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2-29 20:05:30
|
只看该作者
面对亲友的劝阻,面对这重重打击和困难,诺贝尔放弃了吗?
这段对话中,老师扮演亲友来劝诺贝尔放弃实验,学生则扮演诺贝尔,展现他不放弃的一面。几次实践下来,学生虽都能很明确地说出“我不会放弃”,但这份不放弃似乎成了口号,背后所饱含的人物丰富的心理,是他们一时无法感受到的。他们只是凭借高大的人物形象做出了应有的选择,少了份情感上的触动。确实,对学生来说走近诺贝尔这样的伟人不仅在时空上有着遥远的距离,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制约着他们去理解诺贝尔的选择有多不容易。所以在新的教案中,让学生站在新友的角度,作为一个关心诺贝尔的普通人来劝一劝他:
其实,诺贝尔失去的又何止这些!邻居们被他吓坏了,纷纷向政府控告。于是,政府禁止他在城里实验。他的亲人、朋友们都来劝他不要再研究了。如果你就是诺贝尔的亲友,你会对他怎么说呢?
这样的角色转变降低了学生表达的困难,也避免了出现空洞的表达。学生一番真诚地劝解后,由老师道出诺贝尔坚定的心声,展现他“毫不气馁”的品质。
三、学会追问,打开学生话匣
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并不完整或者存在一些偏差。我们有时就会请另外的学生来继续作答,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固然是解决课堂问题的一种办法,但细细想来,学生在课堂上不就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吗?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能再推一把,继续地问一问,到时所得出的答案一定比其他同学或老师口中的正确答案来的印象深刻。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学”的过程。所以,学会追问,在学生停滞不前或思维混沌时引一引,能让他们得到更多表达的机会。
在学习诺贝尔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时,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被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打动了,有一学生说到了“怦怦直跳”一词。
生:我从“怦怦直跳”读出了诺贝尔的害怕。
师:他在害怕危险吗?
生:不是。
师:那他害怕什么?
生:害怕实验不成功。
师:是啊,诺贝尔等这一天实在是太久了。除了害怕,此时的他还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思考片刻):期待。
师:期待什么?
生:这次实验能成功,他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师:努力了这么久,他怎能不期待?眼看火星一点点接近炸药,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这样一追问,学生更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也又一次思考、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丰富了对文字内容的体验。
羊尖实验小学 周晨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