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精神,让孩子的科学之路走得更久更远
4月22日、23日两天,在无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听了4位老师的课堂,感触颇深,收获良多,谈谈我的反思感想。
曹庆明老师的《奇妙的壳》一课,带着孩子从熟悉的的鸡蛋壳入手,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认识到拱形比较坚固的特点。整堂课从孩子的认知、兴趣入手,从一开始的手握鸡蛋却不破,大大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的印象中鸡蛋是很脆弱的,带着这个认知的冲突,学生很有兴趣地进行了探讨研究,课堂的活动设计得也很有层次,从四枚鸡蛋到底能承重多少本书,到拱形和其他形状相比是否真的能承重更多,再从生活中见到的母鸡压不碎蛋壳,小鸡却能从里面啄破,引发思考,探究拱形内部和外部的承受能力如何。一环扣一环,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不断挖掘关于拱形的特点,而且是带着好奇、困惑去学,勾起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这一课我感受到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始终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冲突,将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究欲望贯穿整个课堂。
谈梅芳老师的《水结冰》一课,利用传感器和电脑制图等信息技术,更便捷、准确地让同学看到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这堂课带给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教学很好的融合。这一直是一个热议中的话题,我们在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也会担心利用这些高科技代替学生原始的实验操作是否真的对学生有帮助?这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在一些实验操作要求较高,数据有效性较差的实验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确可以增加数据结果的有效性,但是不是学生动手机会少了,对学生的帮助就少了?显然不是,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的准确数据,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整理、分析数据,这对于他们综合整理信息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当然很多传统的实验操作,还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因此这一课让我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是起着一定的作用的,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恰当的使用它,不仅挖掘出它的优势,也要避免其代替学生动手体验的弊端。
国红梅老师的《纸鹦鹉的秘密》一课让我开了眼界,这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我在上学期也上过,开始我还纳闷,三年级的孩子都学过了,难道国老师给二年级孩子上?后来发现我错了,国老师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并没有像我们往常一样,止步于认识纸鹦鹉尾巴加上重物就可以使纸鹦鹉“站”在手上,而是以这个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往深处挖掘,通过越来越难的挑战,使学生在动手中发现还有重物越重站得越稳和重物越低站的越稳的规律,有了这些基础铺垫后,让学生挑战,如果支撑点已经是最低点的物体,如何加重物使其站稳?如果物体是一支竖着的铅笔,两边没有挂重物的地方,又有何妙点子等等。这些物体其实是书上“想办法让更多物品站在你指尖”的环节,但通常我们课堂只进行纸鹦鹉的活动,这些都让学生课后自己探究。但这一课我发现,对于孩子,很多物体是不容易想到办法的,没有国老师这堂课的一系列铺垫,学生很难想到重物挂低等办法会有帮助,因此教材上的很多环节或许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
最后讲一讲我感触最深的是张瑞芳老师的《昆虫》一课,这一课给我的感受是震撼的,甚至可以说是震撼的。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孩子观察得到昆虫身体构造的共同特征,内容虽然不是苏教版,但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校园里的小动物》有类似,我在上学期也带着孩子观察过蚂蚁的身体结构,因此对于这一课如何进行我也有着很大的好奇。
课的开始由地球上哪种动物数量最多的问题引出昆虫的主题,接着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蟋蟀、蝗虫、螳螂、蚂蚁、蜈蚣和蜘蛛,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在学生辨认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前概念,不少学生知道昆虫应该有3对足,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清楚,另外对翅膀、触角的数量也不清楚,判断起来不是很有底气。同时,学生在辨认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对哪方面存在困惑,于是很自然的引出第一个观察活动:观察昆虫标本,寻找昆虫的共同特征。经过第一次的观察,学生基本观察到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并且长有触角、翅膀以及足,这一次的观察从大的方面认识了昆虫,于是第二次的观察活动,张老师就提出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任务:再次观察昆虫身体几个部分,并观察触角、翅、足的数量,以及分别长在身体哪个部分,完成实验记录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