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秉着“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我们在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成了评价课堂效果的重要参照。
可最近的一节课,让我反思的更多。在讲《核舟记》时,我为了让学生理解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我讲了明朝的微雕;为了让学生明白“大苏泛赤壁”,我调侃了苏轼;为了让学生理解“苏黄共阅一手卷”,我找两名同学在讲台上再现了情景。这样的课堂在我设计之初、在我授课完毕,都觉得是成功的,因为有创新、学生也积极参与课堂、重点也突出。
可当我巡视课堂,亲眼去见证自己的教学效果时,我傻眼了:让学生进行课堂检测,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学生写的乱糟糟。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的课堂是无效的。
不同的视角自然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只看老师的课堂组织,只看课堂的流程,只看学生的表现,可能真的是会让人兴奋。可“拨开课堂的浮华”,把课堂评价的最终依据落在学习效果上,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
田局长提出的“道德课堂”,要求上课老师在上课前先明确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课堂目标要明确。目标明确之后再来思考如果更好的完成目标。还应该预设教学效果,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明确学生怎样的掌握程度才算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
仔细想想,我彻底醒悟,课改的口号提得再响,改革的形式再变化多样,可改变的课堂形式最终也是为课堂效率服务的,过多的关注形式反而忽略了最终的课堂效果,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使课堂改革艰难前行。要改革,要效率,大脑首先要清醒。
作为课堂的领路人——老师,必须清醒。课堂不追求热闹,而追求基于目标的活跃;课堂不追求形式的千变万化,而是追求基于效果的最适合、最恰当、最高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不追求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要的是确实学会弄懂。
所以,一切从教学效果出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学生更简单更高效的学习,最后是检测预计学习效果的达成度。拨开课堂的浮华,让测试结果说话。再通过测试结果反思课堂,如果目标完成了,问问自己哪里做得好,哪些是需要坚持的。如果目标没有达到预期,就要问问自己,是目标制定的问题,是教学策略的问题?总之,一堂课力求让学生学有所得,让每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
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真正的任务,是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高效。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思想,用思想影响行为,用行为改变现状,课堂改革定有质的飞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