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 杂技扮演
教学目标
1.能用黏土或橡皮泥塑出一个扮演杂技的人。
2.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同学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练习与创作,提高同学对立体造型的审美认识和泥塑语言的应用能力。
3.通过启发引导同学回忆并塑造出杂技演员的形象,使同学感受杂技艺术的美,进一步培养同学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杂技艺术,启发同学记忆, 并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势,塑出杂技人物的动态和组合造型。
难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姿势来塑造形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黏土或是彩色橡皮泥等工具资料。
(教师)课件(包括杂技演出的照片、视频、古代艺术作品、同学作品等),范作;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大家说说杂技是怎样的扮演艺术。
(2)小结:杂技是集合多种技巧的扮演艺术。
(3)交流:杂技有哪些项目?你最喜欢哪种杂技?
如:顶碗、踢碗、椅技、转碟、空竹、流星、舞狮、空中飞人、跳床、钻圈、蹬技、踩球、走钢丝等。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
①观看杂技录像,结合教师讲解,了解杂技的历史、发展和中外杂技艺术的种类。
②作品欣赏。结合教材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同学欣赏美术作品中的杂技艺术。介绍“百戏”、“俑”、“画像石”等。
(2)让几名同学说说平时看到的杂技属于哪一种项目?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示你喜欢的杂技动作呢?请同学考虑杂技动作的塑造方法。
(2)指导表示人物的动态:
①请同学按书中图示摆出姿势,加深同学对人物动态的理解(可以请同学上台演示,教师讲述并补充);
②确定一个动作,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③塑好一个基本完整的人,包括头、躯干、四肢;
④依图所示,塑出泥人的动态造型;
⑤固定;
⑥仔细观察,修整。
(3)提问:怎样使惊险的动作坚持平衡?
(4)怎样塑造有器械的杂技项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安排作业,表示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凝固精彩的瞬间——塑造自身最喜欢的杂技项目中的一个人物。
(2)出示课件和泥塑作品范例:塑造出杂技动作的优美和惊险;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做法。(板书:优美、惊险。)
(3)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论,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示出杂技人物优美的造型;②作品是否抓住了杂技扮演时某一特有的姿势;③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等。
(可以采用如体操竞赛中的裁判评分的方法,由小组代表组成的评判团进行亮分取平均值。)
6.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1)回顾课堂内容,小结。
(2)同学课外的研究内容:了解杂技的历史、汉代百戏、中国杂技之乡、杂技界的名人、中外杂技的创新等知识,找一找相关的图片资料。
(3)保管同学作品。
(平安提示:课后请同学不要模仿课中出现的一些危险的高难度杂技动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黏土、或彩色橡皮泥等工具资料,按四人小组位置坐好。
(教师)课件、橡皮泥、同学作品、相关工具和资料(如铁丝、电线、棉线、吸管、瓶盖等“道具”资料)。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欣赏谈话。
(1)展出上节课的优秀作品,启发谈话:老师想开办一个杂技艺术团(或者举行一场大型的杂技汇演),增设一些精彩的扮演项目,邀请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友情出演,交流、切磋技艺。
(2)出示课件:欣赏大型杂技扮演的节目视频和图片。
(3)交流感受:舞台上除了那些正在扮演的演员之外还有什么?找一找,你的身边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替代杂技扮演时所用的器械和道具?
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同学谈谈自身看演出时的感受。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结合扮演,观察组合。
(1)让同学(一般为四人小组)上台简单扮演或模仿一组杂技动作。(有些不容易扮演的动作可以解说一下,主要引导同学注意所有人的目光、注意力的集中与动作配合的默契程度)。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杂技扮演需要的是场上每一个队员的齐心协力、默契配合。
4.集体创作,表示主题。
(1)考虑创作的主题,简单勾画出草图。(有时间可展示交流)
(2)提出作业要求。
①四人小组集体创作一组杂技项目的作品;
②表示出杂技的优美与惊险,注意场上所有人物的动作神态;
③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给作品取个名。
(3)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评小结,课后研究。
(1)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每组选派代表解说。
(2)小节本节课内容。
(3)安排拓展性的作业:
①了解或走访一下家乡的杂技艺术社团、杂技名人。
②回家后用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综合资料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