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第九册美术教学设计(12-16课)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0 13:46
标题:
第九册美术教学设计(12-16课)
第12课 会跳的玩具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 发展同学动手动脑能力。
3、 培养同学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培养同学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 课前安排同学预习,带齐所需资料和工具。
2、 谈话:(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3、 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
4、 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
(1) 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 你带了什么资料,准备怎样制作?
B、 你觉得自身在制作时,哪一局部比较难?
(2) 老师点拨技法难点:
A、 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 运用卡纸进行折叠发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5、 提出制作要求:
A、 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
B、 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资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 注意坚持桌面的整洁卫生。
6、 同学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A、依靠资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利用适当的资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7、 展示作品,引导同学互相观赏、评价。
8、 延伸活动:游戏“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同学通过游戏体验胜利的乐趣,激发同学动手动脑坚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情。
第13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的:
1、指导同学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
2、指导同学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3、引导同学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和反色处置技巧。
教学难点:造型和色彩的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和电脑软硬件设备。
同学: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熟练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
教学过程:
一、做好同学进电脑教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布置好每位同学的座位和上机的电脑。
二、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置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同学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同学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
三、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图方法,色彩运用和构图等知识内容。
1、教师演示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并展示改变后的效果,让同学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2、教师带领一起完成一些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
四、学习新内容
1、教师演示依照课本范图的作画步骤操作,引导同学学会自学,学会自身看图操作。
2、教师演示改变图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让同学理解和掌握。(教师特意在色彩上色时运用所学过的对比色上色,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
3、将反色的两张图片并置,分析其色彩联系。
五、安排练习:让同学选择自身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
状和橡皮大小等设置,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然后进行改变图象大小、反色等处置。
六、同学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同学大胆自由地创新和绘制,鼓动同学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上色。
七、在教室网络中评价同学的作品,引导同学自评与互相评。
八、收拾与整理:指导同学依照正确的步骤平安地关闭电源,整理桌面与地面,坚持教室环境整洁。
九、课后拓展。
教师鼓励同学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
第14课 美术学习纪录袋
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 指导同学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方法。
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2-16课)完
2、 指导同学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收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 引导同学通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学习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教具:美术学习记录本的示范作业,以和教学示范演示的工具资料。
学具:同学搜集自身优秀的美术作业、各种作业评价,准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过程:
1、 引导阶段
教师展示一个原装记录袋,问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记录袋,与原装记录袋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同学讨论美术学习记录袋的
2、 发展阶段
提问同学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打开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看看,同学展开讨论,后教师总结制作过程、具体要求和方法。
1)、选择自身满意的作业、或作业的照片。
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透明的塑料文件袋,作为我们美术学习记录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收集自身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学习袋中。
师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你的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生谈谈自身的看法。
师:画面的设计形式?效果?表示方法?
3、 安排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你的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4、 同学作业,教师指导
教师组织同学分组,组员讨论,一起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记录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同学互评工作。
同学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5、 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同学进行作品展示,开展互相评价、欣赏活动。
6、 课后拓展
鼓励同学积极设计制作其它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时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15课 元宵节里挂彩灯
教学目的:
1、引导同学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同学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安排展示。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同学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身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同学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保守,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同学拿出自身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资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资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二、与同学一起研讨、演示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三、同学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二、互相观赏提看法
三、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资料来做?
比方:釉子皮、废弃物等
3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2-16课)完
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保守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同学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和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同学热爱中华民族保守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 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和艺术特色。特点。
3. 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保守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资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20 13:46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生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加。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发明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绩。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幼稚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喜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保守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逾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只发明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时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幼稚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 放映录象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