说“坐而论道,是谓王公;起而行之,是谓士大夫”。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看,仿佛“坐而论道”比“起而行之”更加重要,毕竟王公等级比士大夫高得多。
其实,“坐而论道”是谈的是理论;“起而行之”是实践,二者各自独立,合二为一,缺一不可。有的教育者是“坐而论道”的大家,专注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教学理性提供更好的学理支撑;有的教育者是“起而行之”的实践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教育实践的大地上尽情绽放,为实践理性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和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二者一体两面,并无优劣高下之别,但我想,如果既能“坐而论道”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又能“起而行之”不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以达到理想的教育,那么对于中国教育界的贡献一定更大。
例如叶澜先生,她是“现实的理想者”,她是1978年之后最先在中国最核心的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第一个发表教育论文的学者,但同时她也是“新基础教育”的开拓者,她的“新基础教育”历时15年(1994年-2009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新基础教育”不仅“新”在理念,把生命镶嵌如学校和课堂,更新着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师生观;也“新”在实践,在学校管理、组织、制度、文化,教师发展,教育教学,班级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本土化的贡献。
“坐而论道”强调的是“知”,“起而行之”重视的“行”,阳明先生早就告诫我们,要“知行合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也就是从头到脚,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
“坐而论道”要和领导同事多沟通管理和教学的细节,形成共识,不断优化;要和学生多交流,教学相长,品格互益;“起而行之”要带好班级,勇敢实践,不断探索踏出“奇观之路”;要共享课堂,情智共生,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虽为后学,愿像先行者致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期待最后能像墨子一样“终无怨心”。
“坐而论道”需要“有心”;“起而行之”必须“有力”,心力合一,才能知行不滞,无愧我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10-6 07:11
实验学校 邱朴智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