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谁能说出这样列式的原因? 预设 生1:因为原来有5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把它们合起来,所以我用加法计算。 生2: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这些小鸡的只数都加起来,所以是5+2+1=8。 师:得数8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预设 生1:5和2合起来是7,再加上1就是8。
生2:我先算5+2=7,再算7+1=8。 3.同桌交流算法。 师:其他同学是怎样算的?把你们的算法和同桌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连加算式的读法。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呢? 预设 生:5加2加1等于8。
5.小结。 提问:像这样的算式和以前我们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以前学的只有一个加号,今天学的有两个加号)教师说明:像这样,在一道加法算式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的加法算式就是“连加”(板书:连加)。计算5+2+1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即5+2=7,再算7+1=8。也就是说,计算连加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所得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二)连减。
1.情境演示,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65页下面情境图。 师: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地上有8只小鸡。 师:说得真好,我们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生:跑走了2只小鸡。 课件演示又有2只小鸡跑走了。 师:谁能来说说这次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有2只小鸡跑走了。 师:谁再来完整地说说图意? 生: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2只小鸡,又跑走了2只小鸡。现在还剩几只小鸡? 2.列式解答,理解连减的含义。 师:要求还剩几只小鸡,你会列式吗?
预设 生:8-2-2=4。 师:结合情境图,说说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生:8是原来的8只小鸡,前面的2是先跑了2只,后面的2是又跑了2只,4是剩下的小鸡只数。 师:你能仿照“连加”算式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 预设 生:“连减”。
3.借助学具,交流算法。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同桌交流,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预设 生:我摆8根小棒,先拿走2根,剩下6根,再拿走2根,最后剩下4根,就是8-2-2=4。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看“8-2-2=4”,算式里有两个减号,从总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像这样的连续相减的减法算式就是“连减”。读的时候,也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每一部分,8-2-2=4读作:8减2减2等于4;计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即8-2=6,再算6-2=4。
(三)在生活中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 师: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能用连加、连减来计算呢? 预设 生1:家里原来有3个苹果,妈妈先买来了2个,又买来了4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可以用3+2+4来计算。 生2:我原来有8本书,送给弟弟3本,又送给妹妹4本,还剩多少本书?可以用8-3-4来计算。
……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明明帮奶奶喂小鸡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境,既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又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其间,采用由扶到放、小组或同桌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中用连加、连减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