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试题 [打印本页]
作者: manzilsoft 时间: 2015-11-30 16:49
标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试题
一.我最棒:(每空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藻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藻类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
B.藻类植物都是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多细胞植物
C.海生藻类植物不含有叶绿素
D.藻类植物都生活在海水之中
2.水绵的叶绿体呈:
A.球形 B.带状 C.杯状 D.筒状
3.下列属于淡水藻类的是
A.鹿角菜 B.海带 C.衣藻 D.紫菜
4.下列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A.水绵 B.葫芦藓 C.地钱 D.衣藻
5.苔藓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A.根、茎、叶 B.根、茎 C.茎、叶 D.根、叶
6.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 )十分敏感。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7.植物进化过程中,最初出现根、茎、叶都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8.最容易找到苔藓的环境是( )。
A.向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B.背阳潮湿,有污染的环境
C.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 D.背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9.蕨类的繁殖特点是( )
A.种子繁殖 B.营养繁殖
C.孢子繁殖 D.双受精
10.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
11.种子植物是指:
A.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
C.能产生种子的植物 D.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12.裸子植物是( )
A.种子裸露的植物
B.没有种子的植物
C.种子外面没有种皮的植物
D.能产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的植物
13.有关被子植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有果皮包被
B.能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C.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D.能开出鲜艳的花
14.下列结构中,属于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A.胚乳 B.胚 C.胚芽 D.种皮
15.胚是由:
A.胚根、胚芽、胚轴构成的
B.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的
C.胚轴、子叶、种皮、胚芽和胚根构成的
D.胚芽、种皮、胚轴、胚根构成的
16.大米和豆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能长出幼苗是因为:
A.没有种皮 B.土壤中没有水分
C.没有胚根 D.没有完整的胚
17.种子的相同结构是都有:
A.种皮、胚和胚乳 B.种皮和胚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胚乳
18.下列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A.杨树 B.柳树 C.玉米 D.黄豆
1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染。”这主要是由( )引起的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0.我们所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里的( )榨出来的。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二.我能行:(每空0.5分,共15分)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 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 、 、 、 。
2.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 的,也有 的,大都生活在
中,它们都没有 的分化。。
3.与藻类植物不同,苔藓植物一般有 (例如葫芦藓),有的只有
(例如地钱),它们的根非常简单,称为 。
4.列表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5.观察种子结构时,在浸软的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后,看到剖面上_______变成了蓝色。
6、将装有晒干的小麦种子的试管放在火上烘烤,试管内壁上会出现_______,这说明种子里有_______。将芝麻或者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挤压,纸上会出现_______,这说明种子里有______。
7、在清水里揉挤面团后,清水变成了_______色的液体;向这样的液体中滴入碘液,液体变成______色,这说明种子里含有______。向黄白色的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面筋变成 色,说明种子里含有 。
三.我会填填序号,每空1分,共10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1、胚芽_____胚轴_____胚根_____子叶_____种皮(果皮)_____胚乳_____
2、菜豆种子的胚由图中______组成。玉米种子的胚由图中______组成,将来发育成菜豆和玉米的茎和叶的分别是_________。
3、贮藏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
四.我能答(5分)
1、在夏季的树林里,小芳迷了路,但她很快找到了苔藓植物,并根据苔藓植物辨清了方向,你能说出小芳是如何判断的么?(3分)
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什么?(2分)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