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浅谈外语教育研究和外语教育优秀论文的撰写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19 17:54
标题: 浅谈外语教育研究和外语教育优秀论文的撰写

多年来,笔者撰写了一些外语教育优秀论文,并逐渐见诸报刊,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1.更新观念,追寻潮流。 一个人不读书,不汲取各种媒体的信息,思想就会僵化。作为教书育人的外语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外语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应关注全国教育的整体改革大潮,因为外语教育是整体教育的一局部。素质教育(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被“炒作”得如此热烈,我们怎能无动于衷。日里万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外语教学座谈会,目前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怎能抱袖旁观?!《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大报大刊连篇累牍地进行外语教改讨论,我们怎能不进上一言?!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外语基础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研讨大、个、小学外语教学“一条龙”问题,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包天仁教授的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张正东教授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的大规模推广和实验等等,使一向寂静的外语教育界充溢了无限生机。 1997年10月,笔者在参与全国外语教学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前夕,通过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对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外语教学的深刻反思,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学法、考试等提出了自身的观点,提交给本次学术年会的17,000多字的长篇优秀论文得到与会许多前辈专家的赞赏,《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和考虑》在《英语辅导报》初中教师版上连载5期,并在中央教科所和原国家教委素质教育课题组主办的“全国素质教育大家谈”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 2.搜集信息,研究专题。 世界上的知识在呈几何级数增加,外语教育研究的效果也是日新月异,因此专题研究在外语教育研究方面显得十分必要。假如对某一专题感兴趣,就应对此专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国内到国外,利用各种方式寻找这方面的资料,世界上著名的学术组织IATEFL,TESOL,TESL Canada,JALT等都有一些专题研究分支,如IATEFL的SIGS(Special Interest Groups)有:Business English,Learner Independence,Pronunciation,Literature,Teacher Training,Young Learners,Global Issues,Computer,Testing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Teacher Development,Media,ELT management等。坚持不懈,终有所获。 我一直对外语测试很感兴趣,因此平时十分留意这方面的资料,甚至设法从国外、从Internet上找一些资料。只有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考虑,才可能厚积薄发。1992年我写了一篇万余言的《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评价》的文章,得到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度重视,并被收入该中心主编的《高考命题十五年——研究•评价•改革》一书,文中将我国的MET高考试题,同日本、台湾等的考题作了比较,提出了当时令人“震惊”的观点,这些观点已运用于近年来高考NMET考试命题中。近年来我先后完成并发表了一些关于测试研究的文章,如:《全国中考英语考试的评价研究》、《素质教育与外语考试改革》、《国内外主要外语考试简介》等,得到有关专家和同行的认可。 3.独辟蹊径,推陈出新。 优秀论文的选题要新颖,要具有吸引力和穿透力,甚至有时也需要战斗性,让人一看标题或前几段,就非读下去不可。也就是说点子要新、角度要小,要敢于“爆冷门”。“大而全”的选题,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优秀论文。题目角度不大,容易下笔,从小处着眼,容易引出一些大的道理,并写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空虚的好文章来。 1998年10月号《人民教育》刊发了我写的一篇《中国人学外语需要多少时间》的文章,此文选择外语课时问题作为研究角度,从历史和国内外的实际动身,说明我对课时问题的看法。1995年,我发现多数英语知识已在各报刊上进行大量的研讨,而对英语语音、标点符号、和加疑问句、主谓一致等似尚无人问津或停留在浅层归纳。我通过深入研讨,《细说英文标点符号》(20万字)、《细说英文主词与述词》(20万字)等专著得以被台湾万人出版社选中。 4.思路开阔,面向未来。 优秀论文的选题应当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一些伟大理论的诞生往往是在一些边缘科学、交*科学之中。一种科学发现运用于外语教学可能会发生不可估量的效应。包天仁教授“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法,在素质教育理论下,从中国教育实际动身,对复习教学全过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对复习各环节精雕细刻,没有开阔的思路和远见卓识,就不会发生如此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就不会得到众多师生的青睐。我曾经读过一本叫《宇宙全息论》的专著,但没想到后来有人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儿童的识字教学,创建了“汉字全息教学法”。世界之大,令人称奇;但又有人说,有了Internet和PC,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村落了。让我们展开智慧之犁耕耘外语教育之苑,探索出中国人学外语的好方法来。 5.大胆怀疑,挑战权威。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我们在跪着。”人云亦云是外语教育科研的大忌,对事物有自身的见解,对任何东西都有所怀疑、有所否定,从某种程度上讲,怀疑就是发展,就是进步,这才是唯物辩证法。要对你手头上黑纸白宇的东西大胆怀疑,大胆研究,甚至一条小小的注释也不放过。这种探究的品质和精神,不只为教育研究所必需,也会对教学、对同学发生积极的影响。外语教学决不只是为了灌输外语知识,培养能力,也完全有责任培养出具有21世纪头脑的爱迪生、牛顿和鲁迅、郭沫若。我们的教学为何都要用什么“五步教学法”,每堂课总走这么“五步”,你会不会厌烦?什么叫“穿新鞋,走老路”,假如老路又直又近,旧鞋衣着舒适,走起路来又快又稳,何不“穿旧鞋,走老路”呢?那种东施效颦,最后连原来的走法都丢掉了的做法岂不可笑?我写时许多商榷性文章都源于“怀疑”。在学术问题上,我相信,没有高低贵*之分,你可以商榷他人的文章,他人也可以商榷你的文章,这一点外语界有许多前辈作出了楷模。 6.深入研究,综合归纳。 外语教育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认真严谨的学风,深入细致的研究,才可能写出丰满的文章,赢得读者,赢得尊重;浅薄或剽窃、剽窃之文只会贻笑大方。大家见到 L.G.Alexander, H. Swan, H.E. Palmer,C. C. Fries,D. Hymes等和陈琳、胡文仲、张道真、薄冰、胡春洞、章兼中等人的名字,便会肃然起敬,因为他们学术上的造诣,由于他们广博精深的思想,由于他们的等身之著给我们的无尽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研究都应绵尽所能,使文章的时代性、可读性、实用性、资料性兼备,因为智慧的编辑决不会采用那些华而不实的“学术垃圾”。 7.源自教学,服务教学。 教学实践是外语教育研究的源泉。胡春洞教授曾说过,真正的外语教学法专家,应该发生于教学第一线。要充沛挖掘教学领域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使实践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那种“坐井观天”式的好听不好用的理论是惨白无力的,外语教育科研的重大突破,外语教学法的诞生,均是第一线教师深思熟虑的产物。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包天仁教授的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法都历经了几十年时间的锻炼和发展完善过程。外语教师不只应当研究外语教学,而且也完全能够成为真正的外语教育专家,因为只有外语教师才是外语教育事业的主人。 8.掌握时机,大作文章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外语教再研究中是有许多好的时机的,充沛掌握这一时机,容易让自身的辛勤劳动换来收获。98年12月份美国空袭伊拉克后,国际互联网上便马上出现了一些新闻和专题报道,有些网站每5分钟刷新一次,国内某一大学网站每40秒钟就有一篇评论。有些课题具有相当的时效性,如96年中考,全国各地普遍加试了听力,但听力考试的题型、方式等各不相同,我抓住这一题目,和时撰写了《96全国中考英语听力试题研究》一文,该文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科研效果二等奖。 9.旁征博引,论证有力。 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需要参考大量的专著和期刊资料,甚至通过现代化手段了解国内外有关专家和人士对此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研究效果。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理论需要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一位名家的论述、一组权威的数据或图表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我在撰写《世纪之交的中国外语教学》和《中国人学外语需要多少时间》等文时均查阅和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有些资料的数据经过处置后才干使用,以便达到充沛说明论点的目的。。 10.语言准确,讲究技巧 外语教育论文虽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但它要求语言的严谨和逻辑的缜密,一些夸张的说法(×××教学法是灵丹妙药等)、不切实际的说法(坚持课前三分钟值日生报告等)和不符合外语教育规律的说法(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淡化语法,突出交际等)会使文章相形见绌。 作者简介: 蒋树业,1964年生,山东临沂市人,曾在中学任教10余年,现在我报教研部工作。主要优秀论文有《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评价》、《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外语教学》、《全国中考英语考试的评价和研究》等十几篇。参与编著《英语惯用法大词典》、《新英汉用法词典》、《实用英语句典》等工具书,主编《中同学英语能力训练手册》(高一分册)、《最新高考英语词汇手册》等,并有专著《细说英文主词与述词》、《细说英文标点符号》等。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