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老师的课程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9-6 16:00
标题: 小学语文老师的课程故事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这首诗出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两首》,它具有一定的叙事性,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行踪,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全诗的精华,作者由露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园内的满园春色,这种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本课的重点是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段小插曲,让我和孩子们领略到了别样的精彩。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当作者满怀希望去赏春……虽然最终没有进园观赏,但从那一枝斜斜地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已经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老师,我觉得‘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如说是‘万枝红杏出墙来’更好些。”正当我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写的意境时,陈家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一看到这个陈家豪同学站起来,还提出了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往日对他的种种不满就都涌上来了:个人卫生那么差,无纪律无组织,家庭作业经常忘记写忘记带,和同学经常闹矛盾,次次考试一塌糊涂……想到这些,我几乎犀利的目光看着他:“古诗千古流传,字字精炼你竟想改古诗,你觉得你在认真听讲吗……”不管当时他能不能受得了,我要让他知道,老师讲课,你好好听就是了,这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但是,理智让我稍稍清醒了一些,那些尖酸刻薄的话没有遛出我的嘴边,陈家豪同学在我那他能读懂的眼神中低下了头……

     这堂课不折不扣地按照我的设计上完了,但陈家豪同学低下头那一刹那间的神情和目光也不折不扣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它们给我不安,他的眼神和神情让我想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观,猛然抬头间,桌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深深刺痛了我:“……难道我们真的要让瓦特在我们的冷眼里消失?让牛顿在我们的指责中失去光彩?让爱迪生在我们的嘲讽中变得平庸?让天才在萌芽中死去吗……”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剖析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新课改,新理念,我一直在学习,但是我做到了吗?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假如当时那些气话说出来,他会有什么反应?同学们呢?假如当时是一个平时我觉得好的学生提出那个问题,我会这样冲动地处理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不会那样做,我会在班上表扬他(她),或者对他(她)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我不禁为自己的行为深深自责起来,而且静下心来后才发现他提的问题是多么有价值:“一枝红杏出墙来”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不正是诗之精华,学生需要细细体会的吗?学生需要对比,需要讨论,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真诚地向陈家豪同学道歉,并表扬他敢于挑战古人的举动。“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允许而且也应该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于是,我重新给了陈家豪同学一次机会:“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说用‘万枝’更好吗?”陈家豪同学看到我的眼神,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像是得到了尚方宝剑一样,自信地说:“我想,春暖花开,杏树不可能只有一枝伸出墙来,而且,万枝红杏更能说明满园的春色”他振振有词,理由充分,这是我未曾料想到的。我把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及时地抛给了同学,让大家讨论,学生很快成为两方。我有意把认为要用“万枝”的一方规定为正方,把同意用“一枝”的一方规定为反方,一场小小的辩论赛就在课堂上激烈地展开了,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唇枪舌战,针锋相对,互不示弱。一番激烈的“舌战”后,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的高妙,婉转与含蓄。我看到陈家豪同学似乎有点失落,我走到他跟前,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如果没有你这大胆的一问,哪有今天这场关于‘一枝’和‘万枝’的精彩辩论呢?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也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你的质疑声里闪耀着你思考的光芒,我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上都能听到你对课程的质疑声,让同学们在你的发言中收获更多的知识”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陈家豪同学笑了,笑得特别开心,笑得特别自信。正因这一个出其不意的问题,才有了这未曾预约的精彩。

    在兴奋之余,我沉思良久:如果不转变观念,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不注意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能有这如此的精彩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炽热的爱心,正确的人才观,从学会欣赏孩子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勤于思考,主动参与,勇于标新立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我应感谢陈家豪同学的质疑,给了我一次主动探索,付诸实践的机会;我应感谢陈家豪同学的质疑,让我的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领悟经典;我应感谢陈家豪同学的质疑,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学相长,让我和孩子的心走得更近。

    这件事使我深切的体会到,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标准引导学生、制约学生,我们应该是创新潜能的发现者,而不是扼杀创新火花的“罪魁祸首”,要把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己的舞台,多给学生一点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奇想法、创新点子淹没在我们 “循规蹈矩”的思维之下。

    在欢笑声中,下课铃声响起来了。这是一堂特殊的古诗辩论赛,我敏锐地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突破原先教案的束缚,让教案搁浅。引导学生讨论,而引导又触及了儿童的实际生活世界,拨动了儿童生活的琴弦,引起儿童对已有表象的再现,学生情趣高涨,思维极其活跃,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建的舞台!无心插柳,意外“生成”,才有了这未曾预约的精彩!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