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想读书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6-7 00:24
标题: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想读书体会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想读书体会
     陈雪涛

  王小波是一极好的作家,一位出色的编剧,一位纯粹的思想者。王小波一生经历丰富,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王小波作为知青被安排下乡插队,尝遍种种艰辛,也目睹了那个时代奇异离谱、可笑荒诞且背离人性的闹剧。可以说,王小波以“沉默”来应对那个时代,并在“沉默”中保留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使其发芽茁壮,终于延展成一片自由之新天地。与其被剥夺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王小波宁愿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愈是揣摩他的心,便愈是钦佩,愈是感动。后来他成为中国文革后第二批大学生,之后他赴美留学,于他妻子所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做研究生,再后来他回国成为一名大学讲师。最终,他选择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而他人生的辉煌便于此时期内造就。

  “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总在权势面前屈膝,毁掉了自己的尊严,也毁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何等一番深刻而又深沉的见解,若无对自己本民族之五千年有极大的感悟和反思,无满胸对于全体中国人的一种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无颠沛波折足以使人一次次蜕变的丰富阅历,无作为一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度思考和极高的责任感,又何以有如此见识。王小波,无疑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好的作家,最敏锐聪慧的思想者,他以文革祸乱之后的高度清醒,站在历史和时代的至高点上。有了王小波这样的中国人,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公元一九九七年,王小波去世了,去世得很突然。当时他一人在家,死于心力衰竭。死前,大概经历了数小时的痛苦挣扎,却无人能帮他,终年仅四十五岁。一位天才的中国人就这样离去,不得不说是这个民族的一大损失。读到其《有与无》一文,文章最后,论述到向现实投降和向虚无投降时,他写道“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不亦悲乎!怎能想到,仅一年后这位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文坛巨子便突然辞世,不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在离世前夕,他心中所占据的,依旧是“战斗”,思想之战斗。

  如今,距王小波去世已经十七载,而他的思想之树却从未因时代变迁而枯死,相反,它依然向无限的远处延伸,永无尽头。并播撒下自由思想的种子给后来者,特别是青年人。王小波就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何不可?在这个不断进化的时代,谁若说人人思想必要统一,便是民族的贼人,吾等可击鼓而攻之。王小波的思想必须有人传承,必须有人突破,必须有人革新。青年人总是思维活跃,不易受束缚。在每个时代,王小波总会有一大批青年追随者,追求真理、自由,追求民族文化与道德的真正未来。

  最后要说一句,在下便是其中一青年。我是王小波的信徒。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6-7 00:24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作者王小波,众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写和叙述都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由此在我看来,与其说他是一位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名斗士,为自由而战的斗士。

  《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本杂文集。作者自身对名字是这么解释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我们如今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便捷的互联网、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消磨着我们的耐心,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同时我们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沉默地对待周围的人,同时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那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龙应台 女士曾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外国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对的。是一种错误生活方式!“她举了好几个连续的例子说明了各种各样的”沉默“。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各扫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坏事,但在需要声音的时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种懦弱,一种对生活,对困难的逃避,对人类的冷漠。也许有人对王小波的看法并不赞同,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态度是绝对值得尊敬的,这是一个群体精神进步的源泉。我们需要像王小波一样的斗士,需要斗士一样的战斗精神。

  最后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书中所写的那样——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们以后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时候,不再害怕!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6-7 00:24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终于看完了《沉默的大多数》,喜欢王小波的文风,这个理科出身的文学家,杂文写起来很有理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虽然他一再提示说他逻辑没学到多少。而且其中的黑色幽默也是我极其喜欢的,他的幽默总能让人在看比较沉重的问题时突然发笑,有人说王小波的天才,我却觉得那是生活给予他的,不管是上山下乡,还是进大学而后去美国学习,他总是在反思,反思自己的境地,反思社会的变革,反思制度的缺失,反思社会思潮的演变,反思人文立场的孤立,反思知识分子的责任,以及反思弱势群体的痛苦。

  往往一个国家经历改革,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到很令人振奋的变化。然而,改革进一步深化,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以前沉淀的问题随之浩浩荡荡奔波袭来,量变几乎达到质变的关口,这时候的矛盾是最多而且最激烈的一种显现,考验不仅仅是某些决策者,不仅仅是这些”精英“,而且对民众也是一种考验,谁也无法说自己脱身事外。我很惊叹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是描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问题,然而如今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我们的周遭处处还在显现,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社会的发展,通过改革开放,中国GDP在增长,而如今据说已经排列世界第二,虽然没有说人均。而这些成就民众将信将疑,更多人关注的是民生问题,比如房价、社会保障、物价过高、教育公平等等一系列关乎每一位公民的生活的问题。中国如今出现的问题,是中产阶级的沦落,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M型经济模式“呈现两边倒的趋势,某些人通过权力寻租,不是通过努力,不是通过创业,而是通过某些灰色甚至黑色的交易或者行为,掌握了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而富起来的一代,以及富二代等等,这些人是一个极端;而另一部分人,因为劳动力被剥削,被圈地运动淘汰,被资源所限制,而这部分人成了M的另外一边,就是贫穷的一侧。郎咸平教授对中产阶级的描述”能否负担房贷、婚姻和教育费用是中产阶级的显著标志“,就是说现在的情况是,中产阶级在慢慢被吞噬,慢慢被消灭,被逐步赶到M的贫穷的一侧。这是中国现在社会问题的重要体现,为什么那么多人关心房价,以及相亲节目的兴起其中的拜金问题的沉思,还有教育公平户籍制度等等,都是因为有非常庞大的一个次中产阶级的群体的存在,各种问题在这个点上的体现。

  正是因为如此之多的问题的综合,我在看《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在想,我们那么多的弱势群体,包括在网络上引起围观的这些事件,无不是和社会进步中公平问题相关,我想大部分人都是选择沉默的一侧,包括我,卑微的人沉默并不可耻,因为力量的微弱,因为被权力的吞噬,因为心灵的成长度不够,所有这些原因的综合,沉默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用语的体现就是”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淡定“诸如此类的用语频出不凡,一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一是对事实无法改变的消极对应。龙应台女士曾经写过《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群体的沉默是一个社会弊病呈现的体现,我想不仅仅生气就可以解决的,只有完善了制度,完善了法律以及执行,引导企业改型,改革教育,改变户籍限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慢慢消除一些社会弊病。还有最近房价问题政府的打压其实也是有问题的,收房产税我觉得完全是一种错误,羊毛出在羊身上,到头来还是摊在民众身上,引起更多的抱怨与不满,而且保障性住房也不是说数据就可以体现,一切靠指标实现的社会的极度畸形的社会发展。看到某篇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其他,归结在一起就是土地问题,解放初期因为土地问题解决得好,所以中国那时的社会趋于稳定,而此时期的房价等问题,是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时候,因为房地产就是GDP,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社会动荡,也就是改朝换代又要到来,希望不是红色流血的冲突,不管是谁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别有用心的人除外,这些人没有道德,是下流无耻卑鄙恶心之辈。)。

  社会的进步归结为顺应民心,权利的傲慢,往往不太注重如此,当官的只注重政绩,注重指标,注重GDP,注重升官发财,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人民的声音往往被压缩,沉默是大多数的选择,然而没有听到的声音不能说没有声音,群氓慢慢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悲观中慢慢成长,能顺应如此庞大的群体的意愿,那么可以说民主的进程是迟早的事,制度需要慢慢完善,我完全不相信人治,人总是带着主观意志在行使某些东西,包括权利包括决策,而这方面,中国的精英们,完全脱离社会,没有调查而立马出来的决策何其之多?总之,社会进步的脚步依然在迈动,前进的步伐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希望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套用罗大佑的歌名”明天会更好“。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6-7 00:24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如题,首先它是一本杂文。作者姓王,名小波(名字有点二逼,但也阻止不了人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巨匠),书中大约有20至30篇杂文吧。有关作者对文革的思考的,也有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特别是他和李银河对同性恋问题的思考很深入,要打同性恋辩题的同学可参考),还有对中国知识分子处境的思考及中国伦理道德的思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沉默的大多数》和还有《思维的乐趣》这两篇杂文。

  在《沉默的的大多数》中,作者阐述了什么他所认为的大多数,他所认为的沉默并不等于怯弱(这个观点与龙应台的观点相反),反而话语代表这一种权力,所以大多数人都想拥有这种话语权,拼命挤进话语圈子。人类史上的灾难文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的话语圈从五十年代起,就没说过正常的话:既鼓吹过亩产三十万吨钢,也炸过精神原子弹。说得不好听,它是座声名狼籍的疯人院。如今我投身其中,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它正常了,二是我疯掉了“,所以从话语圈中你很少学到人性,但从沉默中却能。是什么造成我们了我们宁愿沉默也不愿起来说话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因为往往我们说话没有充分的自由,又是或者我们被某些权力压制,我们某些情况下只能顺着一些人的意愿说话,只能被一些人牵着鼻子走。作者把自己归为沉默的大多数,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环境所致。中国人你为什么沉默?沉默的往往是弱势的百姓群体,拥有话语权的也往往是权力的佼佼者,往往也有些人代表我们说话。这在今天的中国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只有在言论自由高度发达的社会,沉默的人数才会逐步减少。

  《思维的乐趣》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知识分子要做思维的精英,不要做道德的精英“。也许,你刚看到这句话会骂王小波是疯子(我当时在看的时候,我妈就在隔壁骂)。但你看了文章之后,你就会对王小波产生由衷的敬佩。称他为思想的巨匠真的一点也不为过。所谓道德就是一种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也许是由社会的权威制定的。他们规定了什么是高尚的思想,什么是低俗的思想。思想不应该用价值判断去衡量。善与恶本来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思想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交流。一旦用价值标准锁死了某种思想,我们就是去了交流及建树的机会。我们的大脑也就成了被灌输某种思想的工具。罗素也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没有了参差多态,何来我们美丽的世界?上大学之前,我以为大学会是一个思想交流自由的平台。后来才发现我想多了,大学的应试教育仍在继续。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也是一直在背答案。所谓的写论文也是为了应付。大学是一个人思想定型最重要的黄金时期,而现在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宝贵的机会。这何从不是一种悲哀?今天我写的这些还不能传达王小波的精髓,毕竟本人文笔有限,或许某些地方理解的也有出入。欢迎广大童鞋前来跟我讨论。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6-6-7 00:24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今天,随手读起儿子从同学那里借读的王小波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感觉获益匪浅。摘取印象深刻的话语,一起分享。

  《我看国学》:

  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沉默的大多数》:

  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福柯先生: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

  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

  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