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孩子伸出我们的“手”—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后感
作为一名幼师,我想,要尝试读懂孩子,没有什么比“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更好的方式了。如今,虽为人师已经7年,为人母也有4年了。与孩子朝夕相处中,我时刻能感受到孩子的纯真,但作为一名出身非学前专业的幼师,虽然认真研习着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却因为经验的缺乏成为纸上谈兵,总觉得对孩子不够了解,难以读懂孩子,更难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对此,借着空闲时间,作为一名家长更是一名幼师,我再次拜读了美国作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的经典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全心全意地领略书中的精髓。此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用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小矛盾指导家长、教师和孩子该如何相处。帮助我们在使用日常用语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小妙招,有了这些少许的改变,事情可能便会更好办一些,掩书而思,全书始终向我们传递着对孩子“理解”和“尊重”的思想。
感触最深的是文中提到的“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会犯一些小错误,让如果我们用惩罚来处理结果的话,往往适得其反。当惩罚出现,孩子不可能集中注意力,惩罚无法阻止不当行为,只会让肇事者早躲避侦查上更有技巧。在孩子受惩罚之后,他们会想办法更加小心,而不是更顺从或更有责任心。内科医生有一句座右铭:首要原则是不伤害病人。显然,作为家长和老师,也需要类似的规定帮助自己,在约束孩子在守纪律的同时,不对孩子情感上的快乐造成伤害。那么,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如何处理呢?
首先,用理性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有他的原因,无论是对是错。当孩子犯错,我们还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做这件事情的真正初衷,或许,我们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有时,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对此,我们提倡“积极教育”,通俗一点说,给予孩子尊重与宽容,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
其次,用更适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在如今的社会,再也不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时代,而是应该充满着民主、尊重氛围的时代。显然,我们都有这个意识,但是一旦到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言语或者行为就表现出了专制和不平等,如:“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到一边去!”这些类似的不信任和不尊重。特别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对孩子总会有责备、谴责,或者是唠叨说教。对此,我们可以在了解孩子错误的前提下有效处理孩子的错误:第一,允许情绪,但要限制行为。理解孩子的情绪,限制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第二,帮助孩子运用健康的方式释放他们的能量,而不是通过犯错这一途径。第三,帮助孩子明确,该有的纪律还是要明确执行的,不可以触犯底线。
如此,从正确对待孩子犯错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了理解与尊重前提下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就像健康一样,取决于未然,要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当学生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就能拉近、缩小师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在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的情况下,引导孩子更主动、更积极。
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语言智慧,可见,和孩子正确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如此的重要。沟通的方式既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野蛮的;既可以用来冶疗,也可能用来伤害。所以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把手给我们的同时,不妨,我们主动向孩子伸出“理解之手”吧!
正兴幼儿园 何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