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英语课文教学与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
1. 预测让学生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预测课文的梗概,从而为后面的阅读打下基础。预测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测、联想能力。
2. 限时粗读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粗略地带着问题跳读。它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时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2)明确文章结构。故事有故事的行文规律,说明文有说明文的结构,了解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揣测文章大意,使理解文章大意变得水到渠成。
如,故事的结构通常是开头介绍人物、地点、时间,然后是目标,再往后描述发展过程,最后是结局;议论文的结构通常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是结论,主题句往往在句首或句末,或者句首有主题句,句末再一次重复主题句。(3)抓关键词和主题句。经过跳读明确文章结构的同时,抓住句子的关键词和段落的主题句,利用已有的知识,填补句子间、段落间的信息差,构建出文章的大概内容。
3. 限时细读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呈现理解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文章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
4. 阅读基本功——难句过关培养句式识别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句式识别就是对句子,特别是难句的构成形式进行辨认。它包含两层含义:对句子句法结构的识别和该结构所包含的相关意义的识别。句法结构是为句子传递信息服务的,离开了传递信息的作用,结构的存在便没有意义;它超出了一般语言规则的范畴,成为阅读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句法结构的识别不仅是阅读活动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学生语言潜能中的一种特质,影响着对其智能水平的判定。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激发这种潜能,克服对英语难句、长句的陌生感,强化熟悉程度,最后达到阅读时对句式识别的自动化。
对句式的自动识别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熟练运用语言规则,以最少的注意力和控制行为感知并识别句子所含句式,对句式识别进行强化。这样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实际阅读中不刻意进行这种识别,而能始终将注意的焦点保持在理解意义的层面上,避免不熟练的语言运用技能带来的干扰,减轻大脑的负担,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句式识别水平的提高,还可解决一些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视幅小、阅读速度慢、不能进行跳读等问题。高水平的句式感知能力能使学生轻松抓住表达主要意义的关键词。同时以这些关键词为目光的聚集点,用眼睛的余光接收辅助信息,扩大视幅。此外,高水平的句式感知能力对正确划分意群、减少目光移动次数,克服逐词阅读等都有帮助。
由于句式识别出现在阅读理解过程的感知阶段,并呈隐性运动状态,因而师生往往对其不够重视。从阅读理解的感知阶段入手,可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阅读能力的障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下面是训练句式识别的操作程序:
(1)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五种基本句式。(2)要求学生注意以上句式在具体表现形态上的差异。如:所有带宾语的句式都有相应的被动式;主语或宾语较长时用形式主语it;S+V+O句式中,既可以是名词或代词,也可是动词不定式或v.⁃ing 形式,还可以是从句。(3)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捕捉构成句式的几个关键词,并进行语义编码,如“A lot of people in Beijing are planting manythousands of trees.”一句中,关键词为people,plant,trees。
5. 复述课文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课文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构成认知能力的模块,即图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课文时可段落复述,可全文复述;可个人复述,亦可接力复述。
6. 开放性设问根据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精心设计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理清课文结构和逻辑关系,分析作者的观念,力求从文章内容中得到启发,开阔视野,发挥想象,陈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加深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之,在进行英语课文教学的同时,应以阅读为中心,与写作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