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听张文质谈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8-6 00:50
标题: 听张文质谈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听张文质谈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第四次学习活动            赵晋雄
张文质,教育学者,诗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生命化教育”课题总负责人。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作为“1+1新父母行动”发起人,入选《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7年十大推动读书人物。个人著作有:《教育是慢的艺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教育的心灵之约》等。其多部著、编图书,如《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等,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7月17日上午,有幸聆听张文质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堂精彩的报告。
张老师的报告就在投影上呈现的一些关键词说开去。从福州人得性格谈到中国人的性格,从家庭教育谈到教育。从中国人喜欢单打独斗的体育项目谈到国外喜欢团体体育项目,从接纳谈到认同,从承受谈到自我变革,从主动谈到坚持等等。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幽默风趣,看似漫无边际,实则围绕中心,许多真知灼见尽显其中,非博学者难以做到。
两个小时报告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报告就结束了。我对张文质老师事先并不了解,听他的这一次报告只是给我一个白描式的印象。我扔想了解更多有关于他的教育故事,我想了解一个丰满的张文质。于是我上网查找于他的相关资料。并把他所说的有关教育的经典语句摘录一下,作为我永久学习的范例。
张文质:这些年来我一直倡说生命化教育,强调“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最近读到佐藤学的著作,看到佐藤学也有类似的观点:“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此外佐藤学还主张教育变革应该是“静悄悄的革命”,认为它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立性和创造的革命,这些都是能给予人启迪的见解。
张文质:我曾经写过给父母的十条戒律,其中有三条比较适用于这个问题:第一条,也是最忌讳的一条,千万不能当众责骂甚至打骂孩子。孩子哪怕犯了再大的错误,父母都要进行很私密的教育,就是回到家你再批评他。在家里怎么批评,都要好于在他人面前教育孩子。在他人面前对孩子进行教育,容易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第二条,中国的父母普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特别喜欢在他人面前数落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孩子很没有礼貌啊,很没有自信啊,不爱跟人交往啊,等等。其实在他人面前尤其需要鼓励孩子,夸奖孩子,让孩子有自信心跟陌生人交往,或者说让他能够体会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是多么重要的一员。还有一条,父母要有很强的帮助意识。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个时候父母怎么对待他,怎么去帮助他,对他的自信心、自我认同特别重要。一个缺乏自信,没有自我认同感的孩子,怎么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美好的一面呢?所以父母在想要批评孩子的时候,要特别克制,特别谨慎。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8-6 00:50

张文质:一个人不需要40岁,一个从20岁开始,就在塑造自己的相貌,这种相貌的塑造实际上是超越遗传,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塑造。
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相貌越来丑陋,而读书的则会显得越来越儒雅,越来越有书卷气。
读书人通过读书的方式不仅改变了对自己的理解力,甚至能改变自己的相貌。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读书人粗鲁,长得毫无书卷气,也很少看到一个从不读书的人的看上去是如此的优雅。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当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你可能最需要问的,就是他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学科,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户外活动,有没有自己喜欢的阅读的书籍,如果都没有的话,那这个孩子很麻烦。麻烦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孩子有可能会成为平均人,会成为平庸的,没有个性的人。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肯定的不是个性,等待的不是人的独特性,开启的不是人的差异性,总希望用某一种模式,用一种简单化的操作方式,把人都铸造成某一种形态的东西,这也是教育丧失它个性的很大的原因。
    张文质:教育需要从容的等待和鼓励。
有的人说,有的人怎么没事,他怎么就这么敏感?教育就是要研究这一个,这一个具体的人,而这个具体的人恰恰是他的成长的经历不同,他的心灵的感受力不同,他对自我的期许不同,所以,这一个就会突出、突显出来。有的孩子可以经受打击的,但是有的孩子你稍微对他施加一点压力,他很可能就会慌不择路。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重新回到某种平和的、从容的、充满等待和鼓励的状态,这个教育一定会有问题。
张文质:教师如果过分努力,可能也会有问题。我有一次到小学去,看到一个班主任跟孩子的家长说:“你的孩子本来可以考得更好一点,但是还不够认真,你看这次才考了98.5,所以,假期回去要好好地抓一下。”这个成绩的孩子还要好好地抓一下?就让我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小学最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是初中最优秀的,初中最优秀的学生,不一定高中最优秀的。从教育学上说,就是早期教育过多的投入,会影响到他后续的发展。用教育学的表达,叫学业枯竭。也就是说,早期过度的投入,就使得他生命里的弹性失去,想像力失去,使他的学习的热情失去了,这会导致他后续发展的枯竭。但是后续发展的枯竭,小学是不会为初中负责任的,初中也是不会为高中负责任的,高中更不会为大学负责任的。苏北的一个教育局长跟我说,我们高考成绩很好,但是二十多年,就没有培养过一个中国的一流人才。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培养一流的考生,但培养不了一流的人才。这就跟学业枯竭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生命的过度投入,会影响到后续的发展。这让我从生命的成本的去考虑问题,所以,我对女儿的教导是,你一定要多吃一点,你一定要多睡一点,要尽可能的休息好,这样才能跟应试教育作长期的斗争。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8-6 00:50

张文质:人就应该努力去变革自己的生活状态。
我强调,更愿意有更多的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包括学校的课题研究。在浙江,我跟一个合作伙伴曾经在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就是通过三年时间教师可以出版自己的个人专著。采取的方式是自愿报名。后来有九个老师报名,这九个老师并不是学校里最优秀的老师,但是他们主动地报名,成为志愿者。没想到,这里面有七个人三年之后个人出版了成果,非常令人震惊。究其最重要原因,就是能把外在的因素变成内在的自我追求。
人只有活着干他自己愿意干的,自己渴望干的,自己在干的过程中感到很美好的事情,人才能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有种幸福感。最值得我们反省的是我们的工作的责任、影响和意义,所有的改变都缘于主动与热情。
有位读者说:“生命化教育倡导者” 张文质先生的笔调,流淌着诗人的别致和细腻,我比较喜欢。有人说:“有些学者的文字或是讲座很生硬,很晦涩,容易与一线教师产生沟壑;也有学者很能说,说一些取悦于一线教师的话,把教育骂一通来博教师一笑;可教师真正喜欢的还是理性的、深刻的、坚持面向一线做研究的学者,张文质是这样。”下为从他教育文章中摘录的一些语句,与大家共赏:
    1、如果我们不能直面中国的教育现实,勾划出真实的图表,也许我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只会“越来越不为人所知,越来越不自由,越来越孤独。”
      2、康德曾说: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
      3、各种督察、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继续恶化了。或者更可怕地恶化了。
      4、教育最大的罪恶就是对人的残酷。教育最大的虚伪就是以教育的面目遮掩着的丑恶。
      5、教育之路无非就是:批判性的超越,不折不扣的尝试,朝着人性的动人处走去,朝着不断生长的“我”走去。
      6、来自林少敏的格言:别人的痛事治疗自己病的良药。
      7、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同时“ 配”说出:我只为我的天职活着!人类几千年来积攒的精神财富与生命的力量,仿佛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
      8、一生所受的教育显然不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位教师所能包办的。
    9、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质量、数量与排场)决定他在社会中的声望。教育工作者(教师、各级各类教育官员)的声望,也与他的消费有关,因为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出声音的职业,所以他的消费主要是指导舌头的消费,指示、命令、示范、传播、推广、指导、训斥、辱骂等等,直观的数据是很容易获得的。
      10、生殖是死亡的开始。受教育则是命运显示力量的开始。
      11、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也许正是这些"非教育"的阅读。
      12、大的管理体制不变,或者说仍处于体制之内,却开始实行聘任制,这是有点可怕的。仍只需要忠实于一个人。这种忠实往往不是由于责任,而是无法摆脱的依附性。
      13、所有针对学校、教师的反教育的措施,最终最大的受害者总是我们的孩子。也正是这些反教育的措施使我们的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大体都是我们的继承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点在这几十年间就是一个时代小小的特征。
      14、把工作做的尽量好,同时思考工作的后果:对一个人一生道路的影响——在这个工作者身上所闪耀的就不仅只有一种专业精神。

当天我听到张文质老师的语录:

○ 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 人最难改变的是智力。
○ 美术学科是一门幸运的学科。
○ 童年过得幸福的人,善于微笑的人适合当老师。
○ 凡是奇怪的政策,一定是奇怪的人制定出来的。
○ 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积极面对。
○ 学会跟不喜欢的领导交往,使自己更自信更开心。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