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我觉察篇:作为教师的我,倦怠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0:5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美)Dworkin

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一节晚自习课。

值班主任李杰(化名)和往常一样巡查各班自习情况。可今天,当他走近一个班级的时候,明显听到了教室内传出阵阵的哄笑声。  

“又是哪个调皮鬼在捣乱,太不像话了。”就在他疾步冲进教室的一霎那,他的脸瞬时绿了起来,大吼了一声:“你在干什么,混蛋,给我滚出去。”

原来,是有一个男生,一个原本在他印象中就有“案底”的男生,正在吃着东西,旁边班长正在对他进行着无效的管理,同学们也在看着热闹并时不时地哄笑。

“岂有此理!太不像话了。从今天起,你不要在学校住了(走读生不上晚自习),给我滚回家去!”此时的李主任,完全一个安微紫砂壶的造型。

而这个男生,在老师不由分说的判定中,早已怒气冲冠。幸亏,他有一位小学教师的妈妈。为了维护妈妈的面子,他强压怒火,紧篡着拳头在那里被骂了许久,直到李主任骂累了。

“明天就把你妈叫来,带你滚回家去!”

好像被恩赐一般,男孩暂时被允许回到了寝室。一肚子的怒火,这一夜,他失眠了。

终于熬到了天亮,男孩更痛苦了。因为他不想看到同样作为教师的妈妈来到了这里被指责。虽然他认为,自己做的有不对的地方,但远不至于被离寝,也远不至于叫家长。但事情的发生就是这样,在一种微妙的规律中就这样发生了,并且发生得那么顺其自然。

好不容易挨到了早读,刚走到班门口,男孩就看见班主任黑着脸向他走来。

不好,该来的还是来了。虽然已经做好了挨批的打算,但心里还是不舒服。

“走,跟我到办公室去!”娟娟班主任的大嗓门与她的优雅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你是不是不想上学了!”一声充满正义的怒吼。

“没有。”男孩怯懦地说了一声。

“没有?没有你敢课堂上那么严重的违反纪律?就是不想上学了!”

“不是——”

“什么,你敢顶嘴!你妈快来了,来了就把你领走,不要再上学了!”

“——”男孩快要崩溃了。这件事从开始到现在,谁愿意听当事人一句话,又有谁肯了解一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时的男孩已经完全放弃了解释的念头:“算了,我不玩了,我走行了吧。”此时的他,一时的竟求走心切。这个念头一出,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因为他原本是个爱学习且多才多艺的孩子。

妈妈来了,一看到儿子被叫到了办公室,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阵怒斥。不为别的,只为自己作为教师,孩子竟然犯错,还给老师带来这么大的困扰。感受孩子两位老师的感受,更觉自己颜面尽失。满腔的怒火顿时喷涌而出,全部发泄到了男孩身上。

“我错了,我走还不行吗,我不上了!”男孩全身颤抖,已经压抑不住爆发的怒火,冲出了办公室,消失在校园里。

从那天开始,男孩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了。他的世界从此只有黑色,唯独可以和他作伴的就是妈妈买来的那些书籍。

-------

一天,两天,三天------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男孩再也没有走进那原本给他带来欢笑和喜悦的校园。

终于有一天,妈妈说服了他走进了心理咨询室。男孩在经过一个阶段心理治疗后重返校园。

  

  

  

  

心理咨询师评析

  

马斯拉奇从三个维度对倦怠作了界定:

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

2、非人性化,指个体一种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同事和服务对象,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

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消极评价自己的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教师,以“人”为工作对象,经常要面临一些不确定感,而且经常将情感投入到工作对象的身上,因此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极易变得枯竭,产生精疲力竭,身心枯竭等一系列症状。就像一杯不断往外倒水的杯子,终究会干涸。

主人公李杰主任、娟娟班主任均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行为,职业倦怠在他们身上就较为凸显。在一个事件发生后,认为是糟糕至极的事,不该发生的事;不愿为自己工作对象付出正向情感,并且极有可能借此发泄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才得以了成长;刻板印象,认为犯过错的人就会极易再次犯错,并且不可原谅;对学生缺乏尊重,忽略了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

妈妈,作为教师,可以觉察到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候的情感,对孩子教师充满了理解和宽容,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有效地维护了教师的职业尊严。但作为妈妈,她忘记了问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男孩,作为事件当事人,在极度的委屈和压抑中沉默了,用辍学这个极端的方式逃避了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

在这个事件中,每个人的做法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一切的发生也都那么顺利成章——因为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但在糟糕的结局中,最受伤害的就是在这个事件中相对弱小的男孩。

事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男孩那天肚子不舒服,没有吃饭,晚自习实在太饿了,拿出火腿肠充饥。被班长发现,用调侃的方式指责批评,导致教师出现哄笑声。李杰主任出现,在没有任何调查的情况下,认为男孩故意导乱,当众呵斥,男孩自尊心严重受挫,且对男孩的惩治既任性又缺乏合理性,情绪化严重。娟娟班主任没有调查落实,按照李杰主任的说法照搬处理。妈妈在第一时间就站在了和男孩对立的教师立场上,导致角色错位。

在各个角色的一致作用下,最终导致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男孩辍学了。  

我们做一个假设,这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位改变一下应对模式,结局或许就会大相径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4: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