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师说》一节课想到的
海口实验中学 翁文津
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老师,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究竟是哪句话呢?“古之学者必有师”确实不像,它统摄不了全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不像啊,到底是哪句啊?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困扰着我。冠以为议论文也好,冠以为论说文也好,既然是“论”,作者总要发表观点,说明道理。文章无论长或短,总应有个中心论点,各部分聚焦于此分析说理,才会有说服力。上世纪80年代初权威教学参考书指明《师说》中反复论述的有两点:一是“必有师”,二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本权威教学参考书作了修改,指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显然中心思想和文章中心论点之间不能画等号。不管是前一种说法,还是后一种说法,都难以自圆其说。
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篇《师说》到底论述什么问题?实在使人困惑。
第一段从“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必有师”的论点,然后阐释教师的职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说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解惑必须从师,突出“师”和“惑”的关系;最后阐明如何从师,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段是从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层层推进,阐述“必有师”的论点。
第二段揭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时弊,进行针砭批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为父者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嘲笑相师,与古之圣人“为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从师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句发出“其可怪也欤”的感叹。这一段论述点十分清晰,连用三个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从批判转入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从师应向多方面学习,以孔子的行为及言论为证,最后指出师与弟子之间互相学习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回应了第一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能者为师。
第四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并再借此抨击当时不良风气,提倡师道的重要。
纵观全文,每一段论述的问题都很清晰,论述得有理有据,但是要从文中找出一句现成的语句来统摄全文,确实没有。因此,这是一篇没有中心论点的议论文。
学生问:《师说》,到底说老师什么?文章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择师的标准,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易言之,论述了教师的好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立论清楚,观点鲜明,并非用一个总观点来统帅。
由此,我联想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师说”。为什么叫“说”?为什么不用“论”?《文章辨体》序说中这样指出:“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是解释、说明的意思,解释义理,不管怎样横说竖说,纵横抑扬,都必须说出自己的意思,自己的观点。以此辨别文体的知识来衡量,《师说》不完全是“议”,是“论”,也有相当分量的说明。如说明教师的职责、作用,说明择师应具有的标准等,目的在于使人“知”,使人知晓、明白。而在说明的同时又展开议论,如第二段的对比论证,反复论证,清晰地表露自己的观点,目的在于使人“信”,使人认识到、体会到耻学于师的荒唐、愚蠢,从而信服作者的观点。
文有法,却无定法。所有文章写法有它一定的规则,但规则不是死的,可以突破,可以灵活运用。而我们自己却有思维定势,一看到议论文,脑子里立刻跳出“中心论点是什么”,从文中找现成的句子,如没有现成的句子就从结论中推断,力求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这就是缺乏深入的独立思考,缺乏阅读自信,只能死板硬套的悲哀。
摆脱悲哀,从培养深入的独立思考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