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成语故事《囫囵吞枣》读后感想懂得的道理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标题: 成语故事《囫囵吞枣》读后感想懂得的道理
成语故事《囫囵吞枣》读后感想懂得的道理

  从前有一个好事的人,他参加朋友的聚会时,他大发感慨的说:“吃梨对牙齿很有好处,但吃了会伤脾;枣能补脾健胃,可惜吃多了却会损伤牙齿。”愚笨的年轻人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用牙齿嚼,不把果肉往肚里咽,它就伤不了我的脾;吃枣的时候,就把它整个吞下,这样就不会伤害我的牙齿。”

  这时桌子上正好有一盘枣,他拿起一颗枣就要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就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里就危险了。”有人见了,笑他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啊!”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囫囵吞枣的行为既危险又影响消化,是一种可笑而愚蠢的举动。所以,我们遇事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运用规律加以解决。

  就像我们学习一样,遇见一道自己不会做的题,不能乱猜答案,必须把题的意思”认真分析、充分理解,用规律加以解决。“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一天,一户人家举办宴席招待客人。

  席间,有个人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对脾有好处,但对牙齿不好。“

  一个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好久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吞;吃枣的时候只吞不嚼。“

  有个人马上开玩笑说:”你这样真是囫囵吞枣啊!“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囫囵吞枣“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学习中生吞活剥,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古时侯,有个人向一位老医生请教吃哪个水果有益。老医生说什么东西都不能多吃,这个人说:“那我枣整个吞下去好了。”老医生笑了说:“囫囵吞枣,你什么滋味都没有尝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上一定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不要囫囵吞枣,更不要粗心大意。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我读了《囫囵吞枣》这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人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游客们害怕他噎住,就

  连忙劝他:”千万不要吞啊,卡在喉咙多危险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不要慌张的做决定,要先想过后再做决定。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则成语故事,名字叫《囫囵吞枣》

  讲的是,一个年轻人一边吃梨一边吃枣,这时碰到一位老医生,对他说:”梨吃多了,对牙有好处,但对胃有伤害,枣吃多了对胃有好处,但对牙有伤害。“年轻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他想了想说:”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囫囵吞下去,这样就不会伤胃也不会伤牙了。“

  读了这则故事,使我明白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充分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囫囵吞枣》里面讲了:有个医生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对脾有伤害。‘’医生又拿出枣说:”枣对脾有好处,不过吃多了也会对牙有伤害。“‘有一个人听见上去说吃梨时可以嚼一嚼就吐了吃枣可以直接吞下去。”’另一个人笑着说:“你这不是囫囵吞枣吗?”‘围观的人都笑了。我觉得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把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

  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不加思考不求理解就是死记硬背,是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的。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姬忠和

  从前有个好事的人。一天,他到朋友家里聚会,大家边吃边聊,他说;'’吃梨对牙齿好,但吃多了会伤脾,;栆能补脾健胃,可惜吃多了会损坏牙齿。‘’一个人听到以后,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用牙齿嚼,不把果肉往肚里咽,他就伤不了我的脾‘吃枣的时候,就把他整个吞下去,这样就不会伤到我的牙齿了。''

  这时候桌子上正有一盘枣他拿起一颗枣就要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说;'’千万别吞,万一卡在喉咙里多危险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遇到是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运用规律加以解决。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王伟晨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囫囵吞枣。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在学习上不加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 我们学习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呀!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4
囫囵吞枣读后感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医生对人们说枣对牙齿有害,对胃有好处。梨也相反,对对牙齿有好处,对胃有害。旁边有一个呆子说:“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时只吞不嚼”。旁边的人笑着说:“吃梨时不咽,肠胃没有吸收,怎么有益牙齿呢?吃枣时一个个吞下去不嚼,肠胃不能消化吸收,怎能对胃有好处呢?呆子一听,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我知道了,做事都要考虑,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晚,我读了《囫囵吞枣》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和枣,他坐在路边吃了起来,有个过路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多吃了会伤脾的。红枣道是补脾的,但吃多了会伤牙齿。后来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才好,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咽下去。吃枣不用牙齿嚼整个吞下去。他那你知道,囫囵个儿的枣儿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囫囵吞枣就是把枣子吞下去不咀嚼,不辩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糊不清或学习时生吞活剥,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我们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要多想问认真思考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晚,我读了《囫囵吞枣》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和枣,他坐在路边吃了起来,有个过路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多吃了会伤脾的。红枣道是补脾的,但吃多了会伤牙齿。后来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才好,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咽下去。吃枣不用牙齿嚼整个吞下去。他那你知道,囫囵个儿的枣儿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囫囵吞枣就是把枣子吞下去不咀嚼,不辩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糊不清或学习时生吞活剥,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我们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要多想问认真思考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我觉得《囫囵吞枣》里的那个看病的人很自作聪明,竟然出”吃梨子,只有嘴里嚼;吃枣子不用牙齿咬,整个吞下去。“

  我觉得很搞笑,梨子那样可以做到,而枣子那样却很难,虽然,枣子没用牙咬吞下去了,可跟没吃一样吗?

  他自己觉得很聪明可我觉得他很傻,我不会跟他学习的,你呢?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从前,有一个人,他手中有枣和梨,他走着吃着枣,前方来了一位医生,医生说:”枣对牙齿不好,对脾好。“那个人拿了一个梨吃,医生又说:”梨虽然对牙齿好,但是对脾不好。“那个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吃梨光嚼不咽下去,把枣不嚼直接吞下去。他认为这样就不伤牙齿也不伤到脾了。

  这个故事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这篇故事后,知道了《囫囵吞枣》的来历。故事说,从前有个年轻人,一边走一边吃梨和枣子。一位老医生告诉他:”梨吃多了伤脾胃,但对牙齿有益,枣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但对脾胃有益。“年轻人琢磨了一会儿说:” 那我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时只咽不嚼。这样既不伤脾胃,又不会坏牙齿!“说着便把枣放进嘴里一口吞下。听了年轻人的话,人们都嘲笑他傻。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读书的时候要认认真真的去读,在学习上也不能不懂装懂。要是和故事中的年轻人囫囵吞枣一样,就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一篇《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是指学习的时候,没有经过思考就答出来。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我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这样我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雷雨书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对食物保健很有研究。他对别人说,吃梨对牙齿有益,但对脾胃不好;吃枣可以补脾胃,但对牙齿不好。有个人听了后想到了个既不用伤牙齿又不伤脾胃的好办法:吃梨时将梨嚼烂后吐掉;吃枣时不嚼烂也不吐核,直接吞掉。他的这个办法大家都嘲笑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学习上要多动脑筋,不能不做分析和理解。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尹智勇

  一天晚上,我看了一篇叫《囫囵吞枣》的文章。

  里面讲了一个年轻人牙痛了,医生问他吃了什么?他说”吃了很多枣。“医生说:”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对牙有害。“年轻人又说,他有一个办法,把枣直接吞了下去,这样即不伤牙,又利了脾。牙医听了吃惊地说:”你那囫囵吞枣,枣核咽到肚子里,肚子要受不了,我看过几天你不用来找我牙科医生了,而是要看肠胃医生了。“

  这故事的意思是不经咀嚼地把枣吞下去,比喻含糊笼统的理解事物或在学习上不求甚解。

  我在学习上,有时也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囫囵吞枣,我只是一点儿懂了,就说全懂了,就不认真听课了,自顾自玩了起来,到了做作业时,又不会做了。今后,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如遇到不懂的话,就虚心地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能做不懂装懂的人,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老师,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成了一事无成的人。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关子祏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名字叫《囫囵吞枣》。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医生告诉病人:吃梨吃梨有好处,但对胃有害处,可是吃枣正相反,对牙不好。有一个呆子听到了,说:”用牙齿嚼嚼梨,不往嘴里咽,把枣直接咽下,他以为这样既保护牙齿,又能保护胃。最后他的肚子疼得嗷嗷直叫。

  读后,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不能囫囵吞枣。要认真。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高梓宸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读了《中华成语故事》,其中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囫囵吞枣“。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问一个老医生,究竟吃什么水果对身体最有益。老医生对他说:”水果的作用各不相同,比如吃梨,对牙齿好,但对脾不好,吃枣对脾好,但对牙齿不好。“

  这人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吞;吃枣的时候,只吞不嚼。“我觉得学习,如果不认真,就像囫囵吞枣一样,一点好处都得不到,不能真的学会。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5
囫囵吞枣读后感    吴祎婧

  晚上,我坐在圆桌旁边,阿姨拿出一本《成语故事书》给我阅读,我一口气读了三篇成语,分别是:《克己奉周》、《囫囵吞枣》、《呕心沥血》,我觉得最好看、最有意思的是《囫囵吞枣》。

  大家看见题目,一定会觉得十分奇怪,囫囵是什么人名吗?人吞枣有什么奇怪的哩?不,不对,囫囵不是人名,而是直接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成语故事吧:

  从前有个人,他走路的时候,一边吃着梨,一边吃着枣子,遇见了一位老医生,医生好心的对他说道:”梨虽然对牙齿有好处,但吃多了伤脾胃;枣子虽然对脾胃好,但吃多了伤害牙齿。“年轻人听了思忖了许久,高兴地说道:”哈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我吃梨的时候,只放在嘴里嚼,不吞下肚,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胃了;吃枣子的时候,囫囵吞下肚子,不嚼它,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哈哈!“

  接着这个人就把枣子直接吞下了肚。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这个成语故事,使我想起以前的事,我不得不惭愧起来,那么大家想想看有没有”囫囵吞枣“过呢?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6
《囫囵吞枣》读后感     关子祏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名字叫《囫囵吞枣》。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医生告诉病人:吃梨吃梨有好处,但对胃有害处,可是吃枣正相反,对牙不好。有一个呆子听到了,说:”用牙齿嚼嚼梨,不往嘴里咽,把枣直接咽下,他以为这样既保护牙齿,又能保护胃。最后他的肚子疼得嗷嗷直叫。

  读后,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不能囫囵吞枣。要认真。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7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这一篇成语故事主要内容是:

  古时候,有个人,自作聪明,常常搞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一次,他向一位老医生请教,吃什么水果对身体最有益。老医生说:吃什么水果都有好处,比如:”吃梨对牙齿有好处,吃枣对牙齿不好。“那个人说:”吃梨搅一搅在吐了,吃枣的时候囫囵的咽下去。“老医生听了哈哈大笑说:”吃梨人们可以搅一搅再吐了,而吃枣的时候人们是不能把枣囫囵的咽下去的。“

  从这个成语故事里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囫囵吞枣。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7
囫囵吞枣读后感

  《囫囵吞枣》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死爱读书的人,但他读书时从来不动脑子,有一天,死爱读书的人和他的几个朋友聚会,死爱读书的人的好朋友拿起梨说:”就说这个梨吧,梨对牙齿好,可是它对胃不好,而枣对胃好,它却对牙齿不好,“这时死爱读书的人说:”吃梨的时候不咽到肚子里,这不就是只对牙齿好了吗,吃枣吞到肚子里,这不就是只对胃好了吗,“别人说吃梨不咽到肚子里,我们能做到,可是吃枣直接吞到肚子里可是有点难了,死爱读书的人说:”我吞给你们看,“死爱读书的人就拿起枣,放到嘴巴里一吞,然后对大家说:”这不很容易就吞到肚子里了吗?“旁边的人都愣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一件事不去动脑子,而是笼统接受了,所以我一定不要向这个死爱读书的人学习,我以后干什么事情都要动脑子,千万不要养成不爱动脑子的毛病。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7-13 01:37
囫囵吞枣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这则故事,我看了以后深受启发。

  这则故事的内容是,从前,有一个人听说吃梨可以保护牙齿,但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吃枣可以保护肠胃,可咀嚼时却很伤牙齿。于是这个人就在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时不咀嚼,把枣整个吞了下去,差一点被噎死。

  读完这则故事之后,我的感想是,如果读书也像这样囫囵吞枣下去,不用头脑,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接受,肯定学不到东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