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师德论文 爱在事业 爱在奉献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6-10 21:51
标题:
小学师德论文 爱在事业 爱在奉献
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说法,今天教师的职业蕴涵更加丰富,细化。教师的意义被注入了新的内容,融入的是责任、创新与博爱。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八卦庙小学的闫钦安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践行者。闫钦安,56岁,教龄34年,小学高级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教学语文兼班主任。他严于律己,注重身教,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育人责任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实现着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
一、用高尚的师德诠释教师的本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在闫老师的工作总结中说:“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还说,“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的大厦。”闫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远离名利的他把全部的追求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他赢得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和家长的赞许,他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把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
二、用爱的心泉塑造每位学生的心灵。
在师生交往中,他的善解人意,开朗随和使学生都非常愿意亲近他,并乐于接受他的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他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他也非常善于使用赏识教育方法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学习习惯,他是严厉的师长;在课余,为了能和学生真诚沟通与他们平等相处,他们又是坦诚相见的朋友。闫老师觉得,每个学生都具备潜能,而潜能是同人的品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除了教学外,闫老师更多的是用理想、行为来教育学生;除了成绩之外,闫老师更多的是用言行、品格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师生沟通日记"是他坚持多年的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已成为他的个人特色。多少次其他教师已经下班而闫老师却还在教室里给孩子们写回信,经常看到闫老师回家总是拎着一个大兜子,多数都是需要给孩子们写回信和评语的日记和作文。每次学校检查闫老师的日记或作文后,都会为之感动好长时间。下面我摘录几则他给学生沟通日记上写的话,共同来体会一下他对学生的爱。2007年5月16日他写给张超的话:"现在是十一点十分,我坐在台灯前,给你,我心爱的学生写我的心里话。张超,这两周你怎么了?学习松懈作业拖拉,字迹歪扭。开学初那个好学勤勉的张超去了哪里?在登学习之颠的旅程中,你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退却,那迎接你的又怎么可能会是站在山顶饱览美景的结果呢?你知道吗,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在别人遇难而退的时候,选择了进,人的一生与历史长河相比,真的只是一瞬。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就好好活一回,活的比别人好,活出别样的精彩来,你也可以做到的。因为我爱你!我期待你的长大!"
还有一次他写给李刚健的话:"昨晚,我感冒,鼻塞、喉痛、咳嗽,还伴有高烧。离开学校时,已经是六点。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不是因为我赶着回家,也不是因为我已经支持不住了,而是我的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去新开的图书城,给我心爱的学生---李刚健,买一本可以激起他心底深处力量的书。于是,出租车直抵书城。我在传记类书柜前来回了四五次,也终未找到我想要的书,正当失望之际,突然在畅销类队伍里找到了一本薄薄却厚重的书---《伟大的励志书》,我异常高兴,当即买下。在回家的路上,我又不不免忧心,他会因读了这本书而有所震撼吗?但转念一想,应该会的,因为他知道老师和父母期待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因为,李刚健是不会让人小看的,是吗?"后来 就是由于这段话和这本薄薄的书,给了孩子鼓励和启发,带给孩子极大的改变,使得家长流着泪来到学校表达自己的感激。
在学校没有要求教师家访之前,闫老师就经常去家访。他说:“家访是教师工作的延伸,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是了解学生真实生活的镜子。每位家长都渴望他们的孩子成材,但他们的认识、观点、教育方法却不都是正确的,也需要老师去和他们沟通。”例如他班的张耀鹏同学2007年以前,经常惹事打架,不听课,对学习没有兴趣,本班学生都怕他,孩子们的家长经常找到班主任来告状,班主任工作非常棘手。闫老师通过家访得知原来他的父母教育方法也是极其粗暴,只要孩子犯错就是一顿暴打,与孩子缺少沟通,并认为“孩子吗,只要不偷不抢就是好的。学习不学习并不重要!”面对这样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家长,闫老师采取了多跟孩子谈心,多跟家长沟通的策略,耐心为家长讲道理,开始家长还不理解,总是对老师投下轻蔑的一笑,好像在说"这些对我的孩子是没用的。"可是闫老师并不灰心,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几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家长还是被他的爱心、学识、耐心折服,完全扭转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由于这个孩子和家长的转变,其他家长也深深感动着。就这样,班级的凝聚力更加增强了。每届学生闫老师的家访率都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结合童话特色又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回归孩子天性,搭建学生成长平台。"这一理念的提出给每位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闫老师的《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经验已在全校推广。闫老师认为"一本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了,只有让孩子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够真正提高。"他班的学生爱读书已成为学校一道特有的风景线,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课间,你都会看到他班的孩子在认认真真的读书。有的在读童话,有的在读科普读物,还有的甚至在读小说和传记。虽说只有三年级,可闫老师还是常常鼓励他们自己也来编写童话。我们都很感慨,这样几年下来学生的语文素质怎会不提高?
闫老师还认为,作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温暖集体的氛围。他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一样,他们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亲相爱。" 于是他每个月都精心的布置教室,让学生在教室内就能感觉到春夏秋冬的变化,有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每天早晨的晨会课,是闫老师对全班同学集中教育的时间,无论有多大困难,他也是不会放弃的,因为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集体教育的效果要比个别教育好;每周固定召开的班级小干部会议是雷打不动的,因为他认为,只有班级的核心力量发挥作用,一个好的班集体才会形成;另外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建立一种浓浓的班级文化的氛围,把孩子们的心融在一起。中秋节,他们在班中开展"分享月饼话中秋"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来体会班级也是团团圆圆的集体氛围。元旦前夕,他在班中开展"交换礼物迎新年"的各项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交换礼物的方法,来体会同学之间的深深的友情。在班级中,他还实行"人人一岗制",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份为班级服务的工作,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小干部的职责轮流担当。人人都有做小干部的机会。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平等的,谁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帮助他。
闫老师就是这样用爱心在感化着、塑造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所以他的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变化在行动中。在闫老师的心里,在闫老师的眼里,班级无差生,应该让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前进方式。后来这个班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赢得极大的社会声誉,以至闫老师新接的一年级班慕名进班的爆满。
三、用绿叶的情怀来编导自己的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闫老师总是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和研究,摸索出很多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如"研究性阅读""自能作文"等。很多教学经验被全校推广,如"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小组循环日记""师生沟通日记""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作文评价法"低段的"绘画日记"等。闫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所以在课改的研究中,他还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闫老师认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当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集编、导、演于一身。闫老师的课没有枯燥、烦琐的分析,而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总是把游戏和竞赛放在课堂中,既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又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提倡学生是红花,老师是绿叶,课堂上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每次进入他的课堂听课,感受最深的就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角色转换中,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了发展。
人到中老年,身体各器官要老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为的;有病得注意点身体,不能硬挺着。
07年12月底,正好闫老师的搭档刘老师休产假。同时正处于六年级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当时闫老师正感到有病,刘晓老师正在休产假,学校没人,他只好挺着,指导学生学习。元月25日,期末考试完,改完卷的第二天早晨,学生考试完是心静了,但闫钦安老师的大病出来了。
早晨洗脸时,闫老师突然口眼歪斜,不能说话,不能看东西,当时他非常害怕,以为是脑中风呢。到医院简单治疗后又赶块回到学校,因为还有很多期末工作要做,这也许就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在促使着他吧。他带着病回到学校做完学校期末工作。趁假期好好休息几天。
到了正月初7,闫老师的病第二次复发,口眼歪斜,看不见东西,不能讲话,又进市中心医院治疗,打针输液几天效果不佳。
正月12到二七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他心想住院5——6天也就好了,可谁知住了六天还不见好转。学校领导得知他的病情,亲自到医院探望,让他倍受感动,看到别的学校学生开学上课,闫老师心如火燎,实在不能安心在医院住下,真是心急如焚。于是,在和医生协商医生同意下,他又到河南医科大学作进一步检查治疗,效果仍不佳。为了尽快恢复健康,他心急乱投药,中西医全用。
2月27日(正月21)他又到河南中医学院检查治疗。到3月2日,经过几日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但听到窗外创新街小学朗朗的读书声,想到自己的学生在等待他回去上课,闫老师再也住不下去了。再次要求出院,医生劝他:“你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三十多年,现在有病了,我就不信领导会不让你看病。”几经再三请求,医生才同意批准他请假四天,回去观察,如有情况,马上回来治疗,随时警惕偏瘫出现。
当天下午回到家里,不知是什么力量促使他来到学校,为学生上课,这也许就是教师职业责任感吧。也许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学生的忠诚感,总之闫老师把病痛放在一边,忍着病痛走进了课堂,一进课堂,他就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闫老师眼里,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也许就是教师师德的一部分。一周后他再去医院检查,又要求出院。医生不同意闫老师出院,警告他说:“脑血管病可不是闹着玩的,说倒下你就倒下啦,让你出院,我们可负不了这责任。”只给他开了个转往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的证明。闫老师离开医院,可他到哪里去在住院呢,一住院最少要十天半月的,从内心上讲,闫老师真的耽误不起,学生更耽误不起时间。他毅然向学校走去。
郭建国校长知道他的带病工作的情况后,主动接替了它他的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李瑞平主任接替了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看到别的老师奋力工作,闫老师也积极担任每周14节副课。
闫钦安老师说:“我并不算老,孔子还不要我。他还要我为教育事业再做十年贡献呢。生命在于运动,也许在运动中,在同学生的交往中,我会好起来的。吴玲老师能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我又和何尝不能呢?”
这正是:领导下水冲前线,老年教师拼命干。
全体园丁奋力战,何愁芳草不香园。
四、用求实做养料去滋养明日的果实。
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表现闫老师对教师工作的那份热情,那么,"勤"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他的这份"勤"源于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正是那份"勤"使他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尊重,领导们的信任,也正是那份"勤",使他无愧于教师的本色。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闫老师却力求给学生长流水。为此,他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班主任培训,电脑学习班、中文进修……只要对工作有帮助,他都乐意挤出时间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2年取得了中文学习的大专学历。
在自我学习上他也积极投入,每年订阅教育杂志最多的就是闫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之友""百家作文指导"是他每年必定的杂志,几年来他积累的学习心得体会有几十万字。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因特网成了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闫老师是我校第一个在家里安装宽带网的教师。各类教育网站成了他自我提高的又一主要渠道,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在网上学习至少2小时。
闫老师的那份"勤",也体现在他的"舍"上。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在任教三十余年的日子里,闫老师不计时间、不计报酬、远离名利,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他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如丰厚的养料,滋润着每一个守候的孩子,使学生在他那儿懂得更多,更深,更远……他的大量休息时间都是在和学生补习、活动、家访中度过的。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闫老师无怨无悔。工作至今年年满勤,因为他的心里装的全是学生。学校的一位教师这样评价他:"做为老师,我们敬重他;作为朋友,我们学习他,敬佩他;作为同事,我们喜欢他。"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闫老师就像四季长青的常春树那样,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质朴无华的品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耕耘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