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加减混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让情境贯穿课堂始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我在开头便创设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丑小鸭》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新课部分也延续了这一情境,由丑小鸭变成的这些白天鹅展开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纪律。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演示对学生形成刺激,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课件演示4只白天鹅,先飞来3只,又飞走2只这样的场面,让学生认真观察、自觉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同桌交流,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结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丑小鸭》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那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谁知道那只受尽了苦难的丑小鸭最后怎样了?(变成了白天鹅)今天,老师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鸭也变成白天鹅,大家高兴吗?
课件出示口算题:(口算题的背景是4只丑小鸭)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答对了,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童话能不能变成现实就看你们的了!
2.生速算出答案。
学生正确算出一道题,师点击鼠标,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课件演示:白天鹅飞起来,飞到湖边)
师: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雪白的身子,细长的脖颈……它们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设计意图: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因此,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复习引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先加后减。
1.演示课件:湖面上有4只白天鹅,天空中飞来了3只白天鹅。
师:从屏幕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湖里有4只白天鹅,飞来了3只,一共有几只白天鹅?
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白天鹅该怎么办呢?(生答,师板书:4+3=7)
课件演示:又飞走了2只。
师:现在湖里白天鹅的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白天鹅,怎么办呢?
预设 生:再减去2只。
师:从几只里减去2只?
预设 生1:从7只里减去2只。
生2:也就是从原来4只加上3只的总数里减去2只。
2.揭示课题。
师补充算式:4+3-2,并读出算式:4加3减2。
师小结: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就是“加减混合运算”。(师板书:加减混合)
师:对照图画说一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再完整地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预设 生1:4表示原来有4只白天鹅,3表示飞来了3只,2表示又飞走了2只。
生2:湖里原来有4只白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白天鹅?
3.交流算法。
(1)讨论:4+3-2怎么计算呢?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生讨论、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3)师强调:做题时一定要记住上一步的得数。
(4)归纳总结: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加法,然后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二)教学例2:先减后加。
1.说图意,理解算式的意义。(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画面)
师:谁来说一说画面中白天鹅的只数连续变化的情况?
预设 生:湖里原来有4只白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预设 生1:湖里现在有几只白天鹅?
生2:列式为4-2+3。
试读出算式:4减2加3。
摆学具,交流计算方法。
师:4-2+3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生摆学具,跟同桌交流)
师: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预设 生1:记住4-2=2。
生2:记住第一步的得数。
师:回忆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预设 生1:先算4-2=2,再算2+3=5。
生2:先算减,后算加。
小结: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减法,然后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先加后减 先减后加
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